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五色丝与雄黄酒的辟邪艺术 | 灵感手抄本

现代人对于端午的念想,除了法定假期,大概就是粽子了。但要在以前,端午可值得大动干戈一番。

“端午”被认为是恶月中的恶日。五毒俱出,瘟鬼时行。为避蛇虫,防止时疫爆发,人们在手臂缠上五色丝,门前悬系艾蒿和菖蒲,沐浴兰汤,饮雄黄酒(记得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这段可真是童年阴影),以祈求四季平安、降除灾厄。

如今,缺少了原生的土壤,传统被消解,文化被重构,风俗民情成为了纸面上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啊,并不是不愿或不想继承传统,但我们想做的并非盲目固守,而是让文化给我们一个传承下去的理由。

那么来读读看吧,“菖蒲竹叶杯”、“细缠红丝腕”、“浴兰时节”……会玩的古代人,在端午这一天有哪些辟邪艺术。

设计/痘痘侠@TOPYS.

辟邪

香草雄黄五色丝

 

阴历五月五日,旧俗谓之端午。是日也,缚艾为人,削蒲为剑,悬之门上,以避鬼魅。焚香草,饮雄黄酒,以避邪疫。

 

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清嘉录》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五杂俎》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台湾对联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唐·殷尧藩《端午日》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元·舒頔《小重山·端午》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明·汤显祖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

——宋·吴文英《踏莎行》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欧阳修《渔家傲》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藩《端午日》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苏轼《少年游》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舒頔《小重山·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陆游《乙卯重五》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陈义《菩萨蛮》

 

旋酌菖蒲酒,灵气满芳尊。

——无名氏

 

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

——《齐天乐》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端午日事》

 

娱乐

青梅粽子赛龙舟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唐李隆基《端午》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唐·元稹《表夏十首》

 

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宋·刘克庄《贺新郎》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唐·张建封《竞渡歌》

 

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

——明·庄昶《端午》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

 

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

——清·陈维崧《蝶恋花》

 

 

端午 诗词 古文 古代 古人 文化 传统
艾蒿、五色丝与雄黄酒的辟邪艺术 | 灵感手抄本
拭微
2020-06-24 21:06:31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你这病,少上点班就好了
工作暂停,为韩女文学的第一枚诺奖举杯|灵感手抄本
如果生活赐你悲剧,把它做成玩具吧!
他们吞下生活的五味瓶,变成笑话讲给我们听|灵感手抄本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