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机器和“我”,到底谁在做艺术?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

1975年,博尔赫斯在短篇小说《沙之书》中写下这样一个开头。主人公偶然间得到这本神奇之书,它的页码无穷无尽,总在你以为是开始或要结束的地方,凭空又冒出几页,如同沙一样,无始无终。

“沙之书”当然是博尔赫斯那被称作“世界上最博学的大脑”的产物,是他对“无限”概念进行具象化表达的一种尝试。当然不仅如此,“沙之书”本身也无有来去,是谁创造了它?它的结局会是什么?博尔赫斯挑明这些问题,又刻意模糊化处理,因此即便你读完小说,脑子还是会在光怪陆离的意象里打转,不断猜测这本怪书:它有无限的生成能力,看过的人都会被它吸引,但任何人都无法掌控和征服它。如此诱惑又危险,明晃晃地挑战着理性的解释能力——两千多年来人类最引以为傲的一种能力。

半个世纪快过去了,博尔赫斯应该不会想到“沙之书”的幻想有一天会照进现实。

2021年10月29日,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将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在上海呈现一场以“沙之书”命名的机构开幕展。“沙之书”是借用文学的想象传达智能生成艺术的无限性和随机性,以及它所诠释的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微妙关系。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集合计算机科学、哲学、语言学、神经科学等人工智能,往往让人不明觉厉又望而却步。但当你看到新闻里横扫围棋界的AI阿法狗(Alphago),或者是城市公共空间里越来越多人机交互的娱乐、艺术装置,亦或是当你在餐厅和酒店遇到服务型机器人,你会发现,人工智能已经逐渐介入了我们的工作、创意甚至生活。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创意人,AI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绕不过去、必须面对的话题。这一次的“沙之书”展览是国内首个大型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展,它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撕开AI神秘面纱,直观感受其创造力和魅力的一个小小窗口。

为了让大家既能感受其先锋性,也能准确把握它所表达的精神内核,作为特邀媒体的TOPYS将在开幕当天邀请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家张周捷和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茜进行现场导览,并在TOPYS创意频道(TOPYS.Live)实时直播。

 

这个展,我们能看到谁?

他们会展出什么?

#1

大悲宇宙(林琨皓)

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2015年以数字3D为媒介创作了《仿佛未来》系列作品;随后在3D媒介的基础上加入生成对抗网络(GAN)算法,完成了基于算法生成的文本图像作品《文本基因计划》,并于2019年开始《虚拟蝴蝶》的创作。

这些作品都致力于探索互联网时代下人类意识与前沿技术的交互关系,在他的作品中,算法将超越自然现实的未来可能性召唤至当前时空。这一次,他将带来《虚拟蝴蝶》和《文本基因》。

「虚拟蝴蝶」摄影师:蒋琛祺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大悲宇宙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s)设计了虚拟蝴蝶的算法演化程序。截至目前,艺术家所设计的人工智能模型每分钟可生成12只独一无二的蝴蝶,生成蝴蝶总数已达60万只,远超世界现存的蝴蝶品种数量。《虚拟蝴蝶》展示了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虚拟演化,更有超越现实演化的可能性。

此次展出的《虚拟蝴蝶》是大悲宇宙为展览《沙之书》特别生产的蝴蝶,观众将通过屏幕挑选蝴蝶,一旦被选中,带有独一编号的蝴蝶将从屏幕及艺术家的数据库中被抹去,变为独属于观众的电子收藏。通过放生蝴蝶的过程,大悲宇宙试图探索人机互动所触发的社会交换活动与社交效应。

「文本基因」摄影师:蒋琛祺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文本基因」摄影师:蒋琛祺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文本基因》记录了大悲宇宙持续收集中文语料,不断更新的文本基因库的过程。计算机经随机组合语料生成语句,再由艺术家从中筛选出具有美感的文本信息,结合图像算法加工出有意境的视听组合,以不断生成、流变的画面为这些类似诗歌的文本填补形象。此次展出的《文本基因》为特定场域作品,艺术家筛选展览文本信息组成一个全新的语料库,再由计算机随机组合语料生成词句,在看似没有尽头的工厂烟道中生成、滚动。

 

02

索非亚·克雷斯波(Sofia Crespo)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着眼于人工智能图像形成技术的Sofia Crespo,同时也非常关注艺术作品中的人机角色的动态变化,其作品呈现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实践中的潜力。

Sofia Crespo这次带来的作品《人造自然史》是一本以植物学和动物学观察为特色的书。这本书反映了艺术家对以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去塑造自然世界,使其标准化、系统化、秩序化的过程的批判。

 

#3

孙羽茜

计算机艺术家,毕业于清华美院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百度飞桨开发者技术专家(PPDE)。她这次展出的作品《一千零一夜》,灵感来自对于游戏中人与虚拟人(virtual beings)之间对话的好奇心。作品以AI聊天机器人为核心,专注于探索人机互动中的叙事和亲密关系。

「一千零一夜」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作品通过彩云小梦AI技术,将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改编为游戏。玩家将扮演主角,即讲述故事的山鲁佐德,与由AI(人工智能)驱动的国王一起合写故事。这款游戏旨在将人机创意协作变成开放域环境下的叙事性游戏。

 

#4

Obvious

Obvious是一个由研究人员和艺术家组成的法国艺术团体,他们借助最前沿的深度学习模型探索人工智能的创造潜力。第一件经大型拍卖行(佳士得纽约拍卖中心)拍出的人工智能艺术品,就是出自Obvious之手。Obvious借助其所创作的作品,分享他们对人工智能及其社会应用价值的愿景。

