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回应」 ——TOPYS专访半亩塘环境整合团队创意总监何传新

撰文/ vivi@TOPYS  
录音整理/ankie77@TOPYS  
采访地点/半亩塘环境整合  竹北
采访人/ Vivi@TOPYS 

对于台湾人来说,土地公庙以及庙前广场是一种对土地的记忆和情感很重要的表达,半亩塘环境整合团队不断学习倾听土地与历史脉落,在设计“若水会馆”时,特意在入口处保留原址的土地公庙,与旁边的四棵老榕树,围塑出一片开阔的草皮与天相接,以回应半亩塘尊重自然以及在地的人文风情。

这清朗的环境得来不易,需要时时敏锐地去觉察,勤于修剪和浇灌。“现在时代太进步了,大家总是用大脑在思考,会分你我,它都是逻辑,这是你的,这是我的,甚至强大的脑要跟大自然竞争。可是真正的人还有一颗心,有一个精神。”这件事情,半亩塘设计总监何传新先生和另一位创始建筑师江文渊先生在17年前就发现了。“你看见了,我也看见了,那我们一起来做一点点事。”

他们希望每个人来到半亩塘就像回到家,让每个人像家人,每天到11点多,伙伴们正在忙于炊煮中饭,当饭菜味道一出来,大家就知道吃饭的时间快到了。这种自然联结的美好,就是半亩塘所期待的。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设计总监何传新先生()和半亩塘另一位创办建筑师江文渊先生()17年前相遇,彼此之间都对建筑有美好的憧憬,「你看见了,我也看见了,那我们一起来做一点点事」。

人与人的连结

TOPYS:那像半亩塘这种环境和氛围,你们会找什么样的人来工作? 

何传新:半亩塘重视人、重视自然,期待与整体环境共生共荣,我们找寻愿意倾听彼此、倾听自然的人。如果粗鲁的、不敏感的人来到半亩塘,他会被改变。当然从企业的角度上,我们希望一开始选进来的人就是符合半亩塘理想的人,我们会问他:你喜欢自然吗?你看到树是什么感觉?我们希望这个人对外界能够有一种探索精神、对自然非常敏感,内心是自发的、主动的,最后他必须要具备热情。

半亩塘现有160多位来自各个专业的伙伴,基本都是以台湾人为主,也有来自美国的设计师,他们非常认同半亩塘的文化,于是也加入进来。因为我们存在的意图是相同的,所以能减少非常多管理上的问题。另外我们这个团队有非常多的教育训练,也会办很多好的活动,透过办活动去学习,像不久前在若水会馆举办的“半亩塘十七周年展”,就是大家动起来合作诞生的产物。

这个时代有很多人有理想,但最后实现理想并在现实世界中存活的成功人士却不多,反倒是很多人放弃原有的理想。我们希望我们的团队两者都要兼备,就是坚守着理想,并且成为落实理想的典范,只有坚持尊重环境、倾听相互需求,人们才会跟随。

坚持为环境、为人多想一点

TOPYS:和普通的建筑设计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半亩塘还自己做开发商,这是为什么呢? 

何传新: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开发商,因为我们要把事情做对,而且还要做好、做完整。半亩塘的精神是“把自然带回都市,把人带回自然”,我们必须要让开发一块土地最前面的想法是对的,设计也是对的,施工的过程中也都是对的,最后营运管理都是对的,它才能够形成美善的生活氛围。我想所有的建筑从设计到完成就好比人类从0岁到1岁,房子盖完才是房子生命的1岁,当住户入主后,我们会陪伴住户5年,一起解决住户在生活上的问题,以及倾听住在里头的一切生活感受。

在半亩塘的团队组织里,为了提供给住户、给建筑更完整的回应,我们有台中的、竹北的建设部门;我们有所有的建筑、室内、景观包括营建、装修的环境整合部门,也叫做产出部门;我们有类似若水会馆的管家与厨房支援系统,作为一个相互倾听与回应的平台,可以办很多活动,带动美好的生活。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若水会馆」是半亩塘接待来宾的空间,也是伙伴在此工作及生活的空间。环境中不仅充满绿意,每日伙伴在此一起煮饭,一起共食,传达常民生活的乐趣。

TOPYS: 半亩塘作为一个较年轻的团队,在有些技法上需要和外界、例如匠师做一些合作与学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块是怎样进行的?

