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权局裁定AI生成内容不受版权保护;腾讯发布混元大语言模型;叶永青被判抄袭 | What'up

设计:LAURA@TOPYS

 

美国版权局裁定AI生成艺术不受版权保护

#AI

在Midjourney等一系列强大的作图AI释出后,艺术、设计从业者纷纷担忧AI的画作会取自己而代之。不过,最近美国版权局的一则判例,或许可以给人们一些信心。

据 The Hollywood Reporter 报道,在美国计算机科学家Stephen Thaler 关于 AI 生成图像的版权案中,地方法官Beryl Howell裁定,在没有人类介入的情况下,纯粹由AI生成的艺术作品不受版权保护。她强调,美国版权法只保护人类创作的作品,“人类对相关作品的参与和控制,是得出新型作品属于版权范围的结论的关键。”

Thaler一案的判决书

Stephen Thaler,是神经网络公司Imagination Engines的首席执行官。早在2018年,他就为一个名为the Creativity Machine的AI系统生成的艺术作品《天堂的新入口》(A Recent Entrance to Paradise)申请版权,遭到了版权局的拒绝。后者表示只有人类作者参与的作品,才能获得版权。

Thaler显然不认可这一观点。他认为人类作者的身份不是一项具体的法律要求,授予人工智能以版权符合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促进科学和艺术进步”的目标。他抗辩称,版权局的拒绝是“武断、反复无常、滥用自由裁量权且不符合法律”的,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图源:美国版权局官网

五年后,Howell法官对该问题再次给出否定的答案。她认为版权法并不是为了惠及非人类行为者。她还援引了另一案件的裁决结果:由猴子拍摄的照片也不能获得版权,因为动物不符合版权保护条件。

除了作者主体是否为人类以外,她还给出了更细腻的分析与推论。只有当人类对作品施加了主观上的控制后,这个作品才受版权的保护。例如摄影师Sarony对Burrow Giles印刷公司的版权诉讼一案,该公司未经授权出售Sarony为作家王尔德拍摄的照片。他们在抗辩时提出的理由是:拍摄是机械运作的过程,不能体现人的想法,因此不应受版权保护。

但Howell认为,只有在人类对拍摄产生“心理上的概念”后,才会这样操作相机。在她看来,人类的创造力“是版权的核心,即使这种创造力是通过新工具或新媒体传播的”。只有在确保人类创造力参与的前提下,版权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的权益。而完全由AI制作的作品,既不符合作者主体是人类,创作过程中也没有任何人类创造力的介入,不应属于版权保护范围内。

但同时,Howell也对版权归属的未来表示担忧。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家们将AI纳入他们的绘画工具,各种新型案例层出不穷,不断将她推向版权领域新的边界。“这将对版权法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

 


腾讯发布混元大语言模型

#科技

Chatgpt在全球爆红后,国内大厂们也纷纷坐不住了。继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后,BAT的最后一位终于也放出了杀手锏。

9月7日,在 2023 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自研通用大语言模型——混元,并宣布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

混元大模型是由腾讯全链路自研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参数超千亿,预训练语料超 2 万亿 tokens(1个token 约为 1 个中文汉字或 3 个英文字母),具备强大的中文创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图源:腾讯混元官网

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超过50个腾讯业务和产品,均已经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进行测试,且效果不错。

比如腾讯会议基于混元模型打造了AI助手,可以帮助人们制作会议摘要、会议待办等多个事项;在文档处理方面,混元精通数百种excel函数;在广告场景中,混元也可以进行智能化的素材创作,融合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满足千人千面的需求。(作为人类的危机感up

听起来如此强大的混元模型,价格怎么样呢?腾讯云白名单中的企业会有累计10万token的免费额度。使用完额度后的收费标准是每 1000 token 收费 0.14 元,价格尚算合理。

不过,目前混元模型还在内测阶段,尚未向大众全面放开。是成为chatgpt5.0,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让我们拭目以待。

 


叶永青被判抄袭比利时画家西尔万

#艺术

要说最近轰动艺术圈的一件大事,那非叶永青抄袭案莫属了。

8月22日,经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查认定,比利时艺术家西尔万诉画家叶永青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已作出一审判决:叶永青立即停止涉案侵权行为;叶永青在《环球时报》中缝以外版面发表致歉声明,向原告西尔万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此外,还要支付原告西尔万赔偿金人民币500万元。

消息一出,便震撼了整个艺术圈。这一场持续4年多的割据,终于画下了暂时的句点。

克里斯蒂安·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是一位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2019年,西尔万公开表示自己的作品被抄袭了。“鸟、鸟巢、鸟笼、红十字架、飞机......一切都在那里!除了我的名字,其他看起来根本就是一样的!”

比起西尔万,叶永青在国内的知名度要大得多。他生于1958年,在“85”美术新潮阶段时期即为“西南艺术群体”的代表人物。退休前,他曾是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看看两人画作的对比,嗯……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

图源:Twitter。左图为Silvain作品,右图为叶永青作品

消息发酵后,四川美院也发表了声明,称绝不姑息学术不端。但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追查下去。最终西尔万一纸诉状,将叶永青告上了法庭,要求后者立刻停止侵权行为,销毁未出售的侵权复制品,并公开道歉、赔偿损失。叶永青反对称,西尔万的主张与事实不符、没有法律依据。

直到上个月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判决书使这场拉锯尘埃落定。由于涉案作品数量庞大,叶永青被开出一张中国美术领域有史以来最高的赔偿金额单,使之成为历史性的案例。

而西尔万也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证实了胜诉消息。“我们很高兴地宣布,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已经赢得了审判。”

