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建筑写成诗,这些脑洞太「BIG」了!

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趣味往往凝固在建筑中,从建筑的风格体现出来的艺术性会随着时代、地域以及民族文化等元素变化。我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的专访中看到过一个很贴切的比喻:他说建筑好比做服装,没有很好的料子,做工很粗糙,又追求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个服装是什么?地摊货。作为必须把实用性放首位的领域,真正的高手也许就是那些能兼顾建筑的使用与表达的人,如果还能在其中寻见有趣与理想,离人类梦想的家园大概就不远了吧?

BIG多伦多国王一号住宅设计

说到有趣,丹麦建筑师事务所Bjarke Ingels Group(以下简称BIG)大概是本世纪最「离经叛道」的存在之一。引用BIG建筑师的Ingels在一次访谈中的话就是:“历史上建筑学一直被两种相反的极端思想统治。一方面充满前卫、疯狂的想法,另一方面,条例清楚严谨的企业顾问的存在,促成了一系列石化和死板的标准建筑方块,我们坚信在这截然相反的对立面之间无人触及的地方,存在第三个选择”。就是这第三个选择的存在,让很多人把BIG贴上了实用性乌托邦的标签。

可以说BIG对于传统的美学争论以及哲学思辨是毫无兴趣的,他们的设计往往体现出当面临各种社会、自然、经济、环境等特别状况时,建筑能如何帮居民更好的适应和融合,将自身嵌入现实,服务于现实。所以与其说是BIG是一种风格,不如说是一种思考逻辑,这种逻辑以享乐与可持续为基础,衍生出了无数很「BIG」的脑洞。

 

#Oceanix City漂浮城市

填海造陆是现在很多人都关注的话题,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人类已经转而向大海进行索取,但是BIG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事务所与非盈利组织OCEANIX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工程中心共同提出了Oceanix City的计划,计划打造全球第一个弹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漂浮社区。

「Oceanix City」由一个个六角形的单位组成,最外围有对外的联通道路、自然保育林地等空间。向内散落的住宅群由竹子等能快速生产同时又有温暖质感的材料建造,楼房层高均在4-7层之间以保证低重心和抗风能力,而最中心设有约3,000平方公尺的农地用作生产中心,平台下方的海水中养殖着生物礁石、海藻、牡蛎、贻贝、扇贝和蛤蜊,能够清洁海水并加速生态系统的再生。每一个六角形的单位大概可容纳300人,每六个单位就可形成一个约1650人的聚落,除了农地外,同样可规划诸如娱乐、商业、医疗、文化等机构与设施。最终六个聚落的市民人数可达1万人。

这座漂浮城市主要以生态岩为基础建材,这种建材特别在只要有电流就会越长越坚固,硬度甚至是混凝土的3倍以上,保障了城市的稳固。此外,风力、水力、以及顶楼的太阳能板将提供自然发电,电动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燃煤车辆禁止驶入,甚至也能处理垃圾转为肥料,在各环节都达到自给自足的零污染标准。

BIG的联合创始人Bjarke Ingels表示:“到了2050年,世界上最大城市的90%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海洋可能摧毁我们,但同样可能成为我们的未来。Oceanix City是全世界第一个可持续且自给自足的漂浮社区,它是一个能够引导能源、水、食物和废弃物循环流动的人造生态系统,也是构建模块化海洋都市的蓝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建筑将以有机形式不断增长、变化并适应新的需要,使300人居住的社区转变为万人居住的城市,并借助这种无限扩张的潜能,为关心彼此和地球的人们营造一个繁荣的海上家园。”

 

#BIG联手沙特打造火星科学城

人类有可能去火星居住么?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似乎从未停止。迪拜政府前几年划了1.4亿美元的预算用来邀请BIG在离迪拜不远的沙漠离造一个仿地球的生态空间——「火星科学城市」。这个项目的初衷是用来探索火星建造城市的可能性,由阿联酋科学家Mohammed bin Rashid和BIG 建筑事务所以及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设计。总之一个有钱任性,一个脑洞大开,于是一个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模拟城市就这样诞生了。

Search Results for “Mars science city” – BIG | Bjarke Ingels Group

火星科学城为研究人员和游客提供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例如研究食物、能源和水的实验室。而实验室也配了备先进的技术,让研究人员能够在火星的气候条件和辐射水平下对建筑和生活条件进行各项测试研究。科学城的规划还包括一个实验生活场景,其中一个团队将在这个建设环境中生活一整年。

