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的大姐大,生活中的小女人 杨智勇走访林少芬




以前有个宝洁公司的广告,是用玉兰油的一位女生不小心掉了丝巾,被一位男生捡到,男生惊讶地看着她,那熟悉的感觉,声称她是自己的高中同学。然而那位年轻的女生却傲气的回道,她是他的高中老师。月前,老细(林俊明先生)差遣我采访少芬,也给我带来了同样的惊讶。老实说,本人一直以来都很仰慕少纷,人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在专业上的成就更是业绩斐然,待人处事又谦和亲切。 接下来的报导,就让我以「实录」方式让读者更能体会少芬的真实精神与韵味。 弃粉笔从戎 投身广告业 杨:请先给读者介绍你的工作经验吧! 林:八八年我进入奥美广告,这是我做的第一家广告公司。九六年离职,进了BBDO,这是第二家,就是这样而已。 杨:在奥美之前呢? 林:之前在英华初级学院教书。当时拿到政府奖学金,没办法,只能去教书。 杨:教什么? 林:音乐!因为我在大学读社会学,然后荣誉班时选修中英文翻译,这些都不是教科目,而刚好在教育学院主修音乐,所以当英华初级学院要找一个音乐老师时,就去了啊!我也同时兼教中文。然后我觉得教育是我的专长。 杨:可你现在还是在教学生啊,你不知道吗? 林:哪儿有啊?(作者指着门外的创作组,顿时大家都笑了。) 林:没有啦,他们自生自灭啊,我才不管他们呢! 创意这东西就是谁有慧根谁就做得好。话说回来,毕业后我只教了一年多的书,88年底就离职进了奥美,然后就一直呆到去年。 杨:从教书到做广告可是很大的分别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听说那时你业余兼做几份稿进入奥美的? 林:我那时候是半只脚跨进奥美。当时的洋人CD给我一些稿子看,然后我就写了一些概念,之后他们觉得还可以,就这样混进奥美了。在大学时代,我一边在新加坡广播电台写稿兼职广播,主持时事节目「焦点30分」,一边也替新加坡广播电台写稿及主持古典音乐节目。可能因为有这一方面的广播经验,所以进广告公司会比较有利。 林:去奥美的时候,刚好奥美是乱世时代,很多洋人。我算是唯一的华人,刚好就有很多机会,我第一个比较可看的广告系列就是Guinness 健力士黑啤酒广告(红舌狗红啤酒),因为那时Guinness 没有人要做,主要是它的诉求对象是一般蓝领阶级。所以一般洋人觉得这是一个低级产品,都不想做。那就推给公司我这个唯一的华人咯,于是就做了林子祥的一系列啤酒广告。因为广告很直接,创意很直接,大家很快就知道:「哇, 原来这个人还可以做广告」。Guinness该算是第一个大家知道是我做的广告系列吧! 创意跨中西 提案自己去 杨:那你的创作是从英文做起,还是从中文坐起? 林:其实两种都做,已经分不出中英文了。很多中文稿是当英文稿做成了以后,因为有中文市场,所以就把它翻译成中文。但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我把英文创作改变成以中文思考的广告。像中国银行是用中文思考的,Pidemco Land 则用英文思考,而Guinness则有两套,好像「你怕黑吗?」是很中文的,但英文的稿是跟中文稿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还是讲「屁话」,但崮中精神却截然不同。其实,在创作的过程中,已分不出中英文了。 杨:你都是自己去提案的吗? 林:多数是的。 杨:那不是很吃力,很辛苦?在一间规模这么大的广告公司凡事都亲力亲为,兼职几份工作? 林:还好,因为我觉得有时候由自己来提案,比较容易让客户感动。 杨:这样的锻炼好吗? 林:好啊!创意人如果能够自己去提案,总是一项优势。 杨:那你怎样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技能? 林:我喜欢听歌,喜欢看书,各类的都看。 杨:我发觉你其实时间很少,因为你忙吧? 林:我睡觉其实时间很少,我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五六个小时。 杨:不觉得辛苦? 林:习惯了。我每天都希望花一点时间读书和听歌。像有一阵子,我全部看外星人及科学类的书,发现这是另外一个领域,也让我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 杨:那你觉得栽培一个像你这样的人会不会很难? 林:不会啊,很多人比我聪明,很多人都比我好。做创意一定要努力,然后在加上一点慧根及机会。你用不用功你的作品看得出,骗不了人。 杨:我发觉你既然已经坐在这个执行创意总监的位子,而且在广告界很多年了,为什么至今很多的创意还是自己去做呢?比方说制作啊,想创意啊,拍电视广告啊……,为什么不交给创意小姐做呢? 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意空间,他们也做自己的东西呀!我们都是分工合作的。 杨:你喜欢这样的一种「工作制度」吗? 林:很喜欢啊!因为我觉得没有所谓做了ECD,就不再工作了。