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来自一篇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前不久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了《“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在该文中,白烨对“80后”作家的创作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认为他们还不具备成为成熟作家的条件,也够不了资格进入文坛。他认为“80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入文坛。“从文学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而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爱好者。”
作为文学评论家,白烨很可能没有想到一篇文章会引起那么大的风波。就在此文发表不久,“80后”的代表人物韩寒马上作出了回应――同样也是在新浪名人博客上,韩寒以一篇《文坛是个屁》的文章点燃了这场争战的第一把火。在此文中,韩寒除了批评白烨“行文罗嗦,观点重复,很没有灵气和文采”“显露出险隘的圈子意识”外,还对“文坛”进行了调侃:“别凑一起搞些什么东西假装什么坛什么圈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韩寒的文章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关注,看过或没有看过白烨文章的人都加入到这场“交战”中来,且双方都不乏支持者。在白烨的博客后,不少表明自己是“80后”的网友评论道:“‘走上了市场,没走上文坛’是什么意思?文坛的概念一定是曲高和寡和阳春白雪?市场什么时候成了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了?”还有人劝白烨“放下自己的偏见,不要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指指点点一群人。”
白烨很快也在博客上作出了回应,认为韩寒用脏话骂人,已不是文学批评,涉嫌到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而韩寒亦在博客上发文称白烨“不知所云”。3月5日晚,白烨在博客上发表声明,称博客这种形式“使得恶毒占了上风”,自己对“恶语”虽然“能够容忍,但却不知怎么面对”,宣布关闭个人博客。
博客虽然关闭,论争却依然在网上网下持续进行。对于白烨关闭博客一事,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解玺璋上周媒体上发表了题为《白烨是“80后”文学的保姆》一文,表示对白烨的支持。他说,其实白烨一直是“80后”写作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对“80后”作家了如指掌,说起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如数家珍。解玺璋还说白烨曾经给他介绍过一些“80后”作者,在谈到“80后”写作时,白烨多次表示应该取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不能不负责任地简单否定。解玺璋强调说,“‘80后’写作渐成气候,和白烨的支持、推广是分不开的。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居然有人以怨报德,是我无法想象的。”
《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则表示,在整件事情当中他更同情韩寒。他认为,虽然韩寒的言论有些确实过分了,但对于“80后”文学保姆这种说法,李少君称,这正是引起韩寒等人反感的关键。白烨虽然是文学评论家,对文学现象、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是职责所在,但要“同情地了解”,如果把自己视为“保姆”,认为自己有权利对别人包办、教育,甚至是所谓“保护”,怎么会不引起被“保护”者的反抗呢?“就算韩寒不出来批评,也会有其它人,这是必然的。”
尽管“挺白”与“挺韩”一战仍旧在网上激烈进行着,但白烨却表示不愿意再提此事了,语气显得相当无奈和疲倦。他说自己现在正忙于写作,不愿再分心应对其他事情了。对于目前仍在热烈进行的争论,白烨说“垃圾就让它搁在垃圾筒里吧,何必多理会呢”。至于那篇“惹祸”的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白烨告诉读书报记者,它将会在4月号的《长城》杂志上发表。
而韩寒一直关注此事,白烨关闭博客后,韩寒发表了《辞旧迎新》(上、中、下)三篇文章和《下场我会再回来》宣告其在这场论争中的胜利,并表示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然而就在记者发文前,韩寒又专门写了针对解玺璋和陆天明的文章发在其博客上。(记者 熊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