Mars Science City public spaces

行星那么多,为何偏要摘这颗?其实早在2018年的WGS大会上,BIG创始人Bjarke Ingels,就发表了“为什么我们要移民火星”的演讲。从地理角度来说,火星不仅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而且也有很多证据证明火星曾拥有类似地球的环境及丰富的资源。虽然与地球相比,环境还是恶劣得多,但是如何适应环境并解决问题正好就戳中了BIG的关注点。

Mars Science City laboratoires

在BIG的构想中,加压充气装置可以附着到火星地表,用机器人向下挖掘出可用空间,再把多余的火星土通过3D打印做成房子(科学城博物馆的墙壁是用阿联酋沙子为原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然后进一步搭建复合防护罩阻隔有害的太阳辐射,在内部营造出生态圈来维持生命。

不同的生态圈可以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居住区域,当生态圈建立完毕,火星城的风貌就展现出来了。人们在里面除了可以体验到基本的居住功能外,还能体验诸如生态花园、展览空间、学习中心等设施。

 

#世界首座可滑雪的发电厂

在哥本哈根,垃圾场是可以滑雪的。

2011年哥本哈根有一场设计竞赛,要求设计一座垃圾发电厂。BIG考虑到哥本哈根没有山,居民只能驱车几小时去到瑞典滑雪,于是在设计方案中提出要把垃圾发电厂设计成一个人造滑雪场。项目一出便迎来了世界的目光,而这个结合了滑雪、攀岩、垃圾处理、发电的多功能建筑也成了丹麦人心中最欢乐的地方之一。

为了让民众真的有滑雪的感受,BIG特别在发电厂顶部设计了一个倾斜角度为45度的滑雪坡道,为此发电厂内部的机器设备依高低顺序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和组织布局。

整座滑雪场的面积也相当宽阔,由不同坡度的绿道、蓝道和黑钻滑雪道组成,供新手和专业滑雪者选择。而建筑外立面的最长的部分,还设置了一个85米长的攀岩墙,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工攀岩墙。

哥本哈根居民在此除了能享受滑雪的乐趣外,还能同时感受丹麦的天际线。如果玩的累了,则可以到CopenHill的底层的餐厅和酒吧中进行休闲活动。

我们生活在最坏的时代,却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如何将城市的阴暗面变得有趣、可持续,确实很难,但是值得。CopenHill发电厂自2017年启用以来,每年能消耗40万吨的废弃物,为15万户家庭提供热能,成为一大能源解决方案。而1万平米的绿色屋顶不仅可以吸收厂房排出的热量,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最大程度减少雨水径流,还能增添这个天台的生物多样性。诚如Bjarke Ingels所言:“对我来说,CopenHill 是最完美的例子,向世人展现建筑可以改变世界”。

 

#挪威森林梦工厂The Plus

可能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家具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危害,且不说每年被大量砍伐的树木、每年被丢弃的数以吨计的家具,就连制造过程本身,也是一场「环境灾难」。因此以贩售环保家具闻名的挪威品牌Vestre,邀请BIG建筑事务所为自己打造了一座碳中和的绿色梦工厂。

项目名为The Plus,是挪威近十年来在家具方面最大的一笔投资,而这个6500平米的开放式生产工厂也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具可持续性的家具工厂。BIG的设计理念是将这个空间进行双倍利用:提供绿色可持续建造环境的同时,也作为野营和徒步的公园使用。

BIG将包括仓库、色彩厂、木料厂和装配间等四个主要的大厅设置成放射状的空间关系,并通过中央的核心空间将其串联在一起。每一季的新品都可以在中心空间进行展示,外部广场的市民也可透过全透明的车间看到整个生产情况。

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恐怕是建筑师提出的几个工业4.0的解决方案:利用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卡车和平板电脑来管理运营整个工厂。首先是每台机器都被刷成了Vestre 200个色卡中的颜色,而这些颜色在地面上交叉回流,起到了视觉引导作用;其次是设置了1200个光伏面板,与地热能驱动装置一起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多出的能量还能储存下来为建筑物供给热能。如此一来,The Plus将比同等工厂降低90%的能源需求,同时也能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环保效果十分惊人。

