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巨型的艺术品?

面对巨物,你会害怕得不行?还像我这样是忍不住一看再看?好像两种人都有——我在豆瓣分别搜到了“巨大事物恐惧症”小组和“巨物爱好者”小组,有人恐惧,也有人异常着迷,你属于哪一种呢?

我想我属于后者。如果你是我们的忠实读者,想必你前段时间已经见识过东京代代木公园上空漂浮着的“巨头热气球”了,乍一看确实挺“阴间”的,可是我又忍不住一直盯着看。

和朋友打趣完一句“艺术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之后,有一丝好奇浮上我的心间,为什么人类恐惧着巨物,又创造出那么多巨物?

艺术家爱用巨物吓人?

上文提到的巨头热气球是日本装置艺术家荒神明香的作品“哲学之脸”,据艺术家本人所言,“巨头”的灵感来源是她曾经做过的一个梦,她梦见一个人头在空中漂浮凝视着地球上的人们。

在大众纷纷表示“达咩”时,荒神明香及其所在的艺术机构mé art collective的本意其实是希望这个作品能让人们反思人类共存的意义。这种来自天空的凝视似乎是一种旁观者的视线,在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时期,它无法给予我们帮助,但始终和我们一起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

无独有偶,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大洋彼岸的西班牙,低头一看,位于毕尔巴鄂市中心的内尔维翁河里也有一个女性面孔的巨头。

河里的巨头是名为比哈尔(Bihar,在巴斯克语里意为“明天”)的艺术品看起来像是一个溺水的女孩,这是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Rubén Orozco为西班牙Kutxabank银行旗下的慈善机构BBK基金会的可持续性项目所创作的雕塑作品。

据BBK基金会的介绍,女孩呈现出现的不安、焦虑、恐惧就是他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我们的下一代便会是这个样子。当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覆水难收时,河里的女孩真的会溺水,我们的后代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下去了。

如同看到巨头热气球的东京市民,毕尔巴鄂的当地居民也称这件艺术品十分令人不适。起初只是感到悲伤,后来随着河水潮涨潮落,女孩的面庞也跟着浮浮沉沉,人们的内心也逐渐被一种压力占据。

艺术家用这种看起来“阴间”的作品试图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进而传递出作品背后想讨论的议题和信息。人们凝视着巨头,同时也被巨头凝视着——这种关系就像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表面上只是被吓一跳,殊不知这份对于巨物的恐惧是我们从人类祖先那继承来的。艺术家的巨型作品唤醒了我们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对巨大物种及其巨大力量的恐惧,以此来警醒人们那些现实生活中将要面临的生存危机,如此“直达命门”不比苦口婆心地说教强?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源自维基百科)

人类为何要创造巨物?

在巨物面前,人似乎是渺小的、无助的。不过,人们所感受到的所谓“被巨物支配”的感觉其实远不止恐惧,如果我们能感受到的仅仅只是恐惧,那恐怕无法解释我们要自发地创造那些巨大的东西,我们对巨物还寄托了崇拜、权力等复杂的表达。

先来说说宗教,就拿佛教来说,无论你是否信奉佛教,巨型佛像应该算是我们大多数国人接触的第一个巨物。庄严、肃穆、有威慑力的巨佛形象给予信徒一种约束的力量,比如,我国四川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日本北海道真驹内泷野陵园的头大佛高约13米。

除了佛教,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山上有着高达38米的基督像,张开双臂拥抱着全球的信徒;位于古希腊宗教中心的宙斯神殿有着一座约四层楼高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像。古今中外,这些刻画出神的模样的巨大雕塑令人心生敬畏,寄托了人类对于所信之神的崇拜。

图源:pixabay-Stock Snap
图源:Peter Marcos Ferreira on unsplash

无形的神化为一种实际可见的巨大膜拜对象是出于对信徒的教化作用,需要巨大体量的还不止是神,中国古代君王在画作中的形象也普遍比身旁的其他人更宏伟、高大,甚至可以说像“巨人”,多翻翻古籍画册或者搜索一下相关的图片便能发现这一特色。

不过这可不是因为皇帝的伙食好(开玩笑),虽然有一部分的皇帝确实身形庞大,但大多数以君王为主题的画作往往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写实地绘制,或者不注重写实——需要通过气势磅礴的外形来彰显他们的至高无上权利、地位。同时,画像中帝王的形象也代表着他的作为,代表着当时的画师、民众对其的评价。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画作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大小来表明人物的阶级地位是常见的操作。君王实际上不是巨人,但君王的巨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统治阶级、权力地位的固有印象。

瓦解巨人之力是唯一的结局吗?

除了上文提到的雕塑、画作之外,还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也表现过人类对于巨物有着的天然恐惧,也探讨过人类对于巨物的态度和思考。

巨物、巨人出现在架空的语境中通常是一种未知或者一种敌对力量。从科幻电影《降临》(原著:《你一生的故事》)中出现的不明巨型飞行物,到近年来饱受争议的日本漫画、动漫《进击的巨人》所呈现的人类和巨人的不同视角,人们乐此不疲地讨论、解构这些作品中的巨物、巨人,以及这些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隐喻,似乎是把我们在现实对于未知、潜在危险的迷惘、恐惧都投射到了这些虚拟的巨大力量上。

《降临》剧照

人们的解构甚至可以是一种真正的拆解——是的,当恐惧不再,人类居然把巨人拆分了。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第八集《溺水的巨人》(The Drown Gaint)改编自“科幻小说之王”J.G.巴拉德的同名原著,故事说的是,暴风雨过后,小镇的海滩边上出现了一个赤身裸体的巨人。起先人们出于怀疑、害怕而不敢接近巨人,等到越来越多人确认巨人没有行动力、没有伤害性之后,人们开始在巨人身上涂鸦,最后甚至肢解了巨人。

《溺水的巨人》剧照

短短十几分钟的动画残酷地描绘了人类对巨人从敬畏到亵渎的全过程,有人说,巨人的肢解暗示着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那些庞大、神圣、厚重的事物的轻视与破坏,当巨人失去巨人之力,曾经被人崇拜、追逐的人事物不再被吹捧,但却依然以支离破碎的面貌残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对巨人的消亡有自己的解读,它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消亡。

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事件,而且现实可能更加荒诞。1970年美国俄勒冈州佛罗伦萨小镇的“鲸爆事件”指的是当时有一条死亡的抹香鲸被冲上岸,为了清理鲸鱼残骸,当局决定用炸药炸毁,结果腐烂的鲸鱼尸体在爆炸后引发了难以弥散的剧烈恶臭。

-/-

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恐惧着巨物,又创造出那么多巨物?现在似乎有了一些模糊的线索,但却又无法理清,还多出了一些疑问,人类肆无忌惮地消灭失去力量的巨物是为何?面对巨物的存在,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巨物 恐惧 巨人 佛像
救命,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巨型的艺术品?
鲸鱼鱼鱼鱼子
2021-10-09 17:12:30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祝我们热烈地活,也能敞亮地谈论死亡。| 灵感手抄本
定格在热成像里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