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CIASCIA@TOPYS
《私想着》
出版社的名字也是手工刻成的,这个遇到了有很大的阻力,出版社很反对,他们花好多万请人做的Logo设计,我说我就想要手工刻出来的。他们说,国家规定我们出版社都有Logo的。我说我不要稿费了,你就答应我一下。后来他们答应了,当然还是给我稿费了。我后来说条码也要刻,他们说坚决不可以。定价也是刻的,条码是国家给的,没有办法。
很多盗版画变成了笔记本,不署他的名。立案查的时候,对方说怎么证明这个书是你自己的,他讲什么都不行。后来想到,指纹是我的,每一本书都有我的指纹。这个官司现在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些指纹是我当时扫描上去的。前面的序言也是手工刻成的。正文不是刻的,太多了。如果正文是刻的就太牛了。纸张就是用非常粗糙的牛皮纸,所有的东西都是单色印刷,价格只有二十九点八元,销售还不错。这样的书是有个性的,我们不妨用设计让它增点色。
所以我在做书籍设计的时候,一定是有区分的,我们看什么样的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有的书真的可以做,有的真的不可以做。以文字为主要的经典名著,如果你做得太多,就成跳梁小丑了。就像如果你拍照,有人伸过头来,你肯定请他让一让。我设计过很多书,大家不知道是我设计的,那就是经典,比如说北岛和海子。我觉得名字都没有必要留,那些书很经典啊,字号、字体、排号弄好了,就是好的东西。
《未删的文档》
电脑的光盘刻录机,我觉得形状很好看。我是学文科的,很奇怪每个小孔是干什么的。南京有一个电影评论家卫西谛有一本书叫《未删的文档》。我们到一起谈,我说我给你设计一本书,就用光盘的样子来做吧。你的书叫《未删的文档》,我们就这样做。他说电影书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我说电影书就要非要用电影胶片吗?我们这样做会给读者陌生感,会很新鲜。我这样做很多是对我的朋友,因为这样做问题不大,如果是陌生人的书,做坏了,我会觉得很对不起人家。
这本书做完之后,受很多读者的欢迎。它有一种陌生感,在书店里和很多电影书在一起,它不一样。外形就是一个光盘刻录机外壳的感觉。人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就抄它,但是没有一个人说我是抄的。我把一个工业产品变成了书籍设计。其实这就是我抄的。设计师不要对着电脑冥想,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用,一边抽烟一边喝茶就做出来了。但是这本书的内文没有这样的设计,就是文字和内码,设计不能做过了,要马上进入阅读,书主要还是读的。
《不哭》
做这本书是有渊源的。作者是一个记者,采访了全国各地弱势群体的一些人。找了八家出版社都被拒之门外,说这个书没有卖点,都是惨兮兮的,民工、被抛弃的残疾婴儿等。我是一个内心柔弱的人,看了之后很感动,就把书稿拿到教室里带给学生读,读完之后,有的学生眼圈红了,有的抽泣了。我决定要做这个书,就做成平装书,三十二开,书脊用手工来做,内页用牛皮纸、广告纸和双胶纸和报废纸。这本书用废纸来做,气质非常吻合。我们用不同的纸张来表现不同人的命运。我到处跑印刷厂找报废的纸。一个乞丐,你给他一个烤山芋,比一个皮尔·卡丹要实在。我们这些书的稿费都捐给这些人,后来很多家出版社抢着出这本书。
封面纸张采用的是废纸。上世纪八十年代裱皮鞋盒子的纸,绿色是纸的正面,反面是裱糊面。我一摸这个纸像粗布,质感也非常像布的感觉。这个书就像一个布料,很便宜,我买了好多这种纸,放大看就是布的纹理。
环衬用的是最差的牛皮纸,破烂不堪,做的时候找不到印刷厂,好的厂害怕印,好几百万的机器,不能用那么不好的纸糟蹋。我后来找了一个快倒闭的印刷厂,他说机器不好,我说我要的就是那样。他说国家有标准,肯定不合格。我说这个书是公益的,谁也管不着。这本书的后面已经破掉了,纸有很多的破洞,书就是废纸印的,就是表达这些人坎坷的命运,那种无望。厂长也被我感动了,重新开动机器,把回家务农的人找来重新工作。这里有不同的纸,根据不同人的命运选择不同的纸进行匹配。一个孩子只有一岁半,烧伤之后,爸爸妈妈把他带到了医院,然后跑掉了。关于这个孩子的故事,我用最好的最白的纸张来表达,因为这个纸细腻得像婴儿的皮肤一样,而且开本要比正常的开本窄一些。读者会奇怪,为什么窄?因为这个孩子只有一岁半,需要读者特别关注他。
