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正义——那些值得一看有关社会学的电影

/断层

编辑/SCIASCIA@TOPYS

电影,在当下更多的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为大众所认知,然而作为一种可以承载创作者思想的载体,电影并非不能冷静下来的探讨一些严肃的问题。而得益于电影这种具有强烈代入感和具象化的表现方式,在思索这些问题时我们往往有更加切身的体验,那么让我们进入本次的专题——模糊的正义,那些值得一看的社会学电影。

1、《浪潮》——我们距离极权只有7天

他们在精神上和社会上无家可归的情况下,就无法以一定的尺度来深刻洞悉任意性与计划性、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或者面对混乱的发展和完全任意性的衰落,或者服从于最严格的、异想天开的意识形态虚构的一致性,群众可能永远只会选择后者,随时以牺牲个人来作为代价——这并不因为他们愚蠢或邪恶,而是因为在总体的灾难中,这种逃避至少给予他们一种最低限度的自尊。”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当我们提起无论是逝去已久的第三帝国还是仿佛在昨日崩塌的红色苏联,那些极权下的独裁者的身影依然让我们心存恐惧;同时我们也庆幸我们并没有生活在那样的阴霾下,而民智开化的人民,日趋理性的社会似乎也让我们觉得历史上那样悲剧不会再次发生。但这部电影对这个论断抛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电影中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 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和编剧几乎像教科书般地向观众展示了如何在7天内建立起一个具有超高凝聚力的独裁极权小社会,让我们不寒而栗的并不是这样的一个组织是如此轻易能够成型,而是这样的一个组织的诞生环境是一群并未拥有坚定意识形态,体现着文化多元性的自由散漫的年青学生群体,即是导演提出了一个细思恐极的论断,独裁或者是极权所滋生的环境中,并不需要固定的意识形态倾向,也无需特定的文化特性基础,只需要满足片中所提及的——明确的政治纲领,稳定的组织形式,高效的传染策略,至高无上的独裁者——以上4点,配合适当的引导和手段,即可完成一个极权社会雏形的建立。

而值得深思的是,参与到这场独裁闹剧中的学生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就好像运动中的群众都放弃了个性而从众于主流,这一点在电影中的弱势学生中体现的更加明显,而电影中最悲剧的后果,也在他们的身上发生。所以,当我们分析一个在极权统治下的社会的人民的时候,是产生的极权独裁同化了他们,还是某些人群对这样的制度本身就存在认同,这个问题才是更值得发人深思。

本片取材于真实故事,并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


2、《金赛性学教授》——创造了时代的社会学工作者


在肯尼亚的马比尔区,有一个古老的东非部落,那里的人们相信树是一个不满足的男人,树根把他们囚禁在大地上。可你看看这些高耸入云大树,我没有见过一棵不满足的大树,因为他们紧紧地抓住大地,他们深深爱着大地。

——《金赛性学教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阿尔弗莱德·金赛在1953年完成发表了震惊世界的《金赛性学报告》,这部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和坦率的性生态学调查的学术基础,是面谈了18000名美国人的惊人工作量。在金赛(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对学生们的访谈培训中,他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部讲述金赛生平的传记电影深入细致地描绘了一位社会学工作者是如何成长,以及如何在人们对性这一话题还是忌讳莫深的时代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对于性的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了很多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在电影中开篇用一段直面隐身的震撼性的访谈开始了这部电影,在影片中相当准确的还原了金赛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到金赛在研究中还用到了问卷,田野调查,实验等方法,至六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这样的研究依旧是严谨和有开创性的。

当然,作为一部电影,并不是要去讨论一位研究者的研究水准的高低并不是我们所最关注的,也不是影片最想表达的内容。电影花费了极大的笔墨来展现金赛在研究中碰到的困难和阻力,保守闭塞的社会,抵触无知的群众,被伤害的研究对象,都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个时代的探路者所承担的压力和伤害,因为他从事的领域是如此敏感又缺乏前人经验,但又是如此的有意义,直到因片中的同性恋访谈对象告诉金赛她有着幸福的人生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金赛的研究是怎样帮助不被社会接受的少部分人找回应有的尊严!才能理解一个人固执的与偏见的社会战斗的意义所在。

诚然,金赛没有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用生命去捍卫真理,在他的研究中也过分客观进行了一些给实验对象带来伤害实验,甚至过于冷漠的剥离了“爱”与“性”之间的关联。但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不能要求更多。在他的研究结果的冲击下,美国深处越战的内外政治环境以及“垮掉一代”的嬉皮精神等客观条件的促使,最终导致了西方世界的性解放运动的产生和传播,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这也是对于一个执着的社会学工作者的工作最大的认可。

