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根据一张海报,拍了部电影

按正常流程,一部电影的宣传海报,会在电影完成后开始设计。而你看过先出了海报,再根据海报内容拍摄的电影吗


Adobe拍了一部。没错,就是你电脑里装的那些个软件的开发公司。


去年,为了推广Adobe Creative Cloud,一套包含平面设计、视频编辑、网页开发、摄影应用的云端套装软件,Adobe联合广告创意机构Pereira O’Dell,发起了一场针对大学生的“电影”海报设计大赛。

 

此处之所以给电影加引号,因为他们要为其设计海报的电影,根本不存在。换言之,参赛学生需自己凭空“捏造”一张电影海报。

 

不过,这部电影不会永远不存在。大赛邀请了Zach Braff(扎克·布拉夫,《实习医生格蕾成长记》中的Dr. John Dorian,同时也是一位编剧和导演),根据最后胜出者的海报编写剧本,并完成拍摄。

 

最近,他们宣布了最终获胜作品,出自波士顿大学的学生Sam West之手。

 

 

电影名叫《In The Time It Takes To Get There》(抵达那里的时间里)。海报上不仅煞有介事地给该电影颁发了三个“大奖”:非常好演员阵容,不错的导演,非常诡异,还在最底部暗戳戳赞美这是一部“super cool”(超级酷)的片子。

 

(海报底部文字:These are some words regarding this movie poster that is about a super cool movie created by Sam West.)

 

目前,这部“命题电影”也已完工。

 

 

Zach Braff将当下的流量文化放置到一个古老的时代背景中,把海报中的各元素,融进了Lucy——一位靠贩卖精致生活方式而过上贵族式生活的明星——一天的工作中。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对那把剪刀的诠释:在前往拍摄地的路上,Lucy诉说着自己对这种虚伪生活的厌倦,而她的经纪人Eliza如实地将这些话记在了小本本上,最后,大剪刀一挥,剪出了“hair tonic blessed lifestyle”。

 


是的,每个字都是Lucy亲口说的,但意思根本南辕北辙,甚至完全不相关……一把剪刀,赤裸裸讽刺了一把造星工业中对明星言论的过度包装和断章取义,形象、直接而有力。

 

另外,再过度解读下那颗苹果。

 

西方文化中,苹果最直接的联想,就是夏娃偷食的禁果。而这一次,啃下这颗诱人苹果的“夏娃”,没有被逐出伊甸园,而是被困在了这个华丽的庄园里。

 


最后,啰嗦一句Adobe这轮推广:活动有噱头,后续出品有质量,与产品也有直接相关性(整个活动包含平面设计、摄影、后期剪辑等等,都能与Adobe Creative Cloud的应用对应),可以说非常不错,也很有趣。

 

我挺喜欢,你呢?


创意 电影 灵感 Adobe 流量文化 讽刺 海报设计
Adobe根据一张海报,拍了部电影
毛毛.G
2019-04-10 08:16:22
最新评论(5)
call me by your name!
菠萝是我没懂的
想问那个凌乱的字体是什么啊 找不到
桃子的暗示我还是看纸牌屋的时候第一次知道...
快速搜索了账号,然后发现真的是天才,但似乎也有种“恶心”的感觉,毕竟人类也是矛盾的生物,就稍微用“恶心”来掩饰我虚伪而不纯洁的内心吧,哈哈哈哈......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小孩能看懂,大人能看深。”和群玉山聊聊他们的新作
这是一只大橘……猫?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