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咖啡节到刊物,TOPYS是怎么做“好内容”的

年后开工第一天,我们的设计总监过来忿忿问:“我们能出一篇内容,讲讲TOPYS都干了些什么吗?”原来,她被朋友的一句询问——“你们做公众号这么忙吗”——刺激到。

然后,(去年一整个忙到脚不点地的)狮子座原地咆哮:“我们不只是做公众号!”

TOPYS当然有公众号,但这不是全部。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创意内容平台”。所谓内容,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通过网站、公众号、小红书、视频号等渠道释出的图文与视频,这是TOPYS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此外,我们对“内容”的理解很宽广。一本新书,一张深圳可持续生活地图,一次海边晚餐,一个扎实有趣的街角咖啡节,一场能人汇聚的年终派对,一间独具策划的书店……能承载表达和创意的载体,都是我们可以生发“内容”的地方。

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希望与创意人、品牌和大众一起,共创更多有价值和意义的好内容。

这份有点迟的“2024年TOPYS大事”回顾,是一次旧年复盘,更是一份新年预告和邀约——

2025已然开启,更多的TOPYS“好内容”已经起步,也期待更多的交流和碰撞,表达与连接。

 

 

自创立以来,TOPYS始终专注于将创意领域最具质感的声音,高质量地传递出去。除了网站、公众号、小红书等线上渠道外,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多样的表达形式。

2024年代表作

《提案者2》

TOPYS第三本出版物,集结了我们与全球范围内近20位设计、建筑、数字等不同领域的提案者的对谈。

 

《TOMORROW:深圳可持续生活地图》

与On the RISE可持续创新平台(原R.I.S.E.)合作,作为主要内容出品方,将30个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可持续生活目的地整理为一份可持续生活指南,打开阅读和理解深圳生活的新视角。

 

小红书高赞笔记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有趣的灵魂,并通过多渠道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奇妙创意。

去年,TOPYS的小红书表现亮眼,多篇笔记点赞上万。不管你是来此寻找创作灵感,还是纯粹希望从那些奇思妙想中汲取些能量,我们都希望所提供的内容,能够给你带去一点帮助。

下面是去年两篇高赞笔记,艺术家Alessandro Malossi(左)和Pablo Rochat的作品分享。(点击艺术家名字,可跳转链接)

 

此外,我们也将创意城市指南”搬到了小红书这个更适合它的土壤。拒绝无趣日常,打卡创意热点,挖掘Jennie的广告牌为什么那么火,认识下日本人人打卡的走路小孩是谁(点击Jennie和走路小孩,可跳转详情),邂逅各种城中新事,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些更可体验的城市“创意”。

 

 

TOPYS始终关注消费市场的创意新动作,将品牌、创意公司具新意和洞察的营销内容、市场思考,以优质表达传递给大众。2023年的合作品牌包括伊利、金典、天猫、淘宝、小红书、余额宝、美团、雅诗兰黛、欧莱雅、观夏、李宁、洽洽、无印良品、玛丝菲尔等等,同时也与许多创意公司或工作室建立了内容合作。

2024年代表作

TOPYS x 美团谐音梗算是玩明白了,美团外卖这波欧洲杯地铁广告满级

TOPYS x 伊利伊利:半边天们,再次出征了

 

TOPYS x 安踏体育品牌IP,怎么打造才显灵?

TOPYS x 小红书家居展傻傻分不清楚,这家居展还是文案展?

 

TOPYS x 李宁

 

基于TOPYS独特的内容创作和资源整合能力,与品牌深度合作,为其量身打造策略线索及内容爆点,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内容、实体刊物、不同规模的线下活动等,打造从线上延伸至线下、线下反哺回线上的完整内容体验,有效建立认识、连接社群、促进消费。

2024年代表作

TOPYS x T33全时中心

传音总部大楼T33全时中心全年品牌内容策划及执行,推出“全时漫谈”专栏及系列主题沙龙;联动深圳本地30余位品牌主理人、创意人推出《能人热报》,并围绕该刊物展开线上线下的全城联动;通过“能人派对”活动,触达多元社群,丰富品牌面向,延伸品牌触角。

 

TOPYS x 农畉

基于餐饮品牌农畉的传统品牌活动Lontable,为其策划了联动多个品牌的全新十周年Lontable品牌活动,以轻巧的线下形式撬动和联系新社群;策划十周年“食与谈”系列活动,从感性层面巩固品牌与用户的关系。

 

TOPYS x kaledo

聚焦“街角”特性,为深圳全新商业体Kaledo打造专属专栏“环球街角指南”,策划快来道IP系列,并策划落地了城市级事件特皮市·街角咖啡节。

 

TOPYS x 印唰厂

印力集团旗下创意内容厂牌印唰厂合作,以“有意思报”为核心创意点,通过事前小程序互动与征集,kol联动,整合出一份充满趣味性的实体报纸,并在之后举办了多场线下展览,增强内容体验感。

