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桃红小闪电@TOPYS
日文翻译/戴勇强
录音整理/ 桃红小闪电@TOPYS
采访地点/NDC日本设计中心 东京
采访/ 桃红小闪电@TOPYS
我通常以一个长故事的线索安排展开,作为设计思考的起点
——色部義昭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负责人 色部義昭
色部先生小时候主要生活在东京附近的千叶县,比起和同龄的孩子一起追逐打闹,他更偏好一个人静坐在湖边,观察过往的行人、植物、昆虫、土、石头之类的自然之物。
也因此在常人看来,他是安静少语的。
2003年从东京艺术大学修完硕士课程之后,进入个人事务所的原设计研究所,虽然是预料之外,却也让色部在工作经历的第一个8年中获取大量宝贵的经验,受益良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接触的项目越来越复杂,设计工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法再以一个部门的方式做项目,也就顺势而为建立了色部设计研究室,领域涉及VI、包装、展览、导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成为日本设计中心的一个独立工作室。
水的故事 |由一滴水的视觉开始的设计
“以一个小的点开始,把整个设计恰如其分的统一起来,制造一个系统的形象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 ”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市原湖畔美术馆logo gif
市原湖畔美术馆是紧邻千叶县市原市的美术馆,这个富有节奏感的图形,灵感来源于美术馆旁边那一片湖水——眯起眼睛来看这些湖水,色部先生将这些散点似的波光粼粼描述为小小的一块矩形,通过同等宽度不同长短的矩形的组合,最后形成一片类似于湖水流淌涟漪不断的形象,而标志字体的字型亦采用点阵的方式来表达。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The Ichihara Lakeside Museum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纪念品商店的付款处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便签条动态示意 gif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手提袋的设计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办公用品展示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视觉导视系统
这间美术馆的建筑物是一个比较老的建筑物,希望通过新的视觉呈现为老建筑带来一种新的韵律,这些点虽然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元素,但是当整体看的时候它就把凹凸的空间连接起来了。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远处的市原美术馆
TOPYS: 有些时候客户表达出来的需求是比较多的,你觉得如何理清过多的设计需求?
色部:客户的要求总是很多的,但是我们自己要找清楚重点,因为最后到设计的执行里面,太多的重点(point)会导致执行的时候失去最重要的重点,抓出客户、设计师、消费者三者之间共通的一点,然后再根据这个点,把精力都集中在这里,围绕这个点做执行我觉得才是合适的。
路牌的故事|把空间和时间呈现在眼前的展览设计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色部義昭:WALL ”展览
“把一个特有的空间与我想要表达的内容统合起来,再由我来把这一系列的信息编辑起来,也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
在ggg美术馆的个展“色部義昭:WALL”中,色部先生的构想是依据来看这场展览的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一个时间过程——从路程到美术馆的时间,以及看完展买纪念品的时间,如同街道马路墙壁的路牌连续不断,而这一系列动作也如同路牌上数字的自然渐进,直到最后到达银座ggg美术馆(路牌:银座七丁目-7)。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色部義昭:WALL ”展览
TOPYS:为什么会选择路牌这个元素呢?
色部:之所以选择路牌,不仅因为日本的路牌在字体,格式,颜色,形状都有着差别,在公共环境中的功能性是最有待提高的,而且2020年即将举办奥运会的东京,对于公共环境的公开讨论具体化也决定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将东京的公共环境区域统一,并希望最终能悄悄的留在人们印象深处。
TOPYS:路牌的想法除了在展览空间外部使用,还有延展到哪些地方?
色部:项目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个关于日本路牌延展性的小小的调查,一般日本的街道上有很多路牌,从各地寻找日本原有的路牌,我考虑的就是不光是路牌本身,也考虑到路牌和周围的关系也产生很多影响。路牌的差异也产生出个人的喜恶,于是做了这本书,另一方面,我这次的提案与以往竖排的路牌不同,我使用横排的路牌设计,也把英文加了进去,当然这样也是为了做到与英文版式统一。相比过去难懂的位置标示系统,新的提案更注重易于理解,字体也是特别请专门的路牌字体的设计者重新做了路牌的字体。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展览相关的书籍
展览配合的这本书,就好比是对物体的一种翻译,也将路牌的连续性试着延展到书的设计上。(另一本书是新提案的实验设计,因为横排版,书也是横着翻。
TOPYS:和其它展览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看到其实每一个过往的案例都不是单纯的安排进来,而是与展览空间本身发生着某种关系?
