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好这一生?不如上一堂“皮克斯心理学”

前段时间,皮克斯的最新作品《青春变形计》(Turning Red)在Disney+流媒体平台上映,虽与大荧幕无缘,但口碑暴涨,其活泼可爱的红熊猫虏获了不少观众,13岁华裔女孩小美的成长之路以及父母代际沟通问题引起了东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强烈共鸣。

小美以及家族女性的红熊猫是月经初潮的隐喻,也是女性情绪和内在精神力的体现,《青春变形计》是皮克斯又一次通过电影作品完成了某种关于身心灵相关表达,是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近年来,皮克斯的多部作品都呈现了对身心灵方面议题的探讨,从身体、心理学以及所谓的灵性等方面为全球观众“补课”——天马行空的超现实电影世界观是外壳,核心是情绪处理、人格塑造、青春期、天赋等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基础心理学知识。

那么,如果说有一门“皮克斯心理学”的话,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在《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中,我们窥看女孩莱莉大脑,学习如何五种基本情绪共处;《心灵奇旅》(Soul)里的“U学院”具像化了一种人出生前人格形成过程的假想;在《寻梦环游记》(Coco)中我们藉由音乐和梦想进行了一次死亡教育;《青春变形计》则展示了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

也许,皮克斯在心理学主题下花了大量的笔墨书写了这些故事,是因为看着《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的孩子长大成人了,到了解答人生困境的阶段了,皮克斯的作品需要持续为它的受众提供精神产品。

但也不难看出,观众对这些作品的喜爱可能是对某种趋势的验证,今天人们处在混乱、不安的世界中,关照内心、实现自我成长的需求越发重要,也越来越被人重视。而皮克斯相关主题的电影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入门心理学、开始洞察自我的关键之门。

皮克斯如何构建大脑王国?

我们曾经在不少影视作品中见到过,当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出现两个吵得不可开交的小人。

而这种表达在皮克斯2015年的《头脑特工队》中得到了更具象、更接近心理学事实的延展,我们从上帝视角看到了主角小女孩莱莉头脑中的五种情绪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了解到短期和长期记忆等心理学概念。

莱莉脑海中的情绪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怒怒(Anger)、厌厌(Disgust)、乐乐(Joy)、怕怕(Fear)以及忧忧(Sadness),莱莉跟随转职的父母来到一个新城市生活,在她在适应新环境时的过程中,每个情绪轮番上场,轮流占据莱莉大脑中的情绪控制台,并生产一个与情绪对应的“记忆球”。

在理论层面,《头脑特工队》的五种情绪“人设”可能基于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的理论,他也是美剧《Lie to Me》主角的原型。导演皮特·多克特(Pete Docter)在制作这部电影时多次咨询艾克曼,作为研究情绪与面部表情的专家,他为这部电影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学事实基础。

根据艾克曼关于面部编码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面部会呈现六种基本情绪,喜悦、悲伤、厌恶、愤怒、恐惧和惊讶,但由于惊讶和恐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电影最终呈现的情绪中省掉了惊讶。顺带一提,电影的英文原名「Inside Out」似乎出自于艾克曼2003年的一本著作《Emotions Inside Out》,今天广泛应用的神经营销研究其理论基础也来自这本书,人们对于媒体、产品等的情绪反应影响着内容生产者的决策。

保罗·艾克曼

除了来自心理学家的帮忙,从2008年开始由Media Science为迪士尼运营的一个奥斯汀神经营销实验室可能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实验室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眼动跟踪、面部编码、隐形测试等技术,评估消费者的情绪和行为,在这方面迪士尼领先于很多企业。

另一方面,在视觉层面,《头脑特工队》的世界观设定可以追溯到迪士尼1943年发布的一只动画短片《理智与情感》(Reason and Emotion)。只不过当时仅把人类行为机制归结为理智和情感的二元控制,人类大脑通常由稳重又老成的理性先生掌握行为的方向盘,而代表着情感、看似简单粗暴的野人只能退居其后。然而,如果是情绪而不是理智占主导的话就会发生许多失常的状况。

其实《理智与情感》是一支二战期间的宣传片,目的是要指出希特勒在战时煽动人们的情绪,利用恐惧控制人心,“绑架”了人们的理性。现在看来这支动画对情绪的认识、性别意识等方面存在落后的观念,但用野人的形象来象征某种心理状态,远早于进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阐释,迪士尼是相当有前瞻性的。而且此种呈现情绪运作系统的创意有利于人们继续探索、创作相关的命题。

