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emo、网抑云……你是哪一种“丧”模式? | mememurmur

设计:卡人@TOPYS

承认吧,有多少人爱看《马男波杰克》是因为它的台词,说的就是你我的日常生活,马男就是我们的“互联网嘴替”。

尽管马男的过气好莱坞明星人设离大众遥远,但他的所思所想、对生活的吐槽戳中不少年轻人,道尽了成年人生活的不易和心酸。

一部拥有悲剧内核的喜剧动画大受欢迎,某种程度上呼应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内心诉求。在一种丧的底色之下,幽默、调侃式的语言实则是我们顽强抵抗焦虑、压力、烦闷的武器,也是越过所谓正能量鸡汤的一次轻盈跳跃。

而在我们的中文语境中,其实每年的流行语里也总有一个或几个是丧丧的,如网抑云、emo、咸鱼、佛系、小确丧等。但这些流行语并不单纯指不开心或悲伤,通常有更复杂的情绪内涵,指向具体产生情绪的场景,也可能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社会现象息息相关。

如同,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西方的嬉皮士运动、70年代的朋克音乐、日本近几年出现的低欲望社会现象,我们如今也出现了丧文化的征兆,这群在网上5G冲浪的人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存状态、情绪表达,“丧”这一个字有了更具体的诠释。

 

2022:摆烂

解释:“摆烂”指的是事情已经很糟糕、无法朝好的方向发展,干脆破罐子破摔——不再施加干预、采取措施挽救,任其往坏的方向发展。

“摆烂”一词今天被人们广泛运用在生活中,可以指某项工作已经到了截止日期却还没完成,干脆消极怠工;也可以用来形容组团打游戏时,有的人因为面对水平更高的对手而消极应赛。简而言之就是面对困难、竞争选择放弃、不管不顾的心态。

“摆烂”的底层逻辑可能是一种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的心理机制。有的人,尤其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通常为了保护自尊心,为了避免承担失败的后果,而给自己设置阻碍、故意把事情搞砸。学生时期也曾把考试失利甩锅给前一天没睡好、在看闲书等原因,回避了自己没有认真对待考试的真实原因,坦然接受:我摆烂了,没努力,所以失败是正常的。

嘴上说着“摆烂”、“我不行”的人真的想烂吗?其实不然。

摆烂心态的流行还可能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在作祟,有很多事情的失败是大环境造成的,比如受到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很多国家的年轻人都面临被裁员、找不到工作等的局面,其中有的人会把这一切仅仅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足,就会出现无助、弥散、甚至是抑郁的状态。这里的“摆烂”说的是屡屡受挫却毫无起色——算了吧。

“摆烂”其实和去年流行的“躺平”有类似之处,有止步不前的消极色彩,但前者更强调“破罐子破摔”的无奈,放弃挣扎;而后者是因“内卷”应运而生的,卷的对立面就是躺,躺平是一种对抗内卷的低欲望态度。

最早用“摆烂”一词的其实是体育届,特指故意输掉比赛的情况,这个用法源于英文“tanking”。这是一个体育术语,常用于NBA赛事,有的球队为了第二年夏天的选秀中获得更优秀的新秀球员,而故意输掉,比赛的排名靠后也就有了更好的选秀顺位。但球赛中的摆烂行为无疑有损NBA的品牌价值和比赛的观赏性。

 

2021:emo

解释:“emo”是情绪(emotional)的英文缩写,最初指的是硬蕊朋克音乐的分支,情绪摇滚。今天被人们广泛应用在指那些情绪波动、不稳定的情况,包括但不仅限于悲伤、沮丧、忧郁、崩溃。

正如上文所言,源自于朋克音乐的emo本身就是一种亚文化的流行语,其实它曾有过不同的模样。同样是表达丧、颓废、消极,零几年的时候有非主流当道,当时的emo是用火星文写着“我们是糖,甜到悲伤”,是mp3里一首首丧得不行的歌,又或是一张张颓废画风的头像……

区别于非主流时期伤感文学,现在我们常说:“我emo了”,更简短,且更具有包容性,万物皆可emo,失业,失恋,考试不过关,和别人吵架,居家办公至今没正式解封……铁打的emo,流水的负面事件,任何关于消极情绪的表达都可以用emo概括。

从语言上看emo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首先,它短小精悍,朗朗,既有利于口头传播,也很便于变做成各类表情包、梗图,在线上对话中频频出现。其次,长篇大论地抱怨自己的境遇,对有的人而言可能略显矫情,不如一个简单的emo就表达了此时此刻的情绪崩溃。

