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了25年的「想入非非」 | TOPYS专访何见平

设计/鱼饼@TOPYS

在我有限的观展体验中,「Daydream·何见平个人展」无论如何都称得上「特别」,甚至再加上「非常」两字也不为过。

这场展览位于深圳蛇口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设计互联举办。第一次步入展厅时,展览尚未对外开放,当我从黑暗的通道中穿行而过,走出的一刹那,首先感受到来自“空”的冲击。没有展台,没有曲折的回廊,这结界一样的1200平方米的巨大空间中,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感被降低,连自己说话的声音都显得缥缈,让人竟有种闯入异世界的无所适从感。

©设计互联

它很空,但它也很满。在雪白的地面与天花板之间,墙壁被钢板包裹,用磁铁在展墙上铺陈出顶天立地的资料,这其中,有他25年设计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但更多的是草稿、信件、明信片、剪报、还有各种物件和收藏。散碎的展品多达5000件,是何见平在现实与梦的罅隙间捕捉到的碎片,是思维爆炸出五彩斑斓的火花。

©设计互联
©设计互联

早在几千年前,庄子就曾说过:“天地广大,人真正用到的不过足下方寸,但如果把脚以外的地全部挖去,脚下的方寸还有用吗?”

这其中包含的哲理,也恰与这场展览相通。按照何见平的话说,这并非是一位平面设计师25周年的作品回顾展,而是一个拥有设计思维的人的「想入非非」。

何见平个展海报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我愿意把这场展览称作一个设计思维宫殿,宫殿的主人将大门敞开,真诚地欢迎每一个感兴趣的人走入其中,面对那些平易近人、充满乐趣的「碎片」。

何见平,1973年出生于中国富阳,现居德国柏林,是平面设计师和自由出版人。曾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在设计领域,何见平是一位重量级人物。曾获德意志国家设计奖金奖、德国红点奖、奥地利Joseph Binder金奖、伦敦D&AD黄铅笔奖、德国Ruettenscheid年度海报成就奖等等。2012年,他凭海报《平面立体人》获第23届华沙海报双年展金奖,这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艺术海报双年展。

TOPYS X 设计互联直播回放

何见平亲自导览

✨点击观看:Daydream何见平个展直播回放

 

“这是一场持续了25年的白日梦”

「碎片」是这个展览的内核。何见平将自己的日常张贴在墙上,有设计过程的展示,还有因为设计主题辐射出去的、影响设计师工作生活的微末细节。

当我们身处梦境之中,你能说你梦中之物是立体还是平面?它只是一种信息,它没有具体形状。我非常看重「碎片」这个概念,因此我把我的展览叫Daydream。”何见平这样说。

碎片式印象 ©何见平

Daydream,看似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它是我们沟通梦境与清醒世界的通道,也正是设计师的一种工作方法。梦境是对你现实生活的折射,它将你经历过真实事物中那些蛛丝马迹的细微关联碰撞在一起。

这也是本场展览的最迷人之处,在这些细微的关联间,充满了生命力与张力。

©设计互联

展览共分为九个部分,依次是蒙太奇、模糊、山水、肖像、文字、艺术、阅读、形象、策展。他们看似毫无关系,甚至不在同一个维度,但它并不全然是零散的。何见平在陈列展品时有着清晰的逻辑线,是独属于他个人的设计故事。一旦你了解这条暗藏的逻辑,观赏展览时就能品出截然不同的趣味。

从蒙太奇说起。它既是一种风格,也记录着何见平去德国的原因以及他去德国求学的细节。90年代,何见平受到来自国外平面设计的冲击,从浙江美院(中国美院前身)来到柏林艺术大学。在Gunter Rambow、Holger Matthies等大师的影响下,他掌握了新的技法。

「蒙太奇」代表作©何见平 2012年在日本设计师浅叶克己和松永真的支持下,何见平首次在日本举办个人展“Flashback(蓦然回首)”,展览位于银座的ggg画廊。

新的困扰也产生:“我和Matthies教授的风格那么接近,但我不想成为第二个他,所以我要割裂我自己。”

改变由此发生。如果说第一个篇章是非常清晰的写实主义风格,在第二个篇章中,何见平就扔掉了昂贵的NIKON照相机,走向了与清晰针锋相对的极端:模糊。

「模糊」©何见平 妙法自然 书法家在白纸上留下墨迹,手和笔墨没有与纸张相遇的那部分,它们在空气中运行的轨迹,它们消亡了吗?阅读这个书法作品时,它们又存在着,它们在白色空间中复活。
「模糊」代表作 ©何见平 将75个不同的“艺术”单词,用5%的透明度进行叠加,造成汉字犹如水墨那种笔酣墨饱的视觉效果,这是东方式的“模糊”,在似与不似之间。

