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还真的不是标题党。影迷为好电影、为电影人鼓掌,怎么不算为“爱”鼓掌呢?
说到映后鼓掌这件事,这不一定是一种共识。我们大多数人平常在电影院看完电影一般就是有序离席,通常没有鼓掌的习惯。特殊展映或粉丝向的IP电影有时是例外,滚动字幕时偶尔会响起掌声。
但在戛纳电影节,映后鼓掌——尤其是往往会超过5分钟的超长时间起立鼓掌几乎是一项传统。
就拿今年第76届戛纳电影节来说,据多家媒体报道,在小李子主演的《花月杀手》首映现场,当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映后发表完致辞之后,现场掌声雷动,来自同行、名人、观众的起立鼓掌维持了9分钟之久。此外,据deadline网站报道,我们许多人翘首以盼的、由是枝裕和导演和安藤樱主演电影《怪物》也赢得了长达6分钟的鼓掌。
在戛纳电影节中,把手都拍红了的长时间鼓掌是一种礼遇。但鼓掌的意义又不仅于此,鼓掌现象可能还事关行业的论资排辈、媒体营销的手段甚至是人类社会的“面子”问题。
本期You Know What就来唠一唠戛纳电影节这场旷日持久的映后鼓掌。
01 旷日持久的鼓掌是为何?
据《大西洋月报》的采访,针对2018年电影《何以为家》在戛纳电影节持续了15分钟之长的映后鼓掌,研究社会规范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ristina Bicchieri认为,这种充满致敬精神的仪式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庆祝活动,那时将军讲话或发号施令后,士兵会敲击手里的武器以示支持或提振士气,这种崇拜和敬意是相通的。
当电影播毕,从主持人欢迎导演、主演等主创上台致意、和观众打招呼,再到发言时间,整个过程就很花时间,加上超长起立鼓掌的时间,整个映后活动一时半会都结束不了,但放在电影节这种特殊的场合也能理解,这是最能直接表达对电影主创的崇高敬意和对电影的热爱的方式了。
而且,拥有超长映后鼓掌的电影总是离不开“感动”二字。涉及种族历史的《花月杀手》、背景与叙利亚难民相关的《何以为家》、LGBT题材的《卡罗尔》、围绕传奇人物的《艺术家》,这些故事容易让人泪洒观影现场。但感动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鼓掌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模型可以折射出很多社会学问题。
密歇根大学教授Scott Page就曾称戛纳观众的鼓掌是“社交媒体网络的缩影,并不能客观地呈现出谁真正有影响力。”这种不客观体现在从众的行为模式,带起鼓掌的往往是坐在戛纳现场第一排的观众,他们或因行业地位或因经济实力而亲临现场并坐在第一排,因此,鼓掌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主观意志和大多数人跟随。跟随的人受制于集体意识、不希望自己孤立于现场其他看起来“懂电影”的人,所以也选择起立鼓掌。
而且大部分人也不会主动停止鼓掌,不然就会在这场人人都为之欢呼雀跃的盛况中被视为扫兴的人,
写到这里,怎么觉得戛纳电影节的映后鼓掌和你我学生时期为领导发言鼓掌有着类似的心境?
02 映后鼓掌哪家强?
