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来执导『社交网络』

 

有个笑话,Mark Zuckerberg前些日子带着华裔女友访问中国,网友表示:他是怎么穿过防火墙的?哦哈哈,对我们来说,Facebook早已是个404 Not Found的传说。

最早听说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要执导《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我的脑海闪过一连串省略号,挚爱黑色的芬奇怎么会选一部没半毛钱关系的青春片,这片明明是给Jason Reitman定制的。等影片拍完了收获众口一词的叫好,我的脑海又闪过一连串惊叹号,芬奇居然为“非死不可”铸造了传奇。

26岁的Orson Welles自编自导自演了名垂千史的《公民凯恩》,26岁的Mark Zuckerburg创建了人口总数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社交王国,同样的年纪,老衲只能躲在角落唧唧歪歪地写着小博客,羞辱感顿时扑面而来。

其实人家想说的是:为什么不去拍Napster的创始人Sean Parker的传记?要知道他的个人行为间接引发了唱片工业的覆灭。为什么Myspace这样创造草根艺人奇迹的网站不能成为主角?难道说它作为小妾被默多克这个老头子娶回家从此走上明日黄花的不归路后便再也找不到爆点。

真实的Mark Zuckerberg,说到底是个雄心勃勃的天才程序员,编程的生活基本上都像黑白电视机一样单调,能做成大事的年轻人都能忍受得了寂寞,不光要能忍受,更要享受寂寞。能引来众人侧目或许得归功于Facebook传记的副标题“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你知道,八卦是没有人不好奇的,尤其对一夜暴富的神话而言。

芬奇的配乐功底,永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如今对影片节奏的把控度,我是一直有所怀疑的。像《十二宫》和《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样的商业电影能拍到闷到发慌的程度也真是不一般,其叙事如同表盘的刻度那样平均,用所谓放大的隽永细节替代群众们对激昂高潮的热切渴望……当然对粉丝来说这也是风格。这次芬奇索性来了个反转,《社交网络》节奏已经快到你看字幕会看到眼球抽筋的程度。而这个“快”不偏不倚地击中了时代的心,让生活大爆炸时代的小青年们欢欣鼓舞雀跃不已。

不过电影为了追求“快”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Jesse Eisenberg扮演的Mark Zuckerberg说话有如磁带快进到带,在仔细听一下,你会发现所有正常换气和喘息都被剪切掉了,剩下的只有他填满银幕的喋喋不休,把电影长度愣是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二。翻了一下Zuckerberg的访谈,虽然把说话当数据交换的他本人语速是偏快,但没有翻译很多时候也能听懂他在说什么的,有时还会露出腼腆的小停顿。而电影里,他果真如跑步机下凡,让人不得不接受一场残酷的听力风暴洗礼(第一场戏足足拍了99遍)。

要是你对故事的背景缺乏了解,以Facebook官司做主线衍生出若干条支线配上井喷式的语速,再加上横七竖八的专业术语,能泰然自若地看完上半部分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等你刚刚好适应了节奏,明白了官司的来龙去脉,电影离结束也差不多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讨人喜欢的重要因素就是,你要是说喜欢,就显得你智商很高,你要是说不喜欢,那你还赶紧打车回动物园吧

这是一个属于Nerd的时代,或者说Nerd自个儿洋洋自得的时代。当我们为《生活大爆炸》里那些天才们的憨傻顶真无常识乐开怀时,那些死宅的Nerd和Geek们则想必对“你不科学我就用唾沫淹死你”的逻辑敝帚自珍,似乎只要拥有了超高的IQ,EQ神马的都成了浮云。而那些天才们笨拙的交际方式和没心没肺的讨人嫌个性也成了并非天才们随身携带的独家暗器,妄自尊大地挑唆着周围人的神经。

就像影片里刻画的Mark Zuckerberg,他用自己的高智商赢得了数亿用户和几十亿美元的身价,却始终是个没有朋友的孤独混蛋,偏偏冷漠背后流露的孤独,反而打动了人们心底暗藏的一个个孤单的灵魂。

导演用诉讼案极力表现对角色的客观视角,但是Aaron Sorkin的剧本和Ben Mezrich的原著素材都来源于Facebook另一个创始人Eduardo Saverin(Zuckerberg并因此拒绝接受采访),难免会使电影受到主观看法影响。这也难怪被Saverin敌视的Sean Parker展现的更多是江湖骗子的油滑算计,而Zuckerberg一脸无动于衷地开拓他的大野心。