说回《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科普了情绪的中性特点。负面情绪只是一个名字,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举足轻重,这部电影为忧忧、怕怕、怒怒、厌厌正名,就是为负面情绪正名,让抑郁、焦虑等常常不被接纳的情绪从刻板的文化理解中获得了解放。

正如同样为该电影提供科学支持的心理学家达切尔·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在参加电影好莱坞首映时欣慰地看到,许多孩子们在开心地跑来跑去,高声呼喊“我是怕怕”或者“我是忧忧”。

皮克斯宇宙的现代人心灵归属之地

通过《头脑特工队》成功探索过青少年的情绪并取得不俗的成绩之后,皮克斯宇宙的心灵世界逐步扩大,他们借不同的故事继续书写现代人的心理底色。

从最近MBTI人格测试偶然流行起来、网易云H5测试频频刷屏的现象,以及简单心理《2021-2022 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可以看出个人成长、自我探索是许多人重点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与皮克斯2020年上映的《心灵奇旅》所阐释的主题十分契合,电影受到许多众的喜爱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人们对于自我的好奇心很旺盛,因此试图去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向外部世界展示这样的自己。

图源:简单心理《2021-2022 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

《心灵奇旅》探讨了一个我们从小说到大问题:“我是谁?”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这似乎与我们性格和天赋分不开。《心灵奇旅》的故事想阐述的其实是关于寻找自我和天赋的问题。在这部电影的世界观中,每个人出生前的灵魂会在一个架空的心灵学院得到导师的指引,最终确定了自己所拥有的人格、性格、天赋后才降生到地球上。

每个灵魂的人格是由不同的特质组成的,这个设定来源于人格测试,就拿MBTI人格测试举例,每个人的人格类型都是由4-5种人格因素组成的。而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火花”(Spark),没有它,灵魂便没有资格诞生在地球上。

变成灵魂导师的男主角乔伊

“火花”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一个人热爱的事业、天职、梦想,或者说是一个人生活的热情所在。电影中男主角乔伊为灵魂22找寻“火花”的过程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正在寻觅自己的可以付诸热情的事业是什么?如何避免在极端的执念中迷失自我?如果我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怎么办?

然而,要解答以上这些关乎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大问题,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过于,这些问题也不应该由电影给出答案,电影应该是一个我们自己在生命中寻求答案的契机。而皮克斯通过电影提供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心理学概念,为人们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了基本知识基础。

电影还提到了“我执”、“临在”等身心灵概念

除了关于自我探索的命题,以性别平等、女性觉醒为命题创作也越来越多,而我认为不应该把这种趋势称为所谓的“政治正确”,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个人,我们对有意地加深对性别意识的认识也是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以及自我意识更新的表现。

曾有一家名叫琳达·福尔摩斯的读者在其博客上写了一封致皮克斯的公开信,她在表达对皮克斯的喜爱,同时也向皮克斯指出他们的电影缺一位女主角。今天我们需要看到一位发生在女孩身上的故事,就像过去我们看过那么多皮克斯的男孩电影。

从迪士尼陆续做出《冰雪奇缘》系列、《勇敢传说》等有别于公主形象的女主角,再到今天我们看到,过去曾被称作是“男孩俱乐部”的皮克斯出现了由华裔女性导演石之予所领导的几乎是全女子的核心团队,制作出了《青春变形计》这样贴近东亚女性成长心理的、青春期困扰的作品。

《青春变形计》幕后制作纪录片海报上出现了四位主创

《青春变形计》的科普性和趣味性使得不少学校心理健康老师选择它为切口开展初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你看过《青春变形计》了,而且你是一位女性,你不难发现电影中关于母女关系、女性自我接纳、青春期叛逆、月经初潮、对异性的好感等方面的描写都是你我曾经历过的熟悉回忆,只不过我们当时还没遇见这只红熊猫。

另外,特别要提到的是,关于红熊猫的讨论有很多,它不仅象征着月经初潮,更意味着女性身上丰富的情绪体验以及独特的女性力量。

女性常常被评价为情绪化的,多愁善感通常带有否定色彩,必须要压抑自己的感受(包括性欲),就像小美最初试图藏起红熊猫,她的女性长辈甚至将它封印在某个载体中,并告诫她不要总是释放它否则会越来越强大。但故事最后小美选择留下红熊猫,这不仅是她实现了自我的接纳与和解,她的选择也给予其他女性一种范例:我们可以尽情拥抱自己的一切,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

正如同《青春变形计》中也离不开关于情绪和个人成长的叙述,皮克斯这些作品的主题都不是单一的,常常在同一部电影中反映了大多数观众经历过或当下正在经历的成长和困境,呈现出多种心理学基本原理和现代生活普遍的心理境遇。而主人公的一次次冒险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所经历的成长都需要克服、超越不同的困难。

