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第N天,居家已经成了习惯。
每天早晨不必定闹钟也会被楼下居委会呼吁大家主动禁足的喇叭声喊醒;日常最大的运动量就是做饭和吸地板;唯一的面对面社交还是社区发“大礼包”时邻里间交换食材;和春天最大程度的亲密接触是不时走到阳台或窗边,呼吸一口湿润的空气。
大概许多人都是这样度过的。
当然也有幸运的少数,足不出户就可以拥抱四季。
最近,朋友圈里陆续有人晒出自己种的蔬菜,微博和某书上「阳台种菜」「阳台花园」这类话题标签热度也明显提升。当然大部分活成“都市陶渊明”的up主不是疫情后突然冒出来的,翻看人家春种秋收的点点滴滴,越发觉得这份幸运和勤劳、耐心、坚持分不开。
一位朋友因为疫情工作停摆,闷在家里二十多天,突然研究起水培生菜。我问:“等它长出来,你都放出去了,种来干嘛?”
“找点事做,自救呗。”
的确,越是外部动荡,越是需要内心清明坚定,成为自己的锚。
「种菜」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切面,但认真生活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奉上一份与「种植」有关的生活纪录片清单,在这个“养在深闺”的郁闷春天里,一起拥抱绿色吧!
#01《最大的小小农场》(The Biggest little farm)
是纪录片,也是一部真诚感人的故事片。
《最大的小小农场》记录了美国加州的一对夫妇花费七年时间,将洛杉矶以北1小时车程的1200多亩荒地改造成一座有机农场的故事。
成为农场主之前,约翰和莫莉生活在洛杉矶城内,分别是动物摄影师和美食博主。莫莉喜欢在阳台种菜,一直梦想有个如童话绘本中那样充满鲜花、果蔬和动物的农场。直到他们收养了一只小黑狗,为它取名Todd,向它承诺再也不会抛弃它。只要约翰夫妻离开家,Todd就会狂吠不止,搅得邻居不得安宁,房东向他们下了驱逐令,但换一所公寓也解决不了Todd的问题。莫莉的梦想成了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单一种植型农场成为主流的趋势下,约翰和莫莉看似不切实际的主张也吸引了少数投资者。拿到钱和地之后,困难的部分才真正开始。怎样把一片土壤贫瘠板结的土地变成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农场?
七年之后,约翰用影片还原了整个过程。看这部片子,总能在杏巷农场里看到《夏洛特的网》的影子。万物有灵,在一片小天地里,人与动物、与大自然慢慢找到和谐的节奏。
或许是职业习惯,约翰和莫莉一直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也给影片积累了大量丰富真实的素材。除了专业的摄影师,约翰还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自然的兴衰、生死的循环,微小与恢弘,在他的镜头下都得到恰到好处的安置和解说。最终,约翰用这些素材呈现出节奏起伏舒缓、真诚感人的影片。
#02蒙顿·唐系列
“造园的第一要务是让自己开心,否则它可能无法打动任何人。”
说蒙顿·唐是近些年英国最受欢迎的园艺作家和主持人,应该不算夸张。他是《园艺世界》(BBC一档从1968年开始播出的园艺节目)、《小花园大梦想》、《天堂花园》和「蒙顿·唐花园」系列等多档园艺纪录片的王牌主持人,也是畅销书作家,他的书为无数热爱园艺的英国家庭提供了种植和造园的灵感。
蒙顿年轻时经历过成功、失败,为抑郁症所苦,后来自学成为园艺师,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所在。他经常分享自己从园艺中获得的感悟:“园艺的真正重要性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力量,无论花园多么小甚至看似微不足道。如果你开始种植任何东西,成果都会令你感到惊讶的。”“到户外去,让泥土弄脏你的手,让阳光晒着你的背,让自然界的节奏与你相连,这可能是最好的良药。” “对于一座花园,寻求一个理想的‘完结’,终将归于失望。它是变化着的,一直都是。它能变得更好,也时常变得更糟。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变化,随机应变。”
