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好奇心深深的存在于人的本性中。”所以,被好奇心害死最多的,估计不是猫,而是人。当然,今天想说的“死”,不是真的让你go die那种,是被拿捏死的那种死。
要不是这该死的好奇心,盲盒这种东西怎么会变着样子流行了那么多年依旧能够在营销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断把手伸向你的钱袋子?
这不,威士忌品牌Dewar’s最近和东京的天狼院书店合办的“Curious Book Bar(好奇心书吧)”,就再次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要把那些你正常情况下不会买的书硬卖给你(我瞎说的)。
在这个书吧,天狼院书店挑选了100本书,把它们用纯白封皮包起来,封面只留下一小段有关这本书会在什么情况下被什么人购买的描述。而这个谜面,在你揭开谜底的时候,仍旧不一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的描述是“最近有了喜欢亚文化的女朋友的男工程师买的书”;让西加奈子拿下直木赏的《告别吧!》,其描述是“在我第一次犹豫要不要写小说的时候买的书,它让我摆脱了迷茫”(参与创作的成员、日本搞笑艺人及作家又吉直树的纯个人经历);而小西利行关于商业演示技巧的书籍《プレゼン思考 Presentation Thinking》(没找到中文版本,暂译作“提案的思考”),则被描述为“背着吉他箱、穿着宽松T恤、低着头的青年买的书”,乍一看颇有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感觉。
另外,还有些没有扒到具体是哪本书的介绍,比如“学生时代留学墨尔本的一个男人迷上了大猩猩,对封面一见钟情,买了这本书”“光头青年来过好几次,站着看了又买的书”……
这个活动有趣的点在于,如果将封面简介看做一个谜面,那谜底并非揭开包装后看到的那个书名,你得带着好奇心去把这本书看完,才能(或许也不能)真正理解谜底是如何呼应谜面的。
最后,你可能想问:这到底和威士忌什么关系?
官方新闻稿是这样解释的:Dewar’s的创始者和全体员工在产品开发中一直秉持着一份好奇心,才最终让品牌成长为顶级的威士忌品牌,天狼院书店也一直致力于举办各种激发好奇心的活动和讲座,于是大家一拍即合……活动目的是让你“在读书的秋天,喝着苏格兰威士忌,享受一本随心所欲选择的书籍”。
有点牵强,却好像又被他们圆回去了。anyway,这些奇葩描述,确实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并让我很大几率买到一本最多看3页的书。
嗯,换言之,就是喝多了才会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