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段题外话。
苹果动作真是快!iPhone XS还不知卖出了几台,《Shot on iPhone XS》短片就出街了。
《Shot on iPhone》这个系列嘛,我熟,翻译成人话意思大概就是——“使用iPhone真实拍摄,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可能买了个假iPhone。”
来看看别人家的iPhone XS表现如何。
全片长 1 分 44 秒,苹果用水、肥皂、糖浆、颜料等材料做了个小实验,(必要时还玩了把火),号称这款新机可拍摄出梦幻般的 4K、Slow-mo 及 Time-lapse 效果。看不懂没关系,知道iPhone XS的拍摄效果更牛逼就是了。
比起《Shot on iPhone XS》的单纯炫技,今年年初由 iPhone X携手著名导演陈可辛推出的《三分钟》广告影片就多了不少人情味儿。
网友恶搞:我的iPhone X VS 陈可辛的iPhone X
不管电影还是广告,导演总是最善于用影像讲故事的人。(毕竟和陈可辛比起来,我们都是器材抚摸师
)苹果却非常执着将“Shot on iPhone”作为广告宣传卖点,不过是挑选出其中的佼佼者来“忽悠”你——“他行?你也行!” 既标榜了自家产品操作门槛低,拉近与受众的情感距离,更鼓舞了用户的创作热情。
将某一特别拍摄仪器作为宣传卖点当然不是苹果一家独创。
纸媒式微,《TIME》时代周刊今年六月刊封面却凭借958台英特尔 Shooting Star系列无人机引发全球关注。
ADK经典广告片《我的法式浪漫》系列也借用全台湾最后一台16厘米机器拍摄,(事实上,由于厂家早已不生产零件了,这台机器其实是好几台机器的零件拼凑而成)画面呈现出的颗粒质感,反倒添了份复古、怀旧情怀。
最近,又一支品牌微电影闯入大众视野,噱头很响,号称“全球首部行车记录仪拍摄影片”。
大雨滂沱之夜,车内光临的“不速之客”究竟是谁?看似成功的年轻车主为何事而焦虑?行车记录仪又记录下了哪些故事?吉利帝豪 GL 微电影为你揭开谜底。
特殊视角下:路过我,遇见你
行车记录仪这个拍摄工具的选择还真是微妙,《大佛普拉斯》不就有这么句台词:“看行车记录仪的运气,和台湾的景气一样,有好有坏。”拿了老板行车记录仪的两人,躲在黑白世界里偷窥老板的“公路电影”。眼前是汽车行驶的景象,车内有美女的娇喘来来往往。嘿,这戏剧冲突感,忒足!
行车记录仪适合拍摄电影吗?不适合,广角镜头大而全,位置又相对固定,操作起来没那么灵活,给拍摄增加了不少难度。但它与车的结合却是最紧密,也更易在现实感和戏剧感之间来回切换。
在吉利帝豪 GL 微电影《路过我·遇到你》中,智能行车记录仪也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融入了感情温度,表述一种影像对人生的窥伺。它既能记录汽车行驶过的路径,也是车主不同阶段人生故事的见证。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采用环形叙事结构,走在人生岔路口的90后年轻车主在一个雨夜与过去不同阶段的自己邂逅。借助行车记录仪,过去有关事业、爱情、家庭的故事如白驹过隙一幕幕在眼前上演,最后却又落回车内现实。
蒙太奇式的电影剪辑手法为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主旨也逐渐清晰:吉利正是借摇摆中的90后年轻车主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点出“唯一正确的方向,是内心向往的方向”。
看似迷幻的艺术表达下,改编自吉利车主真实故事的短片本身却没完全脱离现实。说吧,你又被哪个瞬间戳中了。
有了不错的内容,别具一格的营销手法自然也不能少。除发布正片外,帝豪GL微电影还采用了预告片+倒计时海报+上映海报+票房海报的全电影营销策略,从预热到上映都赚足了观众眼球。
电影曝光海报,开启悬念预热
可别以为吉利这支品牌微电影采用的全电影式营销只是流于形式,这种注重细节完整,流程化、规范化的宣传策略,才更考验品牌专业度与匠心。
90后,还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在自媒体的推文标题里,90后永远慌得一批。
没车没房北上广却逃不了,工资不高公务员又考不上,逢年过节回家还得被叨叨:“看看隔壁小王,孩子都三年抱俩!”
不少品牌顺势抓住90后的焦虑情绪大做文章,于是这世上又多了一群“今天也不想加油鸭”的颓丧年轻人:)
吉利这部微电影就不一样,在对目标受众进行精准画像后,吉利帝豪 GL 将目标受众瞄准28、9岁的年轻车主。它刻画了这样一群90后形象——他们在感情上背负着父母和另一半的期待,职场上面临瓶颈期的挑战,生活中遇到挫折可能会犹豫退缩,但最终还是能重拾那份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抱负。
倒完苦水——
“饮食不规律喝上保温杯,办上健身卡一年去两回。”
也不忘灌鸡汤——
“别不敢拼啊,唯一正确的方向,是内心向往的方向!”
能读懂90后焦虑青年表象下渴望坚持梦想、一往无前的初心,对粉丝营销驾轻就熟。90后们都来说说,这是不是你面对挫折时气不过也打不垮的真实写照?
每当有此类运用特殊工具拍摄的品牌电影问世,伴随而来的少不了观众的好奇与疑问——为何看来很普通的工具,在他们手里可以创作出如此惊艳的作品?不可否认,以上这些作品里有一些专业拍摄、剪辑和特效技术的加持。
不过,抛开这些技术层面的差距不谈,就算给咱们创造了一样的硬件条件,但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效果也参差有别。
咱们输的是工具吗?不,创意人的输,永远只输在洞察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