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ARTE MUSEUM打坐一个下午,我又重新爱上了科技

坦诚说,哪个打工人没有在Chatgpt爆火的那段时间里担忧过自己即将饭碗不保,对科技生出一些恐惧甚至敌视的情绪。从《黑镜》到《西部世界》,反乌托邦的科幻内容一直在提醒人类警惕科学技术的过度发展。

我们惧怕科技如同洪水会冲垮人类文明的价值基石,但成都的一个下午,在ARTE MUSEUM数码矩阵创造的「永恒自然」里,我悟了——如果科技的力量像潮水,人类应该监督或责怪的是负责筑堤修桥、通渠引流的人,而非水本身。

如果你好奇这个最近刚刚落地成都的数字艺术展馆到底有什么魔力,不妨也亲自去走走,体验一下艺术和科技交融的空间魔法。放空头脑,把那个预设了太多条条框框的自我寄存在入口处,把感受还给身体,去相信眼睛、耳朵、鼻子、肾上腺素和交感神经,去准备好拥抱一个会大笑、颤栗、流泪、恐惧的,重新野化了的自我。

 

图片

在ARTE MUSEUM,解锁看展一百零八式

《春光乍泄》的片头,王家卫用宝贵的1分21秒展示了远在南方之南的伊瓜苏瀑布,不稳定的航拍画面里,蓝绿色混杂着褐色的激流咆哮下坠,水花四溅、雾气蒸腾。被镜头框柱的伊瓜苏少了一丝震撼,多了几分文艺,成为许多人心里关联着瀑布意象的浪漫符号。

你可能也观看过其他瀑布,遥远地,隔着安全的距离,但这份经验绝对无法平移到ARTE MUSEUM。

《瀑布》

在这里,六面镜子构成了无限延伸、迷宫一样的空间,银色瀑布倾泻而下,近在咫尺,高差被镜面放大,激荡而有规律的水声在四壁回荡,将你包围其中。低下头,镜面里的纵深让双腿发软,每向前滑行一步都小心翼翼,随时做好下坠的准备。竖起的汗毛预示着感官被彻底打开,自然的原始力量把身体中沉积的钝感和疲惫冲走。

《瀑布》之于ARTE MUSEUM的旅程更像是 9¾ 站台之于哈利·波特宇宙,是现实世界和魔法世界的通道。经过这里,你已经具备踏上这趟奇幻冒险的必备单品——被激活的感官。

《繁花》

移步到下一个空间,花香比画面更早一步招呼过来。铺天盖地的山茶花树,叶片和花朵氤氲出浓郁的色彩。数千朵山茶花同时离开枝头,变得金黄、透明,缓缓飘落,像一簇簇金色火焰从天而降,或是近距离观看流星无声陨落。靠近一些,能看到每一朵山茶都被雕刻的精致到花蕊,如此真实;但让瞳孔切换广角,就会明白《繁花》的盛大、绚烂、瑰丽都不可能重现在自然之中。它因为真实而美,但又因为太美而虚幻得如同梦境。

《沙滩》

在ARTE MUSEUM不邂逅一片极光里的《沙滩》属实遗憾,毕竟是d'strict的经典作品之一。虚拟的银白海浪不断冲刷过来,抬头是一道绿色的极光挂在深紫的星空上,双脚虽未被打湿,头脑已被“世界尽头、冷酷仙境”的肖想浸透。有人默默靠在墙上,有人贴近屏幕跳起不知名的舞蹈,有人索性盘腿坐下,感受一番天地寥落、沧海桑田的宇宙诗意。

《海浪》

《海浪》的空间里,唯一的光源是眼前不断冲刷过来又被玻璃缸截流挡住、泛起白色水花的巨大浪流,白噪音一样单调的涛声鼓荡耳膜,反倒显得这里格外宁静而安全。舒适的黑暗诱惑人放松四肢,如果要挑一处用来冥想或打坐,相信没有哪里比这里更合适。

《星辰》

成都ARTE MUSEUM的11处作品空间,每一处都能有偶遇“奇怪”看展人的可能。《星辰》里在漫天悬挂、闪烁缤纷的野口勇式纸灯下躺平的小孩子;《虫洞》里仿佛被异形空间摄取魂魄而呆立不动的青年;《森林》里女孩被雪中优雅踱步的雪豹吸引,又在它突如其来、箭步前冲时吓得趔趄后退;《花园》有铺天盖地的巨幅莫奈和压低声音、兴奋讨论的同行者……而如果你愿意去观察总结,似乎每个作品都能对应上一个专属的形容词,比如震撼、盛大、辽阔、沉静、雀跃、空灵等等,它们既描述空间的气质,也描摹人进入之后感知到的情绪。