一个妈妈患了绝症,孩子对他依依不舍,而丈夫抛弃了她。网友发起了一个活动,供这个孩子上学,这个妈妈后来走得非常安详,所以我们用了橙黄色的纸。一个孩子出去捡东西,掉到了工地的池塘里淹死了,没有人赔偿,我用了冷的调子来表达,字都有一个被眼泪浸湿的感觉。如果我们设计得非常高级和文雅,在书店里可能有的人不会太注意。我作为一个设计师冲在了前面,用设计语言大声地喊,大家来看这本书吧。千万不要觉得我的设计过头了,我只是想让大家在琳琅满目的书中停下来,因为这个纸张感受不同人的命运。这是我有意为之。
出版社的名字也是手工刻成的,这个遇到了有很大的阻力,出版社很反对,他们花好多万请人做的Logo设计,我说我就想要手工刻出来的。他们说,国家规定我们出版社都有Logo的。我说我不要稿费了,你就答应我一下。后来他们答应了,当然还是给我稿费了。我后来说条码也要刻,他们说坚决不可以。定价也是刻的,条码是国家给的,没有办法。
我们后来把书的费用捐给了安徽的孤儿院,我们觉得那里更需要钱。当他们知道城里来人了,欢呼雀跃。这是他们自己办的公益孤儿院,是几个老人办的,全部自筹资金。这几个孩子是被父母抛弃的残障儿童,每天就知道吃、发呆和睡觉。有些孩子很可爱,他们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他们非常开心,这对他们一生都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受到了关注,他们出现在了书里。这个孩子我把他放在书里,在吃面条,当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长大了,和我拍了一张照片,现在已经考上了比较好的中学。作为设计师,我能做到这样,很欣慰。当我们走的时候,他们在河对岸和我们依依惜别。事情没有结束,很多的网友读者看到这本书之后,自发地筹集了一些资金和文化用品来到了孤儿院。
这个事情还没有结束,这个孤儿院有一个孩子得了兔唇,爸爸妈妈都不要了,把他们用绳子系紧,挂在门锁上。孤儿院有一个门锁,经常会有小孩被挂在上面。孤儿院收到了三个兔唇的孩子,我们南京一个医生,他是一位读者,听到这个消息就去了。后来发现手术比较难,自己没法弄。正是那时候,有一个明星的女儿也是兔唇,他们到美国找了专家做了手术。一个网友说,人家明星的女儿可以去美国,我们不能没人干。他们就给美国的慈善基金会写了E-mail,告诉了他们这件事情。三个美国专门诊治兔唇的专家带着美国的设备来到了南京。
这就是一本书,一本被八家出版社退稿的书,最后能够让三个孩子得到诊治。你看这个孩子的唇被修好了,将来肯定是美女。我想我们做出版的,除了明星,除了娱乐界的东西,一些琐事,真的还有这些东西。这样的出版物真的比较少,这个书在出版的时候,我也受到了出版局的质疑。前面的序言是我写的,后来被删掉了,我写了一句话“本书的事情都是真的”,出版局的领导说,你不可以这样说,不能夸大其词,我们政府到哪儿去了?我说这真的是真的。他说是真的,你也没有必要说。
这本书,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讲,是我最满意的一本书。
《真相》
这本书也是把找我设计的人掉到里边去了,痛苦不堪的一本书。根本挣不到钱,人都被搞进去了,这样的设计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做完之后,对得起读者和作者。这本书叫《真相》,讲的是南京的慰安妇的幸存者。她们在二十几岁如花似玉的时候,被日本兵抓去做随军的慰安妇。她们现在还活着,遭受着社会的冷眼相看,一些邻居和子女不愿意和她们生活在一起,觉得她们很脏。一个作者拍了大量的照片,让我来做。同样,这本书也不用高档材料,不会让一般读者买不起。