从“模糊”阶段开始,身为浙江富阳人的何见平将中式写意的“山水”引入创作,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在那时我逐渐发觉,我无法做出一个像西方人一样的设计作品,我何不使用我从心底更喜欢的一种元素来进行创作?我想释放我自己,想看看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我也通过山水,重拾了对自己的文化的自信。”

「山水」代表作 ©何见平 2008年,北京奥组委邀请何见平创作奥运会的海报,他也将“山水”和“模糊”的理解结合起来进行创造。从烽火台放眼望去,一直绵延至远方的风景。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并将烽火依次传递以传达战略信息。在这张海报中,宣告奥运会开幕的烽火被设计成了圆环状,预示着将五环传递至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山水中找到自我之后,何见平的天地也愈发广阔。他不断用各种形式,寻求让自己的设计“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视觉需求。”(瑞士平面设计师Bruno Monguzzi)

比如“肖像”,就是何见平在很长一段时期中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他发觉,有关艺术家展览的设计课题中,艺术家都渴望表达自我,使用专属的个人符号。

“没有什么比‘脸’更加个性化了。”何见平说。

「肖像」代表作《平面立体人》 ©何见平 一种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设计,虽然是平面,但产生了立体的效果。《平面立体人》获得了第23届华沙海报双年展金奖,这个奖项安迪·沃霍尔也曾获得过。
「肖像」代表作©何见平 2019年伊朗德黑兰的何见平个展,他将自己的头像和“14th Homage to Maestro Morteza Momayez”这个主题文字结合起来。“在一张A4纸上画来画去,用橡皮擦了多次,最后将所有残渣和A4纸上的最后图像拍成照片。”

而之后的几个部分,都是一个平面设计师自然而然会去接触到的工作,他乐此不疲地探索新的领域。如源自艺术表现方式的「艺术」:

「艺术」代表作 ©何见平 这是最新的一幅作品,为厉槟源个展《天堂电影院》创作的海报,何见平在暗色画幅上用白色泡沫涂鸦出展览标题。文字的形态是随机的。

将中文和西文书法、或东西文字编排传统中的一些规则置换、逆向思考和实验,从而得到的「文字」:

「文字」代表作 ©何见平 2004年为台湾海报设计协会的海报,“中国”两字是用真实的陶瓷塑造成型。
「文字」代表作 ©何见平 2012年,斯洛文尼亚首府卢布尔雅那的 Gallery Avla画廊的何见平个展海报。

结集出版和书籍设计作品的「阅读」:

「阅读」代表作 ©何见平 一本专为国际知名的瑞士设计师Bruno Monguzzi所著的书,何见平认为,最全面地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方式,就是出一本书。
「阅读」代表作 ©何见平 某次停好洗车位后,忘了下车。“眼睛聚焦在前面挡风玻璃上,从来没有那么近距离看清这个清洗滚筒,圆柱体,有着细长又密集的扁平橡胶软带……单页纸张,如果被切成一条条的纸片,装订成一本书会是什么形态?”

为各类品牌与企业设计的视觉「形象」:

「形象」代表作 ©何见平 李宇春专辑 

还有「策展」,是何见平作为策展人对置身当下时代的某些问题、实验、缺憾、预言的阐释。

「策展」代表作 ©何见平 2019年,在「daydream何见平个展」的同一地点,何见平策划了石汉瑞的展览,石汉瑞被誉为香港设计之父,获日本《Idea》杂志世界大师荣衔,并荣登Icograda“二十世纪大师榜”。

何见平试图通过这样庞杂而多元的陈列告诉我们,设计师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设计方法,他也不愿被某一种固定的设计风格限定。

如果非要说的话,我个人最喜欢的设计方法就是‘实验’。”何见平说,“实验能够带来很多新的东西,它是一个未知领域的开拓。这种未知充满了新意。我想正是因为这种喜欢改变自己个人风格的实验,才能令我的设计工作持续更久一些。”

而这场展览对何见平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对25年的工作进行了一次梳理:

“我希望能够通过梳理以后的呈现,让我自己更看清我自己。展览帮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自己原来的作品。我想尝试着观察,在那些参观者的眼里有什么意见,我想得到信息的反馈,再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看是否会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我挺期待。”

 

“我总在留意触发创作的碎片。”

