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上总有不少“抓马”,有的乌龙是因为心潮澎拜而留下一句口吐芬芳的俗女式出糗,有的是同音异字闹出了笑话,也有的是设计师给颁奖人挖的坑——在前几天的第34届金曲奖上,艾怡良就不小心中招了。
艾怡良在颁发最佳单曲制作人时误把评委签名“陈建骐”看成获奖人的名字,巧的是,入围名单里有“陈建玮”,再加上评委签名潦草,因此把奖颁给了陈建玮。直到陈建玮都快说完获奖感言了才发现颁错奖,得奖者其实是嘟嘟和周已敦。
艾怡良事后在直播时内疚地道歉,被卷入乌龙的陈建骐和陈建玮也作出高情商回应,舆论几乎都一边倒,大众在尴尬得脚趾抠出三室两厅的同时十分同情并理解艾怡良的处境,因为任谁看过这届金曲奖的揭奖卡片都能共情——
如上图所示,评委签名过于喧宾夺主,硕大且龙飞凤舞的评委签名远大于其上方的获奖信息,再加上是颁奖典礼这种紧张的场合,脑袋宕机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当晚的出错的其实不止艾怡良,YELLOW黄宣也是揭奖卡片的“受害者”。
颁奖人作为揭奖卡片的使用者频频出错,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锅该设计师背,质疑这次揭奖卡片的设计合理性。
台湾设计师黄祺浩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给组委会“支招”,其实只要一个简单的改动就能尽量规避念错得奖者的问题。此前代到艾怡良“社死”现场的网友们几乎都表示“改完后正常多了”、“这样谁还会念错”。
但也有人觉得这样显而易见的方法不会是给金曲奖做设计的人不懂得的道理,暗示最终的呈现未必是设计师本意,而是相关方的需求,乙方也无能为力,这就是后话了。
类似的乌龙还在2017年的奥斯卡现场出现过。由于揭奖卡片的奖项名极小,且在卡片底部,颁发最佳影片时,颁奖人被给错成了最佳女主角的揭奖卡片,并浑然不觉,待《爱乐之城》一众主创轮番发表感言过半才发现真正的得主是《月光男孩》。
所以,也正是这次契机,乌龙轮番上演后,大家在也开始关注揭奖卡片的使用者界面,什么样的设计才是便于使用兼具美观的?这是抓马之后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有网友举例金钟奖的揭奖卡片就很舒适,信息呈现是颁奖人所习惯的语序,奖项名称、获奖者、相关单位、评委签名从上至下呈现,不容易出错。而且还加粗放大了最重要的获奖者信息,并在评委签名的横线有所标注,总的来说,把念错的空间降到最低。金钟奖揭奖卡片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设计却是最实用最稳妥的范例。
有一说一,现场的真实情况也侧面体现了金曲奖的保密性极高,从评委、颁奖人再到典礼现场的司仪、音效老师等工作人员都不能提前知道获奖者信息,只有当信封揭开之后才能反应,每个人的临场反应“共谋”了这届金曲奖的乌龙,谁来背锅都不应该。
不过,就算要保持保密性,颁奖工作在使用者经验方面也有可改进的空间。正如马世芳给出建议,可以让颁奖人提前熟悉揭奖卡片的模板。就像在邮局寄信填写信息时,一旁总有范例说明,同理,提前让颁奖人知悉信封内文的排版,提醒颁奖人应当重点关注获奖者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