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必须“付费打嗝”;新东方的直播带货,真的绝;包容性营销不灵了?|What’s up

设计:鱼饼@TOPYS

有一种税叫“呼吸税”

#市场

资本主义国家的奇葩税种总是层出不穷,而就在近日,新西兰公布了一项引起轰动的法律草案,从2025年开始,将对温室气体来源之一的“牛羊嗝”征收税费,税费由饲养的农民上缴。新西兰环境部表示,该提议将使新西兰这个农业出口大国成为首个让农民为牲畜碳排放支付费用的国家。 截至目前,新西兰人口约500万,同时约有1000万头牛和2600万头羊。

针对这一举措,网友戏言:环保嘛,都是生意。

从客观事实来说,这事谈不上彻底的“巧立名目”,因为牛羊排放的甲烷危害确实比人类以及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大。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奶牛、水牛、绵羊等反刍动物都会通过打嗝释放甲烷,而由其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可以说畜牧业就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高危行业,而此行业又正好是新西兰的重要支柱,因此征收税费可以理解。但是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要得到好的牛羊肉或者牛奶、羊奶等副产品,人家总归得吃饱吧,于是吃饱后打嗝的这部分税收自然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羊在心里默默想:我连呼吸都是错的。)

当然这也不是新西兰政府第一次考虑在这方面征税了,早在2003年,新西兰政府还提出过向农民征收“牛羊碳排放税”,而这税,是针对牛羊放屁,被民众戏称为“后门税”……不过当时由于抗议太过激烈,新西兰政府不得不暂时搁置。17年后重新想出“打嗝税”,是因为“打嗝”听上去比“放屁”更加有理有据吗?

全球首个!这里将对牛羊收“打嗝费”,农民付钱,或最终消费者买单..._甲烷_排放物_新西兰政府

抛开这则新闻中的趣味性,我们可以窥见发达国家用环境税来调控企业排放污染的过程的确存在一些疑点。如果说这个税是为碳排放买单,那么全世界人民都是碳排放的受害者,为什么是由新西兰来征税?其次,政府并没有表明由此征收的税费最后将怎么使用,按照什么比例进行使用。也许享受到的是新西兰的国民,但是新西兰的奶粉和牛羊肉却是销往全球。

所以,碳排放的关键是,谁才是真正的“替罪羊”?

 

新东方直播带货

#新媒体

当新东方开始直播带货,笑果文化遭遇史上最强对手。(戳此了解战况)

想必流连短视频平台的读者都看了,新东方最近走起了直播带货的路数,而这种传统老牌线下教育品牌玩起新花样来,并不比新玩家差。

作为新东方转型的直播带货项目,“东方甄选”带货的是和英语毫不相关的农产品。包括五常大米、智利车厘子、富平苹果等。上线当日就引来了约200万观众的关注,当日销量约500万,月销量近3000万。当主播“方老师”用纯正流畅的英文开始讲解澳洲进口牛肉时,你不一定想买,但是一定想听完这个知识点。甚至不少观众在直播间喊话:不说英语就不买。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始料未及的政策变化,新东方这个教培行业的龙头也深陷泥泞。虽然俞敏洪宣布大规模进行业务调整,团队也不乏诸多建言献策者,但是俞敏洪最终选择的却是众人反对的“直播带货”。

当行业龙头想调转“船头”时,常常会由于自己的船过大而无法灵活应对市场。但是新东方最创新的点在于,并没有受困于自己最初的业务模式,反而是借用自己沉淀下来的家长资源,融入核心业务,顺道发挥了老师约等于半个演员的天生优势。

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隐藏了一些直播亮点。首先看直播本就是一件消耗时间的事,然而买商品上免费英语课,还学的都是实用口语,这对于大部分有经济基础也想顺应时代,学习基础英语的家长群体来说,颇具吸引力,就算家长不买,也大大提高了直播间的用户留存量。