“那些真正塑造我们的东西,通常没有被写进我们的履历。”

——埃莱娜·费兰特《碎片》

宏观来看,这场展览所呈现的是何见平25年设计生涯。但我们把焦距拉近、再拉近,就能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细节,这也是观看展览的乐趣所在。

在欣赏何老师的作品时,一个书本设计非常吸引我的注意。

©何见平

这本书的委托方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一个全球平面设计社团。在2006年,时任社团主席的法国设计师委托何见平制作一本2004~2005年的新会员作品集。

“她用一口浓重法国口音的英语,告诉我想他们做一个New Years Book,但是我听成了New Ears,我开始想,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关‘新耳朵’的书?”

当然,他很快反应过来,但New Ears的概念被保留。耳朵代表了声音,所以何见平把那本书命名为New Voice。而这本书,也正是有各方的声音汇聚其中,那些来自新的会员的声音,从逻辑上解释也合乎情理。

对何见平来说,这种经历就是他想要的“Daydream”,一个没有逻辑、完全是偶发性的片段,却能点亮头脑中的灵感小灯泡。“你可以说这是灵光一现,或者我抓住了一闪而过的灵光。这样的机会很少有,所以我总在留意各种能够触发我创作、带来创意的碎片。”

偶然性不能重现,也无法预见,但我们能够把握的,是藏匿于偶然背后的必然。

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是平面设计工作的重要一点。何见平的工作室分别位于杭州和柏林,每当他到达一处时,都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差异”,而工作环境的变化,也刺激着大脑保持活跃。

“所谓喜新厌旧,其实对设计师的帮助是挺大的。”何见平说,“因为我希望我能够保持这种清醒和敏感度,区分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并把他们融入到平面设计的工作中去。”

找到灵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持续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停地吸收前辈们的声音。

为了支撑“足下之地”,从年轻时,何见平就热衷于参加展览与设计论坛,他走遍各地去跟设计师见面,聊有关设计的话题。从这种交流中,他不断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也在思想的碰撞中,一点点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

Gunter Rambow,是何见平留学德国的原因之一。

何见平先生常常引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中的一句话:“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一个人心须用毕生精力才能对书法获得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把握。

书法艺术需要艺术家去探究、去钻研,乃臻至“老”境。“老”的不仅是年龄,更是美学造诣走向巅峰,达到纯属老辣的境界。

“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何见平这样说。

 

“原创、革新、历久弥坚。”

通常在采访设计师时,我们会更聚焦于具体作品和方法论,但何见平让人感到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却是他对于“技巧”之外的思考。

多年以来,何见平对于“什么样的设计是好设计”这个问题,永远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Originality(原创)、Revolutionary(革新)、Timeless(历久弥坚)

原创性是一切的基础,作为一个创作者,何见平希望看到更多个人思想的作品出现,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模仿。

对于革新,他问出犀利的问题:“你要是一个对专业有追求的人,是否能够给这个专业带来新的东西?”

何见平讲了一个对他很有触动的故事:“我有一个做收藏的设计师朋友,他的藏品都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产品设计。他有一天指着他满屋子的收藏说,‘你看人类从19世纪到20世纪,除了internet是新的,还有什么东西是新的呢?’这个话是对的,我仔细想想,有些东西甚至还不如19世纪设计得更好。”

这个故事也许能说明这位朋友的藏品具备了“Timeless”的特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革新的艰难。创新不该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真正的创新,需要时间来检验。

今天是一个特别适合革新的年代,传统纸媒的落寞与新媒体的兴起。在这一巨变中,设计师如何能够寻找更大的生机,如何推动专业的进步,都是具有无穷乐趣、值得探索的议题。”

©设计互联 进入展厅时,要经过的黝黑通道,两边的墙壁上是动态的「视觉碎片」。

而第三个词Timeless。要做到这一点,自然有对设计作品审美与形式的要求,但更让人感到触动的,是作品传达出的不朽的信息。

“平面设计师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必须得关心社会的问题。如果只是收设计费,帮忙解决设计问题的人,这个行业就没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吧?”