这本书在设计的时候,作为一个设计师,绝对不能在前面说太多的话,我在前八页只选择了八张黑白照片印出来。慰安妇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而且带着猎奇的心理。没有任何的介绍,只是把前八页看完,他会被震撼到。这都是当年二十来岁被日本兵强抓过去的女性。
封面我也没有放过,摆在书店里应该更让人关注。这件事是件触目惊心的事,我用了黑和红两种颜色,白是露出来的。腰封用的是报纸的版式,因为对慰安妇的事实真相还处于舆论争论不休之中,半截子的腰封也是想表达真相是永远遮盖不住的。文字也是用斑驳的文字和血迹来表达。这本书非常柔软,我是用了比较好的轻型纸。书中的主人公的命运非常的坚韧,她们忍受着生活的欺凌,没有自杀,依然在世上艰难地活着。书的切口有时候并不齐,但是我觉得没有关系,有的时候是触目惊心的,有些书可以稍微地表现一种残缺。书的切口是染了黑色,让书看起来很沉重。书的内容设计比较简洁,除了把主人公特点显露出来以后,没有任何的花纹和线条。这样的书就是打开来,让读者静静地看,没有多余的。
书看起来很重,拿起来很轻。边口是黑色,但不用很重的纸印,视觉上到了就可以,不能真的找很重的纸来印。
《没有脸的诗集》
这也是挑战国家规范的书。这也是有一定的渊源,客户是我很好的朋友。我对朋友太好了,设计他们的东西太用心,导致我不知道怎么做,设计了很多的方案,最后都想放弃了。他要出版的时候,我跟他们讲,这个书能不能不要封面了?他说不要封面怎么行?我说我把书的名字改掉,叫做《没有脸的诗集》,本来我想叫“不要脸的诗集”,他说不好听。我说你是诗人你怕什么,就是赤裸裸地表达出来。这本书做了一个尝试。
现在这本书的封面真的是没有的,第一页就是一首诗,名字就是《没有脸的诗集》。这首诗就在讲,为什么这本书没有封面。作为一本诗集来讲,它的表达、形式和内容都化为一体。诗集可以这样做,但是其他的文集我不敢。这个到出版局申报的时候,依然不能通过,国家规定,书是要封面的。我后来小批量地做了这样的书,我告诉他,这个书是有封面的,以天做封面,面子多大?2008年的时候,这本书差一点和《蚁呓》一同评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德国人喜欢,说这个书设计得太好了,内容和形式太契合了,可能我们还不太能接受诗集可以这样做。
封面下去就是第一页,他在写第一遍个人简介的时候被我毙掉了,发表了多少诗,博导什么的,我说这跟我的设计也太不匹配了。这是我给他设计的,出生时间略,籍贯略,职务职称略,等等,最后性别:男。这很受读者的喜欢。
《鼠述》
2008年南京下了一场大雪,我拍了大量雪地的照片,很好看。但是光拍雪比较枯燥,作为一部书是比较苍白的,我觉得得找一个主人公。当时是鼠年,我决定做一本以老鼠为主人公,发生在雪地里的故事书。我发愁到哪里找老鼠,到南京各大玩具店买了老鼠到雪地里拍,我的助手一看就说这是假的。我说那怎么办?用电脑3D动画也不行啊。后来我们想到去医院找小白鼠,就去借了两只做我的模特,一起过了一个冬天。这些老鼠不怕人,对人有依恋,放了它也不走。
前半段我们讲了一个小学生觉得自己生不如鼠。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用彩色来印刷文字,不断地变化表达学校看似火热,其实非常无情。很多的孩子在学校里是很累。这个班主任非常的凶,一生气就挠头发,讲到班主任就会有个头发在这里。这有一个虫子,这是除四害。在印刷厂印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一个笑话,厂长在大骂工人,几百万的机器,怎么弄个虫子进来了?我说这是我印在上面的,你们印刷效果非常好。
实验室的小老鼠从来没有见过雪,它见到雪之后非常陶醉。另外一个是小灰鼠,他对这些司空见惯,在挠痒痒。这是两只小老鼠在雪地上非常饥饿,看到了一堆臭烘烘热腾腾的东西,它们在研究这个东西。这是一条狗,在雪地里奔跑,这是一只猫在寻找吃的。这只猫看到了小老鼠,追赶着,当然这是P S,我不会那么残忍的,不然小老鼠就没命了。那年冬天我非常快乐,带着两只小老鼠在雪地里拍照片。我也看到了感动的一幕,雪地里有一个洞,小白鼠掉进去了,小灰鼠在旁边转,它知道它跳下去也会上不来,但是小白鼠在里面冻得瑟瑟发抖,小灰鼠毅然跳下去了。鼠性啊。
