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silencer@TOPYS
12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有人把12月称为“最好闻”(best-smelling)的时节。这是被祝福的一个月,它给了我们无数理由去拥抱、去约会、去庆祝.......12月是被祝福的,看到这则地球月历的你,亦是。
12月1日
1935年: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出生
伍迪·艾伦(本名: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国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喜剧演员、作家、剧作家和音乐家,其职业生涯已逾50年。艾伦独具风格的电影,范畴横跨戏剧、脱线性喜剧,让他成为了美国在世最受尊敬的导演之一。
伍迪·艾伦也以他飞快的电影拍摄速度与数量繁多的电影作品著名,迄今为止伍迪·艾伦已执导了四十多部影片。伍迪·艾伦的电影常包办编剧、导演,有时甚至自己上阵演出。灵感方面艾伦则汲取自文学、性、哲学、心理学、古希腊、犹太身份、欧洲艺术电影,以及他的出生地与一生的居所:纽约市。
跟大多数导演不同,伍迪·艾伦似乎不考虑自己作品的“历史性”。每当完成一部作品,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新的事物吸引住了,或许这就是他的电影总是出人意料的原因之一吧。
电影《安妮·霍尔》
12月3日
1910年:在巴黎汽车展上,霓虹灯(Neon Lighting)首次亮相
霓虹灯是一种内含气体的灯,通常用于广告或招牌等用途。首先由尼古拉·特斯拉在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进行示范,但其创意并未有申请专利。
1910年12月3日至18日,法国工程师、发明家乔治·克洛德在巴黎车展上展示了霓虹灯灯管的现代形态,从此克劳德几乎垄断了这项新技术。在1920年至1940年期间,受同一时期装饰风艺术(Art Deco)影响,霓虹灯成为了美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到1940年,美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市中心都亮起了霓虹灯,纽约的时代广场以其霓虹灯的奢华闻名于世。
12月5日
1791年: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维也纳逝世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及钢琴家。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几乎涵盖所有形式体裁,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将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臻于成熟并发扬光大,其作品也被广泛视为古典音乐的典型,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1781年,莫扎特决定摆脱父亲和大主教的掌控,他辞职并前往维也纳深造。在维也纳的十年里,莫扎特创作了许多他最为知名的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和声乐作品。1791年12月5日,年仅35岁的莫扎特辞世,死因不明。当时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引发了后人无数的猜测和争论,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歌曲召唤了死神的到来,所以莫扎特意外死亡。
电影《莫扎特传》海报
12月6日
1950年:日本作曲家久石让出生
久石让,本名为藤泽守,是日本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艺名“久石让”名称源自他的偶像——美国黑人音乐家及制作人昆西·琼斯。久石让与宫崎骏、北野武、大林宣彦等日本知名导演合作的电影配乐闻名全球,被称为亚洲电影配乐大师。
12月8日
1980年:约翰·列侬在美国纽约被歌迷枪杀
约翰·列侬(John Winston Ono Lennon)作为披头士乐队的创始成员闻名全球,他也是该乐队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之一。利物浦的机场以他命名,利物浦的公园建有他的纪念雕塑,2013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水星上的一个陨石坑以他命名,2018年,美国纽约邮政局发行了约翰·列侬邮票。
1980年12月8日22时50分......列侬在纽约的寓所前被一名据称患有精神病的美国狂热男性歌迷马克·大卫·查普曼枪杀时,他年仅40岁。约翰·列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John Lennon, NYC, 1974 by Bob Gruen
12月12日
1903年,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出生(于1963年,同天逝世)
小津安二郎,日本知名导演,生于东京都深川。早期他广泛的拍摄各类影片,其中又以青春喜剧类居多。战后则致力于拍摄日本日常生活为主的小市民电影,尤其以《晚春》、《东京物语》为他一生中的代表作,他以低视角仰视拍摄方式独树一格,也成为后来导演的效法学习对象。其中《东京物语》也被电影评论家广泛的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虽然小津安二郎电影主题大多是家庭生活,但他本人终身未婚。
电影《东京物语》
12月15日
1939年:《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在美国亚特兰大首演
《乱世佳人》是一部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英文同名小说《飘》改编的美国电影。男女主角分别由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扮演。该影片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首映,举城欢庆,佐治亚州政府宣布这一天是整个州的节日。后任总统的吉米·卡特甚至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发生在美国南方的最重要的事件。
在1940年的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乱世佳人》获得十三项提名,最终拿下囊括最佳影片在内共得八个奖项,若连同两座荣誉奖计入的话,此片共夺下十座大奖,此纪录维持了20年。
1939年《乱世佳人》海报
