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期间我爱上一把椅子,可它要卖三万块!| 我不理解

六月初,瑞士老牌家具制造商Vitra宣布将推出法国设计大师让·普鲁维的经典作品——Fauteuil Kangourou休闲椅的复刻版,全球限量150把。根据Vitra日文官网给出的价格换算,每一把Fauteuil Kangourou的售价为27000多人民币。在开放销售的当天,这150把椅子就被抢购一空。

了解建筑和设计史的人都不会对让·普鲁维的名字陌生,他的创新性、先锋性和严谨的工程师精神使得人们在聊起二十世纪的大师时,无法忽略其存在。

让·普鲁维的经典“标准椅”

当然,你可以认为「我不必了解普鲁维或Vitra,并不影响我欣赏这件作品或者为它掏腰包」;或者你可能会质疑「什么经典复刻和限量销售,是不是骗我交智商税的噱头」;又或者,你会犹豫不决「看着挺漂亮,可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呢,毕竟淘宝上的仿品看着也差不多」……总之,真金白银的消费之前,没有人不想“把钱花个明白”。

还有一些人经过了漫长的居家办公生活,才发现方寸之地中的零零总总原来都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指数。尤其是久坐起身后腰背的酸痛麻木,它仿佛在说:听,丧钟在为健康而鸣。那一瞬间,相信最神经大条的人也禁不住要方寸大乱。于是,一把舒适、美观、贴着「符合人体工程学」标签的坐具就这么被列入了消费计划。

话说回来,无论你掏腰包是为了审美、品味还是健康、舒适,这一期的「我不理解」,就是为了帮你把钱花个明白。

为此,我们邀请了设计师品牌URBANCRAFT的创始人、家具设计师李希米,有多年家具行业从业经验的品牌策略负责人Linkai,以及有“地下复古王国”之称的上海家居家具买手店Redzipi的主理人深岚,来分享他们对那些无数次在你脑海里浮现的问题的看法,比如:买家具,奢侈品牌=设计感保障吗?人体工程学是不是智商税?所谓经典和限量,只是噱头吗?为“不舒适”的高级感买单我是不是傻?等等。

 

消费经典,

我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宜家最贵价的扶手椅被冠以“斯德哥尔摩”这种自带高级感的名称,售价为1299元;看上去更豪华舒适的沙发椅价格则从1799-2499元不等。

相形之下,Vitra这款折合人民币27115元的大师椅对国内最大基数的消费者来说,已经不算便宜了。但对设计师,以及一部分选家具时除了有功能诉求还追求个人审美和品味体现的消费者而言,Fauteuil Kangourou的价格不仅可以说在合理的接受范围内,甚至“还算亲民”。

蛋椅
金·卡戴珊工作室收藏的原版昌迪加尔椅,每把价值十余万

同样是顶级的欧洲家具生产商,丹麦传奇品牌Fritz Hansen复刻大师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蛋椅(Egg chair),标价5130美元;意大利品牌Cassina近两年复刻了现代主义大师 Pierre Jeanneret的昌迪加尔椅,大火之下,某宝仿品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但正品定价仍在2300美元左右,而且这些产品是大量供应。Vitra这款椅子出自普鲁维之手,并且限量生产,本身就为产品附加了一点收藏价值,如此算下来,好像还真的有被说服。

但这是不是也相当于在说,我为椅子花的钱,一部分也花在大师和品牌的名号上,椅子本身的功能性在这种模式的消费行为中,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

TOPYS:以 Vitra这次的动作为例,所谓经典复刻的椅子,多大程度上是品牌或大师加持而产生的溢价?多大程度上是工艺或功能本身的价值?