这是后来小孩子臆想症好了,我就把这些玩具和食物印上去了。
这本书卖得不好,很多人很不喜欢老鼠,你们如果喜欢打个折可以买走,或者直接写信给我,我送给你们。我真的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做这个,很享受这个过程。书做完以后,我的两个小宝贝在我那里享受生活。我每天饲养它们,但是有时候我也很尴尬,我的老鼠从两只变成了十几只,味道特别大。我跟医院的人说,我把老鼠还给你们?医生说,我们这里是无菌老鼠,你们已经养了一个冬天了。这样吧,你一手拎头一手拎尾巴,一拉就死掉了。我说怎么可以这样。后来我就把这些老鼠送给了朋友的孩子饲养。
其实万物有灵,我们不要觉得蚂蚁渺小,老鼠可恶。其实它们有很多东西跟人一样,它们的集体意识,包括母子、兄弟之间的温暖关系,真的跟人是一样的。
《傅雷家书》
这是我做的很正统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很经典的书,但是出版社跟我讲,他们就想做一本不太正常的精装书。我说这就应该让陆智昌先生或吕敬人先生来做。出版社说,我就想做一本不一样的《傅雷家书》,我觉得这么经典的东西,在他们的坚持下,我觉得还是找一点概念。
现在这本书是大小开本,大家知道这里有两个部分,一是傅雷给傅聪写的信,一是傅聪给傅雷写的信。出于对父辈的尊重,前面这部分开本大出一截,这可能有点过了,但还是能够表达。书放在桌上的时候,很像一个信夹,把信夹在里面。切口也是毛糙的。这是傅雷先生的手迹,很少有人用毛笔写信了,所以我很直观地表达了出来。这是我设计得比较正统的一本书,也确实有读者提出了质疑,你不应该这样做,我真的是被逼的。
《信封》
这本书也是有来历的。我的一个朋友从德国回来以后,有一天我在他家玩,一个鞋盒掉到地上,里面有一些东西掉出来,我去看,以为是一叠卡片,后来发现是一封封信,而且封面是手绘的。我说,你应该把它们做出来成书。
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还在写信?春节的时候都是短信,而且是群发的,没有人性的温暖。看了这本书,我希望大家重新拿起笔来写信。
说到封面的文字,这个作者是德国的音乐家,他追求一个女孩子,每到一个城市就给她写一封信。投递这种信是一个快乐,但是在国内,简直难以想象,估计早被扔进垃圾堆了。每一个信封都是不一样的,有照片,有剪贴。德国人写了对方的名字、门牌号码和地址。
在国内这样的信真的要被丢掉了。每一封信,信封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形式又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这本书的好看之处。东西是一样的,然而表达的形式又不一样。他在国外的时候,把一张地图做成信封写上字,把钢琴拍下来写上字,没有灵感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写上字。或是他拍他的影子。
我说你要给我示范怎么画出来的,他就给我示范。我想在国内,很多的读者会学着做一做。搞活动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首发式,把德国的这位音乐家请过来,很多孩子非常高兴。我们现场做了一个讲座,如何手工做信封,他现场表演了钢琴,很多孩子自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了信封。我们也收到了全国各地的读者给我们反馈的信封,很有形式感。这本信封的书,比较小资,在南方卖得比较好,在东北和西北卖得不太好。
《陆拾柒目》与《伍拾叁次》
这是两本日本的旧书,破烂不堪,我从朋友那里拿到,觉得版画太好了,插花风格也很好,就想做这本书。我花了半年时间把图片进行修理,之后给大家呈现了日本的版画和插花的书。这本书比较贵,因为纸张比较好。一本软的书感觉非常好,一本书软能软到什么程度。我们知道精装书很好,但是躺在床上看始终觉得不太舒服,但是一本像水一样柔软的书是什么样的呢?我用了比较好的纸,所以价格也就贵了一点。
