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逛博物馆、美术馆的时候我们在逛什么?顾名思义,为了让自己变得博物洽闻、提升艺术审美。
而这些似乎只是文化公共场馆为人们提供的基础功能,今天人们在逛馆看展时早已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而且当商业体、社群等非传统文化场馆的空间也开始通过引入后者的功能来为自己引流或吸引同温层,现代博物馆和美术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便开始通过独特的创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有些玩法超出我们的想象,看来是时候重新认识博物馆和美术馆了,竟然还能这么玩?打破旧有的认知,艺术与文化或许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在博物馆里美美睡一觉
逛超市的时候,有的人会成为开业第100位顾客而享受免单的优惠,那么,在博物馆呢?下面这位成为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Het Rijksmuseum Amsterdam)第1000万名观众的幸运儿则得到了更特别的奖励——在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作品《夜巡》(De Nachtwacht)一旁睡一觉。
这位幸运儿名叫斯蒂芬·卡斯伯(Stefan Kasper),他在2017年6月参观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入场时他的门票被检为1000万位入场。随后,有一位专门的工作人员与他对接,祝贺并通知他接下来的庆祝仪式,包括闭馆后可以自由地游逛整个博物馆,是妥妥的VIP专场;还能在场馆内享用晚餐与美酒;最后,洗漱后睡在《夜巡》附近的床铺上。不知道在射手队卫兵们的注视下他能否安然入睡呢?
站在观众的角度看,在博物馆过夜无疑是一次特别的体验。而站在馆方的角度看,用最有代表性的馆藏庆祝可喜的参观人次,邀请幸运观众在博物馆过夜,给人以印象“这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场所,毫不费力就吸引了多家媒体和全球各地的网友高度关注,这也是一次成本很低的宣传营销。
躺在美术馆床上看奥运开幕式
要做第1000万观众需要机缘巧合,但住进美术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正值2024巴黎奥运会,爱彼迎(Airbnb)和法国奥赛美术馆(Musée d'Orsay)合作推出“在奥赛美术馆醒来”(Wake up in the Musée d'Orsay)特别活动,来巴黎看奥运的朋友们可以参与抽选,有机会在奥赛美术馆的知名钟楼住上一晚。
之所以有这个钟楼,是因为奥赛美术馆的前身其实是为万国博览会而建的火车站,钟楼的设计既能提醒旅客时间,也是一扇能给透出阳光的窗户,给人带来舒适的体验,后来渐渐没落了才被改建为美术馆。而这个钟楼被改建成酒店房间也是头一回,由巴黎奥运火炬设计师Mathieu Lehanneur操刀。
在奥赛美术馆入睡、醒来,不仅能尽情欣赏馆内大部分作品,包括私人导览为你介绍丰富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杰作,如莫奈、梵高、高更等。更重要的是,由于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历史上第一次不在体育场馆内举行,而是在对巴黎来说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塞纳河。如此一来,座落于法国巴黎赛纳河的左岸、与卢浮宫隔河相望的奥赛美术馆是当之无愧的开幕式最佳观看位。
住在奥赛美术馆钟楼的人们可以看着各个国家的代表队坐着船从奥斯特里茨驶向靠近埃菲尔铁塔的耶拿桥,伴随着塞纳河的美景,真可惜只有2名被抽中的幸运儿在有着125年历史的钟下,见证现代奥运的历史性时刻,享受此等美妙的体验。
敢不敢一丝不挂地逛展
毗邻地标埃菲尔铁塔、法国政府为了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而于1937年兴建完成的东京宫(Palais de Tokyo),迄今为止依然是一座致力于展出、培育现当代艺术的场馆,一直深受年轻观众和艺术家的青睐。
从定位看来不难理解这样一座先锋的艺术殿堂曾在2018年5月与巴黎裸体主义协会(Paris Naturists Association)合作,特别在面向大众上午的开馆时间之前开放给裸体观众——是的,此时段入场逛展的观众需要以全裸的状态进场,作为首个践行裸体主义的艺术场馆展现出了巴黎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接纳,同时无疑也是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参观体验。
在全裸逛展时段内,观众正式入场前需把全身衣物寄存在衣帽间,馆方还为参观配有专人导览。参与全裸逛展的观众感受到了和以往逛展截然不同的氛围,有的人觉得“裸体状态带来的脆弱感会让人对作品产生更丰富的感受”,也有的人觉得“行走在场馆内的裸体看起来和展出的雕塑作品进行着某种互动”。
除了东京宫,巴黎裸体主义协会还曾其他公共场所和做过类似的活动,如在巴黎的文森森林公园辟出一块“裸体公园”,以自由自然的状态享受阳光与野餐。
开一张艺术药方治好内耗
艺术也能治病?这其实在心理治疗中并不罕见,艺术确实对人的精神有“疗愈”的作用,甚至有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戏剧疗法等细分技术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和病患。
正是基于治疗和艺术的关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术馆(Montreal Museum of Fine Art)与当地医院展开合作,为患有抑郁症、糖尿病等的患者开出“逛展药方”,即蒙特利尔美术馆的门票,每位医生最多可以给每个家庭开出50张门票。此举希望通过艺术场馆的环境给病人的心理亚健康、饮食失调、高血压等情况带来积极影响,让艺术成为传统医药治疗的补充。
参与试点的医生每个月对“逛展药方”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的疗法,艺术体验可以帮助患者从日常生活节奏解放出来,像无关信仰的“现代教堂”,对摆脱身心的痛苦有一定作用。确实有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证明,参观艺术作品能提高皮质醇和血清素水平,对健康有裨益。
蒙特利尔美术馆并不是个例。英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也牵头了一个耗资180万英镑的全新公共卫生项目,其中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认可艺术课程相关活动作为治疗手段。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自1920年成立以来也保持着艺术的紧密联系,收藏有6800件作品、15000张艺术海报——规模堪比一个美术馆,始终认为艺术能身处医疗环境的病人、医护人员、访客营造友好的氛围。
排队进场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面对热门场馆、热门展览,尤其是在公众假日,总免不了排队,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才能入场一睹杰作的风采。那么你没有想过,作为观众的你在美术馆排队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斯诺伐克艺术家Roman Ondák在2004年被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收藏的作品《美好时光里的美好感觉》(Good Feelings in Good Times)就是一个由参观观众完成的表演艺术作品,把常见的美术馆排队现象放进当代艺术的语境中。
为了完成这个作品,艺术家会事先征集志愿者,室内排队人数限制在7-12人,室外最多不超过15人。但他不对人们作性别、年龄、服装的限制,只需要以日常的状态来即可。唯一的要求就是,演得像真的来排队的观众一样,尽可能自然表现。当其他观众表示疑问,他们可以即兴发挥,只要不透露任何关于这一表演的信息。整个表演大概会持续40分钟左右,志愿者会根据根据艺术家和场馆制定的时间表不断打散、分开,又重新排队,不断重复。
Roman Ondák从早年的斯洛伐克生活获得灵感,他常看到杂货店门口排起长队的人群,今天各种艺术场馆门前排队入场的观众与之类似。无论是哪种,他认为排队是一件松散、不稳定的事情,但它日常到十分有参与感,即使你不是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只要你回忆起自己的排队经历就能感同身受。
下次在美术馆门前排队的过程中,不妨把自己当作这个行为艺术play中的一环,从排队中感知时间及其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真实事件、什么是类似排队需花费的社会实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机会,你想尝试以上哪一种非传统的逛展方式?你还有听说其他更有意思的玩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