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采访一位设计师,问到在行业内有没有其他欣赏的设计师。他的回答是,创意很可贵,而执行更可贵,当看到一个好的概念或创意,他更关心后续会怎样落地和维护。能把设计从草图变为真正美物的人,最值得欣赏。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独特的设计在于“不一样”:高辨识度的外观、非常规的使用方式、迥然不同的消费体验,但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舒适”。而很多设计往往到“不一样”这一步就完了,无法兼顾后续使用的“舒适感”,就显得非常遗憾。
日本设计师梅原真的作品获得过许多大奖,但就成品而言似乎显得有点“平平无奇”。但了解了他的设计理念以及构建创意的方法,就会觉得“设计的力量”这句话所言非虚。以他的代表作品「四万十川报纸包」为例,来看一下创意发生的过程。
提出设计。梅原真有两个重要的设计理念:1、作品要使人联想到风景;2、信息不能塞得太多。他希望设计和商品是一体的,要借由设计,让他们看到一种风景。比如设计在四万十川成长的海苔包装的时候,他不止追求美,而是想让买家从包装中看到是什么样的人采、什么样的人晒干了。同时它反对要素过多,而使设计产生奇怪的不协调感。基于此,他提出了一个设计公式:第一产业X设计=风景(一次産業×デザイン=風景)。
如果你看过动画电影《听见涛声》(海がきこえる),应该对日本高知并不陌生。在高知县有一个名为四万十的地方,西部渡川水系的干流途径此成为「四万十川(Shimantogawa)」。由于此处未建立任何大型水库,保有碧波万顷的自然姿态,被称为「日本最后清流」,也吸引了许多游客造访。
作为高知生人,梅原真想用设计呈现出当地的土地之美,同时表现出四万十川背后所代表的自然、环保的魅力。因此在接到要为四万十川流域的休息站设计随行包这一案子时,他想使用除塑料之外更为特别的材质。他想到了自己在孩童时期,到鱼店买鱼,店家会叠起报纸用来包装的方式。因此在四万十川不再使用PE购物袋后,他提出了用报纸将全长196公里的河川包起來的想法:从鱼、蔬菜、干货甚至是口香糖⋯⋯
于是,「用报纸包起四万十川」这一创意就诞生了。
执行设计。灵感涌现之后即将面对如何执行“报纸包”这一设计的问题。众所皆知,报纸相对其他材质来说,结构比较脆弱,很难长期使用。于是梅原真就找到了住在当地的家庭主妇伊藤奶奶,她对于如何折叠形成一个牢固的报纸包颇有心得。经过试验,梅原真和伊藤奶奶发现要使报纸包变得坚固的方式就是按步骤将牛皮纸折两次,然后在将两边用缝纫机缝起来。
针对不同用途推出了不同的包型、大小和图案:
同时在这个灵感的设计执行中,又衍生出了“授人以渔”的技法服务。伊藤奶奶不仅靠这个提案参与到了作品之中,完成了这一时髦的包袋作品。还开设了「四万十川报纸教室」,进一步推广了这一项目。同时,原本经营惨淡的本地缝制工厂也迎来了新的商机,“四万十川报纸包”不光推动了成品落地,还将制作方式演变成了地方创收的新商品。
推广设计。基于“发挥土地力量”这一理念,将用“报纸包住四万十川”衍生到了“用报纸包住地球”的概念。借由伊藤奶奶传授的日式折纸技法,将载体变为世界各地的报纸,使得日本设计与全球的联系更为紧密。
2007年,四万十市的十和道之驿开幕,负责经营道之驿的Shimanto Drama公司率先使用了梅原真的这一设计。之后,这一报纸包开始在纽约、洛杉矶、伦敦流通,被运用于2020米兰设计周,同时被波士顿博物馆收藏。从这个包里传来了不需要语言的信息,但又将各地的风俗地貌和时下发生的大事串联在了一起。
花哨的设计看多了,更爱平淡背后的玄机。在各种纸为载体的包袋数见不鲜的当下,梅原真的这一款设计能够落地并且大量运用,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我们希望生活中能有更多创意的火花,也希望这些火花不是一闪即逝,而是能够真正点亮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