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恋综成为替代性体验,颅内高潮只是一场梦|清醒蹦迪

设计:鱼饼@TOPYS,图片来自《再见爱人》豆瓣页面

最近,芒果tv的一档恋爱综艺《春日迟迟再出发》刚刚完结,集合了一群刚经历失败婚姻的男女,共同经历一段重获爱情的旅程。

与其他恋综类似,节目演播室中安排有主持人、艺人以及两性方面专家一起“吃瓜”、预测嘉宾的情感走向、输出观点,但稀奇的是在《春日迟迟》中本是担当专业评析功能的心理学专家李松蔚老师竟然在节目中带头磕cp,即使其他人不看好也死磕到底,像极了屏幕前的我们,难道真的谁也逃不过恋综的魔力吗?

值得一次好好道别的be美学

无论是我们还是隔壁韩国,恋综的走红似乎伴随着观众的磕cp的“血泪史”,尽管大部分恋综多少存在一些剧本安排是公开的秘密,也还是有大量观众真情实感地磕。如果磕到了真cp,自然再开心不过了,但往往恋综的cp反而是越“意难平”越令人无法释怀,越上头。

就像最近还能看到有人在哭诉“四年了我还在为吴英珠金贤佑流泪”,只因2018年的一档韩国恋综《heart signal2》中被观众看好的两位嘉宾未能牵手,大家在这对be的男女身上寄托了太多关于错过、遗憾、爱而不得的替代性体验,久久不能自拔。

意难平的虐(也可能是美)不是韩国恋综的专属,去年我们的一档离婚综艺《再见爱人》更是把“be美学”发挥到极致,已经离婚、处于离婚冷静期、想离婚的三对男女一起旅行,在这种充满矛盾冲突、心碎遗憾的情况下,嘉宾之间的情绪涌动深深吸引着我们。有的人磕cp,还有的人会把个人的情感生活投射到嘉宾的经历上,甚至把节目当成对婚姻的预习。

无论是恋爱综艺,还是离婚综艺,虽然不一定所有观众都有类似的经历,但都能从这些节目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代餐,获得属于自己的的情绪体验,内心也同步经历了一种千回百转,这看的哪是戏中人,看的其实是自己。

有人爱看大团圆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失去、遗憾给人更强的心理体验,所以也有人认为悲剧才隽永。而且人生哪有那么多TVB式的标准结局,现实生活中多是尝过爱情的苦的人,爱不到的人总叫我怀念。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恋综的遗憾收场反而会让人反复回味,磕不成的cp是恋综观众最大的执念,歌都有唱:“但凡是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如上文提到了《heart signal2》中的吴英珠和金贤佑,从节目下车后依然被人们热切的视线注视着,还有人想从两位的社交媒体账号挖出些蛛丝马迹来证明两人的关系,即使找不到确切证据,也能发现他们之间相似的爱好、品味,这些足以让观众脑补完了一出现实之外的架空爱情。

去年有一档交友综艺《friends》正是抓住了观众这一心理,让未能实现he的吴英珠和金贤佑重新回到观众的视线里,有意制造了二人重逢、单独约会的桥段,对两人的cp粉而言,这是“过世cp”时隔三年的“售后”。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两位当事人而言,重逢的机会可能是对过去的和解;而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而言,看别人好好说一次再见或许也能让自己放下心中的遗憾和不甘心。

重逢时女生首先微笑说出的一句“你好”就足以让人颅内高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似熟稔但不安的友善”,他们之间的张力让观众深深着迷。然而,看起来轻松、大方的应对,背后是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明白的逞强,过去在这段关系中越是受伤、越是辛苦的人反而会在再次见面时变得更加大气。

有人说吴英珠和金贤佑会重逢是因为没有好好再见。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未尽事宜”,格式塔心理学指出,人有对完形、完整的追求,但某些特定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的变故会造成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未解开的心结、未解决的问题,这些未尽事宜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对个人今后的身心健康、人生路径造成影响。

目睹过二人一路走来的观众的心中何尝不也埋下了一件未尽事宜呢?所以也人说《friends》不仅给他们创造了重逢的机会,也帮观众翻篇了,把一档恋综的未尽事宜画下了句号。我们不得而知两位当事人的心里是否翻篇了,也不知道这段人生的插曲在潜意识中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至少观众看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结尾。