12月17日
1989年:《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首播
《辛普森一家》是马特·格勒宁为美国福斯广播公司创作的一部成人动画情景喜剧,于1989年12月17日在福克斯电视网中首播。《辛普森一家》透过展现 Homer, Marge, Bart, Lisa和Maggie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讽刺性地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并幽默地嘲讽了美国文化、社会、电视节目和人生百态。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情景喜剧及动画节目,《辛普森一家》对流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许多源于《辛普森一家》的新语已经进入了通俗的日常用语当中,有人曾评论道:“《辛普森一家》显然已经取代了莎士比亚和圣经,成为了我们文化中熟语、口头禅及其他原文典故的最主要来源。”
12月19日
1997年:《泰坦尼克号》(Titanic)首映
1997年12月19日星期五,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导演、监制、共同制作及共同剪辑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北美上映。上映后,《泰坦尼克号》全球总票房超过18.4亿美元,是全世界第一部达到10亿美元大关的电影,在全球电影票房收入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上保持了12年。此纪录一直到2010年1月26日由卡梅隆的续作《阿凡达》及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打破,现为第三名。
BBC的一项调查表明:“《泰坦尼克号》这是一部能让十几岁的青少年和羞于看爱情片的中年男人一起落泪的电影。”
12月21日
1937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首映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改编自《格林童话》故事版本的《白雪公主》,于1937年圣诞季在美国上映。《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迪士尼首部经典动画长片,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
自上映后,这部世界上最知名的童话故事几乎影响了每一代人。
12月23日
1888年:梵高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左耳
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两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最后导致他在37岁那年自杀。
因为梵高与高更之间的矛盾激化,他一气之下割掉了自己的左耳,他包扎了伤口之后,还把割下来的耳朵打包送给了他和高更都认识的一个当地妓女。《梵高的耳朵:真实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史蒂文·奈菲曾提到:“这种精神错乱、神志不清的行为,是梵高一系列精神崩溃的表现特征。”
12月24日
1818年:圣诞颂歌《平安夜》首次在奥地利的教堂演唱
《平安夜》(德语: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由弗朗茨·艾克塞瓦·格鲁伯于1818年创作,歌词由约瑟夫·莫尔(Joseph Mohr)在奥地利创作,并于1818年的平安夜第一次在奥地利的Silent Night Chapel进行演唱。
1818年至今《平安夜》已被翻译成世界上超过44多种语言,是全世界最流行的圣诞歌曲。2011年,这首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Silent Night Chapel
12月26日
1606年: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李尔王》(King Lear)进行了首次有记载的演出
《李尔王》是英国文学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之一。该剧改编自英国前罗马凯尔特国王莱伊尔的传奇故事,已被广泛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许多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演员都渴望演出这一角色。这部戏剧经常被修改,为那些不喜欢其黑暗和压抑的基调的观众带来一个愉快的结局,但自19世纪以来,莎士比亚的原版一直被视为他的最高成就之一。
萧伯纳曾写道:“没有人可以写出比《李尔王》更加悲惨的戏剧了。”
12月28日
1895年:世界上第一次商业电影放映会
法国里昂的卢米埃尔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ère)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被视为电影之父。他们拍摄了第一部真正的第一部真正的电影: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全片时长46秒),使电影真正成为“第七艺术”。
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的咖啡馆地下室举办了一场电影放映会,播放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多部电影。此次放映与现代的售票观影形式相似,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商业电影放映。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12月31日
1869年: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出生
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马蒂斯是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马蒂斯的传记作者希拉里·斯伯林曾提到,马蒂斯一生都在奋力挣脱其早期生活中的严酷气氛,并“向更灿烂的光芒飞翔”。对我个人来说,马蒂斯的作品让我开始相信,世界上会有永恒的热恋和不衰老的美。
Henri Matisse, “Le bonheur de vivre (The Joy of Life),” 1905-06
文章部分编译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