 

 

从溪涌生活节、MINDPARK创意大会开始,TOPYS就一直致力于从创意生活和消费洞察出发,打造符合当下需求,符合城市生活需要的城市级事件,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和获得感的活动内容。

2024年代表作

特皮市·街角咖啡节

东京咖啡节在中国内地的首场落地,深度整合了咖啡与文化,在深圳这个新崛起的咖啡之城,通过咖啡品鉴、展览、沙龙、爵士乐表演等系列活动,打造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咖啡节。3日客流量超6万,活动曝光量近2800万。

 

CCC成都社群大会

2022年,TOPYS与麓客社创中心共同发起CCC成都社群大会,一个以社群为核心的创新实验大会,以开放态度链接社群、公众、社会和商业等多方力量,探索社群发展的效路径,促进共益城市和社群之都的生态发展。历时三年,大会已成长为具全国知名度的社群“年度大事件”,2024年活动共吸引超过70个城市的观众赴成都参会。

 

不知道上面的总结,是否足以回答开篇那位朋友的提问。又或者,是否能够让你对TOPYS到底是怎样的“创意内容平台”有更深、更准确的认识?

接下来,作为一个参与了部分项目的“半局中人”,我将带着一些问题,与大家一起“重回现场”,看看2024年TOPYS办公室里,到底发生过哪些事。

(出场人员:策划——chin;设计师——silin;编辑——秩秩、毛毛)

 

Q:夸一夸特皮市·街角咖啡节吧。

chin:尝味杯和套券算是一个很创新的点吧。现场反响也很好,有点超乎预期。套券全部卖完后还不断有人来询问,于是我们从各摊位回收了一些,最后也都全部售罄。尝味杯因为分量小,让大家有机会品尝更多,也间接提供了更多交流和连接的可能。

另外就是对“精品咖啡”的坚持。这个是策划初期就定下的核心,所以我们坚持现场大都要是手冲,也设计了与之对应的一些工作坊,让大家有机会走近和理解精品咖啡。很高兴这一点也从客户和合作的咖啡品牌、主理人那里得到了正向的反馈。大家觉得这是一场真正尊重咖啡的咖啡节。

最后就是交流的氛围,这也是我自己很满意的一个点。很多咖啡师和品牌,都是带着交朋友的心态来参加的,甚至有来“追星”的。活动结束后,一些台湾和日本来的咖啡师还去了不少深圳的咖啡店。我们请来的日本爵士乐队临时加演了一场,还问能不能和深圳的乐队一起即兴合作。整体看下来,大家都喝得挺开心,一起笑、聊天……很多交流在那个场合里自然而然产生,让我觉得咖啡、音乐和文化,真的可以打破很多边界,把我们聚拢在一起。

Q:整个项目做下来,印象最深刻的事。

silin&chin:很辛苦……(此处省略2小时的内容)

silin:我记得活动结束之后,有个日本咖啡品牌主理人来info区要套券。一开始有些纳闷,活动都结束了,他要这个干嘛。后来才知道他是在收集整个活动的视觉素材,他很喜欢我们的设计,想要收集全套带回去!

也想夸夸我们的尝味杯。作为一个对咖啡没有太多研究的人,现场去品尝了不少咖啡后发现,真的有区别,也发现l自己的口味偏好。我觉得它不仅是咖啡爱好者的节日,也让更多对咖啡不太有感的人,有了一个了解精品咖啡的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现场我们设置了TOPYS的十周年展,我发现真的不少人不知道TOPYS还做了这么多事。算是咖啡节之外的另一个收获吧,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和我们产生交流与连接。

 

Q:整个全时漫谈系列中,自己最满意的一期是?为什么。

秩秩: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逃离“标准生活”后,她们真的重启人生了吗?

起初我们和T33讨论过,全时漫谈这个栏目的主旨就是去挖掘年轻、多元的生活方式,虽然最后是从社群、可持续和数字艺术三个大领域来分别执行,但单从主题上看,“逃离标准”这一期是最切题的。这一期访谈了三位生活在标准之外的主理人,他们分别是自由职业者、青年养老院主理人和社区营造者。他们的人生很“不常规”,最常被问的就是“你为什么想过这样的生活?”