何传新:我们会直接拜访匠师,比如木匠、铁匠、泥工匠、景观匠师。匠师的技艺都是炉火纯青的,我们与匠人合作,就要尊重这些人,给予他们时间充分发挥,并给他们经费维持这个传统行业的存活发展。我们推广匠师文化,把匠师中的高手收集起来,当建商有需求的时候,就能使匠师满足生活需求并且传承文化。这是半亩塘非常重视的一个目标。

TOPYS:半亩塘独特的建筑理念、以及相对更高的建筑成本,是不是意味着业主也需要集中在某部分人里面去集寻找? 

何传新: 作为买我们房子的客户,想必他们的意图是和我们相近的。我们找寻愿意放慢生活脚步的人,因为过去快速发展所学到的东西可能是错误的。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去想长远些,我投入多10%、15%的成本,可能可以用多十年。他们很热爱也支持保护自然,同时很关心我们,所以当我们有新房子开发,他们都会跟朋友分享。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半亩塘的「若水会馆」入口处保留了原址的土地公庙与老榕树,围塑出一片开阔的草皮与天相接,以回应半亩塘尊重自然以及在地的人文风情。

天人共好的累积与循环

TOPYS:什么是天人共好的建筑?

何传新:我想,“天”就是我们讲的“大自然”,“人”就是我们讲的“生活”。当建筑用了一块土地,它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它与环境会相互和谐吗?环境是摆在第一位的,人生活其中可以安居乐业就是天人共好。

现在都市的绿带几乎剩下百分之二三十,空气成了非常大的问题。台湾规定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留20-25%的绿带,我们盖的第一栋垂直绿化立体大楼──“若山”,回应这块土块157%的绿涵盖率,如果土地800多坪,我们就还给土地1200坪的绿带。

大家都住在都市的水泥丛林中,柏油马路是不透水的,如果你夏天去测一下路面的温度,绝对有60-65度。可是这些我们都不会知道,我们都是开车,只有轮胎真正感知柏油路的温度。雨水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我们都市下面的土地,通常雨水会先到排水沟,然后快速地流到河流,最后流到海里。所有人住在一个热锅里头,可为什么大家还都愿意继续住,我想这应该就是我刚刚提到人们都忘掉了自然的美好。

我想你们看了“若山”,再看看别的大楼,你很容易辨识它,因为它有活的东西在大楼里头。每一户都有一棵树,交织错落在整栋大楼。阳光打下来,它不会直接打到你房子里头,它会打在树上面,一点稀稀落落的影子打到你家里,当风在晃的时候影子也在晃动,你会感觉到自然。这种美好不是脑袋,是心和精神。

我们的理想是希望整个城市中有几十栋“若山”这种房子,那么我们的城市就不会这么热,城市的风景也不会看起来硬邦邦的。虽然这只是一个理想,但我们会永远坚持它。坚持它,它才会一点一滴显露。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榔榆树下的火炕是提供树下生火的空间,在大树下喝茶富有一份野趣。

TOPYS:半亩塘有一个代表作叫大平窝村,它在回归自然的方面似乎很彻底。我们很好奇,很多习惯了都市生活的人,回到了完全自然的环境里面,他是不是真的可以彻底适应?

何传新:都市开始发展,人开始得到很多种便利,开始追求欲望、依赖欲望。回到大平窝村的生活虽然给人感觉像离开了都市,不是太便利的样子,但住在里面的人他们真的觉得找到了自己沉淀存在的感觉,这也才是真的回家。一开始你可能会有一点点不习惯,可是最后你会很爱它。

我们当初的初衷是聚落,建立了24户守望相助的邻里家庭。现在住户住在大平窝村已经有两三年了,所有人都很爱这个地方。有一次,我到建筑师李静敏的家,他和我说住的感觉很棒,有时候他们夫妇不在家,他的小孩还可以到邻里的阿伯家里待着。小孩子会串门,你不能剥夺小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以至于后来李静敏找不到小孩,就直接去邻居家找就好了。这样的生活就是早期都市还没发展时传统的聚落,就是我们讲的村。你只要踏进村,就会自动开始打招呼寒暄,会看到邻里小朋友都玩在一起。

我们有机会打造拥有这种美好的社区,就希望在意念上、理想上、设计规划中让这件事情发生。所以大平窝村连车道的砖我们都研发了一种既适合承载车子,又可以直接渗透雨水的材料,这样只要有一点土,那些绿绿的植栽就会长起来,当你不开车的时候,它就是人走的路,很有美感也很舒服。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大平窝村」保留大面积的透水性的铺面,也保留大量的绿,人走在路面上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大平窝村」设计了一片自然农园,人与土地的关系十分紧密,透过农事生产感受四季更迭的美好。

树院子-社区里的生活文创园

TOPYS:我们刚刚参访了若山的“树院子”,作为一个生活文创园,它的理念和内容是什么?