李希米:首先我认为Vitra这款定价是相对合理的,因为一款椅子如果限量生产,从打版到材料的匹配,成本都会高一些,还要付给设计师版权费,这次的Fauteuil Kangourou是生产150把,价格才会定在这个区间,如果是10把、20把,肯定还要增价。你也看到,150把很快就卖完了,就说明价格没有高到离谱。

Vitra作为一个有很强设计师基因的品牌,它的经典产品有相当多是会被各国博物馆或者艺术家来收藏的,的确有它在设计界的象征意义。加之Vitra的设计师本来就是优中选优,普鲁维对于Vitra来讲毫无疑问是最有销量和品质保障的一位。这次这个作品差不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创作,当时可能受限于各种原因没有投产,我猜测是当时普鲁维本人提供了一批手稿,而其中有更适合大批量生产的,比如他本人最具代表性的标准椅。相比之下,这一把在设计上的创新性没有那么突出,但你放在今天看,它依然是美观舒适和具备可收藏性的。

深岚:我个人觉得vitra 复刻让·普鲁维的经典作品Fauteuil Kangourou ,是很正常的品牌动作,你总是会有一种热情,再现经典,让当下的人们也能容易地拥有,是品牌和大师的共同作用而产生溢价,工艺或者功能本身是最基本的产品属性。

Linkai:对,其实品牌、设计、大师这三个东西它是融在一起,没有办法被单独区分开来去看的事情。Vitra可以做经典复刻首先是因为它在自己的产品体系里积累了大量的大师版权。除此之外,它也在做设计教育,比如它们自己有一个收藏了400多件作品的博物馆,相当于是记录了欧洲家具设计发展史的,还有拍摄纪录片《Chair Times》,包括复刻经典也不是第一次,所有这些有商业目的和非商业目的的动作,让它这个品牌自身已经成为经典设计的文化传承载体了。从这个角度讲,你消费经典的同时,也在消费经典承载的精神上面的附加值。

Vitra复刻的Fauteuil Kangourou

李希米:是的,设计是物质性的,但也是精神性的。单纯用功能来衡量坐具的价值也不是太合适,所谓功能性,一张椅子可以坐就是具备功能性了,根据不同场景功能性也有不同要求,比如飞机上的椅子肯定是有功能性的,但它有时候并不一定舒适,因为它的功能性首先要考虑安全性。

我倒是还可以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品牌其实也在筛选用户,通过对消费能力、对设计认知的考察等等。这两点要分开,买Fendi、阿玛尼的人和Vitra、Zanotta、Magis这些品牌的人群可能有重合,但肯定不完全是同一群人。其实设计感跟奢侈品牌或者昂贵的价格,有一定的矛盾点。奢侈品很多时候其实是设计感没有那么强的,你承认吗?它要让大多数人觉得这个东西好看,你才会去消费,所以它在设计上的追求就没有那么极致和纯粹。

所以对品牌来说,家具市场是很细分的,设计师品牌也不会害怕因为高价或者造型前卫流失掉占多数的消费者,它的一切展示、展现都是为了向那少数认同它理念的人去传递设计的价值。

Linkai:另外一点可能是你在消费之前不太有体会的,就是品牌后面的整个商业体系的价值。以宜家作为对比,它所有的设计都是为它的商业逻辑来服务的,比如要节省物流和运输的成本,它必须要有平板的包装,和适应自主组装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它的销售方式也是仓售一体的直营模式,没有过多的中间成本。但像Vitra也好,其他的设计品牌也好,它其实整个经销体系是另一套很完整的系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它都有经验丰富的经销商可以确保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购买体验,和专业的搭配建议。当然,还有品牌自身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了产品的工艺水准。所以我会觉得这种品牌它本身的工艺价值和商业体系的价值,都是为产品和品牌的价值感提供了相当的支撑。

Magis的Puppy椅也是这两年大火的椅型

 

高级感、人体工学、环保材料、经典复刻,

噱头那么多,我到底怎么买?

交流的过程中,两位浸淫在家居行业多年的专业人士不约而同地传递着这样的一种观念:品牌无论如何是无法把东西卖给一个没有被教育过的市场的,因为它卖的不不仅仅是产品,还在售卖它背后的设计价值和文化价值。

自动代入“未被教育群体”视角的话,这些说法听上去会有些刺耳,但对设计师和从业者来说,这其实无关褒贬,只是大环境导致的客观事实。

同样客观的是,一方面我们大多数人对设计缺乏系统认知;另一方面也有人利用这种认识的匮乏,创造了层出不穷、云里雾里的营销词汇,比如高级感、人机工程、环保材料、经典复刻等等。

以至于很多消费者一听到这些就竖起“反诈”神经,捂紧钱包逃之夭夭,心里念着“随便买个基础款用用不是省时省力”。

对于以上,专业人士又有什么忠告呢?

