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登场!

长江后浪推前浪,80后不能再以“年轻人”自居了,90后开始登场亮相!这些办公室新来的年轻 人是不是靠谱?他们究竟如何扮演自己的职场角色?现在,各就各位,演出即将开始。

 

  “夏天!”听到同事叫自己的名字,夏天缓慢地从格子间里抬起头,用极慢的语速对着叫他 的那个同事拉长声音回答道,“诶?”顺便留给同事一个“天然呆”的表情。


  在这个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联想大厦4层的办公室里,这个北京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四学 生已经坐了3个月了。今年2月,夏天拿着联想消费业务部销售培训生的Offer,被他的Mentor(直 接指导人)王雪松带到公司正式介绍给部门同事。那之前不久,他俩在一个联想公司组织的员工 观影活动上第一次碰面,在电影《亲密敌人》的大荧幕前,这位联想的公司人王雪松—第一 批“80后”—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比自己差不多要小10岁时,半是确认半是好 奇地问道,“你是90后?”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80万人。按正常入学年龄计 算,即将在今年夏天离开大学校园的本科毕业生,年龄多在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之间。他们中 的多数人即将作为第一批“90后”进入职场。


  联想的新员工夏天其实出生于1989年10月。过去他总是一本正经地解释自己算是“80后的末 尾”,但收效甚微。现在他已经习惯了那些比他大的同事叫他“90后”。一些同事还会在他试图 插入谈话时调侃地说一句,“少儿不宜哦”。


  除了年纪小,90后这个群体本身也和出生于不同时代的80后一样,经历了被社会贴上标签的 过程。不过,真正让公司人意识到这群“90后新鲜人”将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表现的,既不是年龄 ,也不是大家常常挂在嘴上的那些标签。


  2月初,夏天开始在联想公司实习后的一天,他的Mentor王雪松派他去一家门店连续观察店面 3天,体验终端销售情况。“提提建议。”王雪松交代。尽管夏天觉得这只是公司让新员工熟悉公 司业务的流程,但他还是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做了两份PPT发给了王雪松。


  王雪松接到邮件时有点懵,不过在开会时还是提出请夏天来讲讲。没想到夏天也就“不客气 ”地讲了一个半小时。发言完毕,台下年长的业务代理夸奖夏天“PPT做得挺好看的”,也委婉地 指出了其中多数建议的不现实之处。


  但王雪松还是把夏天拉到了那个门店经销商的公司,告诉对方这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站在消 费者的角度去看门店,建议经销商听听这些意见。然后—这次不算太出乎意料—夏天又讲了一个 小时。


  和夏天的同事一样,很多公司人甚至管理层都渐渐感受到了这群职场新人所带来的新鲜感— 有时候是“天然呆”,可大多数时候,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不太怵”。


  “90后说话也很直接,面试的时候就是这样,进来公司工作也是这样。”人人公司人力资源 及行政副总裁唐智晖记得,曾经有一个员工在公司高管和员工的一个沟通会上当面对陈一舟说, “老板您能不能别总在人人上写状态?这样会打乱我们的工作节奏!”原来是因为陈一舟这个人 人公司董事长兼CEO也喜欢一天到晚“趴”在自己公司的人人网上,发现哪里不太好就会发个状态 。“可能有时候只是他的个人感觉,但下面的主管看到后就很紧张啊,要求员工立即反馈。”唐 智晖说,而年轻员工就会认为老板的这种行为打乱了工程师的正常工作计划。


  “有时候,和90后员工的整个对话过程,你能感觉到他一点都没有上下级的概念,只当是在 随意聊天。这在以前的年轻员工身上是不太多见的。”德勤中国区招聘总监王文佶也在微信上遇 到过一个类似的例子。他觉得,这种更为直接的沟通方式在新媒体和社交工具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不论是寻求帮助、搜集信息还是发表意见,他们似乎在社交网络里表现得更轻松自在。”


  事情也没那么轻松自在,在工作这件事上,90后也表现出了现实的一面。


  在夏天所在的学院,那些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返校后仍然会建议他们去选择国企、央企、四 大会计师事务所等,说这些工作在未来薪酬有高增长,前景也更稳定。但夏天更愿意以性价比去 精算一份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当他得知在宝洁二面认识的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战友”拿到安永 和德勤的Offer在犹豫时,他给他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在四大每天13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 算出的结果是,“我在联想每天工作8小时,拿的钱比你的每小时拿的钱多好多。”


  “以前的校园招聘是应聘者被面试,现在则真正成为双选。”中华英才网华北校园总监张勇 说。在今年的校园招聘环节中,不少公司也都感受到,相比起70后和80后,90后对工作的期望更 有他们自己的现实考量。


  “1980年代找工作的人,会问你能给我什么样的工作;到1990年代,会问是否能够上保险; 2000年以后毕业的求职者则更关心你能给我什么样的培训、什么样的成长。”每个年代的年轻人 找工作时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林磊说。


  “而到了现在,这个需求更往前进一步了,在90后群体中发展得更加现实,比如看工资,看 发展的前景,考虑自己的种种情感需要。”林磊说。


  所谓的情感需要,说的是在薪酬待遇以外,工作内容与自己兴趣是否相匹配,以及公司氛围 、工作自由度等。与其说是90后新人在用这些因素来评价一家公司,倒不如说这是他们在用自己 设计的一套指标衡量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比如夏天眼中性价比不高的四大工作,在陈曦眼里就符合他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期望。2011 年国庆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接到电话通知面试的陈曦,匆匆从松江大学城出发,乘 地铁横跨大半个上海赶往德勤位于外滩中心的上海办公室里。他也出生于1990年,是上海对外贸 易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差不多一个月前,他给包括德勤在内的四大投了网申和简历 ,另一些简历则被发到一些他自己熟悉并且有好感的外企。