何传新:当我们建造了像若山这样美好的房子,我们就有了生活的硬件;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便是美好生活的软件。树院子就是创造质感生活的平台。有售卖日本陶制艺术品的店铺,有新品发布的时候会邀请日本匠人来到店铺做演讲,产生人文生活的互动,这种形式同时结合了美学和商业。里面还有一间艺术展演空间,住户可以参观一楼的艺术品展览,也能到二楼的二十四节气食堂享受创意料理。对于社区,这样的文创空间很受居民欢迎。

为了制造一个结合生活和人文的建筑环境,半亩塘在那里也有自己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生活也在这里培育空间的艺术性和舒适度。有艺术对话、喝茶谈天,之后将这种形式做成商业模式,使其影响扩大,这就是文创区的人文与居民区的生活结合的模式。未来如果我们能够再开发,希望都还是类似现在这种商业形态。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半亩塘第一栋垂直绿化立体大楼「若山」,回应这块土块157%涵盖率,等同于开发一块土地还给地球更多的绿。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若山」创设了一座生态跳岛,栽种了多种台湾原生植物,扮演缝合都市破碎的生态廊道的角色,成为都市里小动物的家。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在「若山」社区里有「树院子」文创空间,是创造质感生活的平台,里头有店铺,引进人文艺术,结合了美学和商业。

梧桐岛-把环境养好,凤凰会飞过来

TOPYS:半亩塘大部分的项目都还是在台湾,这两年在深圳有一个梧桐岛项目,能不能稍微聊一下?

何传新:梧桐岛不是居家是写字楼,我们所有的设计都来自于这个想法:我们要离开开着空调的密闭的空间,我们要在公园里头上班。

早期深圳的团队很欣赏半亩塘在谈天人共好的建筑价值,他们一批一批来到台湾,体验半亩塘是怎么生活的。我们的心里面都有一颗良善的种子,你必须要很勇敢地面对真实的环境,开始去影响你周边的没有看过这些的人。

从设计到现在三年多,当初我们做设计的时候有8公顷,我们想全部是公园,所以种了一千八百颗树,人行步道的榕树全部保留下来,中间做了两公顷的生态水池,24栋办公楼就象是24座小山,错落地围着中间的水池,让所有办公室看得见湖水,感受到完全被一千多棵树围绕着。

现在他们开始进行到第三段,我想房子开发完成是硬件,能不能有一群人在很好的管理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就介绍台湾各领域很优秀老师过去。慢慢你会看到深圳的伙伴学会插花了,他们知道光影了,他们知道风了,他们也变成自然人。他们开始不急着去谈商业,而是先把这个环境养好,凤凰它会自己飞过来。

image©半亩塘环境整合 位于深圳的「梧桐岛」以24栋办公楼为主体,就象是24座小山,错落地围着一片水池,让所有办公室看得见湖水,每天都像在公园上班。


实现理想并在现实世界中存活——采访手记

在半亩塘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竟然是“吃饭很重要”。

在这里,吃饭确实很重要。一大早,绿意深深的院子里,已经有伙伴在大柴火灶旁边洗洗切切,一两位同事帮忙打下手。等到饭点,原木长桌上喷香饭菜一字排开,旁边是一摞摞粗朴餐具,供你自选饭菜和座位,然后就着满眼绿色下饭。糙米饭,红烧蹄膀,青菜,小米糕,每一样都是对的味道。

理念最难的部分在于贯彻,而我们看到半亩塘的所有理念都在自己实践。天人共和,好,从自己的办公区域开始,多多种树,试试泥巴墙,再建一个漂亮又清爽的木质小楼房做会议室;找回人的感觉,好,从自己的团队开始,吃健康的饭菜,在有风有树有院子的地方办公。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所以半亩塘才是实践理想同时好好存活的典范。“我问他(江文渊),理想还在吗?他说,在。那我们就继续吧!”

倾听与回应不断地在发生,希望你的理想也还在,并且勿忘浇灌。


———————————————————————————————————————————— 

#MindWalk对话台湾#

2015年7月底,TOPYS MindWalk主题旅行台湾站迎来第三次“跨越”。这次为期7天的主题旅行继续围绕文创产业进行,拜访了阿原肥皂、大小创意、半亩塘环境整合、范特喜微创文化、水越设计、柒木设计等机构,并与它们的创始人或负责人进行了深度座谈交流。 #MindWalk对话台湾#正是这些交流的整理与分享,将在TOPYS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陆续发布。 


半亩塘 建筑设计 专访 TOPYS 台湾行 跨越
「倾听与回应」 ——TOPYS专访半亩塘环境整合团队创意总监何传新
TOPYS.
2015-11-13 16:08:10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