最早出现在戛纳电影节的超长时间映后鼓掌无据可考,那么,有史以来最长时间的映后鼓掌属于哪部电影呢?知名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有答案。
网友TsarStepan于2022年1月23日在IMDb创建了一个「戛纳最长时间起立鼓掌」(Longest Standing Ovations at Cannes)榜单,转载自颁奖典礼观察爱好者埃里克森·安德森的账号@awards_watch,该榜单按照鼓掌时长盘点了29部电影,为我们揭晓了历史上戛纳最长时间映后鼓掌的电影是吉尔莫·德尔·托罗导演的奇幻电影《潘神的迷宫》,映后鼓掌长达22分钟。
除了《潘神的迷宫》,该榜单还包含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如《燃烧》、《好莱坞往事》等,完整版单如下:
- 《潘神的迷宫》(2006):22分钟
- 《华氏9/11》(2004):20分钟
- 《污泥》(2012):18分钟
- 《霓虹恶魔》(2016):17分钟
- 《何以为家》(2018):15分钟
- 《送报男孩》(2012):15分钟
- 《雀斑公主》(2021):14分钟
- 《科伦拜校园事件》(2002):13分钟
- 《艺术家》(2011):12分钟
- 《无耻混蛋》(2009):11分钟
- 《黑色党徒》(2018):10分钟
- 《海狸》(2011):10分钟
- 《神奇队长》(2016):10分钟
- 《卡罗尔》(2015):10分钟
- 《美错》(2010):9分钟
- 《一切尽失》(2013):9分钟
- 《妈咪》(2014):9分钟
- 《阴风阵阵》(2018):8分钟
- 《狐狸猎手》(2014):8分钟
- 《冷战》(2018):8分钟
- 《好莱坞往事》(2019):7分钟
- 《锡尔斯玛利亚》(2014):7分钟
- 《你从未在此》(2017):7分钟
- 《好时光》(2017):7分钟
- 《燃烧》(2018):5分钟
- 《牡丹花下》(2017):5分钟
- 《月升王国》(2012):5分钟
- 《醉乡民谣》(2013):5分钟
- 《棕兔》(2003):5分钟
(榜单中《棕兔》的排名为第29,与维基百科关于该电影的映后鼓掌信息存在误差,可能是15分钟或10分钟,榜单原地址:https://www.imdb.com/list/ls536970693/)
然而,当《潘神的迷宫》享有22分钟的超长鼓掌,却仅获第59节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提名,看起来有点事与愿违的意味。也许,映后鼓掌时长、是否获奖、人们对电影的喜爱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把这份榜单当作好电影清单吗?这些电影真的值得把手拍烂吗?还真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参考一下IMDb的评分,榜单作者在榜单最后的留言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都是骗人的鬼话!以上这些电影都是垃圾,不值得大家怀着尊敬起立鼓掌。
03 让人又爱又恨的鼓掌
人们对戛纳电影节的超长时间映后鼓掌有着不同的态度,当有人通过鼓掌传达敬意时,也有人说“这是臭名臭名昭著的恶习”、“令人尴尬不知道何时该停下鼓掌的动作”、“接受掌声的人也很坐立不安”——这种尴尬可能和普通人在海底捞接受生日歌洗礼别无二致。
轻者有2019年的《好莱坞往事》剧组,在漫长的鼓掌中无奈“卖萌”(如下图),重者有进入上文榜单的《棕兔》,其导演就曾在采访中表示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首映是“一生最糟糕的感觉”,因为当时的长时间鼓掌不仅包含喝彩,也有人嘲讽电影中有争议的情色情节。
对电影行业来说,映后鼓掌往往意味着新闻标题煽动性,鼓掌时间越长、标题也就越吸睛。媒体们尤爱针对鼓掌时长做文章,但这不一定是电影主创的本意。就如在《与希林携手同行》一书中,是枝裕和与树木希林因电影《小偷家族》入选竞赛单元前往戛纳电影节时的经历,在映后鼓掌环节,宣传方和电影节工作人员甚至会制止想要离开的演员,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坎城”为台译说法,即“戛纳”)
表面上看是为电影主创而存在的鼓掌在树木希林女士心目中却是“完全没有感动的余裕”,实在令人唏嘘。如果站在观众的角度呢?被迫长时间鼓掌反而像一种义务,正如评论家和戛纳的与会者Kellie Lail所言:“我怀疑在戛纳电影节之外收获起立鼓掌才是观众更诚实的反应。”
总而言之,映后鼓掌的时间长短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是评判电影好坏的铁律,它作为电影节中不可避免的仪式感和赞美方式,大概只有真正发自内心、让在场所有人都享受其中才不会被嫌长,否则可能只是一种无聊的做作、漫长的煎熬、甚至是“公开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