  “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选你吧。”陈曦坐下后,面试官向他抛出了开场白。“你们不一定要选 我的,你们也可以选别人。”陈曦认真地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让我说说自己的优点,或者是谈谈我找这份工作的动机。”得过校辩论 赛冠军的陈曦听到这个问题,心里一下生出好多个回答方案。不过到了嘴边的话,却是坦白地告 诉德勤的面试官,“其实我们无论坐在哪家公司面试,都会和对方说我们特别喜欢这家公司的。 ”他觉得这是个最好的回答,因为符合自己平时直来直去的性格和说话习惯,如果对方公司不能 够接受这种方式,那即使拿到了Offer,以后工作起来还是会有问题。


  陈曦本来对供应链方面的工作更感兴趣,觉得类似宜家这样的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优秀。在 2011年10月中旬收到毕马威和德勤的Offer后,他就放弃了一些快消和零售公司的面试,然后评价 自己在找工作这方面实在很懒。之前在一家国企毫无存在感的实习经历—大三暑假里竟然整整3个 星期泡在这家单位里无所事事,也让他之后果断拒绝了家人再为他介绍此类工作的意思。


  “德勤给了Offer以后,我觉得在德勤做税务方面工作也很好。”陈曦说自己并没有对哪类工 作向往到非做不可的程度,因为“工作只是生活里一个普通的部分”。有时候,他觉得搞科研的 父亲一辈子都在同一家国企工作挺没意思的,但同时又觉得父亲要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很不容易 。


  所以轮到自己找工作时,陈曦只给自己提了几个简单的原则:“不靠家里,收入满意,工作 内容有价值,能让自己有些存在感。”陈曦记得高中时妈妈每次要给自己买上千元一双的运动鞋 时,爸爸就会很反对说以后如果靠他自己提供不了这样相同水准的生活,反而会有很大的落差。


  “作为真正独生子女一代的90后,成长在一个物质资源丰富的环境里,所以他们在选择工作 时更在意工作环境等软性因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联合利华北亚区人力资源副总裁肖琳认为 ,90后职场新人虽然在工作机会竞争方面的压力更小一些,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对一份工作却 要求维系更多情感需求。


  现在拿着联合利华人力资源培训生的Offer的冯子昂是一个1990年生的上海女孩。父母是工薪 阶层,不过也会满足她的各种需求。小时候喜欢昆虫,家里就买了很多科普知识的书。母亲还会 主动买很多杂书给她看,因为自己小时候就没有这种条件。


  进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后,冯子昂参加了很多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她也想过出国,不过又觉 得父母为了儿女出国借款几十万甚至拿出一辈子的积蓄来没什么意义。于是她自己找到了一个学 校帮忙垫付学费的交流项目,利用暑假赴爱尔兰参加了一个论坛,“我觉得超合算就去了,也很 开心呀。”


  尽管觉得现在在联合利华的实习生活很累,六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怎么也不够,但这家公司 相对开放的文化仍然让她满意:“对衣着不要有太死的讲究,公司里面的同事要Nice一点,我不 喜欢勾心斗角或者特别沉闷的环境。”


  除了职位本身可以给予自己足够大的空间去实践想法,温和的工作环境也是夏天选择联想的 重要因素,他不喜欢等级森严的感觉。在联想内部,“天条”之一是不让叫老板。“隔壁的博士 30岁了,但是感觉却像大学室友。”


  实习工作再忙,也不妨碍夏天在大学期间养成的习惯—每天花个把小时逛人人网、发微博。 因为在百事的实习经历,他曾经想过去快消公司谋职,比如宝洁。在准备宝洁面试的过程中,他 从网络论坛上认识了一群一起奋战宝洁面试的90后毕业生,夏天称这些ID是他的“战友”。


  卓虹希就是战友中的一个。这个目前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英语系大四的女孩也是1990年出生 。当她得知夏天正在考虑联想的Offer时,就主动通过以前在联想实习认识的同事帮夏天问了联想 的待遇和福利。而在卓虹希参加雀巢面试前,夏天主动给她打了电话,把自己曾在百事这类快消 公司实习的经验以及对整个快消行业的看法都一一告诉了卓虹希,那一通电话打了两个多小时。


  “问学长问题,可能你戳他一下都不一定有反应。”卓虹希说。而在和同龄人交流时,她明 显感受到了更加开放的心态。即使是网上认识的战友,在现实中也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并且可以 经常共享他们觉得有益处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同是刚刚步入职场阶段,90后总体而言素质更高。”德勤中国区招聘总监王文佶认为,这 种综合素质从职业角度理解,是指有更高的商业成熟度和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体现自身价 值的意愿。


  在职场上,90后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公司人们不难发现,90后新员工非常愿意表现,看 上去是一个不会拘谨的群体,同时也更期待自己的工作受到认可—他们会有什么都想去尝试的想 法,也会认为如果值得,他们什么都可以做好。“但同时他们也比较容易有挫败感,不太愿意听 人说教。”王文佶认为有这些表现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评价一般总是高于外界实际对他们的看法 ”。


