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编辑的完美幻想,《圈外编辑》用金句给你通通戳破 | 未知商店

你们小时候,也一定写过“我以后要当xxx”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吧?

还记得我理所当然地写上“我以后要当编辑”在稿纸上,因为这份工作看起来很美。

有多美呢,你看看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和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前者有着丰富有趣的办公室同伴,后者有着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活,文能看书写文耍贫嘴,武能公费旅游穿新衣,这可不就是我的理想工作嘛!

但直到自己亲自做了编辑之后,才发现艺术真的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真正的编辑生活哪有那么丰富多彩、光彩照人?更多的不过是在各种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中苦苦挣扎,抱着“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乐观心态上班。不过也必须承认:做编辑的确能从工作中收获了巨大的快乐与成就感,特别是每次看到读者朋友说出类似“学到了新知识”或者“感谢分享”的话,我都会认为我在做的这份工作有存在的价值。

都筑响一先生(摄影师:吉井忍,2018 年摄于武汉。)

今天,未知商店就为大家带来日本著名采访编辑都筑响一的自传《圈外编辑》。说是圈外,其实是自谦。作为《POPEYE》、《BRUTUS》等流行生活文化杂志的采访编辑,他可是经历过日本出版业黄金年代的老将,曾经做出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而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他颠覆常识的创意思维、脑洞大开的工作方法和有趣万岁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哪种类型的读者,你总能从都筑响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金句里,学到新的知识。

 

·颠覆常识的创意思维·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做一个项目,比如说一本书,你认为第一步的工作是什么?做市场受众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还是先想出整体架构与概念,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亦或是写策划案给上司或者作家,让其它人帮忙出谋划策?但在都筑响一的眼中,“不懂”和“没钱”才是能办成事儿的关键。

“不懂”是说的对事物抱有无尽的好奇心,就像那句耳熟能详的“Just Do It”一样,都筑响一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如果觉得某人某事很有趣,就可以直接去采访,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修正出最后的成品。而“没钱”则是在说人们会在条件限制下才会想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往往会有奇效。

喜欢音乐、在酒吧工作的少女住的三叠大小房间,出自《东京风格》。

就拿都筑响一创作《东京风格》(TOKYO STYLE)的经历举例,当时他看到了很多东京年轻人的住宅,觉得十分有趣,是体现当下年轻人风格的绝佳典范。但没有一家出版社认同他的想法,纷纷拒绝出版这本摄影集。在这样的条件下,都筑响一就自己买相机去拍年轻人的住宅,再联系好友帮忙出版。都筑响一说:“没有工具、技术、预算也好,旁人不赞成你的想法也罢,这些都不构成问题。只要你的好奇心、构想、紧追不放的能量多到满出来,其它环节之后都会跟着到位的。”

也许就是凭借着这种“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的理念,都筑响一还出版了“STREET DESIGN FILE”系列丛书,从墨西哥摔角与面具肖像,到日本的情人旅馆,再到南印度的巨大电影海报和香港祭祖用的纸扎房屋,只要是他喜欢的,即便做起来困难重重,都会尝试去做。也许真的是“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奇妙的幻想都落地成为了现实。

奇幻风情人旅馆,出自都筑响一的STREET DESIGN FILE系列。

但也不是就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做成事,都筑响一在书中多次提到,做创意不能懒。他认为“网络搜索是一种毒品”,让人的思维变得懒惰。做创意的人应该出去走,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有趣的地方,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网络是可以用来收集信息,但不是为了找素材而使用。好的创意,是靠自己发现,不留心,就看不见。

 

·脑洞大开的工作方法·

作为爱好泛创意产业的你,是否也会好奇该如何平衡甲方需求和自身喜好?是否也在思考该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论,来进一步提升工作上的效率?这本书里,就记录了都筑响一让人眼界大开的独特工作方法论。

作为自由接案者的都筑响一,认为专业工作者不该采取“大家一起来”的做法分摊责任,他反对开会、拒绝与同行交流、同时也不看读者脸色,支持创造者大胆做自己。这样的工作方法有没有效我不知道,但真的很酷。

比如他反对开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某种意义上会议只是一种集体回避责任的制度”,很多会议的目的是做一个集体决策,而集体的决策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谁也不得罪的“平庸决策”;他拒绝与同行交流,因为他认为“既然做一样的工作,就是对手”,他更希望能够用交流的时间去认识新的人,发现更多有趣的选题;他鼓励创作者“不看读者脸色,观照自己”,因为他认为创作者,最需要身体力行的就是“不要设定读者群,绝对不要做市场调查”,也不要追求“不认识的某个人”的真实,而是要追求自己的真实。

