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起,电影的彩色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8年,《迷魂记》横空出世,希区柯克开始了对影片色彩运用的革新,经典的红绿撞色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今天,电影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色彩的运用仍然是确立电影风格、吸引部分观众的重要因素。作为视觉效果的一部分,没有电影人敢忽略色彩,没有观众真正的不在意色彩。
如果你恰好对司空见惯的颜色已经审美疲劳,今天就带你到电影里找找灵感。视觉冲击并非一定要靠特效和大场面,一组出其不意的配色,往往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花样年华》

像很多王家卫的电影一样,《花样年华》也是“感觉”先行。这种感觉由独特的摄影和色彩风格一起建构,再加上旁白或字幕的辅助,在你看懂故事之前,或许就已先被纳入了情绪氛围中。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和朋友一起,缺乏耐心和专注,因而没能领会那些含蓄微妙的表达,唯独对昏暗的灯光留下印象。再后来,独自重看,关注旗袍,对照《对倒》,联想《2046》,甚至还想起香港填词人林若宁根据这部戏写的一首歌,歌名就叫《吴哥窟》,开头就唱“心声安葬在岩洞。”

但是想过这么多,一说起《花样年华》,最容易浮现在脑海中的还是斗室中那一抹氤氲的暗红色。情绪就在这种昏暗中慢慢涌动,对于那些压抑的情感和错失的年华,的确也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表达形式了。
《银翼杀手》

看《银翼杀手》的契机还是其续作时隔34年上映。当时《银翼杀手2049》预热时实在风头太盛,于是为了新片上映时能在影院顺利看懂,就去补了前作。

作为和《2001太空漫游》齐名的科幻片经典、赛博朋克风格的代表,《银翼杀手》设定的未来是在2019年——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过去”。和2049相比,前作没有那么强烈的金属质感和现代感,未修复过的画质加上影片中很多场景里原本就昏暗的光线,让反乌托邦的设定更加突出,科技在发展,时代在沉沦。

曾惊叹于图灵测试的奇妙设定,也为瑞秋的美惊为天人,印象最深的当然还是最后Ray在雨中的经典独白,蓝绿暗色的画面显得冷酷忧郁,更有一种疏离感,当所谓的机器不仅拥有和人类共通的情感,同时还有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复杂的经历,人类又有什么资格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呢?
后来我慕名去看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发现二者在具体剧情上其实关系不大。
《月升王国》

韦斯·安德森作为“强迫症友好”型导演的名声,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与《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甜美的马卡龙色系不同,这部更早期的《月升王国》是复古童话。

这部片的港译名叫《小学鸡私奔记》,精准概括了故事情节:12岁的男孩和女孩相约私奔,两人性格迥异,但在谈论爱情时都天真坚定。安德森坚守着对称构图,或许因为男孩的服装和野外环境的颜色,黄绿色在整个片子里肆无忌惮地蔓延。这种色系更加深了复古风格,使整个画面都显得朦胧梦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些泛黄的美好回忆。

还会有人为一对昆虫耳环感到柔软和心动吗?如果有,也只能在这个黄绿色的、永远对称的梦幻王国了。
《花魁》

说到用色彩给观众的带来视觉冲击,一定不得不提《花魁》。近乎极端的高饱和配色一直充斥着画面,震撼之余,接下来就是惊叹原来高饱和可以被用得这么美。

即便如此,影片中的女性们非但没有被环境色和华丽的服饰盖过风头,反而在这样高调的衬托下更加展现出惊人的美艳。土屋安娜的混血脸和菅野美穗的表演,都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还给了金鱼很多镜头,红色的身体在清澈的水中悠游自在,就像花魁在欢场中如鱼得水的那些时刻。菅野饰演的角色说:“把金鱼放回河里,三代后就会变成普通的鲤鱼,漂亮的金鱼,是只能养在鱼缸里的。”如一句谶语,预判了浮华之下难言的悲哀。
《回归》

《回归》是有着南美烙印的奇情故事。佩内洛普饰演的母亲曾被父亲强奸,母亲发现后杀死了父亲,而她的“女儿”实际上正是这场意外的产物,也正是这个“女儿”,在后来因为被继父侵犯而失手捅死了对方。
这也是阿莫多瓦喜欢的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有女性和家庭元素。虽说初看时不免觉得狗血,但画面中张扬的色彩和对红色的突出运用还是有其独特之处。

女人们的衣着、背包,房间中的装饰、食物都是大红色的,甚至还包括对鲜血直接的展示。这种鲜艳热烈的颜色无处不在,抢夺着观众的注意,也展示着这群女人坚韧的性格和对生活源源不断的热情。实际上,阿莫多瓦对于红色的热爱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母亲”就以身穿红色大衣作为经典形象;《对她说》的海报就以红蓝两色构成,影片中的红色元素也非常多;甚至直到《痛苦与荣耀》,他也没有放弃对于鲜艳颜色的执着。
或许,这也是导演展示自身活力的一种方式吧。
《德州巴黎》

即使你没有看过《德州巴黎》,也一定或多或少对影片海报有点印象。穿着桃红色毛衣的女人坐在一间连灯光都似乎是粉色的房间里,背景里的窗帘也是红色,就这样看似冲突的颜色,却在复古的画面中却显示出别样的美感。

离家出走、失语、寻妻、独自成长的孩童,影片中包含的元素很多,但文德斯处理得很好,将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挖掘的点,在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推进下,任何一个元素都被展开阐述,并被表达得相当到位。

我们都很容易爱上自己的想象,然后难免发现事与愿违,兜兜转转后,能够和解与成长已是一种幸运。那些苍茫或温柔的色彩,应当也是文德斯对观众的一种治愈吧。
《坠入》

称《坠入》为视觉盛宴,我想一点都不过分。至少我第一次打开时根本没有看懂剧情,完全是被瑰丽的场景吸引着看完了全片。后来的很长时间里,除了视效,就只记得男主躺进病房后开始给小女孩讲故事的大背景,以及他和他的朋友们身穿奇装异服在沙漠中穿梭冒险。

正是为了冒险部分的拍摄,导演花了足足四年走遍20多个国家取景,其中有长城、吴哥窟这样的著名景观,也有印度的乌代浦尔等,其间也拒绝了一些理念不合的赞助,只为拍出自己心目中的奇幻世界。

对比后面的华丽视效,影片开头的黑白镜头也值得考究,复古而浪漫的美提前为这个充满隐喻的故事奠定了神秘氛围,至于影片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就等观众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