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虽然没进过几次电影院,但是在家里宅的日子之漫长,让多少资深羊毛党都开始充会员了看新片了。虽然不知道各位读者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影单里有哪些上佳电影,但在看到《纽约时报》的2020最佳影单时,我却有点困惑。即便是《纽约时报》一贯的“白人左派”的审美品位,这份片单也显得太“独立”了一点吧。
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可以从这份最佳影单里看到一些其它的信息。2020年,对于很多美国人而言是充满“政治斗争”的一年,从年初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到年尾的总统大选风波,可谓从年头打到年尾。社会的变动也急切地反馈到了这份影单中,这些电影取向明显偏独立、文艺,并带有对于社会的反思,特别是对于非“老白男”的“边缘人群”的关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和我们同属于一片蓝天下的人们。
无论2020年过得怎么样,电影总没错。我们就来看看《纽约时报》2020最佳影单里都有些什么好片。
马丁·伊登
Martin Eden
由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同名小说改编,但《马丁·伊登》却好似《伟大的盖茨比》的前传——当盖茨比还是不伟大的时候。卢卡·马里内利(Luca Marinelli)饰演一个自学成才的人,在爱情的鼓励下成为知名作家,但等他成名之后,却发现一切都不过是电光幻影。
是否觉得耳熟,的确,这部《马丁·伊登》其实是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作为在美国的文学史上,前承马克·吐温,后启海明威等人的重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故事想必有其传奇性,故事性自然是满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画面,非常精致,是每一帧都可以截图下来做成壁纸的那种。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这部电影就像溜入鞋子里的一枚沙子,不痛不痒,但却总能让你不舒服。
对于美国社会我们还有太多的误解,总以为大洋彼岸的那片天空下万事皆有可能。但像这样的电影就像脆生生地给我们打了一个耳光,再轻柔地告诉地告诉我们——不,不是这样。
2019年5月,美国阿拉巴马州州长凯·伊弗签署了一项全美最苛刻的禁止堕胎法。该法案几乎全面禁止堕胎。而在这部讲述一个少女艰难寻求堕胎的影片中,你可以感受到屏幕上溢出的愤怒。
豆瓣上的一位名叫芦哲峰的网友点评格外深刻:“从不平等,很少关爱,有时受伤,总是渣男。”
女人四十玩说唱
The 40-Year-Old Version
自编、自导、自演,拉妲·布兰克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崛起的故事,一位39岁零9个月的黑人女性剧作家布拉达找到自我的故事。所有关于政治正确的诠释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比如布拉达的经纪人是一位刚刚有勇气出柜的韩国裔“同志”,她编剧的《哈莱姆大道》讲述的也是一对黑人夫妻和一个白人邻居的故事。
她在电影中唱的一段rap让我差点流下了泪水,她站在街道旁,唱着她身体的变化,没有任何羞耻感地表达她依然“性”趣盎然,她在四十岁时,找到了与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她用智慧、说唱、开放的心态和一种爆发的色彩,将艺术斗争的浪漫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是伍迪·艾伦的纽约,这是她的纽约。
科莱采夫
Colectiv
火,是2020的主题。从加州到澳洲,蔓延的是无尽的山火。
一场大火,也能够改变很多事。这部扣人心弦、时而令人震惊的纪录片追踪了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一场灾难性大火,以及后续的连锁反应。这场大火引爆了罗马尼亚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采用了拍摄调查同时发生的拍摄手法。
波士顿市政厅
City Hall
用镜头记录下的波士顿市政厅的日常,解剖行政机构运作机理,进而拓展至地区、社会、国体、政体乃至世界和人类。
长达四个半小时琐碎的记录,却也让我们看到国家机器中一个重要环节运转的日常。这是导演对于国家与体制的理解,也让西方社会看到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贡达
Gunda
这是一部关于猪的纪录片。导演通过与一只名叫贡达的母猪、两头聪明的母牛和一只抢镜头的独腿鸡的相遇,提醒我们生命的固有价值和所有动物意识的奥秘,包括我们自己的意识。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做一名素食者。
除开这六部电影之外,《纽约时报》的影评人曼诺拉·达吉斯(Manohla Dargis)还推荐了《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巴克劳》(Bacurau)、《第一头牛》(First Cow)、《高个儿》(Beanpole)等四部电影,介绍我瞅了一下,感觉都是艺术电影。
你呢?你的2020最佳电影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