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尖酸刻薄的书评

 

 

《赫芬顿邮报》图书版(Books | Huff Post)2011年9月29日讯

译者:江烈农

原文转引自邦诺书店官网(barnesandnoble.com

原文题献:

  “评论家与作家的关系,就如同狗跟电线杆子的关系一样。”

——美国作家杰弗瑞·罗宾森(Jeffrey Robinson

  吃文学饭,难免遇到差评,即使是最成功的作家,也难以幸免。看看瑞典作家史迪格·拉森(Steig Larsson)吧,他恐怕是近几年来最火的小说家了,就连他的作品,都不得不经历一番冷血毒舌、狂风暴雨的洗礼。他写的《龙纹身的女孩》被《纽约时报》挑了好多刺,还被称“太假”。但最狠的一条差评,来自独立制片人苏珊·科恩(Susan Cohen):“这本书,绝对是我读过最烂的一本书。而且你别忘了,我可是读过……”(点击这个链接,看看苏珊到底拿拉森跟哪些作家相提并论。)

  译注:此处原文如此,并非译者卖关子。没时间移步的读者,我现在就可以揭晓谜底;不喜欢剧透的读者,请跳过此段。苏珊说“我可是读过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的!”(她是有多瞧不起格里森姆……)她还拿《龙纹身的女孩》系列同《甜甜谷高中》(Sweet Valley High)系列青春小说比较,这个系列,看书名大概也能猜出是什么内容吧。

  但是,广大作家、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当今这些评论就可以算是刻薄,这些毛毛雨同以前的评论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以前我们的脸皮可能更厚,所以毒舌也更加尖酸;那时的口水仗,简直就跟硫酸一样酸。我们现在称为“经典”的作品,也曾是“大师”初出茅庐的处女作,自然难逃评论家们一顿生剥活剐。也难怪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戈多》里,两位主人公大开骂戒,互相羞辱,最后爱斯特拉冈大获全胜凭的竟是一句:“评你妹!”

  译注:《等待戈多》原著中,弗拉基米尔与爱斯特拉冈两人对骂四个回合,弗拉基米尔最后骂了一句crétin,意思是“白痴”,然后爱斯特拉冈以“决定性的口吻”(with finality)回了一个crritic,结束骂战。这是贝克特玩文字游戏,故意将critique/critic(批评家)错拼为crritic,臆造一个荒诞词汇,既与crétin谐音,又暗指了“批评家”这类人,将批评家调侃成最可恶的一种人。在国内广为流传的施咸荣译本中,这里就是直接译为了“评论家”,丢失了一点点原文的韵味。直译应该可以译作“评沦家”、“评论砖家”、“屁评家”、“痞评家”之类。本人在这里为了迎合此篇文章的通顺流畅,采取了很不合宜的意译“评你妹”,不足为信,特此说明。

  以下就是从评论家们欢乐的骂战中精选出的13条,这其中不乏文学泰斗不遗余力对同行大放冷箭。如果我们不小心漏掉了你最喜欢的吐舌评论,请到脸书(Facebook给我们留言,或上推特(Twitter通知我们,记得加井号标注#toomean2

一、《红衣主教的情人》

作者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下图左)(图右为希特勒)

评论者:桃乐丝·帕克尔(Dorothy Parker

 

 

读罢墨索里尼的小说《红衣主教的情人》,帕克尔说:“这本小说可不能随手扔到一边;应该狠狠甩飞!”

二、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下图左为年轻时,右为中年时)  

代表作:《悲剧缪斯》等

评论者:马克·吐温(Mark Twain

针对詹姆斯,马克·吐温曾说:“读他的书不能停,你一旦放下,就再也拿不起来了。”

三、乔治·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

代表作:《利己主义者》等

评论者: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针对梅瑞狄斯,王尔德曾说:作为一个作家,他掌握了一切,除了语言;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几乎万能,可就是不会讲故事;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简直就是上帝,唯独搞不懂说话的艺术。

四、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代表作:《白鲸》、《皮埃尔》等

  

《白鲸》刚发表的时候就是个哑炮,大多数批评都十分严厉。有一位评论者甚至称梅尔维尔的这部代表作是“纯粹神经错乱撒癔症”。

而《波士顿环球报》则这样评价梅尔维尔的《皮埃尔》:

“这本大部头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纯粹的垃圾,概念是垃圾,行为是垃圾,对话是垃圾,情感也是垃圾。谁要是因为梅尔维尔的名气去买这本书,那就是在浪费钱,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会有人能坚持读完整本书……(对剧情的)评价更是没必要了。但这一连串剧情如此荒谬,竟然与本书极度夸张的激情相得益彰,只因为那一系列情感也是荒谬至极。这本书到底要讲什么?我们搞不懂。这本书如果不想沦为彻底一无是处的垃圾,那就最好是定位成一篇散文诗,而且还要说是一个住在疯人院里的病人写的散文诗,不要说是住在伯克希尔幽静度假村的谁谁谁写的小说。我们沉痛地宣布:梅尔维尔先生这样浪费他的才华真是太不应该、太可惜了。他的这些‘才华’,如果能找张纸巾,小心翼翼裹起来,一辈子不拿出来显摆,都比现在这样好一百倍。”