在与她们聊过后,我想“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宽泛的问题,或许可以被替换成“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任何关于生活的命题,其实都是关于自我的认知。那些看似独特的生活方式,或许只是一个人在追寻对她而言、最触手可及的“常规”。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另类”,也没那么遥远、没那么困难。

Q:《能人热报》制作过程中,你觉得最印象深刻的事,或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秩秩:最有感触的还是在访谈中收获到好内容,以及刊物印刷后与大家分享的时候。

《能人热报》这本刊物旨在挖掘深圳不为人知的“B面”,从策划到付梓共经历了近3个月时间。在前期采写阶段,编辑部就一致反馈:受访嘉宾的配合程度超出预期。聊到自己做的事情、聊到深圳这片热土,嘉宾们都有十二分的热情:从能躺平看夕阳的写字楼,到让宠物自在奔跑的商场,再到藏在园岭新村的艺术空间……结果最终内容多到塞不下,采访稿只能一再精简,这也是有点可惜的地方。

当刊物正式印刷以后,嘉宾们也热情地帮忙宣传,在社群、社交媒体平台上积极分享自己参与访谈的感受,甚至直接问我们多要了好几本刊物,放在咖啡馆和办公空间里供人取阅。能感受到,大家是发自内心觉得这件事有意思,才会如此深度地参与其中。看到我们付出心血制作的作品获得喜爱,这一刻是最满足的。

chin:去年和T33全时中心合作的这个全年campaign,可以说是个很完整地整合了TOPYS能力的项目。专栏文章的策划和撰写,与创意人、品牌的连接互动,最后沉淀出一本《能人热报》,还有年终的“能人派对”,以及线上线下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内容制作和落地的过程,很好地建立了品牌、创意人和大众之间的连接。

很特别的是,这个项目和参与其中的创意人、主理人们形成的是一种合作关系。整个过程让大家能够更投入其中,成为更具主动权的一份子,也与品牌、与TOPYS产生了更深的联系。

 

Q:整张地图做下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毛毛:深圳的公园很好,但生活方式品牌还要再接再厉。

On the RISE可持续创新平台之前的可持续生活地图,更多聚焦在当地的可持续生活品牌上,他们也要求出现在地图上的点位,必须是大众能够接触、打卡的地方。带着这样的需求策划深圳可持续生活地图的时候发现,深圳有很多“可持续品牌”,但大多是“技术型人才”,搞硬技术的,距离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找品牌花了一些力气。

一边是品牌的难找,另一边的是公园的难选。从“20分钟公园效应”走红后,公园就成为可持续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从深圳这座“千园之园”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也让我们很费了些功夫,总觉得这个也不错,那个也很好。同事也去公园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以至于设计连连惋惜,因篇幅有限,很多照片用不上,之后还询问过好几次能否出些其他内容,好让那些照片有机会出街。(这里就放一些吧)

最后,我们总共收录了30个具代表性的点位,从快销品到餐饮店,从商场超市到公共空间。当中既有我们对可持续生活的理解和阐释,相信也真实反映出深圳的城市特点——作为先锋城市,它以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建设、公共体验的那一面,是先进的、新的、具参考性的,而贴近大众日常消费生活的品牌,在萌发、在生长,还有许多的空间和潜力。

换言之,或许过几年,这份地图上的内容,就可以更新一轮了。

 

Q:策划农畉的品牌活动过程中,你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chin:农畉是一个很强调自然、不刻意的品牌,因此在内容和活动的策划中,很重要也很难的一个点就是,要把很多环节都设计得像没设计过一样,内容表达要做到恰到好处。

像Lontable,我们联动了好几个品牌,但不能让它们“植入”得太硬,于是要设计不同的环节,将品牌融入到体验之中,让大家能尽可能通过活动去认识和接触品牌,而不是单向地宣传。还有“食与谈”工作坊,当大家开始不拘束地自然聊天、分享,场子虽然没有火爆,但也不冷落,我就会觉得“嗯,可以了”。

还有个印象很深刻的事。做Lontable时,发现一个博主伙伴曾与我先后在同一地方供职。“食与谈”沙拉工作坊上,一个嘉宾说,另外一位嘉宾是他很久之前关注过但失联许久的ins好友。我就感觉食物和吃饭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能很自然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介质。这些感受最后也在帮助更顺畅地去策划一场“恰到好处”的活动。

合作咨询:info@topys.cn

 

相关阅读:

环球街角指南专栏

T33全时漫谈专栏

《提案者2》

2025第一周,我们和深圳最“能”的人做了本书

我们用20天,做了一份比热搜更有趣的报纸

新报纸上线,给你一点可持续城市体验

在闹市中,造一幅深圳咖啡生活图景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农畉的十年拼桌,“讲”得很少却感受更多

农畉十年,从一家店到一个品牌

TOPYS 2024 好内容 文化驱动商业
从咖啡节到刊物,TOPYS是怎么做“好内容”的
TOPYS.
2025-02-19 02:06:05
最新评论(2)
我第一次是在华为应用市场发现,阅读分类,logo简洁,点进去发现是创意,品牌,艺术等文案,之后就下载没事阅读
因为习惯在每天上班时看TOPYS网页版,所以一直觉得这是个创意平台。可能公众号流量更大吧,所以会被误以为是搞公众号的~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小孩能看懂,大人能看深。”和群玉山聊聊他们的新作
这是一只大橘……猫?
这次,他们用42台手机拍了部MV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