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栀子花开》唱响的季节,“毕业”这个词就又成热搜了。
起因想必也有不少人知道了。
年初以来,互联网行业进入寒冬的叫声甚嚣尘上。阿里、腾讯这对难兄难弟,被曝“优化”掉了20~30%的员工;紧接着挤入第二梯队的京东、滴滴、有赞、哔哩哔哩也相继传出比例不等的裁员消息。除了有赞大方承认的确裁员20%,其余各家似乎不是沉默不语,就是尽量洗白:人员优化;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为社会建设输送优化人才······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要么说互联网行业内卷呢,裁个员都要搞出这些个名堂!
说到这里,“互联网公司想表现高情商和人文关怀,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引发的大型群嘲事件来到了高潮:哔哩哔哩等公司被裁员工晒出自己喜提“优秀毕业生证书”的照片。
把裁员称为毕业的互联网公司远不止这一家,咱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学的谁。
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网友并不买账:
“呵!国内的汉语言文学博士后真是越来越多了!”
“搞这些花式动作,阴阳怪气的,有必要吗?”
“裁我又来安慰我,明白明白,又当又立嘛。”
“那些没毕业的算什么,智Z嘛?”(有点伤及无辜了
······
为了搞清楚“毕业”到底是怎么从专有名词和特定语境外溢到更广泛的互联网语境,我还去查了查辞海。
根据第4条释义,“毕”本身有“结束”的意思。而“毕业”作为一词条首次出现在书面用语中,是在清乾隆年间的学者全祖望为前辈学人刘献廷所作的传记《刘继庄传》中:“凡继庄所撰著,其运量皆非一人一时所能成,故虽言之甚殷,而难於毕业,是亦好大之疵也。”但在这里,“毕业”还是完成某事的意思。
第一次将“毕业”用作现代语境的“完成某个学历阶段,并取得证书”的,还是清末小说家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医学堂毕业出来,不知在哪里混了两年,跑到这里来,要开个药房。”
之后,经过鲁迅、巴金等作家的使用,以及现代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毕业”的用法才如此固定下来。
“毕业”使用语境的拓宽与演艺界有最直接的关系。在日本,较早使用“毕业生”来称呼退役演职人员的是宝冢歌剧团。自1913年创立开始,宝冢歌剧团一直坚持全体演员都是未婚女性的运作原则,舞台上的男性角色也由女性扮演,称为“男役”。因由女性反串的男角外貌在俊朗之余,更多了一丝优雅和精致,符合美男子的审美标准,所以宝冢的TOP男役一直以来都是妥妥的女粉收割机。
但也因为“未婚女性”这道门槛卡得太死,大多数演员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选择退团,用宝冢和粉丝的说法即成为“毕业生”。毕业意味着你在宝冢舞台上的演出告一段落,但在这里积累下来的表演技巧、经验和声望可以支撑你走向其他舞台,所以宝冢毕业生杀入演艺圈的也有不少,而比较知名的如大地真央、天海祐希,都曾经是宝冢的TOP男役。
全女性阵容的宝冢也为女子偶像团体提供了模板,后来的多人偶像女团如早安少女组、AKB48都采用分批次,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也不断有老成员“毕业”的运作模式。无论是宝冢还是偶像女团,毕业后的演员会被粉丝亲切地称为OG,即OLD GIRL。
近几年,随着虚拟偶像产业的发展,毕业也被用来形容Vtuber进入无限期休眠,离开公众视野。Vtuber最初是指用虚拟形象活跃在You Tube上的UP主,现在也指代由真人扮演的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一个Vtuber的毕业可能会有很多原因,如视频播放量下降、粉丝黏性不够、“中之人”(扮演者)离开或与团队配合出现问题等等。
总之,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体语境下,”毕业”逐渐延伸出“完成某事而即将离开”的意思。
其实早在这一波「企业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之前,许多公司已经开始用“毕业”指代员工主动提出离职,主要是双方心照不宣地采用这种相对轻松的说法冲淡一些或尴尬、或伤感的气氛,还暗含着“毕业”之后,前途可期的祝福。
但试想,当你顶着黑眼圈坚持996、保温杯里泡枸杞也要捧住的饭碗突然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可能是寒冬的力量吧)夺走,而HR还用喜气洋洋的语气发信息给你:恭喜你成为优秀毕业生,后面再加上两道强充俏皮可爱的波浪线,你第一反应是什么?难道不是觉得讽刺,然后想大耳瓜子抡圆了扇在谁脸上吗?!
说到底,互联网公司对“毕业”的滥用,初衷或许是想打造一种温情脉脉或轻松愉快的企业文化和氛围,显得更贴近互联网世代年轻受众的心理,但众所周知,不合时宜的幽默只会引发尴尬、反感、甚至厌恶。只能说:既然要分手,收起你的小幽默,给彼此都留点合适的距离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