  这个群体同时也收到了不少关于他们“不靠谱”的评价,很多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没办法否认 。这种状态也或多或少反应在了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上。区别于以前的年轻人的那种“对自己或对 未来不确定”的状态,90后表现出来的是缺少更多的耐心。比如每年要从校园招聘中吸收大量毕 业生的四大,这两年里新员工在12个月内转换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但同时他们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联合利华北亚区人力资源副总裁肖琳认为,90后 表现得缺乏耐心的原因,可以归因于他们的成长环境本身就处在巨大的变化中,一份工作做5年或 10年对以往的毕业生来说很正常,但对现在的毕业生来说就可能是“5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会发生什 么谁都不知道”。而他们之所以被认为“更加现实”,也是因为他们这代人遇到同样生活问题的 年龄提前了。“毕业后出国留学、找工作、结婚买房的那些事,90后从更早的时候就集中遇到了 我们当时要分好几个阶段来分别考虑的问题,似乎也没太多缓冲的余地。”肖琳说,“太多的信 息和太多的选择其实也会构成一种很大的压力。”


  这些90后可能还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这种不一样,也在推动公司思考不同的管理方式。


  “今年是90后大学生大规模进入职场的第一年,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之后的人才补给 线都将开始以这个群体为主,这将对公司带来挑战。”德勤中国区招聘总监王文佶认为这是公司 和员工双方都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80后都升为一线主管了,他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 90后进行职业身份的转换,而不是单单抱怨现在的小朋友不够职业。”另一方面,公司也应该实 现更开放和多元化的文化,向员工分享更多信息,增加灵活度,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林磊则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管理者现在需要更多地倾听,“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给一个High Level的说法就够了,而是要更深地去解释。”由于90后群体的成 长经历,他们可能会自发地对某个“牛人”很认可,但对于领导、权威的概念很模糊。微软也在 尝试利用更强的企业文化去帮助新人在入职前6个月适应从学术到商业、从个人到团队的改变。“ 对于90后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老了。”林磊说。


  换个角度来看,成长背景有其独特性的90后们理所应当地该有些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且, 这将给公司带来活力。“在这种意义上,根本用不着刻意去在乎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婉转、直接还 是刺耳,而是要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说。”在联合利华北亚区人力资源副总裁肖琳看来,如 果有新员工在讨价还价,并不一定代表他在挑三拣四,问“为什么”的原因更可能是他正试图找 出如何以更聪明的方式完成工作。“我们过去接受的教育,不鼓励我们去对现有的事物提出质疑 ,对工作的态度也是要兢兢业业去完成,没有太多地思考工作的价值和创新的方法。”


  在那次认真地为门店“提提意见”之后,夏天还特意询问老员工以前的新人是否做了同样的 事情,答案是很少。但想到自己即将以新人的身份加入这家公司,夏天愿意像这样提出自己的想 法,并且努力让自己的想法被倾听和接受。


  或许,所有的“不一样”都来自我们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定义。“可能对70后、80后来说,责 任感是指完成工作,对别人负责;到了90后那里,责任感就变成了要学以致用,去推动一件事进 步,或者是对别人表示出关心,为自己和别人带来欢乐、带来好的改变。”肖琳说,“也可能其 实我们每个人在22岁的时候都这么想过,只是很多人后来都忘了。”


  

 

90一代的成长烙印


  1990


  1岁,全家人给“我”过生日,做了一大桌子菜,可惜10分钟后“我”就不争气地睡着了;还拍摄 周岁纪念照,此后成为每年过生日的惯例。


  1992


  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下海经商开始风行,深圳成为最令人向往的 地方;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成立,股民开始涌现。


  1993


  妈妈教说英语,还制成录音带;开始上特长培训班;家里有了第一台VCD机,家庭娱乐工具不仅仅 只有电视机了。


  1996


  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创立;中国开 始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微软公司发布Windows 95操作系统。


  1997


  开始上小学。在电视新闻和学校上课中知道了“庆祝香港回归”和“亚洲金融危机”,第一次接 触政治和金融这类“社会大事”。


  邓小平去世;香港回归中国,越来越多人赴港旅游及购物;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 不贬值,出口受挫,开始寻求扩大内需。


  1998


  8岁,第一次经历大规模自然灾害,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灾区;每晚守着电视机看《还珠格格》, 被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感动得一塌糊涂;买了一双NIKE鞋,被同学羡慕,开始有了“品牌”概念。


  长江淮河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开始实施;谷歌正式创立。


  1999


  同学中很多人的父母经历了一次下岗潮,一夜之间他们中很多人的家庭环境就变了;跟着父母亲 看建国50周年阅兵式,开始有了国际社会和民族主义观念。


  澳门回归中国;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袭;国企改革深化,国企职工下岗浪潮来袭。


  2000


  学校开设奥数班,周末缩水;第一次在学校机房使用了电脑,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QQ号;第一次 听说“减负”,但仍有做不完的作业。


  教育部发出《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001


  知道有个恐怖分子叫本拉登,班里的男生还用矿泉水瓶剪成五角大楼形状,分析攻击情形;因为 北京申奥成功等国内大事,第一次有了民族荣誉感。


  “9·11”事件发生;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中国男足日韩世界杯出线;中国正式加入WTO,逐渐 融入国际市场;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od。


  2002


  家用电脑开始普及,开始在QQ上认识网友,上BBS,玩网游;全班都爱周杰伦,女生传看《流星花 园》;进入叛逆期。


  日韩世界杯举行,中国队颗粒无收;中国成为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短信开始流?行。