曾经分道扬镳的人即使重逢了,属于他们的时间也只能回到过去的某一天,时间并没有往前走,不排除有极少数所谓破镜重圆的情况,但往往这样的人可以停留的只有彼此的时间,只能在这有限的再见面中消解掉那些没来得及解释的误会、没机会向彼此表达的心情……共同完成那些未尽事宜。

然而,在《再见爱人》中,经历过离婚的男女或者站在婚姻十字路口的夫妻,要面对的亲密关系未尽事宜对比起仅仅只是相恋的关系要来得更沉重、更痛苦,就像这档节目的slogan:(说)再见容易,再(次)(面)很难,由此给观众带来的刺激强度可能就更大了。

但如果是奔着磕cp或者看离婚夫妻复合的目的来看《再见爱人》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本质不是恋综,也不是劝和节目。如果把离婚视作一种关系的be,那么这档节目也没有试图将结果扭转成he,而是试图探寻人们在婚姻关系的be中能获得什么?

这些对婚姻存在疑惑的人来到这里,在旅行的状态中,试图解答那些重新浮出水面的问题,尝试探索彼此相处的新的可能性,学会让自我在亲密关系中舒服地生长……《再见爱人》想告诉观众的是,如果能够鼓起勇气重新和彼此面对婚姻中那些仍未解决的问题,无论如何,人们对自己以及对这段关系的坦诚与认真会反哺人一种成长的力量。

颅内高潮的同时也在练习爱

《再见爱人》本质是一个综艺节目,有真人秀的成分,但我觉得它所创造的环境与“心理剧”这种心理治疗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节目录制环境——旅行,创造了一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真空世界,让关系的变化和情感的流动呈现出来。

类似心理剧中的音乐、绘画、游戏等热身活动,节目中画画像、正话反说游戏、唱KTV等设置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让隐藏在多年婚姻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在这些活动中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人际关系等,如有渐入佳境的可能,也许还会进行深入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自我。(不过还是要强调,真正的心理剧是一种对场域的安全性有极高要求的心理治疗方式,综艺节目所起到的作用和心理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心理剧的参与者可以在这之中练习怎么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再见爱人》的嘉宾可以远离现实生活,全心投入到亲密关系的体验中,而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借由嘉宾的自我暴露得到了代偿性的体验,也是一种对于婚姻生活的练习。

还记得在节目前期,飞行嘉宾倪萍老师在众人吃饭时直接发问:“你们没有第三者吧?”这可能也是节目组的有意为之,目的是让我们看见夫妻关系的破裂原因不仅只是那些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如出轨、家暴等,大多数感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对错问题,让我们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趋势也确实如此,如今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最大的困扰其实是伴侣的沟通、冲突问题。

图源:简单心理《2021-2022 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

原来,人和人决定分开、感情破裂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如果说恋综看的是爱情是何时发生的,那么《再见爱人》看的婚姻为何变的伤人,是结婚十年却疏于沟通导致情感疏离?是在生孩子这样应婚前早已达成共识的关键问题上冲突不止?又或者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再也无法容身于不平等的关系中?从最初的窥私癖到亲密关系的探索,观众在观看《再见爱人》的过程中也完成了注意力的转移,分开、离婚的理由也是今天婚恋综艺观众所关注的。

同样的,《再见爱人》也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沟通模式,令人心动的表达也不只“我爱你”。既是在画家的提问时章贺下意识地轻松回忆出郭柯宇的长相细节,连侧分的头发会在哪一边露出耳朵都没有忘记;也可以是郭柯宇说:“那家餐厅太美了,我一定要和你去一次,但是那个菜其实挺一般的,可是你知道那个老板娘戴的那个耳环特别漂亮。” 他们可以不提一个“爱”字,但字字都关于爱。

《再见爱人》这档节目能够探索人在面对离婚时的种种状态,超出了我们婚恋关系的刻板印象,观众在“玻璃渣里找糖吃”、热衷于“be美学”只是一时的现象,更重要的意义、能够作用每一个人身上的东西在于,我们也拓宽了对亲密关系的认知范围——或许不是只有得到好结果的结局才美,真情实感过、努力探索过的关系都是丰富的、有厚度的。

区别于如今许多公众人物的关系破裂总以聊天记录的曝光和爆炸式的舆论环境所引发的一连串话题,《再见爱人》把分开这件事情呈现得有美感,这既符合人的完形倾向,也与当今人们对一种健康亲密关系的期待相匹配。尽可能理清关系中的种种暗病,互相好好地说再见、祝福对方“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看婚恋综艺中人们的感情屡屡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心动和爱来得如此怦然,连分开都像一场美好的告别仪式,可比自己轰轰烈烈爱一次,经历失恋、离婚简单多了。然而,综艺只是一顿“情感代餐”,对亲密关系的体验仅限于颅内高潮。

