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重新养育一次的东亚小孩,投入身心灵怀抱|创意笔记03

 

确定性退潮,身心灵当道。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低理性、高感性的时代。

年轻人开始在上班和上学间选择上香、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求佛。左手赛博木鱼,右手转运水晶。上班莫动肝火,下班占星塔罗。

人们越来越佛、越来越玄,也越来越接受在个体努力的边界之外,存在着一个无能为力、不可预知的命运,于是转身向内,开垦起过往因人定胜天的积极社会叙事而过度紧绷的心灵。身心灵产业由此乘风而起,成了一桩蓝海生意。

到底什么是身心灵(body-mind-spirit),它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一场提倡“身心灵修行与改造”的新世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中。这场社会思潮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罩子,把所有主张玄秘力量的宗教、心理学、传统习俗全都笼在其中。

发展到今天,身心灵产业和心理咨询、冥想、香氛、占星等以修复身心与关注情绪为目的的生意开始交叠。这个拼盘而成的大杂烩产业,既踩中了时代情绪,也招来了质疑。

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我们先来看几个切面。

当治愈成了热门生意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人们在经历重大挫折或病痛后,往往会经历存在主义式的觉醒,这是一种领悟在生命真谛、意识到自己本应该怎样姿态活着的时刻。

新冠疫情,就仿佛是全人类的一次共同的存在主义觉醒。

疫情后,消费者的情绪骤然变了。人们好像一夜之间变“老”了,变得节俭、存钱、信命、耳顺,在消费上的表现就是——(1)寻找平替的节俭消费;(2)储蓄为上的存钱经济;(3)追求顺心的悦己经济。

逆天改命的时代叙事已经失效,不如学会放过自己,所以“治愈”也成了消费关键词。

在咨询公司英敏特(Mintel)2023年中国消费者报告中,“疗愈之年”被写入了标题。关注身心健康、给予舒缓温暖松弛的产品越发受追捧。

英敏特(Mintel)2023年中国消费者报告

 

以下五个产品方向,通常会被纳入“疗愈生意”的范畴:

(1)正念和冥想(包括线上app和线下课程)

(2)五感疗愈(其中听觉的颂钵和嗅觉的香薰仿佛成了白领生活方式潮流单品)

(3)修行(以禅修和旅修为主)

(4)宠物疗愈(年轻人不再轻易生育,从宠物身上收获了治愈和陪伴)

(5)泛心理(包括心理测试、占星塔罗、泛心理咨询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三个新晋热门的案例。

 

冥想APP

早上打开手机,盘腿来一轮正念冥想,成了城市打工人在打八段锦、卷多邻国之外的另一种放松方式。去健身房没有合适的团课、去线下空间又有些过于郑重其事,对都市人来说,最方便的,就是用手机APP播放背景音与引导语,自己营造出一个赛博冥想的小角落。

在美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冥想APP竞争者有两位,「平静」(Calm)和「头脑空间」(Headspace)。其中Calm有更丰富的哄睡故事与白噪音,而Headspace有更多垂直硬核的冥想训练。在2023年,Calm已经突破400万付费用户,营收过3亿美元。

本身冥想和正念是来自印度,却是先在美国火了之后,又传回中国。

在国内,冥想APP「潮汐」也吸引了2000万用户,其中50%为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且女性占60%(这一性别比例和Calm类似)。

但是,冥想APP的走红也许也和疫情封闭的特殊节点有关,可能回归喧闹的日常,人们用冥想正念来「自愈」的需求也许就没有那么旺盛了。2023年,Calm和Headspace的营收都环比下跌,也是一个数据上的暗示信号。

 

2023年,Calm和Headspace的营收都环比下跌

 

 

治愈香

香料原本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行当之一,相传克莉奥佩特拉Cleopatra从罗马驶回埃及的船都飘散着兰花叶、蜂蜜、花粉的香味,香料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货品。

所以香氛产品并不是新贵,属实是老钱。

但香氛原本是多是用于社交礼仪,近几年才开始承担起了“情绪疗愈”的功能,这才成了治愈生意中的当红炸子鸡。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嗅觉经济发展趋势与商业机会研究报告》中显示,当下人们消费香氛更多是为了“悦己”,不再只是为了社交场合的得体,还为了在独处的时间里,能沉浸在让自己平静愉悦的味道当中。所以涌现的表现亮眼的品牌闻献、观夏等,也在产品设计中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与文案氛围。