  2003


  到处是消毒药水的味道,被要求每天戴口罩、量体温。“非典”期间中小学放假,但只能在家里 玩;伊拉克战争,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战争不只在历史课本上;记住一个宇航员的名字杨利伟,在 作文考试里被我们写来写去。


  “非典”来袭,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带来社会恐慌;伊拉克战争爆发。


  2004


  第一次知道父母的期望,要上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很多男生爱上了跨栏这项 冷门运动,视刘翔为偶像。


  雅典奥运会刘翔110米栏夺冠;保护私有财产被写入宪法;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5


  热衷于《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发短信给李宇春投票;中性打扮兴起,很多人开始戴黑框眼镜 ;开始追星,有了自己着迷的韩国偶像剧、日本漫画等。


  《超级女声》热播,并逐渐脱离简单娱乐节目的概念,在社会上掀起“草根造星运动”;国民党 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内地;中国启动汇率改革。


  2006


  第一次在网上写日志,发一些吐槽与自嘲的状态,熟知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各种恶搞和流行语;班 上流行“青春疼痛系列”小说,喜欢韩寒和喜欢郭敬明的分为两派;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


  中国取消农业税;韩寒开通新浪博客,开始博客写作。郭敬明成为80后作家中第一位自己开公司 的老板,两人的作品热卖。


  2007


  办了网上银行,登陆了淘宝网,有了第一次网购经历;论坛特别火,开始听说“炒作”、“人肉 搜索”新兴词汇。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物权法》开始实施;“华南虎”事件成为 中国互联网乃至新闻史上的经典案例;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2008


  汶川大地震,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边看奥运边准备高考;借助互联网了解全球金融危机;因 为三鹿奶粉事件第一次开始对社会和人性存在阴暗面感到愤怒。第一次觉得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 感的环境里,第一次感受到社会的瞬息万变。


  5月12日,汶川地震,6万多人遇难;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影响至今。


  2009


  离开父母进入大学。第一次独自应对压力、第一次体会迷茫和自卑;泡在寝室看动漫、打游戏、 逛字幕组;沉迷于人人网,注册了微博账号;通过媒体对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报道,开始关 注环境问题。


  新浪微博上线;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但未达成 实质协议。


  2010


  进入大二,考托福、背GRE、上新东方;看了世博会,感叹中国举办各种盛会的能力真强;知道了 “富二代”和“拼爹”,第一次有了现实中的无奈感。第一次“翻墙”;看着身边的iPhone越来 越多,赶紧也去买一台;为恋爱焦虑。


  上海举行世博会;苹果推出iPad,人们开始习惯通过手持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我爸是李刚” 引发社会对权力与社会公平话题的探讨。


  2011


  通过“富士康跳楼事件”第一次关注另一个群体的生活的权利和压力;因为“7·23”动车事故, 第一次觉得这种灾难其实离自己很近;开始第一份实习,体会到现实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是书本上 学不来的。


  富士康跳楼事件,社会开始关注新一代农民工生活状态和大型企业用工制度;日本东北部地震并 引发海啸;“7·23”动车事故引发公共信任危机。


  

 


喜欢比待遇更重要

因为要做“喜欢的事情”,王鑫参加了7年计算机竞赛,这也帮助他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文|CBN记者  文姝琪

 

 虽然决定毕业就工作,但大四刚开始的前三个月,王鑫却因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的集训 而无暇顾及自己的计划。作为集训队队长,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


  赛后没多久,网易有道的Offer就来了,他没有技术相关的实习经验,不过他参加了7年的计 算机竞赛,这被他看为拿到Offer的关键原因。


  因为来自于海南最好的高中里最好的竞赛班,当时几乎所有同学都会选择一个学科的竞赛项 目。王鑫选择了计算机。虽然与高考关系不大,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想一天到晚围绕 着备考生活”,让他把这项专业竞赛坚持到了大学毕业。


  计算机竞赛的准备的确影响了王鑫的学习成绩,不过好在父母不给他太多压力,连高考志愿 的填报也完全是自己的意思。“只选择北京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怀着对中关村的憧憬,王鑫报 考了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


  参加竞赛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认识牛人。王鑫是竞赛论坛里的活跃分子,比赛结束之后的线 下聚会更是近距离接触牛人、通过讨论提高技术水平的好机会,在一次有道组织的竞赛上,王鑫 结识了后来为自己做内推的师兄。


  很快,王鑫参加了网易有道的面试。相比起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有道的面试内容让他觉得很 合胃口,面试官问的多是与算法有关的问题。因为经常参加竞赛的缘故,他对算法的熟悉程度远 超过诸如系统开发的其他技术,“面试官擅长从简历中发现个人的特长,”王鑫说,“做竞赛的 人对其他的开发方向真的不太了解。”


  经过三轮面试和一个附加的第四轮面试之后,王鑫拿到了这份工作,今年3月开始了毕业前的 第一份实习。


  周围同学能进入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人不多。王鑫认为自己想得比较清楚,喜欢比待遇和户口 更加重要。在将近两个月的求职过程中,他甚至没有问过有道可以开出什么待遇。


  他并非人们印象中的“码农”—戴着厚厚的镜片,在宿舍里宅到天亮。进入学校的第一年, 他不仅创办了魔方社团,还拿到了全校攀岩业余赛的亚军。


  把一个魔方从完全打乱到还原,王鑫最快的纪录是16秒。这个成绩已经足以让他进入专业组 。在创立魔方社以后,他还把还原魔方的方式用口诀编写了出来。一般人只要搞懂了这套公式, 几分钟就可以还原魔方。王鑫用这个办法让学校里的魔方玩家突增,同时他在国内的魔方论坛结 识了世界盲拧冠军。他还考虑过是否要走魔方的职业道路。


