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营销灾难?企业公益须从2B模式转向BBC模式



如何避免营销灾难?企业公益须从2B模式转向BBC模式



雅安地震发生以来,无论是苹果、三星这种如日中天的跨国企业,还是诺基亚、新浪这样老态龙钟的巨型恐龙,抑或深陷低于自来水标准负面泥潭的农夫山泉,送水的送水,煮饺子的煮饺子,免手机费的免手机费,有石油的送石油,有飞机的派飞机,企业的积极响应,乐观的人看到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悲观的人看到的是企业过度救灾背后的营销灾难的丑陋的真相。其实抛开过高的道德洁癖要求,从最原初的目的来判断企业参与救灾的价值所在,可能会使问题变得简单:这些捐赠的物资和第一时间提供的救援,是灾区、是灾民最需要的吗?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吗?



如果是,就不要去揣测、去指责、去苛责。因为世界上最美的承诺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在这种关键时候的热爱行动者,给他一句英雄的赞美,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是,从理性救灾的声音自官方的渠道被放大来看,非理性也即盲目的救灾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当一家又一家企业此起彼伏的把十万箱十万箱的矿泉水们和方便面们运往灾区的时候,好事虽然是好事,但……企业更像是在一种既定的危机预案模式下,梦游似的向前走,应付完差事就好。



还有一种应付差事的模式,就是在赈灾晚会上举个169的牌子,上边用斗大的字写着:某某企业捐款多少百万多少千万。几百万的一扫而过,几千万的镜头哆嗦几下,破亿的可享受镜头春风化雨般的轻抚。这一火山喷发式的募捐,在举国最重的媒体上放映,至于放映之后,这笔钱从慈善的中介机构流向何方、具体流向了哪些受灾群众、用于哪些方面的改善,公众关心不了,媒体不关心,所以企业不关心。



善款和物资从企业流向机构,在大多数时候就是中国式公益的剧终。我们把这种模式成为B2B模式,简称2B模式。正是在这种模式下,郭美美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让干爹们买玛莎拉蒂们,而不用担心会有人来问责:公益机构本来应当对这些金主们负有责任的,但金主们完全没想过要行使这部分权利。重要的仿佛从来都是善款捐赠交接的这个过程,一张被放大到一个镜头装不满的支票,仅此而已。真正应当用心的每一个受灾的人,企业没有精力去追问,慈善中介机构也不愿意有人去刨根问底。



但事情正在起变化。2B模式滋生出的账目不清、贪污腐化等等脓包,被郭美美们和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捅破。公众开始对企业的这种2B公益模式产生了警惕,怀疑,乃至反感。为社么反感?掺杂了营销目的的公益动机不纯是一部分,但另外一部分也是因为管生不管养的不负责任态度。企业要想把公益做好,不仅仅是在某一个慈善中介机构上留个种、下个蛋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善款落到实处,经过某一个中介之后,最终要具体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当然,像陈光标那种自己去发钱的,也是方法一种。但相信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会体面的把钱交给一些号称自己会体面做事的公益机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是一条有助于事物向前发展的基本法则。但监督权的制衡,是确保专业不被禽兽玷污的重要法门。企业要想让公益这件好事做的彻底,就得对每一个灾民负责,从机构对机构的2B公益模式,转变到经由专业第三方机构最终确定指向具体每一个人的B2B2C模式,简称BBC模式。



把人作为公益的终点,慈善机构只是作为一个中介,只有在这样的公益思维模式下,企业才会在豪气干云大笔一挥捐出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时候,真正用心去考虑这些钱究竟该用在哪些人身上,什么项目,怎么发放,能惠及多少,谁来执行,怎么监督,等等。面对一万人具体的人和面对一个官僚的机构,估计心情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吧。但也只有这样,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做的公益可能才更有实际的帮助和意义。也只有这样,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定位的公益慈善组织才不会本末倒置,误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善人,多吃喝一点是理直气壮的。



企业公益从2B模式向BBC模式的转变,是一种公众期待的必然,也是企业洗刷营销灾难恶名的唯一窄门。





企业公益模式,雅安地震,2B模式,BBC模式
如何避免营销灾难?企业公益须从2B模式转向BBC模式
假装是文案
2013-04-26 16:12:32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定格在热成像里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