那两本破烂不堪的旧书,修复花了很长时间。五十三幅版画和六十七幅插花的方式,有点套书的感觉,以后还有一些类似的书,法国的,英国的,也会用数字来命名。这些纸是韩国进口的草茎纸,感觉很柔软,也很质朴,不用手摁住就会这样,不会反弹的。这本书我想让它放着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当手松掉之后,又会很平整。这本书马上就会上市,比较贵,四十来块钱。我当时心里不忍心,想把纸换掉,后来想贵就贵一点吧,大家享受一下软书的感觉。拉开之后很平整,自然地下垂,这种感觉非常人性。翻书的时候,最讨厌就是有种力量阻挡着你,翻书的时候要摁住,手一松就会回来,这个力量对读者来讲就是不人性。若是硬精装的书就要能摊平,软精装平装的书就是要柔软;而不应该我往这里,它非要往那里,看书的时候还要较劲,这样的书赶紧扔了。
即将出版的书(小编注:已出版)
再讲我近期的一些创作和即将出版的书,大家先睹为快。
《肥肉》(2014年2月出版,浦睿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策划了三年,一直没有上市。每当要做的时候,总是来不及,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夏天的时候天很热,《肥肉》上市谁敢买啊?我就等到今年10月上市。这本书的来源是什么呢?有一天我在夜市上看到一个钥匙扣,就是块肥肉,我就买了一个随手丢在沙发上。我的一个学生从英国回来,穿着白色的裙子,拿着花来看我,她坐在沙发上感觉到下面有一个东西,她用手拿起来大叫,国内的卫生还是这么差吗?我就笑,这是钥匙扣。她给我讲述了她与肥肉的故事。我就用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很多人讲出了自己跟肥肉的故事。这本书历时三年,很多有名的作者都参与进来了。我们中国人的肥肉情节如此之深,比如说曹文轩先生,他开始一直不肯写,我给他写信,说你写一千字两千字都可以,后来他写了八千字,这得在书里占多大的篇幅啊,后来想想,肥肉嘛,咱们书也可以做得“肥”一点。像麦家、虹影、殳俏、柏邦妮等都加入了书的写作。还有尼姑、和尚、活佛,有的愿意吃肥肉,有的不愿意吃,大家都可以来谈。在中国,肥肉是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在这本书设计的时候,我曾经想做一个特别的东西,把肥肉做个切片,镶在书的封面上,已经跟厂家联系好了,但后来电视上放仿真的食品有致癌物质,我说那就算了,还是用摄影的方式来表达吧。
这个书非常独具一格,不是光怀旧,怀旧不是这本书的特色,这本书的受众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农民、老人、大中小学生、医生、美食家可以说,出家人也可以说,还有一个回民也写了,被我毙掉了,我说你写的万一闹出事情来不得了。这是庙里烧的素肥肉,这是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一个石头特别像肥肉。我是想把跟肥肉相关的话题和资料都收入这本书。一个九岁的孩子创作的童话故事和自己绘画的儿童手绘作品,非常富有想象力。刚才讲的那个版画家刘春杰,他给我画了这个,“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这是音乐家给我画的,他不画肥肉,画了一个人,想象力非常丰富。这是一个室内建筑师把肥肉和沙发做了一个联想,很有意思。