  不过对技术的兴趣还是战胜了这个“不太靠谱”的想法。进入有道之后王鑫很难找到同龄人 ,周围大多硕士毕业的同事让他觉得压力不小。从高中开始他就产生了不读研的想法,在后来竞 赛和魔方世界与牛人们接触的过程中,王鑫更坚定地认为自己适合走入社会。


  但实习两个多月之后王鑫还没有完全上手,他发现所有的东西都要重头学起,“虽然接触社 会比较早,但两三年后如果不能独当一面,那么面对硕士毕业的同学,这个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

 


  

做一个“中级黑苹果”

一个充满家庭氛围的企业,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岗位,更开放的态度,这能否让卓虹希成为一个 “黑苹果”?

文|CBN记者  李博

 

 在GE员工的餐桌上,卓虹希准备迎接老板的发问。


  “什么是‘小攻’和‘小受’?”她的老板对这个词的概念很好奇,而这只是这群90后实习 生们嘴里蹦出的她从未听过的新词中的一个。


  卓虹希放松下来,随即用两根指头分别指代两位帅哥员工的形象,把原本分开的手指并拢在 一起,如此向老板委婉解释了“攻”和“受”在男同性恋中的暧昧状态。她至今还记得她在GE实 习时,90后们向年长近10岁的同事们解释潮语潮物时的“欢乐”场景。


  卓虹希生于1990年,是中国农业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生。中学时代热衷于读青春疼痛系列小 说,现在会看穿越小说、专业书籍以及经管类书籍;每天刷微博,每周有要追的美剧。她的母校 四川自贡富顺二中是郭敬明的母校,而郭敬明在回学校宣讲掀起热潮那会儿,她更喜欢韩寒。


  如今,已拿到雀巢深圳销售管理培训生Offer的她正在享受大学最后的时光。她希望自己的生 活能更充实一些,“很长时间没有新鲜的东西,感觉就像死掉了一样。”


  在农大东校区里有一面攀岩墙,卓虹希曾尝试过攀岩。她也在话剧社玩儿过票,演过“路人 甲”。无聊时,她甚至去学了十字绣、打毛线。最近又想去学轮滑,因为“这很酷”。


  两年前,她的生活和工作却是另一种状态。在相继结束新东方英语助教和英语家教的工作后 ,卓虹希感慨教师或者教导性职业根本不适合自己,愈发觉得“这样下去是在误人子弟”,尽管 她很享受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乐趣。


  这或许是她大学中最困惑的时刻,有两条路摆在她面前:曾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的她有机会 保研,这种选择将使她花更多精力在略显枯燥的学术上;但对于就业,她心中适合自己的职业一 栏是空白。


  带着迷茫,学校并非顶尖、实习经历不突出的卓虹希在大二暑假海投简历。经历诸多面试, 大三开学时,她成为了零点咨询集团的实习生,负责数据收集等工作,而她的工位“地理位置很 优越”,就在董事长袁岳办公室的斜对面。


  入职没多久,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同事的“礼物”。袁岳的秘书得知她是刚进入职场的90后, 便向她推荐了袁岳写的《黑苹果》这本青年社交指南。这本书将更热衷于参与社会事务、更社会 化的青年群体定义为“黑苹果”,并且按社交程度划分了等级,她觉得日后可以朝此方向发展。


  但两个多月后卓虹希发现“越踏进咨询业就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她已没时间关照《 六人行》里自己最喜欢的角色Phoebe,无法每天去运动,更重要的是,每天深夜返校清晨挤公交 、同时需要完成课业的状态令她身心疲惫。


  她决定从咨询业撤退,考研、保研的想法再次在她脑海里盘旋。向众多学长、学姐咨询后, 她将这段不太满意的实习经历的原因归咎于咨询业的行业性质。当翻开《黑苹果》,她当时还涌 现出另一种想法,“或许我做不到高级黑苹果,但我起码要做中级黑苹果。”


  为熟悉应届生招聘的流程,她在2011年夏天进入到联想人力资源部实习。这成为她摸索自我 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一段时间后,她的上司Henry问她,“你一直想做人力资源吗?”她 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Henry建议她做销售类的工作,因为“如果能做销售,以后就可以胜任很多 工作”。一个月后,她由于个人原因离开联想。重新寻找实习时,她把这个建议作为自己努力的 方向。


  没过多久,西门子集团成为她实习的下一站,不过因为缺乏销售经验,她没有获得销售的岗 位。她记得刚迈进位于北京市望京地区的西门子大厦的那一刻,她被舒适而大气的办公环境所震 惊。公司内着装精致的员工与她擦肩而过,这似乎就是她憧憬的忙碌而富有挑战性的白领生活。


  但现实并不如意。入职后,由于老板准备调职,她面临无事可做的窘境。于是她向其他部门 的员工发了邮件委婉地表达能够“帮”别人完成一些工作的期望,但没人回复。


  还有一件小事令她惊讶。在中午吃饭时,为防止财务损失,公司要求把电脑等私人物品锁在 个人的储物箱内,而且还会派专人抽查。“这不是我想要的公司环境。”她更期望的是那种家庭 式的氛围,她决定离职。


