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终章,你大概才能明白“B站三部曲”想干嘛

6月26日,随着哔哩哔哩(B站)11周年庆举办,吊足大家胃口的“B站三部曲”最后一部,也终于尘埃落定。

和水没有任何关系,继《后浪》、《入海》之后,B站以一部《喜相逢》,把前两部都没明说的事儿挑明讲了出来。

其实,将B站这三条片子串起来看,有俩字儿明明白白——“新老”——新一代和老一辈,新用户和老会员,当然,还有试图揭掉或模糊的老的二次元标签和一个新B站。

如果你还没看过,就先一起瞧瞧这支“压轴大片”长啥样吧。

和起点高、争议大的《后浪》,以及温情又略中规中矩的《入海》相比,《喜相逢》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碎”。

这种碎,首先体现在画面质感上,一开始是一种稍带80年代电视剧味道的接地气儿画风,紧接着,我大爷开始拍片儿,画风切换成现代大片赶脚,然后,随着剧情推进,回到相亲公园,又转回开场时的风格,而当大爷点开自己的作品,在老人最爱字体加持下,整个画面又渗透出一种有点土土的小视频质感。

第二层碎,是剧情。虽然你大概也能一句话讲出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但它实在算不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故事。

大爷大妈开头就爱好进行了近3分钟的“交流”,占全片近半篇幅,但当中对剧情有实质性帮助的似乎并不多,对话内容也缺少抓人眼球的亮点,就一支商业广告片来说,这样的操作有点危险,因为在看到全片核心前,我可能就被阿姨那张碎碎念的嘴劝退了。

当然,李勤勤老师的演技,还是在线的。

诚然,这似乎不是一个优秀的故事,但对B站来讲,他们目的大概也并不是给你讲个动听的故事。

片子的核心和高潮,从2分50秒左右开始,到5分15秒结束,约2分半里,伴随着大爷慷慨激昂的演说,以及他为了拍摄Up主使用的千奇百怪的方式,片子密集呈现了B站不同领域的著名Up主,当中还埋下了诸如罗翔老师的张三、老番茄的下巴、腾格尔老师的隐(钢)形(铁)翅(之)膀(翼)等老粉一眼便能懂的梗。

于不太了解B站的人来说,它展现了这一平台目前丰富的内容,而于熟悉它的老用户来说,那些彩蛋便是这个平台送给他们的来自老友的问候。

这部分内容单拎出来,是鲜活的、有趣的,特别它最后以一种有些诙谐的方式,在两天后的公园收尾,前后情绪的反转落差,让人对先前那场淋漓的大戏更多了几分深刻的印象。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喜相逢》成了。

它以一种令人有些别扭、情绪不太连贯的视觉表达方式(这里纯属个人感受),实实在在完成了B站期待它实现的任务——让人记住了,B站是个多元的、学习的网站,这里除了ACG内容,还有财经、法律、生活、音乐……

最后,回头看看B站这次的三部曲:《后浪》,踩着五四青年节的节点,高调登陆央视黄金时段,虽然争议满满,但它成功完成了让B站出圈的任务,达至现象级传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入海》,520释出,虽然水花不如《后浪》大,但搭着毕业季的情绪,娓娓道来年轻人的艰辛与希望,让人们觉得,B站还是那个最懂年青一代的B站,而更重要的是,作为承上启下之作,它埋下了第三部的种子,吊起了大家的胃口;最后,《喜相逢》,11周年演讲压轴播出,它告诉你,B站是后浪的,但它亦是前浪的,是一个学习App,是网罗所有“你感兴趣的视频”的平台。

从campaign本身来看,B站这三部曲的组合拳,很完整,各自也都不错地完成了自己的宣传任务。

可以看出,B站这次推广目的很清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视频平台市场中,它要扩展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过往二次元文化聚集地、小众文化圈层中跳脱出来,变成多领域视频内容的提供者,变成一个“全民网站”。但与此同时,它亦要守住自己最具特色的文化和调性,以便在众多竞争者中凸显出来。

三部曲是一个“宣言”,而具体如何实现这种平衡,很期待B站之后的具体表现。

B站 青年文化 胜加广告 技能冷却 张大鹏 哔哩哔哩 后浪 入海 喜相逢
看罢终章,你大概才能明白“B站三部曲”想干嘛
毛毛.G
2020-06-28 06:12:16
最新评论(18)
个人觉得B站真的挺好,比起短视频平台,教会你的东西很多,虽不保证你不会遇见一些喷子,但是你在其他平台也遇不见吗?挺爱B站的,如果你一直看到一些你觉得很无意义的视频,只有一句根据用户喜好推荐
恰恰这三个看完后,觉得品牌主张、品牌故事开始混乱了,你要形象、要洗、要ta、要核心人群,都乱了
第三个让人感觉很混乱,没有主题,没有概念,整个就是乱糟糟的,不知道要表达啥,演员表演浮夸,不自然,以前觉得b站高大上,看了这个瞬间觉得好幼稚,难道是为了吸引老年客户群体吗?什么鬼?
没想到第三篇是如此接地气的反转,但个人感觉真不如前两个。
后浪就像是功成名就的的大老板面对刚进入社会的学生画大饼的演讲,我很羡慕你呀,我们前人什么都能给你铺垫好了,你来就可以大展宏图。当你真的进入社会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大饼
最终还是只落在b站而已
三個影片最喜歡第二個,但要是總體看的話還是覺得有點油膩,不如快手奧利給
但是我总觉得这个《喜相逢》有浓重的屌丝气质,感觉是一个自卑的宅男到了老年还觉得自卑,觉得谁都看不上自己,仍然把女性物化,物化成一个看不到别人真正自我,只能看到外表和利益的片面符号,这让我很不舒服,现实中的大妈和女性都不是这样的,片中的宅男自卑视角阻碍了他们真正认识他人,从而也把那些阿婆主当成了一个个符号、一个个梗表现了出来。在我看来,人物不立体,这部片就没成。
Jessie_7586 : 大妈爱跳舞,四舍五入喜欢音乐,色士风蜀黍才是她的菜,没毛病哈哈哈哈哈哈
房_46205 : ??????你的话也让我很不舒服。
绿皮夹心 : 相对同意,大妈太脸谱了,三部里没一个女性视角,男演员演讲、男大学生毕业和女友分手、老年男性活出精彩,害,b站没女的啥事
小破站吸引人的核心是持续制造惊喜,是“woc,原来还有这个,i了i了”,是点向面的横向普及,真正纵向的只有二次元。可以类比论坛时代的天涯
当我老了,变成人群中那只漏气的皮卡丘,我也要勇敢C位出道一次,因为中二不分年龄,保持赤子之心,永远热泪盈眶,前浪不是拍后浪,而是翘首与君喜相逢,这招预谋反转真的太妙了~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这是一只大橘……猫?
“杀疯了”的《苦尽柑来》,是什么好东西?| 清醒蹦迪
黑暗隧道的尽头,是小狗在等你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