西文标点拾趣

Mira Ying

编辑/Asakur@顶尖文案TOPYS

频繁见于西文排版中的许多标点符号,有着悠长的渊源。在数码时代,一些符号在网络上获得了新身份,一些在印刷排版中却愈发少见。我们不妨回头探寻一番属于它们的古老故事。


段落号 Pilcrow(¶):从华丽到寥落
¶ Pilcrow 尽管已不常见,但如今仍在各种书籍中使用。一般它出现在段落开头表示新起一段;也可以放在段落中间划分不同的内容结构;在某些文书中也用作引用标记,例如「§1, ¶3」。曾经一时华丽的它,其实经历过漫长的演变历程。

¶ 在标点符号尚未出现的古希腊时期,所有文字都是连续书写在一起的大写字母,没有标点空格,难以阅读。公元前 4 世纪左右,就有希腊人在段首字母左侧的空白处划一条横线(paragraphos,希腊文),表示话题、内容结构的分割,或是剧本中角色的切换。¶ 尽管人类的创造总是从这些最原始的一勾一划开始,它们却承载了人类对掌握世界的巨大渴望,故而它们会不断进步演化,满足人的需要。经历两个多世纪之后,段落记号越来越多样,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许多人将大写字母 K 用作段首符号,表示希腊文中「头」(kaput)的意思。

¶ 到了 8 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传教士们为了让更多人读懂圣经,在单词中间插入了空格,同时卡洛林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s)的出现让经文更容易解析。此时,段落号在分隔句子方面的作用逐渐弱化,转而成为文章主题转换、内容结构分层的标记,尤其是在经书中用来标记箴言的小节(capitulum,拉丁文);在 12 世纪后,它的缩写 C 逐渐取代了 K 成为了段落标记,广泛运用于宗教文本的印刷。印刷过程中,在段首预留出空白,由描绘红字的工人(rubricator)加上段落号,而他们通常会在 C 加上一条竖线做装饰,成为了 ¢ 的样子,后又演变成 ¶ 的形态。¶ 同时,它的名字从希腊文 paragrapho 发展为法语 paragraphe 以及中古英语 pylcrafte,最终成为了现代英语中的 pilcrow。

1477 年《神学大全》抄本中尚未演变成 ¶ 形态的 pilcrow。(图:Wikimedia Commons)

¶ 不过,到了中世纪末期,由于印刷量的增加,为了追求效率,需要特别绘制的 pilcrow 默默退出了风光的舞台。尽管在 1931 年,英国雕刻家、铅字设计师 Eric Gill(Gill Sans 字体原型的设计者)在专著《An Essay on Typography》中有意大量使用 pilcrow,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如今大多数时候,我们仅在用文字处理软件校对文档时,或是在法律文书中引用时,才能见到 pilcrow 的身影了。


手指号 Manicule(☞):属于作者,更属于读者

在文字排版中,manicule 主要出现在书页空白处,表示所指段落或接下来的文字值得读者注意,从而梳理长文的结构。Manicule 这个名字源自拉丁文「maniculum」(小手),它还有一些别称,如 printer’s fists、index、digit、pointing finger 等。如今在书籍中已很少见到 manicule,除非是有意模仿旧式印刷。不过在 12–18 世纪,它几乎无处不在。

目前史料中,manicule 最早出现在 1086 年英格兰统治者威廉一世编纂的全英格兰财产登记册《末日审判书》(Domesday Book)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用 manicule 等符号在书页上作札记(marginalia)成为了一大批人文学者的嗜好,而且他们手下的 manicule 各有个性,有的读者为了标记长段落,还将 manicule 的手指夸张地伸长,像章鱼一样包揽整段甚至整页文字。这股风气在印刷技术出现后还未见消退,即使是圣经这样的书籍也没能幸免于读者的笔耕。


《末日审判书》中出现的 manicule。(图:Domesday Book)

或许是为了维护原书的权威,在印刷书籍取代了手抄本后,manicule 也被制作成字模,作者自己的大量注释占据了书页空白,页边距越来越狭窄,读者手写的 manicule 最终被「排挤」了出去。与此同时,这只小手伸向了书籍以外的日常生活,被印在海报上,刻在招牌上,还衍生出各种美观的形态,直至现代。

Manicule 虽是古老的符号,但无论在手抄本还是印刷时代,这只手的模样几乎没有改变。☞ 一来,它直截写实,没有简化的空间;二来,它在手抄时代能体现编者和读者的个性,即使一份手稿被多人批注过,也能从画 manicule 的笔迹上判断这是谁的注释。甚至在数码时代,也仍然有手指光标的存在,这只手似乎一直映照着读者和作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的掌控(manipulation)。


@ 号:五百年前曾寂寞

看上去颇为现代的 @ 符号实际已有近 500 岁的高龄。一种尚未确证的说法称它最早为中世纪僧侣所用,他们在抄写经书时将拉丁文「ad」(意为「向」)缩写为一个 a,并将末尾笔画延长成一个包围的圈,就像拉丁书法中字母 d 收尾的写法一样。

2000 年,罗马大学教授 Giorgio Stabile 在研究中发现了一封 1536 年的信件,一位名叫 Francesco Lapi 的佛罗伦萨商人在信中记录了从拉丁美洲寄往西班牙的一批货物,并使用了 @ 表示装酒的罐子(amphora)。尔后 @ 经常在贸易往来中指示单价,例如「12 widgets @ $1」意为12个单价为1美元的物件。而西班牙语中称呼 @ 所用的单词「arroba」,也是一种计量单位。可惜 @ 彼时的作用远非举足轻重,世界上最早的几台打字机键盘上都没有它的身影


