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经常会看到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还有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这不禁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大设计,是以人们的生存居住环境为出发点的。
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规划,前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宝藏和故事。今天TOPYS整理了8部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电影,这次,让我们往“大”了看,去欣赏身边的建筑与城市。
市民简·雅各布斯:城市规划之战(Citizen Jane: Battle for the City)
如果你看过《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可能还记得第一季第四集时,麦瑟尔夫人经过华盛顿广场,遇见了一群抗议的人群,其中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女人,正在对大批群众进行演讲。那位女士,正是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不熟悉城市规划的读者朋友们,可能会好奇,谁是简·雅各布斯?她是一名作家、记者、活动家。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影响了众多城市规划学者。虽然雅各布斯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城市规划训练,但她却是从一个城市生活者的观点,去反驳那些学者的理论。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之中,雅各布斯反对当时的现代主义教条,认为在该教条下制定出来的政策,应为美国大量城市的邻里社区的衰落负责。同时,她还对美国有机的城市活力提出了独到的赞赏。
而背后那个叉着腰的男人是谁?他是罗伯特·莫斯,20世纪著名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同时,雅各布斯的“死对头”,他们俩之间曾经有过不少刀光剑影的辩论,非常精彩。而这部纪录片,正是记录下了雅各布斯与莫斯之间的一场世纪大辩论。对城市规划感兴趣的朋友们,这部纪录片不容错过。
超级城市巡礼(Mega cities)
拉斯维加斯、墨西哥城、香港、伦敦、巴黎、圣保罗、孟买与纽约,这些城市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而伴随着稠密的人口而来的则是庞大的基础设施。在这部连续纪录片里,观众可以从工程师、科学家、城市规划师等视角,一窥超级城市运行的秘密。
便捷支付、电力供应、国际交通、防灾避难、公共交通、排水排污、资源回收…… 不同的城市面对着不同的难题,也给出了不同的应对措施。这部连续纪录片将会让观众们有着不同的思考。
普鲁特艾格计划的迷思 (The Pruitt-Igoe Myth)
每次在看到这部纪录片时,我都会想起素德·文卡特斯的《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
为什么会想起这本书呢,那是因为和这部纪录片一样,这本书也是在探索公租房系统的成功与失败。普鲁伊特-伊戈公寓(Pruitt-Igoe)是一个巨型公租房项目,由传奇建筑师山崎实(Minoru Yamazaki)设计,旨在环节圣路易斯(St Louis)日益严峻的居住问题。但遗憾的是,仅仅持续了14年,该项目就以爆破收尾,而这也被当做美国都市更新计划失败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前居民的采访、选取档案图片与电影片段,纪录片先讲述搬到普鲁伊特-伊戈的第一印象,随后再沿着时间顺序描述居民的生活条件是如何不断恶化,直至无法再在此地居住。到底是因为城市的衰落,导致居民日渐贫困,无法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还是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太过冰冷,没有照顾到居住人的感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呢?
这部纪录片虽然无法告诉你最终的答案,但相信在商品房价日益高涨,公租房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这部纪录片能给相关人士一些灵感。
城市化(Urbanized)
爱看纪录片的人同好们,应该对加利·哈斯特维特(Gary Hustwit)并不陌生。从2007年的《传奇字体》(Helvetica)到2009年的《设计面面观》(Objectified),再到这部《城市化》。加利的视野正不断扩大,从一个字体,到一个产业,再到一个趋势。加利的“设计三部曲”给我们一个有趣的角度,来检视设计的意义。
回归到人,加利在片中的阐述让我觉得他更偏向于雅各布斯对于城市规划的理解。从平衡住房、流动性、公共空间、公民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政策所带来的挑战出发,虽然这些问题的许多对话都脱离了公共领域。
在哥伦布 (Columbus)
已经推荐了几部纪录片了,这部给大家换个口味,推荐一部充满建筑的故事片。
用淡淡的方式,说浓浓的故事。虽然是以男女主角看建筑构成故事主题,但更深层地却是在讲述成年人是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伤疤的故事。在哥伦布取景,里面的现代主义建筑之多,真心令人咋舌,不亏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圣地“麦加”。
从贝聿铭(I.M. Pei)的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到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的北方基督教会,这部电影其实光看建筑也值得了,况且还是男女演员优秀的演技与平淡却深刻的剧情作为加分。在一个下着雨的黄昏看这部剧,尤佳。
城市与建筑-安藤忠雄的建筑诗
其实,给这部片写简介有些多余。凭借安藤忠雄这四个字,这部纪录片就值得一看。
从光之教会、水之教会到表参道之丘与震旦美术馆……安藤忠雄用他的奇思妙想在地球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印记。
有着“清水混凝土大师”之称的安藤忠雄是如何工作的呢?他的思路是怎么体现在设计里的呢?他的团队是如何运作的呢?这部纪录片会告诉你答案。提前预警一下:这部纪录片于2011年拍摄,有一定年岁了,画质有点感人,但内容仍属上乘。
世界建筑艺术:德绍包豪斯 (Baukunst: Das Bauhaus in Dessau)
怎么可能没有包豪斯?
比起安藤忠雄的纪录片,《世界建筑艺术:德绍包豪斯 》虽然更短小精悍,时间也更久,但并不妨碍我向大家推荐这部纪录片。
以小窥大,从包豪斯大楼(Bauhaus Building Dessau)入手,跟随着导演的镜头,解密“包豪斯之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对建筑的规划。不止是建筑,纪录片也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纺织设计、平面设计等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包豪斯的意义。如果对包豪斯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找来看看。吃饭看时特别好,时长不到30分钟,佐餐尤佳。
您的建筑重几何,福斯特先生?( How Much Does Your Building Weigh, Mr Foster?)
直到最近才开始欣赏到福斯特建筑设计的美。从同行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抽象雕塑艺术家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甚至U2的主唱波诺(Bono)都分享了对诺曼·福斯特的建筑理解。
无论是拿奖,还是收设计费,福斯特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名利双收。擅于运用科技,福斯特的建筑不光外形简单迷人,运营成本与建筑成本也被同行衬托得可以接受。
小剧透,福斯特真的回答了他的建筑的总重量——也由此可见他做事的细致与准确。
好了,8部关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影单全都在这儿了。下一次想看什么清单,可以留言给我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