蒙顿的作品很多,但最推荐的两部还是《园艺世界》和《小花园大梦想》。前者以蒙顿自己的花园为拍摄地,也会定期穿插全国各地观众的“投稿”(摄制组会前往被选中的花园拍摄和采访)。这档节目的风格偏“技术流”,蒙顿会示范和讲解诸如如何从种子开始种植多年生植物之类的干货知识。
《小花园大梦想》中,蒙顿会去到全国各地,帮助私人花园园主打造或改建他们的花园。摄制组记录下条件各不相同的花园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既有专业的建议和技法,也有温暖感人的故事。主人们会用花园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会为了一场梦幻的婚礼翻新花园,也会用心给孩子打造一小片绿色……小小的花园里,的确藏着普通人的伟大梦想。
#03《人生果实》(Life is fruity)
“越是认真生活,生活会越美丽。”
有人说《人生果实》虽然是部纪录片,但却拍出了小津安二郎电影的味道。
这部经常占据各类排行榜前排, 被形容为“现代陶渊明式生活”或者“《小森林》的现实版” 的片子, 可能很多人都至少看过一遍。
90岁的退休建筑师津端修一和87岁的妻子英子住在爱知县春日井市郊区,坚持靠自己的双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过着朴素充实的生活。和那些精致修剪整饬的花园不同,修一和英子的院子更加质朴。树木是几十年前初建房屋时种下的,已经长成浓荫遮蔽的样子,100多种蔬菜水果随意地分布,修一制作了小名牌,防止英子弄混。耕种、一日三餐、家务活、定期采购、写明信片……平常的琐事因为用心经营显得动人。
二刷这部片子,被修一的处世态度打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被外部世界的节奏裹挟,一股脑扎进生活的激流,无目的地疲惫前行,但修一告诉我们“从自己能做到的开始,一件件来,缓慢而坚定地前进,慢慢来”,“越是认真生活,生活会越美丽”。
#04《孩子们的菜园农场》
“我其实不爱生菜的,但这次的很赞。”
在荷兰,小学生的必修课中有一门是「种菜」。
从1920年代阿姆斯特丹粮食危机开始,「菜园学堂」的制度就确立下来。今天的荷兰,每年仍会有数万名小学生走进菜园,通过种菜学习和了解动植物知识,接触大自然,甚至学会简单的烹饪,体验创造和收获的快乐。
《孩子们的菜园农场》记录了一群孩子从春天播种、施肥、除草到秋天收获果实的全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水果萝卜也自有美丽之处;明明平时不爱生菜,自己采摘的就特别好吃;水蛇看上去很吓人,其实是最胆小害羞的动物之一;鼹鼠的嗅觉超群但视力很差……透过他们的眼睛,自然万物都变得神奇可爱,阳光和劳作就是最棒的课堂。
看完就……一整个羡慕住了,而且非常治愈。
#05《食材花园》(The Edible Garden)
“人们总是认为花才是园子中的亮点,但实际上蔬菜也一样明艳动人”。
主人公爱丽丝·福勒是位作家兼园艺师,住在城里的她有一个小小的露台花园,有一天她突发奇想:要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尽量不去买商店里的蔬菜,改吃自家种的蔬果。而且她希望自己的食材花园要既好看又多产。这可能吗?
爱丽丝·福勒的种植经验非常适合空间有限的有机蔬果爱好者,通过调配不同植物的种植时间、比例,确实可以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花或者果蔬端上餐桌。除此之外,你知道荨麻泡水是绝佳的肥料吗(除了味道恶臭之外);你知道想打造好看又多产的食材花园,能开出动人花朵的豆类是首选吗;你知道番茄看似常见且好种,其实却是“夭折”率最高的蔬菜之一吗?以及,挑选植物幼苗时要看的不是叶片,而要倒置盆栽轻轻拔出,检查它的根须……类似这样的小tips,《食材花园》里到处可见。
相比于蒙顿·唐的绅士风度,爱丽丝·福勒更像是一位可爱的女邻居,穿着碎花裙子或者英伦格子衫,毫无顾忌地跪在地上,对她的植物付出全副心血。片中还会不时穿插可爱的简笔画和几帧黑白照片来提高全片的观赏性,所以整个画风非常明媚温暖,适合春日。
-/-
也许此刻,身处疫情中的你无比烦躁、焦虑、抑郁,紊乱的节奏让你觉得生活支离破碎。建议换个角度,从琐事中发现一些乐趣,比如烹饪,比如种菜,比如开始记录生活。记得保持让自己开心的能力,因为疫情总会结束,但生活会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