Bjarke Ingels这样评价该设计:“我们希望在设计中呈现工厂清晰的生产架构和组织协调方式,而透明工厂的设计,则使得内部的生产状态,可以清楚地被来访者和徒步人所看到,从而在森林中心营造一个独特的生产场景”。

 

#BIG设计葡萄牙波多Farfetch新总部

近日,BIG建筑事务所发布了位于葡萄牙波多(Porto)的全新作品,这座由众多斜面建筑组成、占地达17.8万平方米的艺术创意园名为“Fuse Valley”(福斯谷),未来将成为时尚购物平台发发奇(FARFETCH)联结创意精英、管理人员及顾客的时尚都市谷。

Fuse Vally涵盖24座建筑,各个建筑犹如城市结构相互连接,策展人、创作者、客户与合作伙伴能在此交流、碰撞。广场、公园及庭院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社区,东连主干道,西临莱瑟河。沿着中心的轴线,展开了一张四通八达的路网,周围汇聚了诸如学园、礼堂、餐厅、健身房等公共设施。

在建筑与景观设计上,最特别的地方在于高低不一的屋顶勾勒出的山丘形态。斜坡为员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还有步行道能够径直到达顶楼空间,使访客能尽享四周河谷美景。

BIG和Farfetch希望打破大众对办公区域的想像,用多样的视觉和物理体验促进了人类交流和创新,并建构起集结多方机能的智慧村,或许在未来,这座实验聚落真的能成为各企业的参考范本。

 

 

#沙漠乌托邦 Telosa

今年早些时候,BIG发布了一个名为Telosa项目的总规划效果图,Telosa将建在美国西部一块607平方公里的空地上。也许BIG造城的事并不罕见,但是这个项目的难点在:它是一个从零开始并建立在沙漠中的城市,项目预计将在未来40年容纳超过500万居民,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

这座城市是零售商Walmart电子商务的前任首席执行官兼企业家Lore的想法,Lore表示:“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这片土地在几代人之前就被认领然后建造了社区,用税收投资土地,因此土地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土地所有者不必生产任何东西或承担任何风险”。

总规划图设计以中央景观塔的核心,其周围则将环绕着小型住宅塔,通过茂盛的景观和铁路系统与商业、文化及医疗设施相互连接。可再生能源、淡水资源、自动化交通工具及多样化住房系统也被纳入规划中,据Lore表示,每一个元素都将充分体现“平等主义”的概念。

 

#挪威The Twist博物馆

谁说建筑一定要是方正的?这个理念几乎贯穿了BIG的所有设计。BIG在挪威的第一个项目The Twist博物馆位于蜿蜒的Randselva河上,这座“可栖居的桥”呈扭曲的形态,成为挪威耶夫纳克Kistefos雕塑公园一个新的艺术作品。

The Twist博物馆被设计为一个扭转90度的梁,横跨在Randselva河的两侧。建筑外部的双曲线几何结构由40厘米宽的直铝板组成,室内采用同样的方式建造,使得游客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都能体验到画廊的扭曲感。

北侧的玻璃墙将造纸厂和河流的景色尽收眼底,玻璃墙向上弯曲形成了一个天窗,因此进入博物馆的光线不仅有自然光,还有随屋顶扭曲产生的艺术光线,使游客有置身田园的沉浸感体验。

*以上所有图片与资料来源于BIG官网

 

我想对于门外汉来说,讨论「什么样才是好的建筑」未免有些班门弄斧了,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建筑是属于所有人的。所以抛开以上有些项目最终落实的可能性,那些设计中蕴含的对人们未来/现在的美好愿景确实令人悸动,你心里理想的建筑形态是怎样的呢?

火星 漂浮城市 博物馆 艺术 哥本哈根 BIG 建筑 脑洞 滑雪场
能把建筑写成诗,这些脑洞太「BIG」了!
李子君
2021-11-26 15:32:49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春天”的意思是:我们该见面了丨太阳底下
宜家什么都能收纳,包括你的电脑桌面
谁家的“坏”小猫?居然登上了宜家的新广告
第一批用AI做设计的人,把它玩出了多少花样?
喂!别扔那块吊牌!
为什么是史铁生,成了当代互联网嘴替? 丨灵感手抄本
老旧建筑的结局,不必都是拆除重建丨友好城市大挑战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