洛丽塔系可爱服饰专卖店,出自都筑响一的《东京右半分》。

请不要认为都筑响一不是一个很好的团队成员,他的工作方式更加贴近每个人都尽力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好,负起该负的责任,希望每个人都能以专业的态度来工作。“编辑就该全力写出最好的报道、做出最棒的书付印,销售就该全力推广、营销。做不出好书,编辑要负责;任谁来看都觉得好的书如果卖不出去,销售要负责。”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实就是都筑响一工作方法论的核心。

总而言之,都筑响一的工作方法论更多的是着眼在对于创意产业原创内容的挖掘上。他在书中举出了很多自己的案例,来告诉大家如何寻找有趣的选题,避免无效的交流,利用热爱来工作和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产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需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技能出来。都筑响一的工作方法论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行业的人士,但是对创意从业者和自由职业者都将会有很深的启发。

 

·有趣万岁的生活方式·

只有有趣的人,才能做出有趣的内容。都筑响一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很多他发现生活中有趣事物的小窍门儿。

与一些媒体报道的“往上看”选题不同,都筑响一认为身边的现实很有趣。他并不喜欢那种制造焦虑的内容,因为“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但有些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比较低下,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变成他们那样’。这种构造令人十分火大”。都筑响一更想让大家看到“其他可能性”,让读者能够接触得到“看得到,也摸得着”的快乐。那些吃珍馐,住豪宅,穿名牌的人毕竟是少数派,而作为多数派的我们为什么非得以少数派为指标呢?为什么非得比其他人还要高一级呢?但日常不代表无聊,都筑响一认为要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就应该从身边能接触到的事物入手,这也就是为什么都筑响一“只报随处可见的事物,只去随随便便都能去的地方”。

珍奇景点:三重县榊原温泉,出自《ROADSIDE JAPAN——珍奇日本纪行》

都筑响一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彻底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发现事物的不同打开打开方式,从而收获别样的趣味。要发现有趣地点的诀窍,只有“不断跑”一招而已。即便“这种情况下99%会希望落空,但有时也会遇见1%的幸福”。

珍奇景点,出自《ROADSIDE USA——珍奇世界纪行》美国篇

因此,都筑响一出品的书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旅行中获得了灵感,顺便累积了素材。不像很多书籍告诉读者那些必须打卡的景点和必做的事情,都筑响一的书籍里更多地表现出“没人知道,却颇为有趣”的景点,比如“被当代美术馆化的芝加哥郊区购物广场”和“如今持续于水泥骇浪中沉默的遇难船只”。

这种不断挖掘素材的过程,其实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比如,在他为《ROADSIDE JAPAN》所做的报道中,事前取得采访许可的不到一成,另外九成都是擅自摄影、擅自刊载,就直接印到周刊上,却几乎没有收到投诉。印象深刻的一通读者来电,是因为有读者在杂志上发现“女儿和不认识的男人在恋人岬比V字的照片”,打电话质问编辑部那个男人是谁。

也许正是这样不断地在路上行走,开拓自己的眼界,亲自感受身边事物的有趣之处,才是让都筑响一变得这么有趣的原因吧!

这本书在内容上,还有一些亮点值得说说。但我不想剧透太多,让读者们丧失掉阅读的快感。除了内容上的有趣,这本书采取轻型纸印刷,让阅读时的手感更舒适;小开本的设计,也让你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翻。里面还有都筑响一代表性编辑出版作品的配图,丰富有料,趣味多多。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理想国


《圈外编辑》+ 金句定制贴纸

现已正式在未知商店发售

野生编辑,传奇生涯

跟着都筑响一,学做有趣内容

原价¥69| 现价¥50

默认包邮 

↓↓↓即刻扫码购买↓↓↓

都筑响一 自传 趣味 日本 金句 文案 创意 工作
你对编辑的完美幻想,《圈外编辑》用金句给你通通戳破 | 未知商店
傅悉汀
2021-04-23 14:05:03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喂!别扔那块吊牌!
谁家的“坏”小猫?居然登上了宜家的新广告
“春天”的意思是:我们该见面了丨太阳底下
为什么是史铁生,成了当代互联网嘴替? 丨灵感手抄本
宜家什么都能收纳,包括你的电脑桌面
第一批用AI做设计的人,把它玩出了多少花样?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