这样的书,非常有看头,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谈肥肉,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这是我的设计效果图,我经常在火车上画图,封面上只有一块仿真的肥肉,用激凸和UV仿真印刷的,本来想弄一个肥肉切片的,现在也不搞了。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封面上没有文字,出版社非让我打上“肥肉”两个字,我说废话,这不就是肥肉嘛。现在封面没有最后敲定,但是我想尽量还是这样。但是有一天,我在从北京到南京的火车上想,书若是一块肉就好了,于是我在火车上画了一个草图。回去我就买了一块肉在扫描仪上制作,做了一个真的像肉的书,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说我夜里拿着这本书放枕头边来看,半夜起床一睁眼看到一块血淋淋的肥肉在那里,根本睡不着觉了。我也想,若是有人本来想买这本书,因为这个封面不买了,也挺可惜的;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后来我发现有个笔记本是类似这样的设计,我就打了退堂鼓。为了照顾更广大的读者,我们就文雅一点吧。
《元气糖》
北京作家殳俏,她对吃非常在行。这本书我做了一年,想做一本特殊材料的书,丝网印刷。无论是冬天看,还是夏天看,都非常柔软,冬天也不冰手。这个封面材料是医学上用的材料,没有毒的,我问过了。我拿到医院,医生说这是医院用的,没有问题。这个书真的像日本蛋糕的质感,像糕点一样,很好玩。用这种手法来做,拿在手上软软的,可能10月份会上市。让殳俏等了一年,交上这个答卷,我自己也很欣慰。里面没有任何设计,因为殳俏的文字太珍贵了,我不想再做什么手脚。封面是一个塑料包装,像一个糖果包装一样封起来,很可爱。但是阅读的时候,我绝不会打扰读者。
《光阴》
这是我的另外一本新书,跟另外一个作家合作的。名字是《光阴》,讲的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副标题叫“太阳的脚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讲的是经纬度的变化,季节对农耕文化的影响。
这本书原本没有插图,文字比较少。在寻找插图师的时候我费了很多的时间,找了很多朋友画都不行,最后决定冒险,去江苏最偏僻的乡村找到两个农民画家,用农民画的手法来表达。他们就生活在二十四节气当中,他们种地、养牲口,这两个人还不是我最满意的,我要找最朴实的农民画家。于是我们驱车到江苏最偏僻的地方找画家,他知道我们来,打着雨伞过来给我们带路。我把他的这一路拍下来,表达我对默默无闻画家的敬畏。他不是一个画家,不以画画为生,是个石匠,主要还是打石头。他家的院子特别好,有梨树,结了果,他真正地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生活。我们天天在空调房里,哪知道大暑小暑,他们却感触很深。我看他的稿子,真的不能提太多的要求,他比我懂得多。
我们坐在院子里聊天,他给我描述春天里梨花盛开、桃花开放的时候,满院飘香。你们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离这种生活非常遥远,而他们真正活在土地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走的时候,他跟我们告别,我飞快给他拍了一张,非常质朴。大家一会儿看看他的作品就会震撼,他比任何一个插画师都要到位。
怎么做封面呢?我很为难。我从副标题“太阳的脚步”上找到答案,受到启发。我就把黑白色的胶片拿在手上,让光来照它。光阴嘛,太阳怎么表达?影子是最好的,温度无法表达,我用影子来表达。我把白的书放在地上,胶片挡在上面,啪,一张照片,我的设计结束了,非常自然。中间用压凹的方式把二十四节气压在上面,就像石头上凿了二十四节气,然后“光阴”打在上面。实物拿到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本书像大理石一样,上面雕刻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字,“光阴”打在上面。脊封是用星座的手法表达节气的名字。
这就是农民画家画的大寒,大寒临近春节,这是他画的春节时集市的场景。农民画家质朴,若是找一个当代画家来画,一张画只能表达一个场景,而农民画家则不会,他的一个画面可以表达多个场景,他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只是用最直观的想法来描摹。
