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祖父母的角色,比母亲重要得多。它意味着童年在清澈的小溪旁玩耍的夏天,也意味着搬个小凳学习包粽子的雀跃……童年的蝉鸣早已远去,家乡的晚霞映照着一老一小紧紧相依的画面也终于消失在地平线。回头目送时,总看到他们切切的叮咛串联起的一生。
有时心疼那辈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是别人的丈夫/父亲,妻子/母亲,不曾有过片刻在成家后还能做一个少年的机会,但也正是对诸多角色的适应使得“老一辈”总有金句留下,他们对待生活的智慧与可爱总陪伴着大家走过人生中的茫然不安,还有很多金句天然就可最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我想这就是朴素蕴含的万钧之力。你的祖父母或家中长辈留下过怎样的哲理呢?
《姥姥语录》—倪萍👵
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可得掂量掂量。有时候一句话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一辈子抬起来。
连秋收的日子都不知道紧忙乎的人,那可就对不住春和夏了。
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
地方俗语🥢
过日子像拔竹节,过一节是一节。
—— 湖南俗语🌶️
便工赢借钱。(再廉价的工作都好过问人借钱)
——潮汕俗语🐮
用钱不赚钱,好比活瓢舀死水,早晚没。
——贵州俗语🍺
吃虫会做人。(要像能吃虫,也就是能屈能伸的人学习)
——闽南俗语🦐
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人总喜欢批判别人却常常放过自己)
——东北俗语❄️
谷多打得出米来,人多讲得出理来。(人多好办事)
——湖南俗语🌶️
云能飞过的山,都不能算高山。
——哈萨克族🇰🇿
民间俗语🥣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斧头会忘记自己做过的事,但是被砍伐的树永远不会。
国王的孩子,换个地方就是奴隶。
多做好事,然后把这些记忆扔到海里。
住在玻璃房里的人,不应该乱扔石头。
当猫离开时,老鼠也会开宴席。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事出反常必定有妖)
不受烟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过后,白天渐渐变短)
芒种前后,种瓜点豆。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
小车不倒只管推。(比喻做事贵在坚持,只要还有最后一分力气,就要坚持到底。)
人穷力出,山崩石出。(人只有经过穷困,才会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