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设计,可能为您一生节省下一千多小时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 The Designer’s Designer [15]

The Designer's Designer专栏简介:

设计师们的心里都一张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 (又或许只有一两个) 布满了对他们设计路上曾有启发或影响的人们的名字。名单上的人们也许家喻户晓, 又或名不经传;可能没有追求过世界定义的成功,但活出了波澜壮阔的人生。他们的作品与人生的哲学,都紧紧的抓住了那些梦想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们的心。



随着城市化发展,人们纷纷往大城市迁移,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日渐萎缩。这听起来是非常切合我们现处时代的形容。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因为战争及城市工业化等因素,这已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媒体讨论的话题。


当下,对于这个问题的应对方法,一般是从省事省时的共享经济作为出发点,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个人意识去共享或培养资源。而在资讯科技尚未兴起的约100多年前,在拥挤不堪同时政治不稳的德国法兰克福,一群带着先驱概念的建筑师们,抱着「住屋其实就是有组织的、让使用者得以便利生活的工具亅的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寸空间的功能和效率,务求不凑合,不去牺牲使用者的体验,以此作为此难题的解答。


在此备受赞誉的《新法兰克福》项目中,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脱颖而出,同样简单而有效命名的《法兰克福厨房》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厨房鼻祖。


她叫作玛格蕾特·舒特·理荷丝基(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是此团体中的唯一女性成员。后人在了解她的作品之时,免不了会因为她是女性,而厨房等于女性所在的空间刻板印象,而错误解读她或她作品成功的原因。事实上是,她在设计此厨房之前,从来未了解过厨房的运作,对烹饪亦一窍不通。这个历史留名的作品之所以成功,纯粹的是因为她敬业的去析毫剖厘,将使用者的体验放在首位。


在她103年的生活中,设计《法兰克福厨房》只是她努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最初几步。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理荷丝基于1897年出生于维也纳,是一个中产家庭的二女儿。她的父母从小就立志培养她与姐姐成为和平而有社会责任,带有自由思想的人。幼年的她经历了当时奥地利君主制的垮台以及共和国的成立;虽然家族带着官阶的历史,但目睹父母对实现人人平等的进程而兴奋感动的景象,这让年轻的理荷丝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向往与喜爱。基础教育完成后,14岁的她被安排于一位画家的门下学习。她在艺术方面的才华日渐精进, 她下定决心去投考艺术相关的高等学院 Kunstgewerbeschule(现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虽然她的才华毋容置疑,在投考的在240中人成功突围成为被录取为40名候选学生之一。但此校在她以前从来没有女性学生,也因为如此她险些被取消资格。幸好母亲靠关系向著名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e Klint)索取了一封推荐信,才令理荷丝基顺利入学。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left), with parents and sister Adele


她只知道她想去那所学校,但当初入学的时候她压根儿没想过她想成为什么。由第一年随便填的插画师,到第二年稍有接近的家具设计师,直到第三年,她才由不小心听到隔壁讲的课而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隔壁是建筑学系,在那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方式:绘制的每毫米都被赋予了意义;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可以因成果而进化。结果大受启发的我向家人及学校宣布我想成为一名建筑师。」


尽管她的父母相当开明,但他们亦为这个决定感到震惊。 「他们认为没有人愿意意住在有一间由女性建造的房子,但我与斯特兰德(她的教授Oskar Strnad)很死心眼地决定要沿这条路走下去。父母看到我丝毫不动摇后,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守护与关注......」


Young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在温室环境下长大的理荷丝基,在教授斯特拉德的引领下,意识到建筑的巨大力量,及其对社会、甚至政治的影响。在校时,在准备参加一个名为《工阶住宅》的设计比赛前,她从导师斯特拉纳德囗中得到了一个受用一生的建议:「在你画出任何一条线之前,你得走访工阶,观察工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


具有行动力的她实践了教授的建议,并发现当时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受导师的影响,加上姐姐的人道主义工作,以及亲身走访的经验,理荷丝基非常渴望可以用建筑的力量改善人们的生活,从而也树立了她追求实用的建筑风格。她的作品只为弱势、没有特权的社群而造。