工业设计师Niels Diffrient设计的Freedom,获得多项设计奖,也被许多互联网公司批量采购作为办公椅

TOPYS:人体工学这个说法时下挺火的,尤其是疫情这两年,经过隔离、居家办公,很多人购买坐具的时候会考虑它是不是符合人体工学。所谓人体工学到底涵盖哪些方面的规范?有的人也说,人体工学是和生活习惯关联的,那我们中国人去购买国外品牌的产品,会不会有这方面的不合适?

李希米:对于设计者来说,人机工程学这个东西一则体现在物品尺寸上,举个例子,我们东亚人使用东西的尺寸跟欧洲人有差异,其中日本人身材可能更小号,他们的日用器物的尺寸就更小。比如说MUJI,它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品牌了,但我记得在米兰的时候去逛MUJI店,它每一排的展览空间非常小,有个意大利人看前面的时候,一转身屁股就碰到身后的货架,这个意大利人就说‘日本人设计的东西怎么这么点儿’。也许他们在规划展览空间的时候,就没有因地制宜。

再比如中国人用桌子740、750(毫米)都可以,德国人可能有760的高度,但日本人的餐桌可能就是720的高度。是会有这种轻微的差异。

但我认为对家具的设计和挑选来讲,并不需要那么苛责这个东西。人机工程它可能对于一些很精密的很狭小的空间,比如赛车,或者汽车是重要的,因为这种场景下你在这个很小的空间里,可能几个小时不动。但是对于家具,比如椅子,人在正常情况下,其实不会像你在开车时坐得那么老实,所以如果是座椅餐椅的话,它的椅背能抵住你屁股到腰的部分,达到340的一个高度,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舒服的了。

每个人的偏好也不同,高一点、低一点、硬一点、软一点,这个东西是人机工程统一不了的,它在不同场景里是一种流动的以及变化性的要求。它只能是有一个符合大多数人的度,比如你的靠背不能只有10公分,或者和底座完全呈90度角。

尤其是在设计品里面,如果所有的东西都符合人机工程学,你会发现这些东西的造型会特别无聊。也不要指望人体工学的椅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不如多起来活动活动。

TOPYS:那我们再来说说高级感,拿坐具来说,一些冷的、硬的、看上去没有那么舒适和亲近人的,反而会被宣传为是高级感的,这个词也有点被“用烂了”,所以高级感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指向简约?

李希米:从设计师的角度讲,高级感是个模棱两可的词,并不是那么具体和准确。

比如我们Urbancraft有一个子品牌Monochrome,它就是视觉上偏冷的,铝管焊完了之后没有做什么装饰,包括焊疤也是裸露的。但我们不是为了追求所谓高级感,对我来说,用先锋性形容它就比高级感准确。

Linkai:我觉得高级感这个词其实涵盖面特别广,而且对高级的定义,不同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打个比方说baxter这个品牌的很多产品在视觉上还是比较热情、比较温暖的,但你也不能说它不高级,对吧?然后像Zanotta的Super Studio系列产品,可能别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感的产品,但它作为一个几十年前诞生的设计,到现在依然具有它的先锋性,这也是一种高级感。

Baxter的经典款沙发椅AMBURGO BABY

李希米:是,每个人对高级感的定义不一样。我认为高级感不一定指向简约,但它一定是指向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种设计。

深岚:对的,高级感来自于用户本身以及他对空间的认知搭配,高级感某种程度上是人赋予的。

Kartell的经典款“幽灵椅”

TOPYS:我们中国人买东西喜欢要求货真价值,具体到家具上,可能一个黄花梨的木头、一个真皮的包面、或者是榫卯雕花这类工艺更能说服人去付高价,但是国外设计类品牌好像很少强调材料,是为什么呢?