  卓虹希有个习惯,每离开一个公司都会和直接上司聊天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让她印象深刻的 是西门子和联想的HR对90后的评价:“你们很有活力,都是习惯于说‘我们要什么,我们希望得 到你们的培训、期待更好的工作环境’等等,但是却很少有人说,你们能为我们创造什么样的价 值。”卓虹希觉得这些评价一语中的,这也给了她更多思考。


  在经历这两次实习后,理想中的工作渐渐从卓虹希心底浮现,“我一定要找北欧、美国企业 ,一定不会找德国、日本、韩国企业。”她解释这并非出于公司地域性歧视,而是从开放、包容 的企业文化去考量得出的现实结论。


  离开西门子,一边找工作,卓虹希一边开始她下一站GE集团的实习经历。在进入Energy部门3 个月后,每天8点到9点,她得到了和正式员工一起参与培训GE全球招聘软件平台的机会,她负责 把培训的内容“传授”给她的老板,这让她觉得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不过,让卓虹希真正感兴趣的还是GE的销售部门的职位,但她的专业背景难以满足销售培训 生职位在理工科方面的要求。她的老板还在努力帮她寻找留下来的机会。Health Care部门有担任 高级秘书助理的职位,尽管这与她的初衷有差距,但没有其他更合适Offer的卓虹希还是继续实习 。


  在GE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她认识了一群90后实习生。在GE开放的氛围里,有个对星相学研究 甚深的90后甚至把星盘拿到单位给其他实习生占卜。这种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氛围完全符合卓 虹希的要求,但“即使他们要我,我还是会面临发展的瓶颈。”


  于是,在得到雀巢销售培训生的Offer后,她离开了GE。雀巢这份深圳销售管培的工作正好符 合她种种定位:一个充满“家庭”氛围的瑞士企业;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岗位;更为开放的态度 ;去深圳可以靠近家人和男友。经历了前后长达3个月共6轮面试后,她得到这份心仪的工作。


  现在,她想象中的充满挑战和有趣的生活即将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做事情不要死脑筋,可以尝试寻找相反或者与别人不同的解决方式。

文|CBN记者  文姝琪

 

 相比起很多理工男,张楠不太安分,虽然这个巨蟹男会给人“腼腆”的第一印象。


  大三下学期,他拿到了豌豆荚的实习Offer,然后和室友班长打好招呼,翘掉了大半学期的课 程,只身来到北京。最开始的两个月,张楠就住在豌豆荚的办公室里,睁眼工作,闭眼睡觉。


  那时候课程还很繁重,整个院系没有人这么疯狂,而从小在西安长大的张楠已经迫不及待地 想去别的城市生活。不过,对于翘课这种事情,他耸耸肩说,“从大一开始我就不上?课。”


  其实他也没闲着,在别人上课的时间,张楠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进入大学没过多久,他就 通过学校论坛加入了一个毕业师兄创办的创业公司,负责包括数据库设计在内的网站后端程序工 作,也借此机会认识了两个研究生在读的师?兄。


  当时的创始人想做一个本地化的电商平台,但网站架构好了,却没开拓出什么生意。张楠的 总结是界面太难看,而且他对合作者的能力也不满意。当公司为了讨论股权和期权的分配开会时 ,他压根没有出现。


  上大学前张楠很喜欢翻看一套关于聪明、智慧的励志书。他记得其中一个故事,讲一个聪明 人,当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开始种石榴,他从容器的缺乏上找到机会,种柳树编篮筐大发了一笔。


  “这让我知道做事情不要死脑筋,可以尝试寻找相反或者与别人不同的解决方式。”张楠说 。这样的书籍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让他很渴望成功。


  他甚至尝试过做销售,他直接联系过一家家电品牌的西北总代理,在学校里向同学推销净水 机;他攒过机,也做过校园手机代理,对当时诺基亚的型号、配置和价格如数家珍;他甚至还碰 触过一些灰色行业,比如为一些资源丰富的人介绍了几个想要在高考中寻找捷径的客户。


  但是,试过之后他发现,这些行当并不适合自己,比如净水机其实卖得不怎么样,“大一想 自己创业,不想为别人打工,现在看来那种想法太幼稚了。”


  与技术书打交道的过程更加愉快,张楠确定自己想要走技术这条路,而在与研究生师兄的接 触过程中,他也坚定了不读研的意愿,他从大三就开始寻找实习。


  因为从小对互联网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张楠是各个社交网站的深度用户。在微博出现之前 ,他就借助Twitter的思路实现过类似的点子。张楠宿舍书桌左边的抽屉里放着一叠卡片,上面写 着他的各种灵光一现。有些想法已经被别人实现,有些想法在豌豆荚内部的Hack Day中,张楠也 做出了颇受欢迎的产品雏形。比如一个可以与手机相连的网页端,即使你把手机落在家里,也可 以查到未接来电和未读短信,然后通过网页进行回复。


  张楠挑选实习的条件很简单,一是离开西安,二是互联网行业。一轮寻找过后,张楠拿到了 新浪、火狐和豌豆荚的Offer,他选择了最后一个。虽然豌豆荚一直都是电话面试,但当时招聘的 负责人与自己是高中校友,而且李开复和创新工场的名声也或多或少推波助澜了一把。“跟着感 觉走吧。”张楠觉得这理应是一家靠谱的公司。


  从去年3月直到现在,除了中间两次回学校考试,张楠一直在豌豆荚做Android开发工程师, 从而也成为同事们调侃的“千年实习生”。好在还有两个月,当他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成为一 名正式员工。


