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道出了对音乐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理解。但是到了近代以后,建筑和音乐分开成了两个独立的学科,只是从后来建筑大师的口中仍不难发现,建筑不仅关于专业、技术、美感,更关乎于艺术以及教育。
哲学家卡斯滕·哈里斯曾在《建筑的伦理功能》一书中集中表达了:建筑作为一种形式,可以传递人们的价值观,并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感化教育作用,对建设美好的公共空间有积极意义。
我们大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佐证。例如,美国的城市犯罪曾在1960年达到顶峰,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自此就一直主张——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即通过设计建筑环境以创造更安全社区的方式。
为了将建筑可产生的教育意义呈现到公众眼前,拉卡基金会(Laka Foundation)特设了“设计教育奖”( ‘Design Educates Awards’),目的就是为了让公众在欣赏建筑的美学价值之余,也能看到那些对社会有持久正面影响的建筑。
一起来看看,你目之所及的一切,到底都能对身心产生怎样的影响?
江门•鼓楼水岸木桥
罗宇杰工作室LUO studio
广东江门市鼓楼滨水区是华侨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发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初衷是在保留土丘池塘独特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将乡村发展与当地乡村文化背景相结合。因此该度假村利用当地水系的基本形态,将自然教育、亲子娱乐、渔业和畜牧业等活动有机集合,而这座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为了区别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LUO工作室特意采用了天然木质材料,在施工方面也延续了我国传统的桥梁施工技术——采用“拱”的方式。
这样可以为小型渔船和大型旅游船提供通道,一方面既复兴了传统乡村文化,又不至于让村民完全改变现代生活方式。桥体内部是可供行人通行的半封闭廊道,一方面这延续了春秋战国的传统,用封闭空间去保护桥体不受珠三角地区充沛雨量的侵蚀,另一方面,当游客从桥一端的商业街区过度到另一端的儿童游乐区时,也能有满满仪式感。
当家长带着孩子穿堂而过时,一次自然生动的科普,也就完成了。
越南•陶土工作室
Terra Cotta studio
这个陶土工作室位于越南广南省的奠班县秋盆河旁,也是著名艺术家Le Duc Ha的工作场所。 由于大多数村民都依靠陶土、席子、丝绸等传统的手工艺为生,因此这条河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如何在建筑中讲述与该河流的故事呢?
这个建筑的外墙由黏土砖砌成,有点像越南传统的火炉。由于该场地在4-7世纪曾是占婆王国都城Tra Kieu的一部分,因此也融合了些许占婆(Champa)的文化特征。建筑内部结构是由交错排布的砖块构成,这样既有助于形成孔洞,保持通风和温度调节,也为艺术家打造了相对私密的内部空间。当伴随着自己长大的河风从对岸吹来时,想必熟悉的味道带来的恬淡安逸,更能激发人的创作欲吧。
由于工作室临河,因此内部也被设计成了三层高,这样设计同样暗含了三层巧思。其一是陶土作品能够充分接触阳光,艺术家能从光线与其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到生命力;其二是架子本身也兼具展示作用;最后半成品将被放置在最高层的架子上,预防洪水的侵袭。
建筑固然不会说话,但是一砖一瓦都有文化的遗迹。
武汉•荒野之家
先进建筑实验室
你有没有想过,给小朋友最好的教育,就是走进自然中,亲手造一座房子,像你们一起玩乐高一样!
这个“方舟”项目位于武汉市郊区,业主是互联网从业者,这个四口之家希望在自然里有一个陪伴孩子成长和放松的度假木屋,于是就有了这个用来进行“精神避难”的方舟。
木屋是双层空间结构,巨大的三角形阁楼可以回应南方的暴晒和阴雨连绵。向外延伸的露台可以让一家人窝在同一屋檐下。为了让小朋友感受到大自然的纯粹,场地内任何树木都没有被挪动。
据业主Paul表示,“虽然使用了全木材,但是居住体验并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木材的保温传热性能非常好,一个小小的壁炉就能为这么大一栋房子提供充足的热量。”
在Paul看来,追求成就远没有人生体验来得重要,这栋木屋就像是给自己的奖励,让人随时回归一种踏实和丰富。
何为给孩子的高质量陪伴?我想如果自己的状态不好,也许敏感的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内心的焦虑,那么又何来“质量”一说呢。
智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Henry Glogau Studio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近两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7个国家“极度缺水”,但是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牵扯常导致水资源难以平衡、环境保护法案也难以实施。那么居民能如何进行自救呢?
新西兰建筑师 Henry Glogau (Henry Glogau Studio) 就通过照明兼海水淡化设计解决了未来的资源稀缺问题。这个项目是Glogau与智利非政府组织 TECHO 合作,为智利 Mejillones 的一个名为“Nueva Esperanza”的沿海社区创建。
在该项目中,太阳能海水淡化天窗既是循环的又是自主的。吸顶灯是盐电池和太阳能的混合体。 白天时,LED灯带由一块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充电,蒸发过程中产生的盐废物又能提供动力以制造一系列盐电池。海盐电池放置在装有铜和锌的管子中时,可以在夜间为天吸顶灯提供能量。当海水通过管子流到灯内部时,被蒸馏后的饮用水便可从底部抽出。
其实这种方法对于铁皮屋很多的台湾也同样适用。这个小装置并没有任何复杂的科技,却可以借此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作为世界公民的一份关怀。
韩国•1300回收亭
Hyunjejoo_Baukunst
每一年,可持续发展这个议题都被各行各业反复提及。可是除了不常见的纪录片、品牌的“噱头性”广告,还有什么办法让居民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呢?
1300回收亭位于韩国大丘,建筑师想借此提供一个关于日常生活的新视角。从远处看,这个通体白色的建筑很像公共休息空间,但是走进了一看,你会发现整个建筑的造型是由1300个透明篮子组成,而这种篮子常常被嫌弃地堆叠在菜市场的各种角落。
走进回收亭内,镂空的结构容纳了光线的自然变化,也随时提醒公众,一个经济、灵活、轻盈、可回收的物品,也展现出了适应环境需求的潜力。因此修新建筑时,是否可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用那些被废弃的日常物品,减轻对地球的负担?
让人们愿意探索了解的,不一定是多高深的东西,神奇往往都藏在平凡背后。
Go!Campus Zottegem
Rosan Bosch Studio
当提到公立学校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是千篇一律的森严沉闷的建筑和课桌,还是毫无美感和娱乐性的校园设施?或许教育本就可以是有趣的,为孩子打破成绩带来的焦虑感,让他们于孩童时代就发挥应有的创造力。
Go!Campus Zottegem是比利时的一所公立学校,旨在通过游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学校联合 Rosan Bosch Studio 打造了这所学校,学校内的所有景观都不是随意安置,而是为了鼓励孩子探索和保持好奇心。
学校占地4400平方米,户外景观与学校主体建筑,以及游乐场相连。在游乐场内,除了游客设施外,更是随处可见的学习服务。在设计上,建筑师将比利时自然景观融于其中,通过连接地板和室内的管状滑梯,为幼儿园阶段、以及中小学生都创造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世界。
后记:
建筑不仅是冰冷的物体,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技术力量越来越不能成为建筑门槛的今天,更要保持对建筑设计之善的追求,让人们不仅能体会到建筑的便利、美感、安全,更要看到其蕴含的长远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