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闲来无事网上冲浪找选题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我们的老朋友宜家(IKEA)官网上有一处新天地——宜家生活解决方案(https://ikearetailtherapy.com)。
这个网页看起来和宜家官网的其他页面没什么不同,定睛一看,才发现这些热卖产品的名字都变了。名字一变,感觉每个东西都戏精上身了。比如,近几年的网红产品BILLY书架开始妄自菲薄:“比利是个多大众的名字啊”,就像是中国的小明;FANTASTISK纸巾成了个哭哭啼啼的泪人,就问“如何忘记一个人”。
经过改名的宜家产品,仿佛置身于某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是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为大家排忧解难的“哆啦A梦”。或者说是公开了我们购买某件产品时的内心需求——喂!别把我的内心OS说出来啊!
吃了太多瑞典肉球→SLADDA自行车
我的伴侣打呼→HEMNES沙发床
青少年起床太困难了(只能出动电钻)→FIXA工具箱
孩子不在家啦→SVALKA酒杯
我和我伴侣的差异如此大→(五颜六色的)LIXHULT储物柜
同一时间约会三个人→NORDMARKE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如何让心仪的女孩喜欢我(家务全包?)→BETRODD嵌入式洗碗机
如何挽回我的前任→KRUSIDULLER彩带
我的生命中需要更多男人→VAXBO相框(但放进相框有点不对劲?)
如何告诉对方我对ta不感兴趣→KONCIS压蒜器(闻到味道了……)
这些宜家产品的新名字其实都是消费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宜家通过与谷歌合作,从搜索引擎数据获得了大量这样的疑问,然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用自家产品为其提供一种工具或解决方案。
宜家用半吐槽半开玩笑且合乎逻辑的方式把产品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告诉大家“宜家是生活发生的地方”。
宜家这顿改名操作正是因为想要自家的产品淡化商品的标签,强化“为美好生活提案”的品牌理念。我们买回家的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个帮助我们打造美好生活的魔法啊。
说回这个网站的名字:ikea retail therapy,宜家就像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一样为人们提供关于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解决办法。
“购物疗法”(Retail Therapy)的原意指的是人们通过消费行为改善情绪问题,通常出现在有抑郁症状或者背负压力的人们身上,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表现,有时也被称为“舒适购买”(comfort buys)。虽然称为“疗法”,但购物疗法并非专业心理治疗方法,最初在1986年的平安夜出现在芝加哥论坛报上,用以形容圣诞节期间人们依靠购物来维系心理健康的社会现象。
但在这里,我更愿意把网站名字翻译为“宜家的生活解决方案”,因为正如上文所言,宜家并非想要通过盲目的购买行为满足人们的心理,如何利用宜家产品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宜家所关心的。
那么,下次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不妨停下在搜索引擎里打字的手,来“问问”宜家,或许能够找到某件能够让问题迎刃而解的东西。
又或者是在逛宜家的时候,按照上文提供的这个思路给它起个名,思考一下自己所需要的这件产品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会让你的生活更好,也许不仅能保证把东西能物尽其用,也能帮助你更好的进行购物决策。
p.s.宜家在文案领域的表现不仅是给产品改名啦,还有很多玩法,跟宜家学写文案也不是不可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