我自己也需要学习,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学到很多东西。 杨:那你多年来怎样去把品牌和市场概念与创意相结合? 林:其实我不是一个策略性的思考者。 我有时候是天马行空乱想,然后再回来看策略。我不是那种很系统化、很懂得用左脑思考的人。有时候想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后就问:「怎么样才能把它们绕回到策略来。」可能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苦了内部的同事,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想什么,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但是那个成果出来的时候,可能比较有惊喜,比较有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也喜欢看各国创意的广告录影带及不同的广告书,发现:「哎,怎么有人可以这样想东西的?」但我不想抄,因为别人都已经做过了。可我也会佩服人家:「怎么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考?因为那么不一样!」这也鼓励我,刺激我、推动我,在创作时尽量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 杨:那你是个女强人吧? 林:我不是女强人,我是小女人。 杨:为什么这么说呢? 林:我是普通的女人啊!我很爱打扮,喜欢逛百货公司,怕老啊,爱美啊,八卦阿……。 你知道啦,所有女人有的那些弱点我都有啊。所以只是一个普通人啦。 杨:如果你帮客户搞好了第一个广告,但第二、三个广告他们也要同样的创意,那您会怎样去说服他们呢? 林:如果我觉得这个概念还能继续延续下去,我会做,因为我觉得它还有延续性。但是,当我觉得这个核心概念已经到了应该改换的时候,我也会告诉他们。创意是替客户解决问题。好像林子祥系列做了6年,我写了、拍了20个林子祥的广告,对我来讲,应该是这样的。而中国银行,我做了一系列4个广告,我很希望再多做一些中国银行广告,但却想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和执行。 杨:是不是你跟客户的感情都很好,对他们都有交待?他们都很满意你的作品吗? 林:一般的客户都会跟我相处得还不错,他们通常信任我,做出来的东西他们都会很满意。但这给我的压力更大,因为我觉得:既然他们对我这么信任,我一定要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因为客户如果把东西交在你手上,就是希望看到最好的东西。那责任就完全由你来扛了。 反而一些坏的客户,有时候是他们自己做错决定,你反觉得,责任没这么大。像中国银行客户对我很信任,整个过程几乎都很顺利,拍片的时间也给我很大的弹性。我拍了8个月,等天气、等气候,等什么什么的……, 他们都愿意给我空间。 Pidemco Land及Guinness也是这样的,他们都会愿意给我很多机会发挥。因为他们对我的信任,我更愿意做得更好。我是很虚荣的人,当客户在拍掌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定要做得更好,让他们更欣赏我的创意,这就是一种鼓励,一种属于广告人的虚荣感。 杨:从你开始入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今时今日这个地位?今时今日的这个成就? 林:没有,完全没有!因为我只知道,我什么都是『半桶水』的? 杨:好大的半桶水啊!! 林:真的是半桶水。懂一点音乐,懂一点美术,懂一点英文、一点中文,一点影像,懂一点这个那个……,那像我这样的人去做什么呢?只好做广告了。 管理靠无为 创意要慧根 杨:大多创意人脾气是不同的,有些暴躁,有些疯癫,有些是很静,自己做事情,很独立性的,不要任何人插手等等,那么你怎样去管理这群形形色色的人? 林:我是无为而治的,真的不管的,我管他们干嘛?!因为创意人你越管他就越讨厌你。他们也管不了我啊,我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搞砸了创意就好。当他们把作品交给我看时,真的烂的我就丢掉,也没有说伤感情什么的,不好的就得重做。好的就称赞一下,多鼓励,对我来说好的人最终是好的,不好的很快就会看出来。你也不用刻意去栽培某个人或者刻意去压某个人,“water will find its level”。我只能尽量制造一个conducive (有益)的创意环境,让大家好好工作。只要最终把东西做出来就行了,我不想管太多。 杨:那你觉得你最大的满足,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林:生活啊!因为广告人常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品牌,不同的问题,所以也逼着自己去看不同的书,接触不同的事物,到不同的国家等等,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杨:比方说你做了一个自己觉得不是很开心的作品,不过之后大家都夸好,那你觉得这样的广告成功吗? 