这是夏至,调子多美啊。我当时觉得这个插画作者真找对了。
《蜗牛慢吞吞》
这是我养的蜗牛,我没有用摄影的手法来表达,而是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因为我自己学的是中国画不是设计。我四点起床很快进工作室绘画,好在有我的模特,于是就做了这样的东西。
去年我就想好了这本书的情节,然而不谋而合,很多的东西应验了,这也是让我悲伤的地方,这本书讲的是灾难。去年构思的东西,今年居然发生了,我很害怕。这书到底怎么做呢?
很多人没有发现周围有蜗牛甚至有蚂蚁,但是我告诉大家,蜗牛肯定是有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走路时看到的画面,似乎看不到什么,但是这里有蜗牛,为什么你们看不到?很多人向前方或者前上方看,没有向正前方或脚下看,所以你看不到。当你走在这样的路上,蹲下来看看,有一只蜗牛在水边。同样的场景,就是刚才的画面,蹲下来你们看到了吗?还没有?那就趴下来。当你把自己的身姿放低,你就会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这个画面是同一个场景,只是我的角度不一样,我站着拍,我蹲着拍,我趴着拍。一个人真正能够看到风景,看到感人的东西,不是你抬头高高在上的时候,应该是放低自己的身段,你会看到让你惊喜的一幕。春天的花瓣不小心落到了蜗牛的背上,多美啊。但是也有人不长眼睛,有时候蜗牛正在爬的时候,有人一脚踩上去,蜗牛经过最后的挣扎,很短的时间走向生命的尽头。大家夏天走路一定要小心,我那时候会到平时看蜗牛的地方,把路上的蜗牛放在草丛里,它们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中。蜗牛在做最后的挣扎,这个时候蚂蚁已经来了。
这本书全部是我用工笔手绘的方法来表达。蜗牛在和飞不动的蜻蜓对话,这个时候蚂蚁已经来了,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蚂蚁也无所谓对错,蜻蜓也没有错。这是孤独的蜗牛,风景非常美好,但这时候它非常茫然,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用比较绚丽的色彩表达蜗牛内心的孤独。这是路上行走的蜗牛被一脚踩扁,另一只蜗牛看到了它,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我还特地竖了一个牌子“慢”,这也预示着,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这么快节奏地没命生活,不妨放下脚步来,人的需求有时候是无止境的,有时候要的真不多,主要看心态,要慢下来。这是昆虫世界里非常强大的甲虫,包括人都会害怕它,但照样也会走到生命的尽头,蜗牛正在看它。
这是蜗牛在仓皇奔跑,一堆蚂蚁紧跟着它。这些都是真的,是我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这是灾难,下雨了,蜗牛没有办法躲藏,爬到路灯的顶端,看到汽车、房屋被淹没、树木倒塌。这是去年画的,但今年发生了这个场景,我心里很害怕,全部都应验了。这是大旱,鱼都干得张开了嘴巴,蜗牛在干涸的大地上寻找阴凉之处。这个画面很唯美,蜗牛趴在消防栓上,对着月亮,画面讲的是不管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一味地去抱怨,我们的心应该是有一份感恩之情,人活着本身就是非常美好的。在蜗牛这本书里更多讲的是对人性的反思。
我的愿望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书香世界,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更美的图书。
我的讲座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