在伊能静疗愈风、一场5千万GMV的小红书直播带货中,主打情绪治愈的emonster香氛蜡烛是主推单品之一,也让人们看到了治愈消费的拉动效应。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嗅觉经济发展趋势与商业机会研究报告》

 

 

泛心理学

在周围全员问你MBTI是什么时,你点开了测试链接,晕头转向地做完题目之后,发现要看到完整测试结果,还需要付费。

这种付费性格测试,以及线上塔罗星盘占卜都属于泛心理服务。像“简单心理”“壹心理”“KnowYourself”等线上APP,则是更主流的泛心理业务玩家。

沙利文发布的《2022中国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白皮书》中,泛心理服务被定义为“为普通用户提供如替代型心理服务、身心灵服务、情感咨询、职场咨询、情绪管理等轻量级心理健康服务,专业知识度较低”,通常以“互联网为媒介”。

但它们更多的是在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缺口太大的情况下,发挥安慰剂作用的平替代餐。

Forbes援引了专门研究全球健康产业的独立机构GWI(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2023年的报告,在年末全球精神健康产业将突破6万亿美元(难得看到了trillion这个单位),其中疗愈旅行、Spa、健身、心理健康业务都以2位数的势头在增长。在国内,泛心理健康服务市场的规模也是逐年攀升,沙利文预计2024年将突破80亿。

然而,面对如此大的市场,专业人员却是极度紧缺的状态,出现了准入门槛低、缺乏规范化管理与标准体系的问题,而不专业之下的“乱相”也是身心灵产业灰色地带。

沙利文发布的《2022中国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白皮书》中显示泛心理服务市场逐年增长

伪科学?反科学

 

在强调“你要放松、你要快乐”的身心灵产业中,出现了两种极端。

一端是极度的“松”,主打人生就是不需要负责任的玩耍和游戏。一端是极度的“紧”,用自我羞辱的方式被注入所谓的正向能量。前者抓住了社会中自卑失意的群体,而后者则瞄准了急需鸡血的精英群体。

来看两个被媒体都报道的令人瞠目和唏嘘的案例故事。

在2023年9月,新周刊一篇《加入灵修后,他们从裸辞到负债百万》引发热议,一个由名为“学霸猫”的群主创办的身心灵社群,被推到大众视野中。在这个社群中,践行着“学霸猫”从国外心理学者修‧蓝(Dr. Hew Len)所提及的清理方法,这种方法在畅销书《零极限》(Zero Limits)等书中被提及。

具体就是,对生活中所有遇到的糟心事,领导的责怪、突然的裁员、无望的工作、考不上的公,全都在心里默念“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然后将它们清理干净。

据说是来自夏威夷的自我清理“智慧咒语”

 

说到这儿,这种处于积极心理学与压抑情绪之间的灰色地带操作,本不值得特别关注,然而,群主积极推广的能量扩张游戏,才让这个社群开始令人费解。

群主“学霸猫”将群名改为“霍格沃茨凡学贵妇分校”,主打用“金钱流动来打开自己的能量”。简单来说就是,随意花钱,花得越多,能量越高。

比如,学霸猫会随意提高入群费用,从1999涨到9999,给出的理由是“好玩。为什么一下子涨十倍,因为好玩。” 她还会拉着慕名而来、线下见面的学员逛商场买名牌,群里还流传着“爱马仕能量很高、买东西不要看吊牌价格”的说法。

于是,群里一些成员也开始祼辞、掏空家底住高档酒店、贷款逛奢牌,最后身无分文了开始在群里发收款码,让群友打赏支持,“让金钱流动、让能量扩张”。有人甚至负债消费了40多万,最后还是父母给填上了窟窿。

这类灵修的“能量、清零”话术只是外包装,本质似乎还是消费主义的刺激短暂,用来缓释人生的痛苦,玩的其实是一场“逃避的游戏”。

 

如果说宣扬“高能量就是玩耍和快乐”,是击中了暂时失意者渴望摆脱生活重担的心理。那接下来的这类“灵修营”,则是由一股从硅谷刮来的高能量风潮催生的畸形产物。

在硅谷创业神话中,人人仰慕的“大佬”,以乔布斯、马斯克为典型代表,都有一种据说是能“扭曲现实的能量场”。而“高能量人士”也成了一些高管、职场人、创业者渴望呈现的形象。一些以这类金领为目标的泛心理学营也乘风而起。