一边直播一边上英语课:新东方“双语带货”出圈- 万维读者网

其次,在现有的直播格局中,撑起直播间流量的,大多数为主播的号召力,其中好的口才和夸张的表现力是主要因素,然而鲜少有人用知识就筑起一个壁垒。虽然“东方甄选”不是顶流,但是论其直播表现,也称得上“老师再就业”的典范,况且比起其他卖农产品的同行来说,新东方的直播形式可以说无对手。

如今,由于抖音的商业化机制太过成熟,已不乏大量玩家转攻被认为还处于蓝海期的TikTok。而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农产品将通过TikTok销往海外,那么新东方可以说是最佳人选。

话又说回来,中国从来不缺人才,也不缺好的老师,但是仿佛我们总是缺少一种“不破不立”的精神。照本宣科固然可以走得平稳,但是也许能直接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对接,才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先别忙着研究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穿越经济周期,不如想想,自己的硬通货是什么?

 

Old Navy:“大码营销”不灵了?

#品牌

据CNBC报道,服装品牌Gap在2022年第一财季的销售额下滑,Gap公司的净亏损为1.62亿美元,集团也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而主要原因是受集团旗下曾经最王牌的Old Navy品牌业务影响。

在快时尚风起云涌的前些年,如果说Gap手中有一个业绩增长引擎的话,那必然是其子品牌Old Navy。最初,Old Navy定位是普通消费者的家庭休闲装,主打南加州风格,因其价格比GAP低,质量却令人满意,也一度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美国零售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一度成就品牌的“大码营销”,如今却成了品牌翻车的重要因素。

Plus Size Fashion: Old Navy Is Redefining What Inclusive Shopping Looks  Like | Vogue

2021年时,据零售研究和咨询集团Coresight Research数据显示,美国女性大码服装市场增占整个女性服装市场的20.7%。因此不少女装品牌,例如维多利亚的秘密等就试图抓住这个空白市场,玩起了“大码概念”。但是相对于其他品牌来说,Old Navy的大码概念显得领先很多年,自2004年开始,品牌就在其商店中出售有限款式的大码服装。彼时品牌认为,为大码人士开辟和直码人士同样的窗口,是消费者在购物中能进行社交的关键。因此品牌极为重视这条业务线,而Old Navy甚至针对“尺码包容性”这个话题,对店铺的员工进行过特别培训,以期提高顾客满意度。这也可以看出,“大码营销”是个雷,不小心就会引爆。

例如2014年时,Old Navy收到消费者3万多份抵制书,而这其中的原因是,Old Navy对超大码(US 16-30)的女装常年收取 15 美元以上的额外费用,而男性服饰的超大尺码和普通尺码却是一个价。在 Old Navy 的官方网站上,甚至专门有一栏是“ Women’s Plus”,用以售卖从袜子到睡衣的一系列加大码,然而男装却不设这个分类。

也许是大码女装实在太好赚了,品牌沉迷其中忘记了自己其实最开始也是一个走常规路线的快时尚品牌。于是到了今年,Gap的高管直言:最近Old Navy提供了过剩的大码商品,但是却没有为其他客户提供足够量的常规尺码,以至于过剩的大码女装不得不打折销售,而很多其他尺码却处于缺货状态。

品牌首席财务官卡特里娜·奥康奈尔(Katrina O'Connell)也表示:“随着包容性女装的推出,我们已经远离了Old Navy 的核心,我们正在努力回到这一点上。”

随着千禧一代的成长,流水线般的快时尚正逐渐被抛弃。究其根本,是因为快时尚品牌的集中痛点就是很少能够讲好一个长久的故事,例如看似包容的“大码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的点,当品牌想要强调这条业务线时,这个品牌理念本就已经不再“包容”。此外,还有曾经因“性感营销”红极一时,现在却没落了的Abercrombie & Fitch、hollister、Forever 21等品牌,都在给我们一个启示:质量和设计,至少得抓一样吧!

呼吸税 品牌 直播间 Old Navy 新东方 营销 Gap
牛羊必须“付费打嗝”;新东方的直播带货,真的绝;包容性营销不灵了?|What’s up
李子君
2022-06-13 16:11:06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定格在热成像里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太快了,2024都背着你开始总结了 | 创意速览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