色部:用ggg美术馆的空间特征和我的作品融合在一个空间内,再用其他的方式把这套信息编辑成设计的一部分,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而在处理一个特有的空间与我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整体中,我认为系统表达要优先,所有内容关系的融合非常重要。
包括市原美术馆的主视觉形象拿来运用的时候,墙面上的文字我也针对展览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路牌的部分,在展示的时候,整一面墙都是展示的照片,看起来是个静态的空间,然而观者对于展示空间来说是动态的——这里所有的路牌照片也都是与实际路牌一样的1:1缩小的展示,观者就好像在一个假设的路面空间上走动。
鹤的故事|以文化差异为特质,解读日本酒的包装设计
image©色部デザイン研究室 白鹤天空系列酒包装
“决定设计最终表现状态的是风土与人,也就是说决定你的设计语言的是你的文化背景。”
我们常常觉得日本与北欧的极简非常相像,但是其中又很不同。当问到色部先生的时候,他即刻点破这个命题——两者差异的根本并非哪边更极简还是怎样,例如从颜色的角度来看,如果把日本的本国环境中常常出现的颜色拿到墨西哥这样的地方去或者欧洲一些地方去,别人不一定认为是好看的,把对方的建筑的颜色拿到日本来,也不一定是合适的搭配,因为决定设计最终表现状态的是风土与人,也就是说决定设计语言的是一个人的文化背景。
TOPYS:你觉得如何将自己的文化背景运用到设计中去?
色部:具体说来,可以用眼看到的造型,它的背后肯定有眼睛所看不到的内部构造与精神性存在。就好像是一件必须认真来做的翻译工作,仅仅停留表面模仿的做法往往是行不通的,必须理解目的,从文章的脉络开始着手,一边有计划的“翻译”内容,一边“修正”措辞文字,使设计的呈现达到最合适状态,我认为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很重要的。
TOPYS:如果以文化背景的思考方式观察不同的设计,你一般是怎样做的?
色部:以白鹤天空这款酒为例,分为山田锦与白鹤绵两种,酒质种类各有不同。商品对象是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做成的酒,那么我认为设计也应有与此对应的表现。
在日本传统工艺中,有一种名为“伊势型纸”的传统工艺,利用手抄纸(手工制纸的方式)制作出透明和纸的表现,并把这样的纸张运用在酒商标的设计中,就是一种把传统技术翻译成现代技术的过程,也是传达制作手工酒最合适的表现方式。
此外,也以一对鹤这样有故事性的设定来表现不同酒米酿造的两款酒的这一特征。
为了增加标签的通透感,一般的做法就是用灰色调出一个透明度给客户看就好,但色部的做法是遵循日本的一种叫做模切的传统工艺,先在纸张上画一张标签,再用刀雕刻镂空一张,用画的一张和模切的一张重叠的方式展现灰度的微妙变化,最后再将两张纸对裱起来,看看哪种效果下纹样的灰度更好,这样做就能呈现给客户更真实的表现。
色部:然后是《年鉴日本空间设计2016》,在日本的空间设计中留白是个很重要的特征。以这一动机就尝试了强调留白的标题设计来表现“日本的空间”这一主题。在此之上,日本古来就有一种箔与箔重叠黏合的工艺,也用到了这里,为的是让观者同时有现代性与历史性两种观感的产生,在丝带部分的设计想到了高中棒球赛礼的胜利旗帜,将各个奖项印刷在这上面,那对于得奖者来说年鉴的价值变高了,对未能得奖的设计者而言,这样的设计也提高了参加的兴趣。
TOPYS:在作品投入市场之后,会非常在乎并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吗?
色部:对于客户直接的调查会比较少,但是如果是书籍设计,我会去到贩卖这些书的店里去观察一下,看这本书跟它周围所摆的物件的关联性,然后再根据实际的观察状况分析,跟客户再讨论一下做出相应的调整。
TOPYS:请您根据目前的工作经验,给年轻的设计师几个您认为最重要的建议吧
色部:一方面是自己对于工作中设计能力的要求要高,另外一方面是进入每个具体的项目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再以这两点共同需要的要求到达的更高可能性的想法去展开工作。
这两点缺一样对于好设计来说就无法成立。
另外,结合自己内在的欲求以及外在的要求,并能让内外统一顺畅的做事情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编后记
在采访之前,偶然读到永井一正前辈为色部先生的的书作的序:
“置身于色部的设计中,远之眺之,当是一本书在手,如沐春风净化我的精神之感。”
当初仅仅是以为前辈对于后辈的赞扬和提携,并没有特别在意。
访谈当天听色部先生分享的时候,我几次感叹那句“信手拈来俱天成”。
这是一件恰到好处的设计自然拥有的气质。
色部先生说自己习惯于从自然之物中得知的奥妙来理解事物的构造,而设计的趣味于他而言在于邂逅不同的命题,他一边感受在过程中的变化,也乐在其中。
我也忽的明白那如沐春风之感——如果说我们能从这位年轻设计师身上发掘到什么,那一定是他不骄不躁勤于思考的状态。
我们拭目以待色部先生将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