皮克斯与迪士尼的“火花”是共情

如果用《心灵奇旅》的世界观进行比喻的话,皮克斯和迪士尼这类心理学主题作品身上关键性“火花”是什么呢?也许是能拥抱每一个存在困境的观众,并反应了当下最普遍的心理状态与需求。

作为一个动画工作室,皮克斯多年的进步所在不仅涉及技术层面,他们一直以来都在研究观众的感受和情绪,且十分善于在大荧幕上与观众对话,实现心灵上的沟通。这不仅指的是本文中提到的那些心理学性质突出的作品,像我们熟悉的《机器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海底总动员》等经典之作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那么,皮克斯和迪士尼是遵循、参考了那些心理学方面的原理和规律,以实现与观众共情、让一部部作品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呢?

第一,肯定悲伤的价值。在《头脑特工队》出现之前,在《狮子王》中辛巴失去了他的父王,在《飞屋环游记》中的“荒野开拓者”小罗是孤儿,失去至亲的悲伤推动了发展以及他们个人的成长。皮克斯在创作之前深入研究了负面情绪的价值,发现往往能激励人、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不仅仅是正向的情绪。

第二,给动画角色赋予人性,即使有的不是人类。人性是击中观众内心、实现共情的关键。于是,皮克斯创作出了一个会坠入爱河的机器人,一只会保护小女孩的温柔怪物,一只对美食充满热情的老鼠,深信自己能穿越星际的太空人……在《玩具总动员》故事中,玩具们都“活”过来了,皮克斯的角色们又何尝不是在鲜活地存在在我们心中呢?

第三,展现角色经历的冲突。在角色人性化的基础上,角色变得真实且富有亲和力,因此,他们所遭遇的挑战、挫折、丧失让故事变得复杂且贴近生活实际。比如,《超人总动员》的角色虽然是有超能力的超人特工家庭,有力大无穷的顶梁柱爸爸、能所能伸的妈妈、文静害羞的姐姐、调皮捣蛋的弟弟以及天赋异禀的小儿子,他们也需要面对生活亲子关系、柴米油盐等再日常不过的问题。

第四,充分的前期科学研究。前文多次提到了皮克斯在制作心理学主题的电影时,会请到许多心理学家、科学家作为顾问参与到电影的策划、设计等方面。尽管“记忆球”、“心灵学院”、“红熊猫”等设定都是虚构的,但它们都是依据一定心理学概念而构建的。如果作品没有通过详尽的研究调查过程,神经营销就不会奏效,无法与受众真实的情感联系起来。

 


 

往往在提起皮克斯或迪士尼时,强大的IP效应和高超的动画技术可能是热门电影的光环,但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这背后动画工作室的创作者们对于故事和角色的关注,我们之所以产生共情,是因为他们关心到了如今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作品中投射人类共有的情绪体验。

现在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皮克斯也好、迪士尼也好,存在有针对性地围绕心理学或身心灵方面进行创作的选题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十分重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情感。

试想上文提到那部1943年的老动画,当观众选择一部电影的时候,在他们脑海中掌舵的很可能是情感而不是理性。那么,还有什么比能引领人内心的主题更能吸引观众呢?用现在的话说,人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就是“流量密码”。

皮克斯的观众在获得一部好看电影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需求的满足,在虚拟故事的世界中安放了自己青春期的困惑,找到了解决现实人生难题的出口,获得了成长之路的地图……我们没在学校教育中学到的基础心理学、如何过好一生的实用指南,皮克斯用电影给我们补上了。

 

本文影片:

《理性与情感(Reason and Emotion)》1943 Disney

《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2015 Disney&PIXAR

《寻梦环游记(Coco) 》2017 Disney&PIXAR

《心灵奇旅(Soul)》2020 Disney&PIXAR

《青春变形计(Turning Red)》2022 Disney+&PIXAR

皮克斯 心理学 青春变形计 头脑特工队 心灵奇旅 寻梦环游记 神经营销 女性团队 荣格心理学
如何过好这一生?不如上一堂“皮克斯心理学”
鲸鱼鱼鱼鱼子
2022-04-14 13:00:38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灵感告急?请查收一周创意速览
宜家什么都能收纳,包括你的电脑桌面
第一批用AI做设计的人,把它玩出了多少花样?
喂!别扔那块吊牌!
“春天”的意思是:我们该见面了丨太阳底下
谁家的“坏”小猫?居然登上了宜家的新广告
为什么是史铁生,成了当代互联网嘴替? 丨灵感手抄本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