“在肯尼亚的马比尔区,有一个古老的东非部落,那里的人们相信树是一个不满足的男人,树根把他们囚禁在大地上。可你看看这些高耸入云大树,我没有见过一棵不满足的大树,因为他们紧紧地抓住大地,他们深深爱着大地。”这段台词,更像是对金赛投入一生的研究的最好注解。

本片亦取材于真实故事,并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3、《狩猎》——一场群体正义的狂欢


【一场群体正义失控的狂欢所造成的伤害,从未能够真正的被抚平。《狩猎》这个片名,也暗示着,在一场群体失控的风暴中,受害者只能像狩猎场中的猎物那样,只有承担着被暗处中伤和伤害的命运,却永远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卢卡斯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卡拉的小女孩对卢卡斯尤为的亲近。面对女孩幼稚而单纯的示好,卢卡斯只能婉转的拒绝,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将他的生活推向了风口浪尖。卡拉报复性的谎言让卢卡斯背负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时间,这个好好先生成为了整个小镇排挤和压迫的对象。好友的愤怒,前妻的不信任,爱犬的死亡和陌生人的恶意让卢卡斯几近崩溃,而当小小的卡拉吐露真相之后,恶意却并没有随着卢卡斯的重获清白而划下句点。

似乎我们都曾经面临过因为被别人的误解而陷入他人道德审判的情形,指责我们的人往往都证据确凿义愤填膺,仿佛携带着全世界的正义。我们不能明白为什么他人总是无法看清真相,只相信自己看到的片面的真实去站在制高点去评判他人甚至施加自己的暴力。

盲目的正义感究竟能不能带来道德上的净化?当然,电影的答案是否定的。这种群体的正义感在电影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客观证据的支持下依然盲目的产生,莫名的高涨,在主角所生活的小镇上,几乎每个人都站在了主角的对面试图批判他,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样指责和批判合情合理,甚至因为在仇视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件事上所产生的共鸣让他们更加感受到了彼此团结的力量,在这一场群体正义感失控的狂欢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并且陶醉于他们所代表“正义”这一件事中,凭借正义之名,他们可以孤立,敌视,使用语言暴力直到将真正的暴力施加在审判对象之上,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社会属性。

其实电影在极力展现这一不公的同时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有没有权利使用道德来审判乃至去伤害另外一个人呢,也许当施加者是“我”的时候,每个人都还能有着清醒的认知,而当施加者是“我们”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变得难以回答了。道德作为一个充满弹性和可解释的行为准则,我们用来衡量自我和他人的时候,是无法做到客观的,这也造成了我们是可能错误的评价他人的,然而这种错误的后果可能因为审判群体的数量过大可以不被追责的时候,就可能会滑向失控的深渊,最可怕的是,往往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电影的最后主角因为始作俑者小女孩的坦白而沉冤昭雪,让坐在荧幕前的我们松了一口气,但最后主角在树林中听见的一声枪响和惊魂未定地回头一瞥,让我们知道,一场群体正义失控的狂欢所造成的伤害,从未能够真正的被抚平。《狩猎》这个片名,也暗示着,在一场群体失控的风暴中,受害者只能像狩猎场中的猎物那样,只有承担着被暗处中伤和伤害的命运,却永远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片取材于真实事件,获得86届奥斯卡、71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4、《判我有罪》——程序正义的脆弱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某种仲裁的权利落在缺乏判断能力的人们的时候,即便有天衣无缝般的程序上的正义,又如何能保证正真的正义可以得到伸张呢。毕竟我们不是艾薇儿,我们永远也无法认出谁是真正的婊子。

为了清除社会弊端,警方经过多年的侦察和筹备,对五大家族之一的卢切斯家族展开攻势。包括新泽西头目杰基•迪诺西奥在内的20名家族成员被捕,并被指控76项罪名。在审判之前,公诉方与杰基秘密谈判,要他选择或者遭受长达30年的牢狱之灾,或者充当污点证人,指控其他家族成员。杰基宁愿坐牢也不愿出卖伙伴,他拒绝聘任律师,一个人为自己以及整个家族成员展开了辩护…… 

这部电影无疑是对西方陪审团制度一次辛辣的嘲讽和反思。从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杰基是一个杀人放火贩毒的黑手党,然而在法庭得审判中我们却看不到一个凶神恶煞的帮派分子,反而看到了一个风度翩翩,幽默风趣,心怀老派西西里黑帮义气的充满人格魅力的绅士,他为已经抛弃自己的同袍们辩护,毫不留情地指出控方证据的漏洞,拒绝检方提出的污点证人的谈判,用真情打动着已经自首的同伙,最后在法庭上向陪审团们高呼判我有罪,放过我的家人。