是啊,看起来可爱轻松的emo也是人们的情绪表达的一个出口。当抑郁、抑郁症被污名化,关于抑郁情绪的表达并没有就此消失,人们依然有倾诉、甚至是求救的需求,emo发挥了一种替代性的功能,帮助人们更自然地释出内心的负面情绪。有些烦恼、压力的程度不至于寻求心理援助,但总需要某种方式来消解,于是利用emo说几句打发掉内心的小怪兽。

除了事关消极情绪,emo还略带自嘲的意味。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相较于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更容易引起共鸣。因此,emo就像是一种群体情绪性感冒流行起了起来,有类似经历、类似感受的人借由emo的调侃中相互抱团取暖。

 

2020:网抑云

解释:指的是音乐app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大多是比较丧、充满负面情绪、描述悲伤经历的言论,许多听歌的人们在评论区产生共鸣,引起“人均抑郁症”的现象。

到点了,该切换网抑云模式了。打开app,点播一首符合此时情绪的歌,批阅完评论区的网抑云评论,转发到朋友圈,配文一枚句号——这是多少人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仪式感?

一个音乐app之所成了今天许多年轻人的情绪集散地,也许是因为各类社交媒体的空间容不下那些十分私人的情绪和表达,在来自家人亲戚、工作伙伴、熟人朋友的目光之下,难以畅所欲言,朋友圈成了三天可见,微博只剩下抽奖转发。渐渐的,年轻人都更喜欢来到网易云音乐app,“音乐替我说话”,还能在评论区找到同伴一起抱头痛哭(不是。

人们对网抑云的出现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形式不重要,只要能够有办法排解消极情绪总是好事,每一种情绪都需要一个出口。网易云音乐主要用户群体是年轻人,app评论区也是他们进行个性表达的社交媒体平台,网抑云是新一代年轻人用一句句评论拼出来的当代青年情绪群像。

然而,网抑云的流行还招致了一部分人的反感,痛批这是“故意卖惨”、“无病呻吟”。不仅如此,网抑云流行起来后,它还成了一个梗,成为抑郁的代名词,甚至出现了“老网抑云”这类调侃抑郁的玩笑话,有可能成为抑郁污名化的帮凶。不得不承认,一些网络流行语有轻浮、搞笑的特点,确实在无形中消解了人们对于一些议题本该有的真诚、严肃。

后来,网易云音乐还曾推出了“云村评论治愈计划”,创立“云村治愈所”,邀请心理专家、心理专业志愿者介入,为真正有需要的抑郁群体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力图把网抑云扭转为“网愈云”。

看似是调侃的“人均抑郁症”可能不假,根据《柳叶刀》杂志今年年初的最新报告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网抑云的评论区虽能寄存一部分人的抑郁情绪,但治标不治本,证实抑郁情绪的来处,并选择更专业应对方式才是网抑云的出路。

 

2019:我太难了

解释:“我太难了”出自快手红人黑猫警长giao哥的土味视频,画面上一位中年男子伴随着悲伤的音乐、目视远方说:“我太难了,最近压力太大……”

这句话在2019年2日被《咬文嚼字》期刊公布为当年的十大流行语之一,因与大众的“生活不易”的心理状态高度相似,说出了人们的心声而走红,不仅被人们挂在嘴上、被做成表情包,至今还出现在许多短视频的背景音中。

虽然“我太难了”出自2019年,但时至今日,谁不想说一句“我太难了”了呢?没想到吧,后来的2020年还有更难的事情,且2022年的我们如今还在其中挣扎着,“我太难了”或将成为最长寿的流行语。

延伸为“我太南了”,以“南”代“难”

“我太难了”流行后,其实早已脱离了网红视频那个具体的个人语境,泛化为整个社会的共同气候,成年人的生活何谈容易,每个人大概都有类似视频中那样忍不住落泪、情绪在崩溃边缘的情况,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不说别的,就看一看同年的其他流行语,比如996、柠檬精、霸凌主义、“我不要你觉得,我要觉得”……这能不难吗?令人唏嘘的是,说着“我太难了”又继续迎难而上的打工人,可能没想到过不了几年又被“内卷”了。

其实,包括“我太难了”在内的这一类丧气满满的流行语不能被简单粗暴地归类为负能量,当全世界都让你加油、振作,承认自己的难和脆弱反而能为内心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得以休息、重塑再出发。一句“我太难了”释放了多少人的紧张情绪,给喘不过气的生活有呼吸的空间。

正如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心理弹性或复原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也就是“人在精神或情感上遇到麻烦时能处理危机和压力以及摆脱危机的本领”。人的这个能力就像是橡皮筋,硬扯肯定会断掉,要适时变化形态适应当下,能屈能伸,成为一个有韧性的人比默默硬抗更健康。