受嬉皮士文化影响的乔布斯也热衷于冥想

 

这些线下课程通常打着“私董会”“训练营”的名称,以“心灵探索课或灵修课”为定位,课程目标说是让参与者探索生命高峰、创造开发潜能、突破自我局限、活出内在天赋。

但课程的环节却让人目瞪口呆,比如,在暗黑的环境中,让参与者上台分享自己最深的痛苦,直到当众崩溃,再以释放情绪为由让学员进入亢奋状态,以此认为收获了能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洗脑与PUA的传销现场。

无论是学霸猫提倡“花钱吸能量”,还是灵修训练的激发潜能,都是身心灵产业缺乏规范的表现。

像最近流行的颂钵,从喜马拉雅地区流传而来,说是敲击颂钵发出的声音能有助眠疗愈的作用,但因为没有科学专业体系,有的人表示花钱躺在那里,一群人都没睡着干瞪眼。还有转运水晶、芳香疗愈、塔罗占卜,都带着“心诚则灵”的玄学,如果用科学理性的目光审视,是会打上不靠谱的标签。

颂钵

 

“不科学”,也许是对身心灵产业的普遍质疑。然而,“科学”,却就是身心灵产业质疑和反抗的对象。

接下来,让我们回溯身心灵并不长的历史起点,会找到为什么它会是今天这幅模样的原因。

嬉皮士在路上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生命要经过多少的牺牲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会了解活着的可贵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 这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鲍勃·迪伦一首《答案在风中飘荡》,也许就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一批年轻人的写照。他们质疑、他们迷惘、他们渴望意义。

60年代,那是怎样的光景呢?二战结束、经济飞升,但越战偏偏打响了,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一批年轻人开始质疑上一辈的资本主义狂飙突进,开始对效率至上的经济理性社会开始反感,甚至对西方主张科学理性的思想传统失去信心。他们喊出Peace and Love,并探索流浪、群居、反叛的非传统生活方式。

嬉皮士文化开始兴起,这一代的年轻人也被叫成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

而身心灵产业的许多特点,都能从“垮掉一代”中找到源起。

约翰列侬与瑜伽士马哈里什@getty image

 

 

在路上与禅修

“大山极具忍耐,半佛之人。” 我喝了口酒大声说。在月光下走回那棵老树桩时,我看到一切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这句话摘自“垮掉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当时迷惘的年轻人们为了寻找内心意义,开始自驾、骑行、背包徒步,到自然中去寻找答案。也同样是在路上,他们找到了来自东方的力量——佛教禅修。

“垮掉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纽约客

 

这种在他们眼中的东方智慧,和西方现代所提倡的理性与科学截然相反,讲究用一种更全面更直觉更体验的方法,去内观、去感受当下,带着开悟的淡然与闲适,立马吸引了这批对现代西方文明失望的年轻人。

同样是“在路上”代表作品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也把“禅”托举到了极高的位置,认为这中间蕴藏着西方精神困境的解法。

后来“旅行+修行”成了身心灵产业的商业模式之一。

 

迷幻剂与音乐节

对于嬉皮士一代来说,beat不仅仅意味着垮掉,也是beatific(至福)的象征。所谓beatific vision(至福直观)是天主教用语,是看见天主的超验体验。

对于垮掉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渴望通过某些手段,收获这种宗教启示式的、狂喜的、超越现实的体验,比如,致幻剂甚至是毒品。

除了物理手段外,年轻人也选择在音乐集会中寻找这种超验体验,于是摇滚音乐节诞生了。1969年在美国Woodstock(伍德斯托克)小镇,一次主题为“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摇滚音乐节举办,伍德斯托克也成了今天遍地开花的音乐节的前身。后来,更极致的嬉皮士乌托邦集会火人节出现了,这是一个只存在于几天的狂欢节,同样是延续了嬉皮士反建制、反商业特点,主张以平等自由的互助社区来实现Peace and Love。

Woodstock音乐节现场

 

火人节现场

 

