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工作中总要面对的内心煎熬之一,大概就是既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审美标准,又不得不接受诸如(画风不协调的)logo再显眼一点,或二维码再大点的需求。
现在,这里有个参考方案,也许能够帮你在下一次天人交战的时候,找到第三条路。
位于巴塞罗那的创意设计工作室Pol Solsona Studio为Embassa’t音乐节设计了今年的主视觉,以“human adaptation”为核心概念,工作室找到了“二维码”这个立足点。就像我们熟悉社会在不断适应被疫情重塑的世界一样,工作室选取他们看来“最寻常甚至无聊”的二维码,将它进行各种变化,作为整个视觉系统的核心要素,不断去“适应”不同的平台和渠道,以此诠释他们对人类适应性的理解。
理念上很不错,而设计中难点在于,对这些二维码进行扭曲、变形也不完全是随心所欲的。在某些时候,设计师要兼顾它的实用性和设计感,换言之,在将其变成一个设计元素的同时,还得确保这个二维码能扫出来。(虽然我试了下,我并扫不出来。)
另外,为了保持人们对二维码的熟悉感,设计团队沿用了这一符号传统的黑白色,“只变换形状不仅能让二维码更容易识别,也能带来一种特别的优雅和力量感。”工作室创意总监Pol Solsona解释。
就说,视觉冲击感是有的,但二维码动起来,看着还真有点晕,不知道这样能不能炫瞎客户的眼?(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