《森林》

成都ARTE MUSEUM是d'strict(帝视特)落地的第四座数字艺术展馆,也是该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迈出的第一步。这家2004年成立的空间主导型用户体验设计公司对大众来说并不陌生,2019年为Nexen R&D Center设计的《THE INFINITY WALL》新媒体艺术三部曲已经让他们成为行业标杆之一。一年后,路过首尔江南区COEX广场的人抬头便能看到周而复始冲击缸状屏幕的海浪,过于逼真和提神醒脑的震撼效果使得《WAVE》迅速出圈,d'strict成为媒体新宠,并以最高分斩获了2021德国IF设计奖的金奖。
至此,d'strict和它的title“空间主导型用户体验设计”已经让市场认识到它的商业潜力和可能性,但对更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相对新鲜陌生的命题:在到处都是LED大屏的赛博世界里,真的能靠屏幕内容赚钱吗?

 

 

赛博时代的庄生晓梦:何为真,何为幻

我们把这道问题抛给d'strict,创意总监Jin Lee(李相珍)的回答是: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大屏或赚钱,而是你要呈现什么样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是否做到了极致。

创意总监Jin Lee(李相珍)

「永恒的自然」是成都ARTE MUSEUM首展的主题,也凸显了d'strict艺术家团队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共识:“相比于曲高和寡的内容,我们更想呈现那种观众在进入之前不需要阅读复杂的文字介绍,可以通过画面、声音、味道、互动方式而直接感受其魅力的作品。哪里存有人类最大的共情呢?我们团队在一轮一轮的投票后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素材。”
11组作品,11个简单明了的名字,复杂的取舍平衡和细节打磨留给幕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最直接最原始的空间体验的冲击,比如《繁花》里每一朵凋落的山茶都独一无二,由强大的后台程序实时生成,通过专属的应用软件你甚至可以认领一颗属于自己的鲜花种子,悉心培育后亲眼看它在屏幕上绽放。

《动感写生簿》

在成都馆,这种交互体现得更具在地性。《动感写生簿》的区域,大屏幕上是一片葱翠的竹林,大熊猫、小熊猫、仙鹤在悠然漫步,浑然不被看客打扰,每一只都有独特的色彩和样貌。选择一张“裸稿”,在涂鸦区填满色彩,拿到扫描处进行扫描,就可以把专属的小动物放生到眼前的竹林中,和它合影留念可能会成就你朋友圈里最潮的一张“游客照”。

《虫洞》

另一种交互来自于不同空间里不同气味的设计,Jin笃定地相信“香味可以辅助视觉和听觉给人留下长久的空间记忆,我们会按照不同的空间主题去定制不同香氛,比如在成都我们就专门打造了竹林香、山茶花香。而由于每个空间的特性不同,香味部分我们在工作室做了多次调试,来到成都后又实地测试了五六次,把浓淡、花果木成分调整到最适合的精度才停止。我希望访客来到ARTE MUSEUM的体验不是单维的,不是短暂的,而是可以长久回味的愉悦感。”

这些并不一定会被观众“识破”的小心思构成了浑然一体的空间气质,就是一个个决定“极致”体验的要素,而观众在惊叹每一帧画面都踩在虚实之间,逼真又梦幻的时刻,或许也想象不到自己正在享受超200人设计团队的劳动成果。Jin 表示“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不给观众压力,不预设任何进入的门槛,你可以在这里跳舞、冥想、做瑜伽、流泪,做任何你想做的,而所有人都能在ARTE的空间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以及作为自然一份子的你自身内在的力量”。

《花影茶吧》

如果你在游览之前,已经不自觉地将科技手段重塑的自然贴上“fake”标签,只需一游,偏见就会消弭。在这里,你压根不会顾虑虚与实的边界,不会纠结于眼前的美究竟是写实派、浪漫派还是超现实,就像看着《海浪》单调重复的原始律动,会感觉身体里充满周而复始的能量和被框柱、发出咆哮的激情,而媒介手段根本不构成感受的阻碍,虚与实之间消弭的边界更拓宽了一场展览带来的思考空间。