超验狂欢,是嬉皮士文化给心灵危机的人们的解法之一。

当下火爆的音乐节、演唱会,不拘小节的摆摊、露营、喝夜啤酒,仿佛也是嬉皮士精神的另一种延续(当然是把致幻剂和暴力这些因素排除在外)

又或者是因为社会境况有某种相似性,让我们觉得有精神内核的共振。整个社会太累了,想停下来喘口气歇一歇,或者给乏味的日常手动创造极致体验。那一刻高光,让我们觉得生活还值得走下去。

如果说,嬉皮士带来的禅修、超验,是给了身心灵产业打下了文化底色,而直接塑造今天整个产业面貌、甚至给它命名的,是美国80年代的新时代运动。

 

理性失落,玄秘登场

 

身心灵产业的高频词,能量、灵修、占星、潜能、高维智慧等等,其实都是来源于美国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新纪元运动)。

这是一股社会思潮,或者说简单些,就是当时人们经常谈论什么、在相信什么、在追捧什么。那——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玄学。

东西方文化中所有带“玄秘”的元素,都被推广和普及,比如,东方的佛教、萨满、瑜珈、冥想、灵气,西方的占星、基督教,现代心理学中的释梦、潜意识、积极暗示,古文明中不解之谜、UFO、晶石、地球神秘学等等,全都被囊括进这场运动中。

尽管这股思潮在80年代之后就不再风靡,但它却把身心灵产业的几乎所有“单品”都一次性推到了市场上。在昂扬是主旋律的时代,原本这些单品是小众的边缘活动,但疫情之后,经济遇冷,全球化收缩,人们开始从理性奋进中失落和迷茫,这些小众单品也开始有了受众。

 

回溯更漫长的人类历史,理性与感性、繁荣与衰退、内卷与躺平,就是历史震荡的两端。比如,把“不确定”奉为教义的诺斯替教派一直是基督教主旋律下隐约的低声。而动荡的魏晋南北朝,也是清谈与玄学当道。

在外部环境变动的当下,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一点,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

但因为身心灵产业混杂且没有统一标准,疲惫不堪、急切想收获治愈的消费者们,有时也容易成为灰色陷阱的猎物。

在心理学中,其实有“灵性逃避”(spiritual bypassing)的概念,意思是用一些灵性的语言来包装和解释,言必称“开悟、能量、觉醒”,但其实拒绝真正地面对与解决情感与心理困境。

同样的,当治愈灵修语言一旦泛滥,也会挤压专业心理学和社会专业力量去解决实际困难的空间(比如,抑郁症的专业治疗、劳工的法律保障等)。人们当然需要偶尔逃进治愈的罩子里,“你要坚强”的爹味说教,有种东亚家长式的强迫干预。但是,和一时温暖同样重要的,是意识到人生实苦并尝试面对问题本身。

那句被引用滥了但还是会被打动的话也许正是一种回答: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英敏特(Mintel)2023年中国消费者趋势:疗愈之年

沙利文《2022中国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白皮书》

新声Pro《在这里,冥想是2000万人的一种日常》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嗅觉经济发展趋势与商业机会研究报告》

Forbes The Future Of Wellness: New Data On Wellness Travel, Mental Wellness

新周刊《加入灵修后,他们从裸辞到负债百万》

腾讯科技《女高管死亡背后的灵修培训》

新京报书评周刊《从狂欢之路走向沉默,这就是“垮掉的一代”的真实面孔》

Wiki, New Age Movement

 


「创意笔记」是Minds创意课堂的内容专栏,和其他产品一致,专栏会持续更新「创意 · 商业 · 人文」方向的深度内容,同时推荐适合搭配食用的视频课程,Enjoy!

 

本期专栏聚焦在了传递着时代情绪的「身心灵产业」上。而当下火热的演唱会、音乐节、集市等,都是为人们提供了治愈的、难忘的集体体验。我们也曾经邀请过世界级数字多媒体艺术工作室Moment Factory执行创意总监Sakchin Bessette,为我们分享如何用数字艺术创造真实的集体体验。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学习 ↓ 

 

加入MindsPro会员,即可解锁完整版视频,更多深度创意内容,尽在Minds创意课堂。

 

 

治愈 创意笔记 身心灵 玄学 泛心理学 香薰 嬉皮士
把自己重新养育一次的东亚小孩,投入身心灵怀抱|创意笔记03
TOPYS.
2024-04-29 16:36:37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