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也许你至今都未曾踏足,听到确切的地名也毫无感觉。但偶然看到某一街景,却能立马与脑内的某段记忆联结起来,惊呼:啊,原来是这里啊。
要说“原来是这里啊”的地方,濑户内海算一个。
这里有草间弥生的大南瓜:
看起来不太像小提琴的小提琴:
藏了150多只喵星人的海岛:
经常引得真海鸥围观的手工海鸥风向标:
是的,以上的这些都与「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有关。而就在4月14日,2022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开幕了。
原研哉的「三年模拟」试卷,
这次答案是人
从2010年第一届开始,原研哉就揽过了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的视觉设计。因此三年一次的推陈出新,颇具自我挑战意味的命题作文,就成为了原研哉的“三年模拟”。
好在一直惊喜在线。
让我们逆时间来观测它的变化好了。2019年,是在岛屿之下中穿行的深海鱼类,比起清新的自然风景,更希望唤起观众的「疑问」与「惊叹」。
2016年,飞扬的旗帜和一望无边的湛蓝海水,是大多数人对群岛的第一印象。
2013年,依旧是飞扬的旗帜。连续两年都使用了这一提示性很强的画面,不难看出,是在刻意强化这一艺文节目与本地文化的联想性。
相比起来,第一届的海报就显得常规了很多。直接带出了海洋这一最强势的城市单品。除了这一画面之外,还有橄榄、码头以及老街的场景特写,将当地名物浓缩到了首次的自我介绍当中。
纵然「海的复兴」是一个基于品牌活动而考量的长期主线,很难再玩出花样,但2022年濑户内国际艺术祭视觉中的轻巧又不轻浮的人本色彩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人的失语,是我每次观看一个先锋性的建筑、一次前瞻性的艺术活动时最深的担忧。如果只是把一个孤零零的点移植到了不同的地方,如果某种从向善出发的美育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意义并不大。
在展示过纯粹的海、安静的风、生动的特产名物等符号之后,今年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的主视觉洞察到了藏于艺术品之后的「人」,且是上了年纪的普通居民。这些最local的人如何感知这一场域,以何种心态迎接盛大艺术展?才是更有意思的话题。
日本是高度老龄化的社会,而在上田义彦的镜头下,这些头发花白的老人显得朝气蓬勃。他们戴上了色彩明快的墨镜,与岛屿风景融合在一起。
原研哉说,戴墨镜有利于让他们更为放松,敞开心扉。同时,墨镜也可以看作是艺术的隐喻,即便害羞也无妨,玩起来吧。
延伸设计也非常可爱,黄、绿、红三色代表了岛上的明媚风光。
老人们的笑容,一定是最好的宣传语,仿佛在告诉那些还在踟蹰的人们:
这里不是一个包裹艺术糖衣、吸引游客的糖衣,而是我们真实生活且热爱的地方。
岛屿漫步时能看到的,
不止熟悉的风景
这一依山傍海的独特场域中,除了风景本身、人的气质之外,用「赏味佳期」将人们诱惑而来的重要因素,还是展期仅180天的艺术品。
除了开头提到的那些标志性的建筑物之外,还有一些令人深刻的作品。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在直岛新开的两个艺术空间。
由安藤忠雄操刀的「Valley Gallery」,是安藤忠雄在直岛设计的第九个建筑。三十年前,安藤忠雄设计了Benesse House Museum,它既是直岛的第一座艺术博物馆,也是一家酒店。而在三十年后,他又为这里带来了一个新地标。
这一画廊位于Benesse House与地中美术馆之间,与草间弥生作品《那西瑟斯的庭院》在空间上形成了互文。“创造一个独立的建筑空间,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现有的地形和树木”,是这一画廊设计理念。从目前释出的图片来看,折角般的天窗使得画廊具有极强的呼吸感,能够承接四季流转中的风雪雨露,实在很有安藤忠雄的特色。
同时,位于Benesse House公园,2006年开馆的杉本博司的作品空间「时间回廊」(杉本博司ギャラリー 時の回廊)也经历扩建、修整后再度开放。
如果你也感兴趣,并且条件方便的话,不如选好日期,在春夏或秋冬的展期内骑车单车去岛上转一转。毕竟在种种客观因素阻挠的当下,那些以为能“下次一定”的艺文活动,真的太容易变为看一次少一次的“过期不候”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