李希米:其实怎么说,材料方面的认知在欧洲这一块其实比较成熟了,对于材料并没有一个绝对严格的要求——就是这个材料一定要跟东西的价值和品质挂钩。

你可以看到欧洲相当大部分品牌都是用这种贴皮的材料、甚至玻璃、塑料,比如说Kartell,它是一个做塑料家具的品牌,它在欧洲和意大利有很多的客户,那些人会觉得可以把塑料这种材料的设计做得这么好,它是一个工艺、技术和设计几者结合在一起的完美案例,我就愿意为这个东西买单。

这一点跟中国有一部分消费者的固有认知其实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里面的设计感,它的比例造型,跟人之间的关系风格,然后会希望通过设计给你提供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材料仍旧是在整个的审美体系里面占相当重的比重的话,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关注到设计,是处于比较入门的一个阶段。

TOPYS:买手店也是近年来越发受到大众认知的商业模式,既是在与消费市场接轨的前线,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设计教育的功能,那据您观察,买手店最近几年的受众人群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对设计有认知和愿意为经典设计消费的人群体量增速如何?

深岚:就我的观察,一方面,目前在中国愿意为设计消费的群体还是非常有限,这需要消费者和作品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和对话,专门去收藏经典作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对作品的认知,这类人群目前并不多。但另外一方面,这个群体也确实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面貌,我们这里经常会出现艺术家和邻家大叔大妈同时逛店的情景,95后和00后也在不断加入Redzepi 的客户群。

Redzipi既是家居家具展示空间,同时也是年轻艺术家的展览空间,被称为魔都的“地下复古王国”

 

 

面对好看但“不合适”的家具,

该下手吗?

对于消费,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理念。到自媒体时代,几乎每个人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甚至被放大,舆论引导的战场里,没有一个确定的勇士,大家都有可能是恶龙。有人说,便宜没好货,人不识货钱识货;也有人说,不要买最贵的,要买最适合自己的;还有人说,管它适合不适合,喜欢就是我的cup of tea。

已经过了“管它适合不适合”的年纪,逐渐开始认定要买最适合自己的,但还是经常会为了个人评价体系里贴着“华而不实”标签的物品、生活方式心跳漏半拍,然后陷入纠结:“要不要尝试下?也许看上去不搭,却别有一番韵味呢”。有过这种经历的应该也大有人在。

丹麦设计大师Verner Panton的经典设计“潘顿椅”

TOPYS:一件很有设计感的、经典款的家具原本不在我的消费半径里,但就是好心动,买回去又担心和整体的家装无法融合,该怎么决断?

Linkai:我觉得如果说你已经在考虑去购置一件经典作品的话,我当然会推荐你就去把它搬回家里用一用。虽然说这里面可能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认知,但最简单的就是,我们所有的人对美和舒适的体验都是相通的。你既然一开始会考虑这种类型的产品,就说明起码这个东西是在你的审美体系内的。至于它和你的家装搭不搭,其实只要使用者喜欢就可以了。

Cassina复刻的经典款—昌迪加尔椅

李希米:对于消费经典我个人持一个很开放的态度,当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块。但是说家具的风格和你家装的风格搭配的话,还是建议谨慎一些。因为家具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是要跟你这个人的喜好审美,包括你整个的家庭装修、你的空间结构产生互动的。

深岚:我非常认同设计师的观点。从实操层面来说,我们强行把某一款经典或者设计感很好的产品去推荐给小白,这种成功率几乎为零。这个不是我们单方面去打通某些节点就能促成的,就好比钥匙和锁都在客户手里,更多程度上需要消费者自己打通,前提和根本来自消费者自身的需求,例如他首先就迫切需要一把椅子。所以说,买家具没有捷径,只有多看多了解,多学习。

但非要说的话,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优先考虑的,对我而言,我会考虑第一眼看到它时,是否让我感官舒服,有坐下的欲望,再来才可能会有购买的动作。

-/-

和专业人士的交流并不能一步到位地解决我们心中许多疑惑,反而有种类似两个不同频的电台偶然串线到一起的感觉,要努力地抓住和理解对方,同时也要努力厘清自己多头绪的思路。但这种不适和陌生感不正是不同观念框架相互碰撞和交流时候的火花和意义所在吗?打破原有的认知边界,在「我不理解」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世界的更多面向。

 

让·普鲁维 vitra 椅子 家具 设计师品牌 买手店
居家期间我爱上一把椅子,可它要卖三万块!| 我不理解
阿诚。
2022-07-08 15:58:47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作为当代人的“精神布洛芬”,Jellycat告诉了我们什么?| 品牌兔子洞
终于,我知道了Mother的名字由来
平静的疯感、荒诞的幽默,全在他的拼贴里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