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安福路很网红,但我想去走走 | 一天

设计 卡人@TOPYS 图片来自 THE MINI GAP

上海是个典型的一线城市。路上车水马龙,不夜不休;办公楼大门敞开,疲惫的身影出出进进; 上班族负担得起房租的老小区,总被狭窄的弄堂环绕;更窄的是你每日爬上爬下的楼梯,陈旧的木地板从缝隙里钻出腐败的酸味,白墙上的花边腻子被潮湿的空气侵蚀,覆上霉斑。

上海也是个非典型的一线城市。十五块的老上海馄饨抚慰空虚的胃和心,七块钱的葱油拌面同样不失美味;假如你愿意忍受不甚理想的硬件住进内环,那么恭喜,乘地铁半个小时,你几乎可以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长乐路上的624,在深夜,总有群聚的陌生人坐在路边吹晚风,买上两瓶啤酒,就能分享微醺的快乐;你当然可以去奢侈品店里一掷千金,但假如预算有限,vintage市集、二手店的大门随时敞开,穿着时髦的售货员还会热情且自信地帮你搭配一套她眼中的时尚LOOK。

上海的新与旧,好与坏都如此鲜明。除此之外,你怎样才能视冬日街头的红枫和梧桐而不见?忽略溽热夏夜里兰花浮动的幽香?走过九月的桂花树,不被侵入口鼻的甜蜜吸引而停住脚步?

有人说,上海的美也是小资的,华而不实的。但很少人说,上海一点也不美。这样一座城,总难用一两天丈量完,但如果有一个晴朗的周末,我会推荐你去安福路走走。

安福路很短,夹在乌鲁木齐中路和武康路之间,不过七八百米。

在成为“网红”之前,安福路在老上海人眼中就已经颇有存在感。法国梧桐撒下成片绿荫,临街的门面总卖最时髦的洋物,小洋楼藏在幽深院子里,深目高鼻的老外在此流连。据传言,这条路上300个门牌号,每一扇门背后都有故事。

Sunflour是安福路上唯一一家“全职”的面包店。宽敞的门面以木质材料装饰,半开放式就餐区的原木桌凳和印花地砖放在一起,说起来也并没有什么统一鲜明的风格。但几乎每次经过,都能看到里面满满当当地坐着顾客。Sunflour当然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安福路的店大多很会营造舒适氛围,但在会搞氛围的店里,Sunflour堪称性价比之最,在人均消费不高的店里,Sunflour又是味道和消费体验最稳定均衡的。

图片来自sunflour官网

一个爱健身又狂爱碳水的朋友说,Sunflour有全上海最好吃的面包。假如你喜欢口感松软绵柔甜甜蜜蜜的面包,你大概不会同意她的说法,但假如你就爱那口未经修饰、韧劲十足的原麦味道,那么Sunflour的大部分欧包都是不错的选择。核桃贝果、羊角面包或者“当红头牌”小太阳,搭配一杯热咖啡,坐在门廊的座位上盯着往来行人发呆,就能感受到集齐上帝爱人的所有证明——阳光、食物、咖啡和周末——的“肤浅”快乐。

上海的都市丽人们喜欢约Brunch,声称它是慵懒周末的欢颂。但没有人规定Brunch一定要吃得排场极大,必得沾上法意西班牙,才算是吃对了。当然啦,安福路上绝不缺一顿精致的法式或意式Brunch。Sunflour亦或是RAC、Alimentari,选择完全在你。

从武康路转进安福路,322号的大门里藏着一个小天地。西式洋房曾经是孔祥熙与宋蔼龄长子孔令侃的私宅,如今成了这家兼具阅读、咖啡、沙龙功能的咖啡书店——FILM电影时光。厚重敦实的外形和奶黄色的外立面形成微妙的平衡,三联装的拱券门洞嵌着暗绿色的木质门窗,总会让人联想起些许地中海的风情。

从拱门进去,挑高偏低的空间洋溢着暖色调的光。如果单从商业逻辑出发,这里大概从空间利用到选品类型都要被推翻。桌椅、书架、老式摄影器材疏疏落落地放着,中央区域只有两张圆桌和五六把显得过于宽大舒适的沙发椅,书架上陈列的书,几乎都与电影有关,假如你狂爱电影文化或者电影文学,那常来这里逛逛,绝对能帮你节约挑书的时间成本。

除了咖啡和书,二层露台上还会有夏日露天电影,不定期的影评人、导演、影迷面对面交流的主题沙龙和分享会。

从书架上拿一本《侯麦传》,点一杯圣诞特饮的焦糖南瓜咖啡,找张沙发陷进去,墙上的电影和时光一起静默流淌,幸运的话,店里的两只猫会赏脸绕到你身边,一个斜睨,再傲娇地溜达走。

作为一家主题书店,即使在安福路最喧闹的时段,藏在院子深处的电影时光也是静谧和舒适的。店里的姑娘说,这家店的特聘店长是影评人毛尖,也经常有导演、评论家、影迷们来此小坐、看书或聊天。相比于一家书店,这里更想营造出一种沪上影人会客厅的空间与文化氛围。