Francesco Lapi 信件中的 @ 符号。(图:The Next Web)

直至 1970 年,计算机科学家 Ray Tomlinson 参与美国阿帕网(Arpanet,互联网前身)项目时,为了让程序员的电脑在他开发的文件传输程序上互通信息,用程序员姓名和电脑名称组成了邮件地址,并选择了较少见的 @ 符号作为两者之间的分隔符,避免电脑在识别时与其他编程语言混淆。由此,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了,几乎被遗忘的 @ 重获新生。

多年后的今天,社交网络上无数人用 @ 来「提及」他人,昔日用于商贾来往的它如今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交流互通的纽带。

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建筑与设计部在 2010 年正式收藏了这个符号。他们认为,虽然 @ 原有的形态未改丝毫,却被人们赋予了全新的功能,堪称开天辟地的设计

井号(#):出身正统,随波逐流

美国英语将电话上的 # 键称为「pound key」,似乎令人疑惑,但这正是通向 # 符号发源之处的线索。一开始,罗马人把一磅的重量称作 libra pondo,两个词其实是同义反复,分别意为「平衡」和「称量」。约 14 世纪时,英语中引入了 libra 缩略形式「lb」,一直沿用到现代。另外,英式英语表示英镑的符号 £ 其实也是从 libra 一词而来。

在书写「lb」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在字母上方划一道横线,变成 ℔ 的样子,突出说明这是缩略词。而一旦写得潦草,字母形态就弱化了,成了类似 # 的形态。同时,pondo 在读音上演化成古英语中的 pund,以及现代英语中的 pound。不过,# 号正式的英语名称是 octothorpe,这个奇怪的词是 20 世纪 60 年代贝尔实验室里的几位工程师编造出来的,为的是给这个非数字的电话按键起个名字


左:牛顿手写的「lb」;右:Johann Conrad Barchusen 医学著作《Pyrosophia》(1698)中的「lb」。(图:The New Yorker)

即使 # 符号有着一本正经的拉丁词源,它却在各种领域出现,用法颇有些随心所欲。除了表示序数(#1,#2)和重量(如北美国家用 10# 表示 10 磅重),在一些 Unix 编程语言中 # 可以用来引出注释;在网页编辑语言中 # 可以引出颜色代码;在乐谱中倾斜的 ♯ 成了升调记号;在英美电影电视字幕里,用两个 # 号将台词括起来就表示这段是音乐的唱词……而自从 Twitter 上开始使用 # 作为标签(hashtag)符号,它则真正迎来了在社交网络上的新生命


星号和剑号 Asterisk & Dagger(*, †):明辨真谬的古老卫士



各种字体中的 asterisk、dagger 和 double dagger。

Asterisk 是我们熟悉的符号,我们使用它甚至已经到了随意的地步。不过在正式的文本中,asterisk 会与 dagger 等符号同时出现,起到提示脚注的作用。在不使用数字标记的情况下,当一页书中出现第一处注释,会用 asterisk 标记,第二处用 dagger,第三处则用双剑号(double dagger, ‡)*。在欧洲排印体系中,asterisk 和 dagger 如果出现在年份之前,则分别表示该人物的生卒年份,例如 Jan Tschichold (*1902) 或者 Eric Gill (†1940)†。


脚注符号的使用。(图:The Gentleman’s Magazine, and Historical Chronicle (1792))

比起用阿拉伯数字,用这套符号标记脚注有种密语似的优雅感。不过无论是 asterisk 还是 dagger 符号,都比「脚注」本身的历史悠久多了。在公元前 3 世纪,埃及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首任馆长 Zenodotus 受国王命,重新编纂荷马史诗。传说之前因荷马史诗原稿意外损毁,雅典的一位官员便悬赏任何能够提供史诗中只字片语的人,人们纷纷献句,其中不乏滥竽充数的伪造者。Zenodotus 面对这些杂乱的史料,为了理清思路,勘正原作,就在多余的诗句旁画一条直线(―)表示存疑‡。这几乎相当于最早的文学批评。随后, Aristarchus 等几任馆长将这条直线发展成「T」型以及短剑「†」的形态,还创造出别的批注符号来搭配剑号使用,其中就包括「※」符号,名为 asteriskos (意为「小星星」),后逐渐演化成星号


14 世纪《伊利亚特》抄本的注释标记列表。人们常称这一系列符号为 Aristarchean symbols,即 Aristarchus 发明的符号。(图:British Library)

在基督教传播过程中,asterisk 和 dagger 常用在圣经的手稿中,标记不同译文版本的相异之处。在中世纪,这两个符号除了用来为手稿作批注,还可以表示赞美诗的吟咏停顿。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书页上作批注在读者间蔚然成风,而作者和编者为了维护文本、尤其是宗教文本的权威性,也开始以官方的姿态将注解直接印刷出来,当注释越来越多时,就需要用简单的符号系统来标示注文及其所对应的原文位置,于是 asterisk、dagger、连同数字、字母、其他各种排版符号等都加入了脚注符号的队伍§。

本用于勘误的 asterisk 和 dagger,逐渐演化成了纯粹的文本标记,进而又成为脚注符号,在网络时代 asterisk 又衍伸出其他功能。因此它们虽不见得有煌煌历史,却也一直适应着环境,延续着现代生命。


via Type is Beautiful



西方 标点
西文标点拾趣
浅仓南
2014-04-03 11:48:16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