 

2018:葛优躺

解释:指的是在1993年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17、18集中,饰演纪春生的葛优作为不速之客在和平的家蹭吃蹭喝的生活,基本上离不开厨房和沙发,躺出了一个“葛优躺”,一种颓废的状态。

“生命不息,躺尸不止”,躺平界的祖师爷、死宅正确姿势的鼻祖可能正是这位葛优饰演的二混子纪春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下班回家休息就是这样“葛优躺”,象征着都市人的一种低电量模式。

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精气神的负面形象大火,不仅是因为《我爱我家》本身就是一部金句、段子频出的经典剧集,还因为其背后透露出了当下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迫切想放松、想休息的愿望。

同时可能也是对所谓正能量的反抗,活着必须要积极向上吗?一定要像个人样吗?“葛优躺”式松弛生活的流行也预示着后来出现的躺平、摆烂。顺带一提,恐怕韩国情景喜剧《搞笑一家人》中的罗文姬女士表情包的走红也是类似的原因,“混吃等死”的肥宅生活距离每一个兢兢业业的打工人太遥远了。

在这里不放葛优躺的表情包,一是因为想必大家脑海里已经有画面了,二是这几年葛优光是因葛优躺表情包而起诉商家或自媒体肖像权的案件就有一百多件,而且大部分都胜诉了。有的人认为这就是个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罢了,还能赚个热度;有的人认为这妥妥的就是侵权,支持维护肖像权。确实,葛优所起诉的大多是涉及商用、推广引流的情况。

后来“葛优躺”还派生出了一个“北京瘫”,虽说这是否确实是北京人日常习惯姿势,有待考证,但“北京瘫”背后无拘无束的“爱谁谁”心态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你说张春生颓废吗?颓废。但“葛优躺”也好,“北京瘫”也好,放到现在更多的是象征着一种“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生存现状,人们无意识地就娱乐化了生无可恋的疲惫感,还没来得及悲伤、抱怨就成了一个全民性的梗。

 

2017:扎心了,老铁

解释:指的是言语或事件带来的冲击很大,直戳人心,是比“走心”更夸张的的一种形容,用“扎”来表示程度之大。而“老铁”是东北方言,意为关系很好的朋友、铁哥们儿,也称“铁子”。

 

2016:蓝瘦香菇

解释:“蓝瘦香菇”是“难受”和“想哭”的谐音,出自一位广西南宁网友的视频,他在视频中表达着自己因分手而悲伤的情绪,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出的“难受想哭”被网友空耳加工后成了“蓝瘦香菇”。

 


 

以上为大家盘点了2022年到2016年有关“丧”的流行语,其实我们比想象中丧得更久,还可以追溯到2015年“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2014年“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2013年“人艰不拆”等等,我们的丧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集体情绪。

除了流行语,丧文化的体现还有很多方面,大众流行文化中可见端倪,比如,动画产品,如开头提到的美国动画《马男波杰克》、日本新闻节目《早安频道》中的短剧角色懒蛋蛋、韩剧《请回答1988》中金正峰手持莲花的形象等。

此外,也有不少商家直接打出“丧”招牌来吸睛,像和喜茶打对台的“丧茶”、爆款负能量悲伤蛙系列周边等都是丧文化的衍生品。还有在广告上做文章的品牌,如日本咖啡品牌UCC BLACK曾在台湾地区推出「大人的发黑语录」系列广告,联合网络写手林育圣,呼吁大家“每天来点负能量”,利用反鸡汤式营销给生活打打气。

在各种意义上都鼓励正能量的今天,丧文化非但没有格格不入、还有极高的传播度,上文以丧流行语为切面已经提到了许多关键的原因,主要是符合大众情绪体验、容易引发共鸣、有助于消解负面情绪,而且还很便于大家二创、再传播……

但丧文化也收获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但照我说,大可不必,其实没必要如此上纲上线。“加油吧鹿小葵”有时候真的令人吃不消,有太多口号式的鸡汤不但没有看到人的发展、人的多种心理状态,不被允许、不被看见的负能量得不到释放,对身心健康有害无利。

人们喜欢丧文化的各种衍生内容,其实还因为一种附加价值,即与自我的和解。接纳不那么好的自己以及看起来那么有希望的外部世界,并不是真的自暴自弃了,只不过是换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努力活下去,就算emo一整晚,第二天:“我又行了!”

流行语 摆烂 emo 葛优躺 网抑云 太难了 崩溃 人艰不拆
摆烂、emo、网抑云……你是哪一种“丧”模式? | mememurmur
鲸鱼鱼鱼鱼子
2022-06-15 14:15:19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