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直播:有人在围观大象旅行,有人在线观看无聊

这个世界一定要快吗?在加速度奔向前方的洪流中,有人选择了逆流行走。慢直播就是其中一朵逆向的浪花。它像是一面镜子,照见后疫情时代里的集体无聊情绪,也抚平了现代人迷失在速度之中的焦虑感。

也许,那15只亚洲野象的北上旅行,是今夏最先火起来的直播真人秀。在6月初,有100w+人在线收看央视频上的慢直播“大象到哪了”节目。这些四处淘气的“熊孩子”不仅引来大家“慈母般”的微笑,也激发起人们对于《“象”往的生活》的另一番解读。

CCTV新闻

同样地,在上个5月,郭采洁的超级月亮直播悄悄登上了微博热搜的位置。在这场将近5小时的直播里,郭采洁和音乐圈好友现场连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创作理念,并隆重推出本次的主角——郭采洁的新专辑。

郭采洁微博截图

像这样,几乎没有后期剪辑的长时间节目,被称为慢直播(Slow TV)。相较于精良制作的视频,在慢直播中,你几乎找不到任何引人为胜的情节、精彩绝妙的特效,它几乎没有任何剪辑,也没有刻意要去传授的深刻利益。它只是沿着时间线,客观地记录时间流逝中的世界。

明明这种直播形式不符合当今用户的视频观看习惯,漫长而无聊,看久了还会引来哈欠一片。可是它在疫情之中“火”起来,并成为一股不可被忽略的趋势。

慢直播为什么被人关注,因何而来,又会去向哪里,是否会成为下一条通往财富的道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扒了扒慢直播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看慢直播呢?

有人在睡觉,有人在休息,有人在学习,有人在用一个特写镜头记录一朵花的花开花落,还有人记录了一场没有人出镜的探店之旅。在YouTube 、B站上,数百万人正直播他们无所事事的日常。在荧幕的另一段,同样也有数以百万的人正在在线观看。他们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抬起头观察一下屏幕另一边的人在做什么。

他们在慢直播中,像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一些东西一样,又一次拥有了发现生活的新鲜感。有一位观众流露出这样的感慨,“所谓的慢电视,只是将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也最美妙的细节一点一滴谱写出来。生命不就是这样吗?”

从屏幕上获得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听起来十足荒诞,但这却是快时代折射在现代人心中的镜像。我们总感到时间紧迫,因而要求加快做每一件事情的速度,2倍速看剧,3分钟看完一部浓缩剧。速度快,意味着能够增加效率并创造财富,这没有谁能否认这一点。而过快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无休止的压力和焦虑,造成了内心世界的失衡。人们渴望通过瑜伽、正念,唤醒人们关注生活本身,慢直播也发挥了差不多的作用,帮助我们停下来凝视生活本身。

b站视频截图

记者卡尔·奥诺雷曾在《广播时报》中写道:“慢直播是一种禅的体验,就像是在荒凉的沙滩上做瑜伽或者泡个热水澡。通过提供一个未经过滤的、实时的、高清晰度的世界窗口,慢直播鼓励我们去注意和品味我们周围的细节。”

但很多人喜欢收看慢直播,是因为观看者和被观看者之间若即若离的陪伴。电视屏幕右下角的在线观看人数,时刻在跳跃。它提醒着观众,这是一场集体主义的观看。陪伴型的慢直播如同漫漫长夜里的蓝色篝火,无数不在场的人围在一起取暖,安抚心中咆哮的孤独怪兽。

慢直播不仅可以“排忧”,还能帮人们“解闷’。普希金说道,一切有理性的动物,都会无聊。尤其是疫情之下,人们被迫居于一室,滋生出更多的无聊感。而人类一旦无聊,就会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比如增加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来填补空虚,或者就是干脆消费无聊本身,比如收看一场慢直播,找到世界上另一个无聊的TA。

《马男波杰克》截图

经济学家穷尽脑汁研究这些人的行为,将这种消费主义定义为“无聊经济。而50年前那个直播了睡觉的慢直播鼻祖安迪·沃塞尔早早看透了无聊的本质。他虽未给自己的行为艺术设置定义,却已经尝到了“无聊经济”的利好,也抛出一个隐藏的洞察:人类的本质之一就是无聊。

 

慢直播从何而来?