 

“多抓鱼现象”之后,循环经济的前景成了热议话题。为什么孔夫子旧书网没做成的事,被多抓鱼做成了?到安福路300号的多抓鱼循环商店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也就明了了几分。

从设计语言到空间打造,多抓鱼实体店的风格配得上文青们的喜爱。三层的小洋房,空间没有被过度利用,一层的纵深走廊是展览空间,向粉丝们征集的logo形象漫画被制作成瓷砖块,拼贴出入口处的装饰墙。靠近楼梯的走廊有老上海风格影像展,是这间店在地性的标记。二楼和三楼分别是循环的书籍和服饰,低饱和度的绿、奶白和原木色奇妙地碰撞,把空间明度维持得恰到好处。

来的人,大部分是冲着书来的。店里的兼职女孩也说,她来做事,就是因为这儿有很多别处买不到的书。二楼进门处的小展区是外语和台版的艺文书专区,从小众诗人诗集到原文绘本到鬼马精灵的设计、摄影、生活美学,在这儿总能淘到你“如非亲眼所见,想象不到其存在的”有趣书籍。

不得不说,在素有“衣不如新”说法的中国文化语境下,多抓鱼的循环服饰业务是个大胆的尝试。在安福路多抓鱼三楼,与其说是在售卖二手服饰,不如说是在通过空间和商品的展览普及循环服饰的概念。首先多抓鱼的二手服装在回收阶段就对品牌、品相有严格把控,回收之后,从清洁处理到上架展示,也尽量做到质感优先。虽然服装审美各花入各眼,并不见得顾客来了就能买到心仪的,但趁机做服饰循环利用的概念普及和环保品牌形象输出的效果倒的确是不错。

多抓鱼回收的服装大多来自国际一线服饰品牌

有人说,多抓鱼现象充分暴露了互联网文青的真实生活状态:钱少事多。但你不得不承认,多抓鱼是在用审美、设计和空间体验加持,开拓国内循环消费的蓝海。

 

图片来自:话梅
入口处有彩色贴纸拼贴出的马赛克灯柱,色彩的平衡是话梅空间的最大特征

HARMAY话梅的名字很有趣,有种酸酸甜甜的复杂感。严格来说,话梅门牌号上的地址是武康路55号,但它又确确实实是安福路生态的一部分。作为一家以日化美妆用品为主的线下零售店,话梅的“外表”低调得有些另类,没有巨幅的广告屏,入口处也没有明显的品牌logo或指向信息,混凝土灰主导的视觉从一层楼体一直延续到建筑内部,花花绿绿的产品整齐码放在侘寂风的空间内,灰度中和了产品包装的多彩,反而有一种微妙的平衡。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你不太会被视觉上的繁复多彩干扰,一转身离开或者头脑一热冲动消费。空间设计对消费行为和体验的影响是话梅给新零售实体店提供的样本。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话梅的空间只是个隐形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品类的齐全、分类的清晰、价格和价值的双重均衡。

话梅在安福路的门店还有一大特色——把零售和咖啡结合起来。 Marienbad(马里昂巴德)在到处都是咖啡馆的安福路并不显眼,长约一米半的小吧台,仅有三四种选择的咖啡menu,却不时能吸引到只想简简单单喝杯咖啡的人。

Marienbad和话梅的联动其实是安福路“社区感”的体现。话梅如今的店址从前正是Marienbad咖啡馆的所在,走情怀路线的Marienbad,曾经是安福路及附近街区的时髦人士聊天聚会的首选,18块的LongBlack也保留着咖啡初入上海时的形态,简单直接,没有多余的噱头和包装,本身就是潮流文化的象征符号。但在越来越朝着咖啡+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下,Marienbad也险些支撑不下去。话梅在装修目前的门店时,选择保留Marienbad,也是为了保留这个街区的老上海情怀与痕迹。

在话梅门口很容易碰到附近街区遛狗、喝咖啡聊天的人

 

 

如果你持续关注一些新消费品牌,你就不得不佩服“年轻”的创造力。“into_ the force 原力飞行”是咖啡品牌三顿半在安福路上的主题店。三顿半线下店一般都是咖啡与一座城市的文化、甚或一条街道的氛围结合孕育出的产物。原力飞行也是一样,白天,店门折叠起来延伸成廊檐,半开放式的门廊把梧桐街景引入,“安福路的味道”就有了。

低饱和度的红砖墙,随处可见的裸露混凝土,协调统一的工业风空间质感,似乎解释了原力飞行概念包含的原始力量。带轮子的桌椅方便随时移动和变形,保证了空间形态的无限可能。瓦楞纸包装的限定周边如同卷宗,码放在另一面墙的陈列架上,客人可以随意抽取购买,被抽走物品的货架不再填补,便是你来过这个空间的印记。