理荷丝基在毕业前已获得了一些奖项,毕业后亦顺利就职。可是在维也纳的几个建筑工作室努力了一阵子后,她意识到,现存的建筑工作室观念比较守旧,她的那些创新想法根本不会被接受,比如:可折叠的木制快速组合屋和与战争纪念碑抗衡的文化纪念碑等,纵使经济收入不稳,她仍决定孤身去开设自己的工作室。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with the New Frankfurt team


1926年,她受恩斯特梅(Ernst May)的邀请,成为了《新法兰克福》设计团队的一员——亦是唯一的女性成员。团队被赋予了政治力量和财政资源,着手去解决法兰克福的住房短缺问题。与梅以及其他组建的建筑师一起,他们成功建成了数以万计的城市住房,虽迷你却一应俱全。


所有涉及此项目的建筑师都对“最低限度的居住空间”发挥了自己的创意 ;通过最合理地利用空间,大规模地创建小型却宜居的单位。


虽然标准化组合厨房的概念在他们的项目之前已经存在(在时髦的科技工业展览中展出过),但理荷丝基是第一个令其大规模生产的建筑师。她的灵感源泉来自豪华列车的餐车车厢——比如说,中欧快车的厨房如何充分使用由地面直至天花板的每一寸空间。在此之前,一般家庭的厨房都与其它房间一样,用着巨大、不防火防水、装饰性比实用性强的家具,排水和煮食炉也没有仔细编排过。


Basic Prestandardised kitchen in the 1920s


她在厨房加入的很多巧思到今天依然令人惊艳:将熨衣板做成隐藏式,下拉时可以直接架于水槽上,省下了多一桌位的空间;内置于厨柜的调料容器,加点设计用单手就可以操作,不用另找量匙;所有小型工作台面都可以像抽屉一样抽出等。


Food storage facility in Frankfurt kitchen


她的布局的设计具有科学的精确性:理荷丝基重重复复绘制了多种使用者如何能在厨房中移动,且获得最大效率预测指示图表。例如,调味料架安装在炉子旁边便于拿取;流理台表面的高度对应使用者坐下来的高度,令他们可以休息同时进行各种家务;每个角落和缝隙都被利用成为了收纳空间。在当时,也许最大的创新是把餐桌从厨房移出——这既改进了卫生,令厨房更容易清洁,同时亦令厨房可以由更小的空间发挥更大的效能。


View of Frankfurt Kitchen


她同时亦受到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edererick Taylor) 推广的《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的启发,泰勒通过观察工厂与办公室内工人的物理动向,得出分析报告,针对问题症结,去建议公司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个被称为泰勒主义(Taylorism) 的管理法在当时的欧美广泛流

行,甚至亨利福特的汽车工厂亦奉行此原则去实践了大规模生产。



Frankfurt Kitchen plan and route study


理荷丝基在设计时把当时女性的生活方式及体态纳入考量,毕竟一百多年前,女性持家被视为必然,厨房也是为她们而设。当时战乱结束不久,因为人力短缺,不少女性除了持家的重担外,还得到外面工作,可想而知她们必须分秒必争。所以理荷丝基为她们建立了一个1.9米×3.4米厨房的原型,并仔细用秒表测量了完成某些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她希望她的设计,能帮助她们争取忙碌生命中的时间——少至月,多则年。


Frankfurt Kitchen in use


她在《新法兰克福》项目工作期间遇见了她的伴侣威廉·舒特(Wilhelm Schütte),并于一年后喜结连理。在法兰克福的工作结束后,夫妇共同跟着受苏联政府邀请的梅,一起为了工作移居到苏联。他们在三年内建成了20多个城市,但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下,结果毁誉参半。这对夫妇一直留在苏联直到1937年,除了偶尔到中国和日本进行商业访问和做客座讲师外,都没有离开过。但苏联发生大清洗后,那里的生活变得过于危险,他们只能被迫逃离。


Example of work from"May Brigade" in USSR, The masterplan (left) (1931) and air photo of  Sotsgorod Magnitogorsk 


在尝试居住过伦敦和巴黎之后,夫妇决定定居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进行设计工作的同时,出于人道主义与同理心,她开始进一步深入政治工作。 1939年,理荷丝基加入奥地利共产党(KPÖ),并于1940年12月自愿回到奥地利维也纳,尝试秘密接触协助奥地利共产党抵坑纳粹党的社会运动。可惜只在短短25天后,她被揭发并且遭到逮捕。经过14轮的审问后,她被判处15年监禁,在服刑的期间也受到了单独监禁了3个月的待遇。几年后,幸而美国军队于1945年4月29日解放一切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政治犯。