慢直播并非一件新鲜事情,50年前,有人就开始尝试用这种方式玩起行为艺术。1963年,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拍摄了一场电影《沉睡》,记录了诗人约翰·乔尔诺的睡眠。这部电影长达5小时,看得人昏昏欲睡。

《沉睡》

而这种概念,却让世界上最无聊的挪威人特别着迷。挪威人在2009年用一场火车旅行电视直播向安迪致敬,同时也就此打开了“慢直播”的大门。

在当时,为了纪念纪念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挪威电视台 NRK 用摄像机记录了整整7小时火车行驶的旅程。这种没有经过剪辑的电视剧,却意外获得了成功。全挪威有将近 20% 的人口收看了这场直播。他们窝在家里的沙发里,在想象中和火车一起滑过182条黝黑的隧道。

网络

后来,慢直播这阵风从北欧刮到了英国。英国BBC第4频道在2015年成为这种慢电视的试验基地。有人花3小时直播国家博物馆畅游,7个小时直播全民织毛衣,12小时直播一堆柴火从点燃到熄灭的全过程。

在近些年,中国的电视媒体也引入了“慢直播”的形式,其中央视网“熊猫频道”(iPanda)引人注目,24 小时直播大熊猫生活。大家看着团子们打滚、吃竹子、撒娇、洗澡,除了不能投喂,但也收获了一份云饲养国宝的内心狂喜。

ipanda微博截图

直到2020,这种慢直播方式还只限于小众范围内的“独乐乐”。在去年疫情初期,困在家里的人们无所事事,他们在线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乐此不疲地为挖掘机、搅拌机起名字。比如混凝土运输车被称为“宋灰宗”,压路机被称为“多尔衮”。这个时候慢直播才真正被大众熟知,正式在中国掀起第一阵小高潮。

央视《疫情24小时》

 

当旅游业遇到慢直播

从小众范围走向大众视野,从“独乐乐”走到“众乐乐”,慢直播的火热,离不开5G技术的兴起。尤其是近1、2年,慢直播呈井喷状态爆发。但是它们的内容,多局限在城市建筑和自然风景。有人也开始在商业化层面试水慢直播,比如慢直播+云养殖......但这些尝试在盈利方面却不尽人意。

相较于成熟的直播带货,慢直播在商业变现能力上位居下风。前者,没有铺垫,直接高潮。主播像是用极尽夸张的方式,将产品的卖点、价格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盘拖出,尽可能较快地点燃大家的情绪,催人下单。而后者,讲究的就是慢火炖汤,本身就比较枯燥,也不在乎播个寂寞。它把观看权利交给用户,一切交给用户随缘由心。慢直播在商业化道路上还需要被探讨。

在这些慢直播商业化案例中,旅游业却抓住了机会,颇有弄潮儿的气势。其实不难理解背后成功的原因。

慢直播的优势之一,就是它能带给人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毫无修饰叙事中的未知部分,和旅行的新鲜感一样,永远抓着观众的心。”英国BBC第4频道总监哈瑞森曾经这样说到。在慢电视的内容中,观众更容易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获得某种平和与身临其境感。”

慢直播洛杉矶

早上7点,从阿尔卑斯山坐火车到奥斯陆。12点,从东京的吉祥寺散步到井之头公园。不用坐飞机,只需要切换下频道,就能在14点准时抵达纽约,看几眼逃出城市、漂在上空的的云朵。不能走出门的日子,人们在慢直播里找到“云旅行”的意义:没有去不到的远方,一眼即可到达。

Youtube截图

旅游业遇到慢直播就好像是命悬一线时刻,找到了救命的稻草。憋屈许久的旅游业也借此机会,在疫情渐渐稳定的2021年,纷纷推出慢直播的营销活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经自由飞行,行走世界的日子。比如1月初,新西兰旅游局和姚晨牵手推出了“唤动奇想”的直播活动,回到指环王取景地,将新西兰的诗歌和远方带到观众面前。

值得关注的是,3月24-26日,微信视频号与时差岛共同发起了一次长达60小时的全球春天火车慢直播,吸引了90w人围观。在瑞士的行程中,这辆从冬天驶往春天的火车,从琉森湖畔花桥出发,到蒙特勒的西庸城堡结束。这场直播不仅精心策划了路线,还配合了精心的解说,以及邀请了音乐人在火车上表演。

全球春天火车慢直播截图

在这双重视听享受中,人们坐在家中,心却已经奔赴在远方。他们在火车上遇见少女峰白雪皑皑,还在湖边偷窥到瑞士惬意闲散的生活。有报道说,很多观众在看完这场火车慢直播后,萌生出了去欧洲旅游的想法。

全球春天火车慢直播截图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持续了2年的时间,用户的媒体使用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也许在这个时候,短平快或许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快有快的效率,而慢有慢的美妙。后疫情时代,经过快节奏洗礼的我们,我们开始向往“慢”,也欣赏“慢”。慢直播完整见证观众自发的力量,用“慢”观照内心世界,帮助人们安静地凝视这个世界。


工作那么久,最近你是不是很辛苦?(当然,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也是辛苦了)在最后,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慢直播的网站。今天就窝在沙发里,泡杯热茶,打开任意门,来一场虚拟的旅游吧。

任意门1——趁着濛濛雨夜,我们到东京街头散步吧。

任意门2——去沙滩漫步,捕捉加利福尼亚的风。

任意门3——无论我们长多大,逛动物园都是一件开心事。

 

 

慢直播、 大象旅行团 视频
慢直播:有人在围观大象旅行,有人在线观看无聊
任意井
2021-06-11 18:38:21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