  公司的环境让他挺满意,比如不用朝九晚五,穿着可以很随意,创业公司几乎不存在职位高 低和阶级的分化,也没有人管他上班的时候是不是在刷微博或者看电影,“把事情做完就可以了 ,很随性”。


  现在张楠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违背内心的意愿”,即使周围的同学都去了华为或者思科这样 的大公司,但他觉得自己更明白想要什么。


  他独自背包去凤凰旅行的时候喜欢上了小城。“说不定哪天代码写累了,我就去凤凰租个屋 子开客栈,价钱我都打听好了,一年只要几万块钱,”说完他自己也笑了,“也许未来会因为一 些现实因素而妥协,但现在肯定不会。”


  

 


不同阶段不同人

“我会一辈子脸上写着安定两个字吗?我不觉得,每个阶段都应该有适应这个阶段的我。”

文|CBN记者  实习记者 娄晓晶

 


  马娇是陕西榆林人,这是个能源富集的地方。她的父亲是公务员,一直以来对她的期望都是 考研,或者当公务员、进国企,但是态度还算民主。母亲是小学老师。就找工作的结果来看,马 娇算是满足父愿,进了国企。


  马娇的大学经历有三个关键词,社团SIFE、广播台和出国梦。


  SIFE是现在中国规模比较大的商业相关学生社团之一,就是分Team真正去操作一个项目,这 个项目可以是文化产品销售或者是老字号手艺保护,马娇在大二升到项目经理,带队做的是“电 子垃圾回收”。项目分校内校外两部分,马娇负责的是校外,把电子垃圾回收推进社区。这其中 她做过最猛的一件事,就是在北大听一个环保项目讲座的时候,觉得主讲人的理念和自家项目吻 合度很高,就等到散会冲上去找人要联系方式。这位主讲人是远洋地产下环保项目远洋之帆公益 基金会的副总,一番软磨硬泡之后,马娇争到了跟着远洋的项目进社区的机会,这下就打进了十 几个社区,并且宣传费用也被包圆了。


  她还是校广播台台长,大一音乐组她还是那个一期节目做六七个小时的小姑娘,到大三就变 成雷厉风行统筹全台事宜的“帅气大姐”。马娇还参加过学校的十大歌星比赛,弹着钢琴唱着歌 进入了复赛。


  虽然爸爸说叫她考研、考公务员,但是马娇一直觉得自己是要出国留学的,这是每个读书还 不错的孩子对生涯规划的最高程度。马娇从大二就开始准备GMAT和托福,大二大三之间的暑假还 跟着AIESEC的项目去乌克兰待了五十多天,给乌克兰小朋友讲商务礼仪。但是大三回来,专业课 重,又要带社团,她的GMAT没考好,托福成绩也就100出头。


  没时间再考,马娇的大三过得挺纠结:还要出国吗?不出国的话,国企、外企、考研、公务 员,选项太多,只能边走边看。


  马娇做过几份实习,在老家榆林的央行外汇科玩票了一阵,她实在不喜欢那种死板的、和数 据打交道的工作。她也去过公关公司,只要有一个人10点不下班就没人敢下班,三位美女大BOSS 一身奢侈品就像战服,都骄傲满足地单身着,办公室政治和宫斗戏一样好看。


  她渐渐不想去外企燃烧生命了,她不愿做个工作狂,自己还要“玩”,还要打球,还要谈不 因为工作太忙而分手的恋爱,还要“平衡”的生活。


  曾经瞧不太上的留京、户口,在现实真的来临之时,似乎不再是父母眼光局限的老生常谈, 而的确有几分过来人领悟出的真理的味道。


  大四时她听了爸爸的话,投入了公务员考试大军,不紧不慢的复习考出了不高不低的压线分 数。简历也投着,国企和外企的比例保持着六比四。第一批Offer下来时,马娇拿到了普华永道— 这也是玩命的企业。在全民焦躁的大四,本着风险规避的心态,马娇选了相对轻松的税务部而不 是会计和审计,和普华签了合同,毕竟,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


  她也曾经冲动地去“霸笔”、“霸面”。在中粮简历关没过,在中国农业银行则栽在了倒数 第二面,令人欣慰又有点儿生气的是,她的男朋友最后拿到了这个Offer,先她一步落户北京。她 一个人又去了农行大楼,想和当时的面试官聊聊,但是没找着人。


  就在这时,中化的面试机会来了,在面试里她博得了副总的赏识,跳过了笔试和两轮面试, 一次面试就拿到了Offer。这是中化集团旗下中化塑料的执行岗位,为那些跑海外签单的销售们处 理后续的相关工作,不算辛苦,而且是门永恒的生意,公司又上市在即;部门的人际关系相对简 单,有不少孩子都大了的老员工,跟她没什么竞争。


  “这是我这个阶段该干的事。”马娇觉得。按照她给工作的各个考虑因素的排序,这份工作 自己擅长,发展前景清晰,并且能拿到北京户口,工作氛围还不错。


  马娇打算三年内成为行业里的专家,就职读个经济学的研究生,然后看看在公司内部有没有 合适的晋升机会,比如进入总部。“人都说90后任性、叛逆、不能吃苦,我倒是做好了吃苦的准 备。”


  “但是你说我会一辈子都这样,脸上写着安定两个字吗?我不觉得,每个阶段都有应该适应 这个阶段的我,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去飘荡,这都是可能的。”


  


 

年龄不是评价标准


没有人在意你多大、你是谁,大家评价你的标准永远不是年龄,而是专业能力。

文|CBN实习记者  曲祯桢

 