是的,一个正常的观众不可能不被这样一个笨拙又风趣还带着一点点浪漫的老男人所打动,我们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上这个家伙,于是我们都中了导演的圈套,因为观看这个讨人喜欢家伙表演的,并不只有坐在观众席的我们,还有坐在法官左侧的陪审团们,他们同样也会喜欢这个家伙。最后我们看到了电影的结局,杰基如愿揽下了大部分家族的罪名入狱服刑。这是莫大的讽刺,杰基是个好兄弟,好父亲,甚至是个风趣幽默的脱口秀主持人,但这不是法庭应该关心的,法庭关心的是他是否有罪!那怕他的真诚可以感动全人类!而缺乏有效判断能力的我们和陪审团会因为他是个真诚温暖而幽默的人就让审判走向罪犯所期待的那样么。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某种仲裁的权利落在缺乏判断能力的人们的时候,即便有天衣无缝般的程序上的正义,又如何能保证正真的正义可以得到伸张呢。毕竟我们不是艾薇儿,我们永远也无法认出谁是真正的婊子。

影片根据美国司法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黑帮刑事审判改编而成,主人公为上世纪80年代的传奇帮派头目杰基•迪诺西奥,故事情节与台词片段均采自18年前入档的庭审记录。由于案情复杂,且牵涉人物众多,审判持续21个月之久,并创下多项纪录:创下了多项庭审纪录:20名被告配备了20名辩护律师、8个陪审团轮番上阵以及史无前例的超长结案陈词(其中一位辩护律师的结案陈词居然宣读了5天)。


5、《大卫戈尔的一生》 ——用生命证明错的是这个社会


亲爱的朋友们,分别的时候到了,我走向死,你们走向生,究竟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社会学家不能满足于群聚层次的相互关系,而应该着眼于可理解的个人行为来进行解释。换句话说,解释社会现象最基本的因果主体应该是个体行动者,而不是群体层次的概念或现象。当然,这不是在否定宏观社会学研究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注意,有时候一个人的理念,行为也有可能上升到群体,社会的现象和结构。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贝茜·布鲁姆是纽约某新闻杂志的首席记者,被受命去采访一名死刑犯大卫·戈尔。戈尔被指控强奸并谋杀了康丝坦斯·哈拉维而被判刑,将于周五下午6点被处死,而布鲁姆必须在利用仅剩的3天时间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影片围绕着3天的采访分成三部分,以闪回的形式逐渐揭开戈尔的人生。

是的,这不是剧透,因为这个悬念太容易猜到了。戈尔和他的贝西多年来一直呼吁取消死刑。他们的理念是“死亡不止摧毁一个人,死亡摧毁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这恰好满足了人类企图相互吞噬的杀戮的贪念。”但是他们失败了,拥有极权的政治人物轻而易举地就消灭了他们的努力,最后他们只有用自杀来实现理想。然而这是不同寻常的自杀。戈尔的女同事装扮成被戈尔奸杀,另一个朋友拍下全部过程后,把录像带藏了起来。于是戈尔入狱,6年后被判死刑。死刑执行前3天,他委托律师请来一位女记者,向这位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却刻意隐瞒了他们的“自杀”计划。不过记者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之后她发现了两段录像,却始终找不到证明戈尔无罪的关键证据。直到最后,戈尔行刑前一个钟头,决定性证据,那卷录上了真实状况的录像带终于被找到了。但已经晚了。一个人,苦心孤诣策划了一场针对自己的“谋杀”,然后等待了6年,用自我的牺牲证明了死刑的荒谬性。

在我看来电影并不想在这试图讨论死刑的留存是否合理,而是试图去让观众们去理解这样坚强的2个人为什么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卫戈尔两人的死亡不是一个阴谋,更像是一种殉道,有时候人们会选择自杀并非是承担不了痛苦或者绝望,而是把自杀当成一种无法被反驳的陈述,是一种最惨烈的证明自己的立场的方式。电影中的2人物一场无可辩驳的精密自杀,完成了自己对自己所坚持立场的殉道,并且在固若金汤的旧秩序的高墙上打开了一道裂痕。电影中大卫戈尔在醉酒后踉跄地走在大街上不停的呢喃“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时候,他一定是认为自己和苏格拉底一样,将要用一场壮烈的死亡向自己的信仰殉道,来唤醒更多的人认识到现有的错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卫戈尔是得到了幸福感的,用死亡给自己,也给自己所坚持的信仰带来了自由之匙(key of freedom)。

最终大卫戈尔的死亡换来了对死刑误判的质疑,动摇了这个州死刑的基础。

本片由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主演,并获得200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VIA:廿四格

正义 社会学 电影 心理 生命 个体 群众 审判 自由 梦想
模糊的正义——那些值得一看有关社会学的电影
sciascia
2015-01-21 10:16:03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定格在热成像里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