你会意识到,美就是美,如同莫奈和克利姆特是绝对意义上各自时代的艺术杰作,数字艺术也正在变成当代艺术的一张名片。谁知道呢?或许很多年后你亲眼目睹过的这场展,也会被写进美术史,成为我们时代的艺术标的。

 

 

没有商业成功,就没有可持续的创意

对于更多创意领域内的从业者来说,ARTE MUSEUM模式的反复验证和成功并不只是在艺术媒介或审美文化上具备可以探讨和挖掘的价值,它背后的商业逻辑更让人着迷。

2020年加入,目前担任ARTE MUSEUM中国区总负责人的苏小霖十分认同d'strict的创作和经营理念:“我们要打造‘技术新颖但易于大众理解,可以让观者无负担地轻松走近艺术’的场馆,以前我曾涉足艺术品收藏的工作,这两年的经历,让我重新理解了‘拥有’与‘享有’之间的关系。艺术欣赏的新时代已经来了,用技术手段让更多人从更多维度走进美,一定会是健康良性又具有社会价值的‘生意’,话说回来,再好的技术、创意和产品,如果不能市场化,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发展。”

ARTE MUSEUM中国区总负责人苏小霖

立意如此,落实到成功的商业模式又有无数具体而微的细节:内容把控、市场调研、选址、战略规划、甚至每走一步的节奏。

很早之前,d'strict就有2022年在中国落地新馆的规划,因为疫情而延宕后,首站选择了新一线城市中最炙手可热的成都,一方面因为这座城市对创新的兼容并蓄开放态度,和它自身足够肥沃的文化艺术土壤,“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各种元素的时空交错,山水,古迹,寺庙,茶馆,麻将,火锅,不同元素的碰撞与融合,和我们在科技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的探索是相通的”。另一方面,d'strict也是看中成都和东郊记忆作为文旅IP的号召力,尽可能多地触达人群、感动人群,永远是品牌最好的宣传,借助ARTE MUSEUM这一支点,d'strict的战略目标或许是撬动中国市场上各种形态的公共空间。

和很多注重社区氛围的品牌一样,d'strict在ARTE MUSEUM的选址上更偏爱自身有历史积淀的空间,而每一栋建筑、每一处场景仿佛都写着“我有故事”的东郊记忆,实际上也的确是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旧址,承载着这个城市一个时期的工业记忆,和济州第一间由旧音响制造厂改造而来的展馆达成神奇的呼应,苏小霖和团队认为这是ARTE MUSEUM和成都的奇妙缘分。

《色彩中国》

除了选址,Jin的团队在成都对文化背景做了大量调研,最后才呈现出《色彩中国》这样一个作品中一个篇章的体量,而成都的市井气和文气也都汇聚在其中。“赤、青、黄、白、黑”被选作承载着传统与文化的五种颜色,对应着大红的宫墙、戏装和京剧脸谱,翠绿的成都园林和杜甫草堂,方正严整的活字印刷和典雅诗意的古诗词,篇章最后,当金色屋顶的辉煌宫殿化作历史的黄沙尘埃,轻轻飘散,竟然让人有鼻中一酸的生理反应。内容在地化是每间ARTE MUSEUM筹备周期里最耗时的工作,它关系着艺术和观看艺术的人群是否能共享同一片自然土壤和精神文化土壤,从而达成情绪上的融通,对Jin来说是一个必须“精耕细作”的过程。

 

 

距离TOPYS首次接触d'strict又过去了两年时间,可以感受到这个品牌的追求依旧是“呈现更人文的、更有温度的科技”, 一如苏小霖所说:“当艺术与科技相交,艺术便不再是传统的挂在墙上的画布,它拥有了更多的体验感。而d'strict持续在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人与空间的关系。与其说我们在创作数字艺术,不如说,我们想要借助创意和科技的力量,让尽可能多的人拓展体验的疆界。”

而仅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在ARTE MUSEUM的体验更像是体验了一次后现代的审美经验,它验证着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身体在意识之前已经拥有思考和理解空间的方式,因为有了肉体,我们才得以“嵌入”眼前的空间和空间所代表的现象世界。而一个交互体验设计者对访客的最大尊重就是赋予空间以情绪色彩,给真实的人类提供真实的情绪价值。

 

 

 

 

自然 技术 科技 空间 ARTE MUSEUM 情绪
在成都ARTE MUSEUM打坐一个下午,我又重新爱上了科技
TOPYS.
2023-05-16 10:29:09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定格在热成像里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