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是不是也处处充斥着“双标”?
考试前连夜背思修,浸淫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正道的光里。结果第二天起床第一件事还是打开星座运势,如果幸运色是黄色,恨不得连煎饼果子都怒点双份。痛斥父母轻信朋友圈玄学包装的伪健康传播,一看自己的网课收藏夹:好家伙,全是六爻课程。
歌德说:“迷信是生活的诗歌,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迷信,原指民间臆想出来的信仰与思想,表现为对怪力乱神传闻的深信不疑。当代迷信,常与“玄学”并用,基本脱离了《周易》和道家著作的范畴,更倾向于一种巴纳姆效应下的集体狂欢。正如广播体操进化到了“时代在召唤”一样,当代青年搞“迷信”也自成一派。
不信鬼神的年轻人,到底在信什么
说句没有异议的话:比《王妃》更出圈的是萧敬腾本人的“雨神”功能。而好巧不巧,被迷信的“雨神”最新的热搜,就是他在迷信的边缘试探。(套娃现场)在看相营销号评论中,“雨神”本人竖起了小耳朵:会说你就多说点?
网易数读去年做了一个统计,统计显示80%的“90后”都曾有过算上一卦的经历。八字、星座、塔罗成为年轻人的日常,欧气、水逆、杨超越也是朋友圈的高频词汇。为了搞清楚不信鬼神的年轻人到底在信什么,我们不光挨个儿小窗了列表里那些“锦鲤教徒”,还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发出了征集。
(为了尊重读者、防止社死,人工对ID进行技术性打码,请放心观看)
1、问天问大地还要迷信问问自己
这一类年轻人,大多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希望自身努力之余,能借助一些不可言说的自然神力带来好运。常见于即将上场的慌乱考生、春招秋招社招的应聘者、solo同时又心怀不甘的“牡丹”等等。
🔹某歪:考驾照之前,我把所有滴滴订单全部五星好评了。
🔹紫:编辑圈心照不宣的玄学:穿豹纹,写“爆文”。
🔹*之:做实验的时候不穿黄色的衣服,担心实验黄了。
🔹not the Milky Way:考试之前必须拜七次“欧皇降霖”不然连考场都不敢进。
🔹井二:耐克加身,代表题题都对。送考的妈妈一定要穿旗袍,叫旗开得胜,还有建议考生穿紫色内裤的,表示紫腚能赢。
🔹Mr s.:出成绩前要循环《好运来》!
🔹李老年:身为一名技术小哥,每次有新项目上线,都会大喊三声“洪福齐天”(屡试不爽)。
🔹一个西瓜座的狮子:自从感情不如意之后,开始相信各种星座,塔罗牌占卜,感觉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每个周一准时蹲守在各大星座公众号看一周的星座运程,如果是好的就会满意一整天,如果是坏的就会马上关掉退出哈哈哈。
🔹氟西汀:唱《好心分手》的情侣一定会分手,嗯,分了几个了。✌️
2、“不躺赢,便躺丧”的懒人思路
如果说前者是把自己该努的力努完了,寻求一些外部动力的话,这类迷信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反正也不能“躺赢”了,“躺丧”怎么着吧。核心就是通过各种“迷信”给自己本身就懒得去做的事找一个幌子,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安慰感。常见于被生活击沉的学生,电量耗尽的社畜,与别人家孩子相对的自己家的孩子。
🔹雪紫菜:决定考研前先算算这研能不能考
🔹工作日More:动过分手的念头就一定会分手
🔹Ph**be:加入【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变得很有钱】豆瓣小组
🔹南极🐳:倒霉,不怪本命年,不怪水逆,难道怪我吗?
🔹Z-RING:转发这只蚊子,这个夏天蚊子就会去咬你的朋友。
3、人工造糖的娱乐狂欢
这一类年轻人,愿称之为迷信程度最低、娱乐精神最高的。与其他几类不同,他们通常以集体面貌出现,不算自己而算他人。秉着“阳奉阴违”的迷信精神,筛选性地进行舆论造浪。常见于磕CP的秀粉、饭圈产粮的太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等等。
🔹俞飞不起来蛋:谁的手机里还没有杨超越多机位祈福表情包了。
🔹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我就说一句,内娱CP最大玄学,不可说的95分天选CP。(科普:《陈情令》热播期间,有粉丝为主演进行星座配对,得出95分高分,成为饭圈红极一时的话题。)
🔹廿八:“棈”的梗没人说吗?《青春有你3》的秀粉找风水大师算了一卦,说今年节目五行缺木,于是便有了这个花名。豆瓣小组常年一片绿祈求弟弟们顺利成团,结果,现在大家也看到了,笑出鹅叫。
🔹太皇太后您有喜啦:转发这个利路修,你也能下班快乐。
当代迷信是娱乐麻药,还是精神桑拿
提起传统迷信,许多人映入脑海的会是盘根错节的掌纹、婚丧嫁娶的道具和庙堂之上的那一缕缕青烟。而当代的迷信,只需要在对应的表单里填好信息,隔着屏幕、用算法就能“望闻问切”。即便其中暗含着明显的辛普森悖论,抑或是毫无根据的转发游戏,也难掩这种狂欢带来的兴奋感。
这种兴奋感带来的是一种短暂的“踏实”。十五年前,张惠妹就唱了“我要快乐,我要能睡得安稳。”但十五年后,快乐和好眠依旧是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它可以被分解为职场压力、异乡失落等各个维度,但终究指向一种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而这恰好是“迷信”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当代迷信”的确成为了一味纾解情绪的解药,但并不能将其单纯定义为一种转移焦虑的瘾。
年轻人进行意义消费时,结果是次要,更在乎其带来触发“迷信”的仪式。《Fate zero》热播时,弹幕一水的“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便是橙色”“信saber/吾王,得永生”。较之“个人崇拜”或“造神”,不如说是对互动感的追求更为恰当。
正如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所说,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不论是线上算命抑或是锦鲤转发,都能看到年轻人筛选甄别或二次加工的能动性。
娱乐麻药也好,精神桑拿也好,我们并非瘫软于命数之中,而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自我取悦。
———————————————————————————————————
你有什么屡试不爽的迷信小妙招?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