机器将大量人类艺术家创作的肖像作品当作素材来源,成功创作了《贝拉米家族》,该作品通过不同的人物、人物所属时代和创作风格描绘了一段欧洲历史。在人工智能创作的过程中,没有人介入干预其创作过程。机器尝试描绘我们人类祖先的模样——这就是机器拥有创造力的证据。

 

#5

杰克·埃尔韦斯(Jake Elwes)

《Zizi和我》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杰克·埃尔韦斯(Jake Elwes),媒体艺术家。他着眼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其作品既寻求机器创作中的诗意与叙事性,也探讨、质疑了其背后的准则和伦理。他的最新作品 Zizi Project 通过在现存数据集中加入变装表演者探索人工智能的偏见,揭开并颠覆了人工智能系统的神秘面纱。

《Zizi和我》是变装皇后版的“我”,和深度伪造 (A.I.) 克隆出的“我”共同完成的双重表演,变装表演旨在借用音乐剧的形式,来颠覆和挑战关于人工智能和性别二元论的现有叙事。艺术家为这段表演训练了一套神经网络,这套网络能够通过学习新的运动来控制虚拟身体。

 

#6

Entangled Others工作室

「混合生态系统」摄影师:蒋琛祺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Entangled Others工作室是一家由前建筑师、生成艺术家,神经艺术家,声音艺术家组成的多元化艺术机构,致力于揭示在我们错综复杂的现实里,看似独立的数字和物质世界实际上是紧密交织、相互联动的。通过展示经过大量视觉训练的神经模型,作品实践了对熟悉世界的想象重构。

「混合生态系统」摄影师:蒋琛祺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该作品持续探索人造生命,利用深度学习生成昆虫及其名称和解剖学描述,旨在以“新标本”的形式呈现“数字原住民”昆虫的自然多样性,而不是通过精确而贫乏的数字复制。作品中的人造生物并不试图模仿现存的昆虫,而是尝试体现一种昆虫的“本质”——这种“本质”来源于机器学习算法对现存昆虫数据集的认知,从而生成对自然的一种非人类视角的新奇理解。

 

#7

Certain Measures工作室

Certain Measures艺术工作室利用各种可视化技术、科学的理念和虚构的集合艺术,在人与机器、自然与技术交错的空间里进行艺术创作,以建筑和雕塑装置、视频和沉浸式体验以及各种刺激(对物理现实的数字处理充满想象)为创作载体。

图片来源: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废品挖掘》是一个由数据驱动的流程,它使用大数据将不规则、不均匀的建筑废料库存转化为新的形式。它通过复杂的扫描和分类,在废品中发掘每一部分独特且最佳的用途。通过算法设计出新的结构,尝试用这些碎片建造出精确但不完美的、谜一般的结构。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建筑自动化,解决了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迫切需求。

 

导览嘉宾是谁?

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张周捷副教授,同时也是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家,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自2010年创立张周捷数字实验室以来,一直是数字创作领域的先锋实践者。

张周捷认为,数字语境中的事物可以像自然界万物般生长变化,他所做的即是寻找其中的原理和迹象。他的作品主要关注逻辑的极简性、结果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而这一切都源自他对自然的理解。

李茜,上海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毕业,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

-/-

“我想到了一条无限的线,我画了出来:这条线一直延伸下去,一直到宇宙的边缘,宇宙就是这样诞生的。”

还记得博尔赫斯写在开头的那句话吗?这句话即是人工智能对博尔赫斯的戏仿。它的“作者”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学习应用程序GPT-2语言模型。

机器可否思考?当图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觉得他疯了。机器如何能够思考?!思考,以及创造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类才拥有的能力。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越来越不确定。GPT-2以及类似的人工智能不仅可以通过大量“练习”创作出音乐、图像、诗歌,甚至小说;他们还永远不会疲倦,具备无限的精力和无止境的学习能力。

会不会有一天,《银翼杀手》里的一幕也成为现实:人类根本无法通过思辨的提问分辨人和穿上人皮的机器,因为人工智能也拥有了回忆、共情、私欲、牺牲、妒忌等一切人性特质,可以思考和创造,甚至从人类手中夺过主宰权。

“沙之书”展览当然无法解答这些问题,但假如你对人工智能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已发展到何种程度感到好奇,或者你经常思考人与机器到底谁才是主宰,亦或者你想一窥“非人”角度介入艺术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创意火花,这场展览和我们的导览直播,真的不容错过。

 

扫码预约,和我们一起感受人工智能艺术的别样魅力吧!


 

 

TOPYS. Live是由TOPYS创办的线上创意分享及艺文频道,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原创、有深度、有质感、有现场体验的直播栏目。

TOPYS. Live目前内容包括MindTalk创意公开课 Online、线上看展、品牌开放日等等,我们邀请包括创意人、策展人、品牌主等在不同的实地场景里进行分享和导览,让用户可随时随地观看,轻松吸收创意新知。同时所有节目提供高质量回看。目前TOPYS. Live已在TOPYS 官网(www.topys.cn)及TOPYS APP正式上线,更多节目与直播欢迎点播。

 

 

 

人工智能艺术展 艾厂 沙之书
沙之书:机器和“我”,到底谁在做艺术?
TOPYS.
2021-10-27 16:05:10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定格在热成像里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