图源:Instagram
腾讯 AI 模型 版权 抄袭
美国版权局裁定AI生成内容不受版权保护;腾讯发布混元大语言模型;叶永青被判抄袭 | What'up
秩秩
2023-09-08 07:43:54
最新评论(19)
不过....你跑步的时候,几台车给你保驾护航,整条街都给你占了,不会觉得很别扭很张扬吗?舒服自在的运动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在TOPYS阅读这么久,第一次看到大段大段的评论讨论。其实吧,大家注意审题奥~“这支名为「The Ridiculous run 」的 TVC ”,本身这个TVC就被官方定义为离大谱的调性,用意是唤起更多的人内心的awareness,可能仅此而已。并非是想通过品牌力量和一支视频来解决女性夜跑不安全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吧,我觉得这视频挺成功的,你看你都仔细读了这么多大段大段的评论了,能说心里没有点awareness吗hhhh~
主题切入点是好的。要想让女性获得更安全的生存环境,并非只是教育男性,律法的加强才是最根本。实际上犯罪不分性别,这种既冒犯了男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强调了男性的绝对力量化,扁弱女性的自我保护能力。
武武武 : 同意强化法律制度,但说到底法律的目的不是约束人的行为,而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感觉这只片子也并不是从教育男性的角度出发的,更多的还是强调女性目前的生存环境的恶劣,抛开性别当一个人连出门跑步前都会隐隐不安时,单纯想要依靠法律条文来让人安心多少有点儿治标不治本。还是需要有意识层面的改变
武武武 : 不过话说回来,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其实不弱了。但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女性确实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纯讨论!
我个人的感觉,首先这个活动的意义和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作为广告人我们彼此讨论的更多的是其表现形式或执行洞察是否合适或优秀。当然也应该有一个核心的出发点,针对于一个好的起因动念,不应该为了质疑而质疑。 所以以下的言论仅为探讨。 就是个人对执行的手法觉得过于为了效果包装而可以放大了,当然作为广告可以说我需要夸张和放大引起更多关注。但就这个活动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来说,我觉得形式上的放大,反而容易弱化观点或者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别的关注上。 其次就是,我猜测想这个创意的人可能是男性,因为从执行手法中感受到一丝丝男性主观视角,先天将女性放在了需要被保护的角色中。 最后光质疑属于挑刺行为,所以给出一些拍脑袋的小想法:比如不可以放大保护的形式感,而是建造一条自感应的发光步道,无论男女夜跑时,只要少于两人,均会被感应到,并自动照亮前后跑道。 再比如,通过阿迪app可以自动向夜跑者推荐附近正在跑的跑友,组成临时的跑团,互相照拂。
Xyoryy_13896 : 好吧,貌似分行没用啊,topys的回复系统应该升级一下,或者是我还不会用,哈哈哈
你别说 : 作为一个女性从个人角度回应,一条发光跑道并不会让我感到安全,因为它在危险发生时没有任何作用。陌生跑友甚至多了一分危险。
Xyoryy_13896 : 嗯嗯,本就是拍脑袋的个人想法,纯探讨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比如说发光跑道可以收集声音,如果有呼救会及时报警并提供对应地点。陌生跑友通过app需要实名认证,也许会再安全一点。
我个人的感觉,首先这个活动的意义和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作为广告人我们彼此讨论的更多的是其表现形式或执行洞察是否合适或优秀。当然也应该有一个核心的出发点,针对于一个好的起因动念,不应该为了质疑而质疑。所以以下的言论仅为探讨。 就是个人对执行的手法觉得过于为了效果包装而可以放大了,当然作为广告可以说我需要夸张和放大引起更多关注。但就这个活动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来说,我觉得形式上的放大,反而容易弱化观点或者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别的关注上。 其次就是,我猜测想这个创意的人可能是男性,因为从执行手法中感受到一丝丝男性主观视角,先天将女性放在了需要被保护的角色中。 最后光质疑属于挑刺行为,所以给出一些拍脑袋的小想法:比如不可以放大保护的形式感,而是建造一条自感应的发光步道,无论男女夜跑时,只要少于两人,均会被感应到,并自动照亮前后跑道。 再比如,通过阿迪app可以自动向夜跑者推荐附近正在跑的跑友,组成临时的跑团,互相照拂。
好支持这种敢大胆正视性别不平等的品牌发声
显得更荒诞了,因为女性作为相对弱势群体,却还是依靠强势个体的保护来不害怕,个人是弱小的,男性却不用被保护,女性的日常生活需要被其他人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男性主义,而非女性主义。
camykindnessss : 但是就力量感而言 客观来说 确实是大多数女生都比较弱一些的
尊重女性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
I am : 这份尊重是否又是基于歧视女性或歧视男性呢,就像一些国家晚上不敢出来是因为犯罪率高,而罪犯多是男性,把男性当做潜在罪犯把女性当做潜在受害者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
哔哔叭叭叽 回复 I am : 你觉得男性因为犯罪率高受到歧视,你应该去教育男性罪犯,而不是跑过来跟啥也没干的女性说你们歧视男性。
桃林 回复 哔哔叭叭叽 : 重点还是在于分清楚主要矛盾,而且保护自己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什么也没干的女性也不例外,即使你什么也没干
哔哔叭叭叽 回复 桃林 : 所以重点是你受到了歧视而不是许许多多的女性日常普遍受到过的伤害?
I am 回复 哔哔叭叭叽 : 假如都看不起当领导的女人,是不是应该让女人反省一下,让她们变性🤧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杀疯了”的《苦尽柑来》,是什么好东西?| 清醒蹦迪
黑暗隧道的尽头,是小狗在等你
这是一只大橘……猫?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