原本冲着空间体验和周边设计去探店的本人,顺便喝了一杯安福路限定的“芭乐碰”,本质上它应该是一杯dirty,不知是如何调配出的淡粉和咖色混合的液体,装进透明咖啡杯,拿到手就是大呼颜值经济真香的打脸现场……杯沿一圈酸甜咸混合的晶体,一大口下去,丰富的层次感还真有点惊喜。

 

 

THE MINI GAP在安福路中段。只有一扇方方正正的小窗对着马路,真得mini到不行。透过这扇窗看进去,纯白的空间,安置地疏疏落落的小物件,看似随意的展示角度,装饰画的摆放,处处透着店主的审美倾向。仿佛陈列的不是商品而是艺术品,这扇小窗出现在安福路,也像是艺术走廊上一副风格典雅的挂画。

第一次路过的人,估计会和我一样,观望良久,压根找不到入口在哪儿。要进到THE MINI GAP,需要先从左侧的小区门进入,转两个弯才能看到一扇窄窄的门。进去后,也是一方小小的天地,装饰画是店主自己的作品,从晶莹的玻璃到轻盈的陶瓷器皿、咖啡茶具,再到特别的配饰摆件,都是从世界各地淘来的货真价实的古着单品,价格从两三百块到数千元不等。

和店员聊几句才知道,迷你的THE MINI GAP自我定位为艺术衍生品展厅商店,它的品牌创始人是位95后的陶瓷设计师和策展人,空间和商品只是媒介,这间小店寄托了她用设计和艺术与城市、人群连接的初衷。所有物品无不透着脆弱精致的美,THE MINI GAP总让人联想到阿兰达蒂的《微物之神》,“毕竟人可以轻而易举地粉碎一个故事 打破一连串的思想 毁灭一个如瓷器般被小心携带的梦的碎片”,但微物之神藏在生生灭灭的万物中,藏在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里。

除了是店主个人审美趣味的抒情性寄托,THE MINI GAP也堪称安福路上橱窗风情的代表。小而美的橱窗,也是在地特色的体现。寸土寸金、人口密度极高的老上海城区里,不论是安福路,还是相邻的乌鲁木齐中路,亦或是更加商业化的愚园路,想要找到宽敞一点的门面都并不容易。如何装饰一两扇仅有的橱窗就变得非常考验“功力”。

 

GENZERO的创始人是个00后的女孩儿。

安福路来来回回走了很多次,但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应该不会注意到234号的GENZERO。它既不临街,也没有明显的logo标识,实在低调的过分。但走进去,你会发现,这间由年轻人主导的体验店,我行我素,酷到没边儿。

入口处的镜子被打碎,贴上了封条,有“I make things different”字样 ;店内曾有规定,女生剪寸头,免费赠送帽子一顶;店招直白地说着“在这里你不需要发型,帽子应该在你头顶”。

以上图片除特殊标注,均来自摄影 叽森@TOPYS

即使GENZERO不华丽,不精致,我认为它也是属于安福路的。毕竟,安福路既是拍照打卡的网红目的地,也是艺术、设计和生活理念汇聚、碰撞、交流的创意沃土。只要敢于表达,哪怕十分不同,安福路也敞开怀抱欢迎。

-/-

安福路的网红头衔,曾经让这条小街闯进更多人的视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情绪的变化,脱离具体语境的信息传递,“网红”变成抽离内容的空洞概括,变成了安福路的“原罪”。但我总觉得,安福路还有其他的价值。

比如,在这里认真逛逛,你能看到文化消费如何紧密地关联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样貌,创意、设计、艺术、商业的结合带给城市生活的新鲜活力。

也有人批判,安福路过分地精致,不接地气。但接地气的存在和不接地气的存在,都是一座城市原生的面貌,包容着并存着,提供各种不同的选择。有何不可?

还有另外一些声音质疑艺文生活的虚无,嘲笑文青“逃避现实浅薄无聊”,我只能想到一个相对贴切的类比,一个关于轻与重的讨论——卡尔维诺说过:“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柏修斯的力量在于他能做到不去直接观看,而不是在于他拒否他生活于其中的现实”。

柏修斯是谁说来话长,这并不重要。关于“重的意义”,也没有人比米兰·昆德拉展示得更好。但我无限赞同卡尔维诺的“轻逸”,轻逸是对微物之神的尊重,是疲惫生活的人们的英雄梦想,是明知道我之存在可能毫无意义但这并不影响我感受当下一刻的美好。

 

 

 

安福路 上海 网红街
听说安福路很网红,但我想去走走 | 一天
阿诚。
2021-12-23 18:11:51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谁家的“坏”小猫?居然登上了宜家的新广告
一篇长长长长长文,带你弄懂播客|创意笔记 01
“春天”的意思是:我们该见面了丨太阳底下
在大尺度情节中,被审判的究竟是谁|第8支事后烟
2024国誉设计大奖,让文具回归初心
这一抹绿,是他送来的春日礼物
喂!别扔那块吊牌!
宜家什么都能收纳,包括你的电脑桌面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