林:不错啊,这样就好了,有一些广告我做了都没有得奖啊,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好,那就好了。客户喜欢,消费者喜欢,那还有什么好去嫌的呢?有很多广告,只是给评审看的,不是给消费者看的。 杨:那你赞同「黑猫、白猫」那个说法吗?有效的广告就是好的广告? 林:对。但是,很难看很难看的广告,大家看了很讨厌的广告,多数也不是什么好广告。 杨:刚出校门的学生,怎样将自己「栽培」到一定的程度,怎样去走这条路? 林:我觉得做广告,真的要有慧根!有的人花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是他就是做得比别人好,因为他聪明。机会也很重要,最后要讲的就是要很努力,要很用功,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做广告的。 杨:你觉得新加坡广告,无论中文或英文的趋势、走向和发展如何? 林:新加坡的平面广告发展得很好,但许多抄袭的影子太明显了。很多年轻创意人很喜欢走捷径,因为赢得广告奖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做scam ads (假广告,为赢奖而创的广告)。 所以有很多为赢奖而不择手段,这是新加坡一个很大的趋向。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在新加坡电视上看到的广告,很少有太好的创意的;每天翻报纸,也翻不到太多很好的广告,怎么新加坡的广告公司在全世界大奖如D&AD, Cannes, One Show, Clio, CA 等都表现卓越?广告到底是登在哪里?是登给谁看的?一问你就知道,都是做给评审看的。新加坡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就是很多创意人都爱走捷径。但新加坡比起其它的一些亚洲国家,确实是走得较快。这可能和八十年代有Neil French, Jim Atchinson 这一些洋人,让新加坡广告人早搞清楚洋人得奖的游戏规则,也很快就抓到做得奖广告的窍门。这不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而是有外人在教的,西方人的一套让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是好是不好,则是见仁见智。 杨:之后呢? 林:将来就看整个大环境的发展了,我想还是会有很多很好的创意人继续出现,因为新加坡毕竟是个文化交流频繁的大都会,还是会有很好的创意机会的。最近面试,也看到很多很杰出的年轻人,我想该不会有青黄不接的现象。



杨:最后问你有什么遗憾的吗? 林:我常觉得做了广告,我真的都把我的嗜好、兴趣都放弃了很多,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因为生活晨昏颠倒,想多听歌、多学些乐器的时间都减少了。 我希望将来老的时候有一门手艺,可自娱自乐! 综合这次访问,笔者从林少芬身上得到一种感觉和一种领悟: 一种感觉是:灵气自然流露,创意澎湃洋溢。 一种领悟是:管人要靠无为,广告要有慧根。 我看林少芬初见少芬,该是在九十年代初。印象中的她,眸明齿皓,灵气闪动;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不缓不急,自有一番优越的气质。我心里暗中在猜,她是哪方世家的名媛?也不禁联想起台湾的胡茵梦。 往后几年,看见少芬创作的广告片多过看见她本人,往往在拍案叫绝之余,总有邀她出来品茶的冲动。 近年再见少芬,她依然脂粉不施,成熟之美更和她的内涵之美互相辉映;这时联想的是中国的巩俐。 从本地创作人的层次来看少芬,若说苏秋平是放浪无羁的大侠,陈耀福是朴实无华的小子,那少芬便是令人又妒又爱,飘逸如仙的女侠了!总觉得她信手拈来皆佳作,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惊喜与好评。 撇开她个人在广告创意的难得成就(她的广告片创作数量和赢奖佳作,更多得叫老外创作主任也羡慕!)以及品牌建立方面的深入见识,少芬的个人修养和接人处世态度,更是像啜一杯罕见的好茶那么令人渴望和回味!





智勇 走访 女人 生活 大姐 广告界
广告界的大姐大,生活中的小女人   杨智勇走访林少芬
insun
2008-03-16 04:06:29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你这病,少上点班就好了
如果生活赐你悲剧,把它做成玩具吧!
他们吞下生活的五味瓶,变成笑话讲给我们听|灵感手抄本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工作暂停,为韩女文学的第一枚诺奖举杯|灵感手抄本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