 张堃看起来成熟得不像90年出生的人。


  今年毕业的他已经拿到了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Offer,这是一件全上海只有两位本科生做到的事情。


  张堃的家乡在北京。他已经做好了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准备,因为他觉得这块咨询行业的黄金宝地可以将自己的个人价值最大化。而在工作中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是他目前第一位的追求。他一直都是如此,设计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后踏实走下去。


  小时候,张堃也像其他课余忙碌的同辈人一样成天参加培训。他天生怕水,但父母觉得男孩子应该什么都不怕,就逼他去学游泳。90后一代被父母逼着去学东学西是很常见的,这种逼迫有时会顺利化为孩子的一个特长。虽然那时他不是自愿报名,但一旦开始学习,张堃就希望能做得更好,毕竟学到什么程度、学出个什么样子,那是自己的事情。通过几年的刻苦训练,他在小学期间获得北京市青少年游泳冠军。这对于当时年幼的他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人生第一次受到了外界的极大认可。他开始有所悟:奋斗能够带来成功。


  张堃感觉,90后是绝对的独生子女一代,经历了应试教育最严酷的时期,义务教育及高中期间压力可能比80后要大。父母对高考好成绩的迫切期望,对他的要求也比较高,好在张堃一直很“乖”。


  不过他也会挤出时间来玩网游。小学四五年级的叛逆期时,他一度率领班里的男生去网吧。从那时开始一直到高三以前,先后沉迷《石器时代》、《仙境传说》、《魔力宝贝》、《魔兽争霸》等等游戏很长一段时间。当时玩网游的小学生比较少,通过高科技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张堃觉得自己在虚拟层面上先行进入了社会。


  真正让他步入社会的,还是校外正式实习。


  大三,张堃进入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全身心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再也没有大把奢侈的时间用来游戏。大三时校内课程很多,公司又经常把他留到半夜一两点。张堃经常在半夜身心疲惫地赶回寝室,打开电脑为第二天的课堂展示做准备,工作到三四点后倒在床上,转天一大早又要爬起来赶往教室。


  这段经历让他迅速变得成熟起来,从学生蜕变为社会人。在行业文化偏于传统的咨询业,张堃意识到,如果在职场上表现出过多90后的特质,比如标新立异、情绪不稳等年轻人的特征,会被认为不够“Professional”。收敛锋芒才是这个行业的特质,只有沉稳老练的人看起来才有专业素养,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于是,他主动向前辈学习,舍弃了在学生时期组织工作时张扬个性、锋芒毕露的作风,不再那么具有90后的“范儿”。


  长达10个月的实习期,在这个年纪的大学生之中堪称“罕见”。能一直坚持留下,是因为在罗兰贝格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项目,挑战更多,学到的也更多。张堃由衷地享受这种拼搏过后收获的感觉。再回过头来看大二课堂所做的案例研究,他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称得上“幼稚”,而这种综合素质上的剧变前后间隔还不到一年。


  张堃觉得,一旦讨论到职场,80后和90后的差别就不那么明显了。咨询行业追求成熟稳重的气质,从发展初期到现在面试流程都没什么变化,“Case Interview”的内容均为可以量化的几大类。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进入到职场中,都很难去改变这个行业,他们只能不断地去适应,于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都会被去性格化、职业化。“没有人在意你多大、你是谁,只要你出得来成果。大家评价你的标准永远不是年龄,而是专业能力。”


  不过,收敛锋芒不等于惟命是从。90后张扬的个性也未必不好,乐于表达自我的意愿会慢慢打破大学课堂灌输式的讲授模式,在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中,新一代的思维习惯也在悄然变化。这种精神带到职场中,就表现为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用张堃的话来说,就是“不太怵”。据他观察,学弟学妹们有时思维非常发散,一起头脑风暴的时候会突然朝着不着边际的方向偏离,无论多么不切实际,他们都敢于提出来,而且自信地自圆其说。平日交往中,90后也表现出活泼胆大的特征,他们从来不觉得前辈是威严的存在,即使私交不熟也会热络地调侃八卦。这一点让张堃觉得很吃惊。


  不过他自己在工作中也会挑战BOSS,直言有更好的方法来完成任务,不像80后那样上面说什么就做什么。张堃有个小技巧:先观察BOSS的性格类型,假如对方是个比较愿意接受意见的人,就在报告的最后加一句“By the way”,告诉对方有更好的方法来完成,然后向对方展示成果。


  张堃将在今年7月底正式入职,他最近忙于考GMAT和完成毕业论文,争取利用大学最后的时光歇一口气,出去旅行游玩。


  他知道,进入麦肯锡后,就再没有这份悠闲的心情了。对于以“Tough”(坚韧的、吃苦耐劳的)著称的麦肯锡,他早已做好了半夜两点下班的心理准备。要说有什么期待,那就是期待自己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能做到多好。


  张堃认为,在上海这种高度市场化的平台上,人才竞争是公平的,有多少能力,输出了多少,就能拿到多少回馈。就像小时候勤奋练习游泳获得奖项一样,“一份努力换到一份结果”。他早已不再期待80后追求的轻松又高薪的高性价比职位,能最大化发挥自己天赋和优势、将个人价值发挥到顶峰的工作,才是他的归宿。至少在入职后的前十年或二十年,工作在他心目中是第一位的。


  设立好这一目标后,和以前一样,他开始上路了。

 

  Via .howqee

 

 

90后 登场
“90后”登场!
insun
2012-05-23 10:31:47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太快了,2024都背着你开始总结了 | 创意速览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定格在热成像里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