译注:《波士顿环球报》这段评论的原作者是美国记者查尔斯·哥顿·格林(Charles Gordon Greene),原文后面还有很长,紧接着的下一句话是“他要是能放弃《泰皮》(Typee)的著作权,更是要好上一千倍”。“毒舌”格林照片见下图。

五、《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

  

本书的第一篇书评发表于1848年1月的《亚特拉斯周报》(The Atlas),报上评论说这部作品是个“奇怪的、缺乏艺术性的故事……(这故事)令人头疼,简直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评论者表述说书里每一个角色都是“要么就可憎可恨,要么就该被彻底鄙视。”  

《呼啸山庄》遭到全球性地严厉批评,艾米莉·勃朗特英年早逝,她去世前所读到的每一条评论都是差评,哪曾想这部作品有朝一日竟然成为大师级杰作。

《考察家报》(The Examiner)则不屑地贬称它作“奇怪”以及“失控、混乱、脱节、太假”。而《格兰汉姆女士杂志》(Graham's Lady Magazine)就真得很不留情面:“作为一个正常人,读这样一本书,居然能坚持读十几章而不自杀?这实在是很神奇。这本书,糅合了粗俗的堕落与不自然的恐怖。”

6

六、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等

评论者: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

维达尔如此评价海明威:“这世界上,还有哪种文化,可以制造出像海明威这样一个人,却不将他看作是一个笑话?”

七、一本被历史遗忘了的诗集  

评论者:兰德尔·杰瑞尔(Randall Jarrell

评论者代表作:《华盛顿动物园的女人》等

杰瑞尔曾讽刺一本现已无法考证的诗集,留下了一句精辟短评:“这玩意儿读起来简直就像是打字机打出来的一样——作者就是那个打字机。”

八、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中)(译注:下图左为John Dos Passos,右为Samuel Ornitz

代表作:《嘉莉妹妹》等

评论者:亨利·路易斯·曼肯(H.LMencken

曼肯曾这样批判他的挚友德莱塞:“一个印第安纳州来的农民,一把鼻涕一把泪简直是荒唐,为了某种弱智低能的情愁而感伤,一听到骗人的鬼玩意儿就凑个耳朵上去,还听得直喘粗气、眼珠滴溜溜乱转就是他了。”

九、《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图为菲茨杰拉德与妻子、女儿)

又是曼肯,他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段“备受推崇、备受美化的奇闻轶事”。

十、《契沙比克》

作者:詹姆斯·米切纳(James Michener)(图为作者与第三任妻子、日本人玛丽·寒风泽顺子【音;Mari Yoriko Sabusawa】)

对这部两千多页的作品,《纽约客》的“毒舌”们是这么评论的:“我有两个建议。第一,别买这本书;第二,如果你买,那么拿稳了,小心别砸着脚。”

十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代表作:《洛丽塔》等

评论者: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

 

威尔逊曾写到:“纳博科夫先生有个习惯,那就是不管他干什么工作,他都要宣布说自己是独一无二、无可披靡的。别人如果也想要干同样的活儿,那他就说别人是个不学无术的呆子、是个浑浑噩噩的蠢人,而且还经常暗示说那个人肯定是来自社会底层,说别人的人格荒谬可笑。”

2

十二、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DSalinger)(图为塞林格与女儿)

  
代表作:《麦田守望者》、《法兰妮与卓依》等

评论者: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

 

梅勒评塞林格的一句经典:“他的心智,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最了不起的——就中学水平而言。”

十三、《且让我搞点音乐》  

4

作者:不详;可能是贝西·拉斯基(Bessie Lasky

评论者:亚历山大·伍卡特(Alexander Woollcott

  

译注:伍卡特,是“阿尔冈琴圆桌会”(Algonquin Round Table)的中坚分子之一。这个组织,则是上世纪20年代左右纽约市一些作家、评论家、演员形成的一个非正式聚会,他们经常聚在阿尔冈琴饭店的一张圆桌上用餐,高谈阔论,交流见闻。文艺范儿小圈子。下图是圆桌会部分著名成员,四位男士由左至右分别是Art SamuelsCharls MacArthurHarpo MarxAlexander Woollcott。前排那位美妹纸,则是前面已经介绍过的:批评墨索里尼小说的桃乐丝·帕克尔(Dorothy Parker)。 

伍卡特曾评论过一本素人自费出版的诗集,那本诗集题为《且让我搞点音乐》,他的评论是:“别在我家搞就行,女士。”


(译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赫芬顿邮报》原网页及维基百科。)

 

via 译言网

 

 


书评
最尖酸刻薄的书评
insun
2011-10-10 09:58:18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