“我就觉得社会性其实是我更关注的一个题目,这是一个设计师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感。”何见平说,“我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美和善意。只要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有价值的,我愿意奉献我的设计。”

 

有历史的设计,才有未来。

在与何见平的对话中,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那就是中国设计的未来。

一开始,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停留在中国设计师在国外的身份认同上,何见平这样回答:

“想要寻找到身份的认同,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如果自己不自信,他就无法拥有能让别人认知到的风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正是东方式的写意山水让我得以融入到国际平面设计的大家庭里,因为我的表达与众不同。”

中式的表达方式不是问题,甚至是优势,对中国设计师来说,真正的问题藏在更深层。

作为中国在改革开放早期留洋的一批平面设计师,何见平对中国设计有着深刻的反思。在柏林求学时,他感到德国平面设计教育与国内的巨大差异,一方面,德国设计更加注重理论,注重对历史的梳理,让每一个学生对设计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关于思想的教育,重视培养、鼓励设计思想的形成。

“就从业人员的数量而言,中国就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设计强国了。每一年都有几十上百万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专业教育局限在技能和表现形式,并非在培养一个有思想的平面设计师。”这造成中国的平面设计缺乏相应体系,没有传承,发展创新也就迷雾重重。

“Visual Communication(即平面设计)作为一个舶来品,从欧美发源,经由香港传入深圳,至今也不过数十年。中国能包容它,也能改造它,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两点是亟需改变的:第一,偌大的中国,竟找不出拥有系统性整理平面设计资料的历史博物馆。第二,学生无法在大学里学到平面设计的历史。”

我们不仅需要“匠人”,也需要有这样的设计师,他热爱自己的专业,不只是对设计实践的热爱,也需要有整理设计理论文献的兴趣和能力。在设计之都深圳,格外需要有一个这样的设计博物馆,有一群研究设计历史的人。

©设计互联 何见平个展举办地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同时,何见平认为,普及审美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植物生长的土壤。公众审美的提高远比设计师想象中更有力地支持设计专业,无法脱离公众审美而单独谈平面设计的前途。

何见平已经行动起来,在近十年间,他尝试做了一个中国早期的海报的历史研究,同时也做了一些早期的中国平面设计的资料收集,比如说月份牌、旗袍等等,他希望,未来可以能够把这些东西陈列在博物馆里面,能让后人进行研究,也激发更多人对设计的兴趣。

协和贸易公司 | 周慕桥 | 彩色版画 | 1914 | 私人藏品 图源何见平2018年讲座《从月份牌到宣传画》

这不禁让我想到,去年,我们的「美育」专栏曾出过一期文章,关于佐藤卓先生出品的《Design あ》,他将这档设计美学的儿童节目称作“30年后会开花的设计思想种子”。

何见平也在埋下一颗种子,收获的时间未可知,但在它缓慢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希望的存在。

 

后记

3月27日,是展览开放的第一天,我再一次来到这里。进入展厅时,扑面而来的感受竟大有不同。

原本偌大的空间被观众装满,许许多多的人闯入了这个梦境,像一个个原子一样做着布朗运动。互不相识的人们汇聚其中,与高大墙壁上的思维动线碰撞出了更多的信息碎片。每个人不同的行为和反应,似乎也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被观察、被感知,也会成为未来回忆时留下的片段。

恍惚中,我感到这个展览是活的,充满了生长和阐释的可能。在何见平的这场长达二十五年“白日梦”中,我们每一个过路的“碎片”,都是延续这场梦境的神经元。

©设计互联
©设计互联
©设计互联 人头攒动的现场

这时,就在那本New ears book的前方,一个一点点大的混血小男孩正兴奋地指着那些耳朵:“Look! Ears!”

站在他身后的妈妈笑着回应:“Yeah, your ears.”

小男孩直摇头:“No, not just mine. They’re our ears.”

©设计互联

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一幕似乎与何见平的某句话重叠:

“平面设计其实并不是那么学术化,它很好理解,而且充满了乐趣,与生活紧密相连。设计是一种预谋、一种思考,也是经营和规划。想想看,你把家里墙壁换一个颜色,在这里或那里多添置一把椅子,或者决定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生活。所以是的,人人都是设计师。”

人人都是设计师。没错,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尾了。


 

TOPYS X 设计互联何见平直播回放

由大师亲自导览,

带领我们进入属于他的「Daydream」。

✨点击观看:Daydream何见平个展直播回放

 

《Daydream》

现已正式在未知商店发售

在碎片式的展览之后,

品尝何见平25年的“设计果实”。

价格¥799

默认包邮 

↓↓↓即刻扫码购买↓↓↓

平面设计 专访 人物 何见平 设计师 碎片 梦境 Daydream 海报
一场持续了25年的「想入非非」 | TOPYS专访何见平
拭微
2021-03-31 11:18:33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作为当代人的“精神布洛芬”,Jellycat告诉了我们什么?| 品牌兔子洞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