恢复自由后,她前往保加利亚的索非亚工作,最终于1947年返回维也纳。她仍强烈地认为——自己是名共产党党员 。但她的信念妨碍了她在战后奥地利接受任何公家委托的工作,尽管当时因战争遭受破坏的奥地利正全力重新建设,正是最需要建筑师的时代。


因此,除了设计一些在地的私人住宅外,理荷丝基主要在一些共产主义国家担任顾问,如中国,古巴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因为各种分歧,1951年她与丈夫威廉·舒特离异。


理荷丝基作为奥地利官方代表团的一部分,1956年受邀访问中国,负责了解这个年轻共产主义国家的进展情况。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visiting a facility in China


与1937年的访问比起来,她对在短短20年来就能取得高速进步的中国感到非常鼓舞。这次访问的结果——她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取得的进步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新见解,结集成了一册名为《中国大城市:视觉旅行日记》(Millionenstädte Chinas) 一书,此书在2007年再版。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s meeting with members in China's woman movement, 1956


书中她提及了对旧北京城市结构的迷恋,特别是四合院。她坚信并想要证明当时的北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园城市」。一贯秉持实用效率主义至上的她,对四合院以及旧北京的欣赏,似乎让她对建筑有了新的看法。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s drawing of Chinese buildings


在书中她用了整整8页去详细讲述了中国传统的单层四合院,赞扬了庭院的宁静。她述说古色古香的建筑让她想起了中世纪修道院的安静回廊,而那个安静的场所,正一步一步被现代建筑遗忘。 「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集体化」她论述说,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尽管困难亦应该去思考,在大城市的公共及私人环境里,如何创造安静和令人放松的空间。否则「加速的工作和交通速度,可能导致居民的思维、精神崩溃;城市空间与居民的健康甚至命运环环相扣。」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s book, and pictures taken in China


她亦特别关心中国的女性权益。回国后,她在维也纳发表了许多有关此行见闻的文章并举办公开讲座,宣传她所经历、喜爱的中国。这些文章不仅限于建筑或城市规划问题,也描述了妇女地位、处境的变化。她亦与文化部保持相当密切的联系,关注国家发展中的各种变化。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giving a speech during a peace protest against nuclear armament, organized by the communist women’s organization


除了在中国的工作之外,她还与东德,古巴等其他盟友国家合作,设计住房,学校和公共建筑。于她日渐年迈时,她的成就逐渐凸显,除了出版回忆录,在奥地利亦得到了各种官方认可。最先却是由非建筑项目开始:1977年,她获得了和平奖章,其后一年抵抗纳粹荣誉徽章。她于1980年获得维也纳市建筑奖,随后还获得了更多的奖项。但她始终如一地坚信自己的信念——拒绝在1988年被当时的奥地利总统(有否认二战战争罪行倾向)手中接过奖项,于是只好在1992年,当时的总统退位后才重新颁发。在1995年,她年岁近百,仍作为代表替各路被蒙冤安插战争罪的大家进行诉讼。


Lihotzky at an award ceremony

 

这位为人道主义事业而战的建筑师于2000年离世,再过几天就是她103岁的生日。

 

法兰克福厨房将理荷丝基的名字牢牢记载于设计历史中。可她对这件作品作为她的代表作似乎抱有疑问。在她最后一次接受媒体访谈时曾提到说:「我答应与梅一等人苏联工作的条件,明明就是因为他答应过我肯定不用再设计任何厨房⋯」



设计师 建筑 空间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厨房 法兰克福厨房 理荷丝基 室内设计 奥地利
她的设计,可能为您一生节省下一千多小时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 The Designer’s Designer [15]
查李
2018-05-22 23:29:35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地铁站里有一道彩「红」,是青春的颜色啊
饿了么春分短片:春分,春天的精分
“淡学”盛行的时代,我想给生活添一抹色彩|好物
一篇长长长长长文,带你弄懂播客|创意笔记 01
哪个商场愿意以书为主题策展?当然是乐蓬马歇
环球街角指南丨街道,不止于一条路
当文学大拿开始讽刺“班味”|灵感手抄本
格格不入的我们,像从墙缝中长出的野草|灵感手抄本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