观赛千百遍,迟迟亲自不上场

试想你在深夜突然饿了,你可能出于身体健康、减肥等因素的考虑而没有吃宵夜,但你可能打开了一个吃播视频,看别人吃来解馋。

虽然这个比方可能不太准确,但食欲和爱欲很类似,弗洛伊德的替代性满足理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欲望能量在最初对象上遇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转移,直到寻找到一个替代对象以消除紧张、满足欲望为止。”

看恋综代替真正的恋爱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人本能中的爱欲在现实的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不断受挫,很可能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而婚恋综艺可能是如今人们最普遍的选择之一。害怕受到伤害、生活压力大、自卑心理等顾虑都是人们避免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理由,但看别人谈恋爱既避免了这些问题,也能远距离地观察一段关系的开始、发展甚至是结束的样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替代性满足。

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和观众同样代入

但无论恋综所呈现的情感关系有多吸引人,它始终不能完全代替我们在驱动一段亲密关系发展的力量以及从中得到的成长。在观看婚恋综艺时,人们会描绘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与想象,以情绪需求为锚点,充分代入并感受。不过,“原初对象”(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和替代对象(节目呈现的亲密关系模型)存在着差异,只有当两者的差异越小,满足感才会越高。

大部分观众“代到了”的大多数前文所描述的那些爱而不得,也是现实中的大概率事件,但观众心中所期待的,却是那些被大家磕疯了的、天造地设的“灵魂伴侣”,这种心理层面上的巨大差异和错位也导致恋综带来的替代性体验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观众本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

除了替代性体验,有的人还渴望从恋综获得表现自己、谈恋爱、建立亲密关系等方面的技巧。

韩国恋综《单身即地狱》去年播出后,其中一位参与者——本是小有名气的网红的宋智雅再次翻红,一言一行都被宣传成所谓的“撩汉天花板”。而更早之前的《heart signal2》中也有一位“天才型恋爱选手”林玹珠,总是笑眼盈盈且善于互动积极的她在第一集就收获了来自男生的全票。这些恋综里的脱单人设模板被营销号铺天盖地式地分析,转化成仿佛每个人都可以套用的行为模式。

恋综和营销号的合作下写出了当代“恋爱教科书”,但人们却又不一定会实践,观赛千万遍,但迟迟不亲自上场,这可能是最大的矛盾。正如前文所言,正因为替代性满足并不能真正取代现实的情感关系体验,那么,从婚恋综艺习得的恋爱技巧也不一定都奏效,满分的纸上谈兵也不意味着一个个体具有爱人的能力、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建立亲密关系。

而且就算这些技巧确实可以为大家所用,但目的也未必会指向结婚。据《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我国的结婚率跌至20年以来的新低,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但结婚率的下降却伴随着未婚同居率的不断上升。

在这样一个越来越不想结婚的社会反而出现了越来越拥挤的婚恋综艺赛道,这类型的综艺成了一个“超级垂类”,无论是韩国、日本以及欧美国家还是我们自己国家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市场,涌现出大量新节目,类型也越来越细分。主持人李维嘉在《再见爱人》中开玩笑称自己做的婚恋节目都成闭环了,从恋爱、相亲,到怀孕、离婚……亲密关系的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观察类综艺。

-/-

总而言之,人们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发展亲密关系还是有需求的,尽管其中存在一部分人,他们只是需要替代性体验——“我可以单身,但我的cp是真的。”

与人坠入爱河也好,看婚恋综艺也好,其实重点不在于奔向婚姻、走进家庭,甚至都不在于恋爱本身,在过程中为自己培养真正爱人的能力才是每个个体的任务,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如是说。

否则再热烈的颅内高潮也只是一场梦,每一种对爱的想象都是悬浮的,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婚恋综艺 磕cp 亲密关系 离婚 替代性体验 爱情 沟通 未尽事宜
当恋综成为替代性体验,颅内高潮只是一场梦|清醒蹦迪
鲸鱼鱼鱼鱼子
2022-05-20 14:43:17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作为当代人的“精神布洛芬”,Jellycat告诉了我们什么?| 品牌兔子洞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