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鱿鱼游戏》会这么火啊?!你要说故事情节,那么多“大逃杀”类型的影视剧啊(想看这个类型的清单稿请在评论区抠1);你要说演员演技,的确不错,但还不至于登上封神榜的程度;你要说服化道,即便是吴京老师同款,我觉得也就那样,不至于火成这样……本电视剧大龄儿童实名困惑。
虽然电视剧的爆火我看不懂,但蹭《鱿鱼游戏》这个热点的相关衍生品与营销手段我却是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经过这几年的流量刺激,各大品牌与设计师拿捏热点的能力真是与日俱增。今天,我们就提炼出了一些“碰瓷”小能手,看看他们是如何结合《鱿鱼游戏》剧中的元素,一边吟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边收割各位零散却宝贵的注意力。
△官方VS民间,衍生品哪家更好?○
还记得前几年,当《自杀小队》这部电影上映时,万圣节的晚上真的是满坑满谷的小丑女。随着《鱿鱼游戏》的爆火,即便不需要占卜手段的辅助,我都能够一眼看到今年的万圣节之夜,必定是“红绿”的海洋。
大数据什么都知道,只需要去购物网站轻轻一搜索,众多与《鱿鱼游戏》相关的素材就一茬一茬地蹦出来,关键词统一紧扣万圣节。
便宜一点的是面罩,三角款和圆形款都有,戴上面具,一秒入戏。
稍微有点预算的,还可以买一套吴京玩家同款运动衫,全套装备都招呼上,当天晚上你就是人群中最闪亮的萤火虫,还可以用情侣款的方式打开,谁主持家中大局一眼就能看出来。
当然,如果你想剑走偏锋,想做游戏的主宰,那么就请看这里,死亡娃娃全套装备,这里让你一次到位。试问:谁又不想在万圣节扎上双马尾在大街上发一次疯了?(不是
民间玩法多种多样,相比起来,网飞官方的就逊色很多了,完全就是规规矩矩的周边打开方式,帽衫加T恤,啧,售价35至50美金一件,想要为信仰充值的,可以冲一波。
虽然民间玩法儿多,但这里我也必须要提醒各位一句。私自制造同款周边,很有可能会收到官方的喝茶邀请哦。
△ 品牌“碰”的不是糖,是流量○
这场《鱿鱼游戏》没有带火鱿鱼,倒是让椪糖出了圈。刷刷某红书就能看到,无数的椪糖制作教程恨不得手把手地帮你做椪糖。
如此鲜明的元素,创意人怎么会错过?
香港航空就立马蹭上了这个热点,放出了一张飞机版本的椪糖,邀请大家挑战超高难度的抠椪糖。看到剧集里抠星星、抠雨伞就已经就够让人头疼了,还要抠出这样的一个复杂的飞机图形,这你给我Photoshop我都抠不出来啊。
虽然已经在文案中说明:“拣选飞机图案的原因是希望可以尽快复飞,与旅客一同迎接旅游新挑战。” 但不少旅客还是不太买单,直戳戳地说:“剧集里抠不出来图案下场很惨,你整个这么难的图案是什么意思啊?” 踢到铁板的官方也只好借坡下驴,推出一个简单版本的图案。
即便已经如此,不少读者依旧不买账,认为兆头不好。要我说这可真不能怪读者,君不见,每年惊蛰,鹅颈桥下无数妇人拿拖鞋打小人的力度之狠辣,香港这样一个凡事讲究好意头,玩“谐音梗”都容易爆出“大吉利是”的地方,敢触别人霉头?再会蹭热点,也让你踢铁板。
不光是香港航空,Xbox也来蹭这个热点,官方社交媒体亲自整活儿,把圆圈和三角换成自家游戏手柄上的图案与logo,文案还写上:永远有第二季。呼应此前网飞不拍第二季的谣言。怎么着?是准备自己接手跨界来拍?还是在暗示玩游戏永远有下一轮?这几个字透露出的信息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达美乐比萨饼(Domino's Pizza )马来西亚公司则从邀请卡上动脑筋,虽然没有孔刘欧巴那帅气的面孔来邀请你玩一场心跳游戏,但这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展示披萨饼,也算是轻而巧的体现。
这样轻巧的方式肯定是“活fine秒mine”啊,一帮同类品牌纷纷跟进,用相似的手法,打造出推广矩阵。嗨呀,心疼深陷“鱿鱼游戏”的马来西亚人民一秒钟。先是全家超市跟进……
然后是冰淇淋店Inside Scoop……真的,这个懒偷得让人无语,直接上手PS……
还有蹭热点小能手汉堡王,用汉堡包、薯条和外卖盒模拟圆形、三角和方块。但——最妙的难道不是那把沾满番茄酱的刀与案板吗?血腥的游戏,就此开始。
而抖音平台也趁机推出了椪糖大挑战,用你的鼻尖做针,慢慢地抠出椪糖。
别看官方的衍生品做得不咋地,落地的活动还是很可以的。10月2日、3日,网飞在巴黎开了一家《鱿鱼游戏》快闪咖啡厅(Café Squid Game)。自然是引得众人前来打卡参观。
店内更推出剧中第二关的游戏“椪糖挑战”,让各位剧迷过一把戏瘾。为了更有“沉浸感”,店内还会有身着剧中桃红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在一旁“守望”。所幸失败者不会被“爆头”,而成功者则将获得网飞一个月免费观赏服务。这算盘打得,又快又准。
△ 鬼畜的打开方式,就是最有趣的解题思路○
剧中第一关「一二三木头人」当中的死亡娃娃,现在正占据着流量C位的宝座。我们以前就曾报道过,这位小姐姐在网飞(Netflix)在梨泰院地铁站策划的线下主题展览就是当仁不让的场景顶流(延伸阅读:《现实版鱿鱼游戏,正在梨泰院上演》),让人看了觉得又萌又可怕,无论是谁做的造型设计,森昌弘的“恐怖谷”理论一定是学透了。
死亡娃娃不光在展览现场占有一席之地,网友恶搞的衍生品也必须有她的位置。不怕死脑洞大的产品经理将娃娃做成闹钟,到点就“咻咻咻——”地发出橡皮子弹,让你“垂死病中惊坐起,从此‘赖床’是路人”。
小娃娃变成闹钟,一击打破你的美梦;大娃娃变成玩偶,让社畜瑟瑟发抖。已知:在香港铜锣湾,一个巨型的死亡娃娃玩偶在街头出现。求:在旁边办公的人心理阴影面积?虽然是艺术家创作,但一样让人瑟瑟发抖。
-/-
网飞肯定想不到:一部电视剧能够引发这么多关于衍生品与营销方法的探索,但细细观察,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制造IP爆款的小贴士。首先是元素简单,《鱿鱼游戏》的视觉形象就是三个基础的几何符号,对于延展设计非常友好。《爱,死亡,机器人》也是用了三个几何符号来做每期的内容提要,但因为功能不同,略显复杂,设计延展性明显不如《鱿鱼游戏》。其次是玩法容易,几个游戏中最火的就是椪糖游戏,基本的游戏逻辑就是描红画线,入门的门槛很低,方便粉丝自制,完成二次传播;再次即是形象立体分明,无论是参赛选手的绿色队服,还是监管者的红色制服,亦或是死亡娃娃的黄橙连衣裙,统一而固定的颜色,让它们的形象在观众眼中形成固定的视觉记忆。
《鱿鱼游戏》这么多相关衍生品以及营销方案,你最喜欢哪一个呢?欢迎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