这几年社交网络带来最明显的变化是你朋友类型的明显分类,简单地描述是,大部分人上开心(or人人),一部分人用微博/豆瓣等,当然还有一撮人完全屏蔽在群众视线之外。你可以通过简单的分类大体判断TA是否单身,上班时间是否能上网,平日社交是否丰富等等等等。社交网络让我们获得现实以外的另一张脸,在人肉相扣中建立起社交的繁荣景象,尽管它是如此表面,可却满足了人们虚荣的自曝欲望,尽管它是那么冰冷,可大家却在这种好不热闹的氛围里找到难能可贵的归属感,用暗戳戳的PM构建起所谓的亲密无间。社交网络的存在让芸芸众生连接上了新朋和旧友,为食色男女开辟了出轨的新渠道,还使大家与千里之外的名人偶像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关系。

《社交网络》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在Web 2.0的框架下,讲的仍是最传统的人际关系,与宅文化真正契合的是诸如《海扁王》、《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之类的电影。顺便提一句,芬奇本人不上Facebook,这或许就是他难以展现社交想象力的症结所在。就连最具视觉才华的段落,也停留在无关宏旨的赛艇戏上,渲染的是紧张的气氛,但实际炫技的成分更多点。

我觉得第一场戏就该从主人公在网上泄愤开始,其愤怒程度不亚于《通缉令》里敲碎键盘,之后闪回马克与女友的交谈,由他对进俱乐部的渴望转移到爱德华为了进凤凰俱乐部在大冬天光着大腿回答问题的场景,此时双胞胎兄弟则在蓝血贵族俱乐部游刃有余,当马克和一群宅男室友孜孜以求写代码时,肖恩则在另一边游戏人间……每个人拥有一个视角,通过电脑窗口来回切换,把听证会的场景戏减至最低,凸显社交网络的六度分隔基石,顺带回顾Facebook的进化史。

或者干脆换掉主角,Sean Parker明显是更好的话题人物。他是混迹于IT界的摇滚歌手,精力旺盛的派对动物,集天才与反叛、胆略与放纵、散漫与狂热于一身,7岁学编程的体弱儿童,16岁因入侵500强企业内部网站被F.B.I.盯上的黑客少年,19岁摧毁唱片业的野心小子,24岁携手打造社交王国的商业奇才。他曾用硅谷的关系帮助新兴的facebook以很高的估值获得融资,他对技术和产品预测力为Facebook带来了无数关注的同时也改变了推动了历史的脚步。直到现在,Zuckerberg还会求教于这位曾经的合伙人。Facebook董事会成员Peter Thiel评价他是霍华德·休斯失散多年的孙子,改变美国的杰出的企业,但还无法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一方面不愿与媒体打交道,一方面又渴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从他叛逆的青春期到狂傲不羁的创业经历,他的身上能挖到不寻常的复杂一面,这种戏剧性无疑有着难以抵御的吸引力,谜一般的浪荡子可要比听Green Day的技术宅男有质感多了。

貌似还是束手束脚了些,要玩就玩点颠覆的,姐来贡献两个小三俗的点子。

1. 表现奇迹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小人物的生活。既然以把妹作为切入点,主角就该是个痴迷网络的WS宅男,在现实中屡屡遭遇橄榄球队员的拳头和啦啦队姑娘的白眼。自从在SNS上传了一张PS与美女相拥的合照后,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男生的羡慕让他顿时牛X闪闪地自信起来,女生们的嫉妒恨随即使他成为全校最抢手的男伦。别人的质疑也如滚雪球般扩大,他不得不找到那位远隔千里美女,并且制造出所谓热恋的闹剧(而那位拍美女照说不定是伪娘也有可能……)

2. 这个想法就更恢弘了。20XX年,全世界的人民都在某社交网上建立了自己的档案,装载着庞大数据库的服务器某日突然遭到第三方攻击,由此引发了国际上的冲突,世界爆发第一次网络战争,遍布世界各地的光缆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资料泄露导致的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状态也在人际间恐怖地蔓延。正巧经过地球的外星人趁虚而入,窃取了地球人的身份库,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挖掘,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打败合众国联盟,由此开始了对地球漫长的殖民统治……

这个预告片我还是蛮喜欢的,我觉得有了它就足够了。。。《社交网络》现在距离奥斯卡又进了一步,但如果它横扫奖项,只能说明奥斯卡又制造了一个掺水的最佳,十年之后,你是否还会因为看了一部类似讨论dos系统的电影而热血沸腾呢?

 

via:Movie Cafe   Madbrief

 

 

社交网络 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如果我来执导『社交网络』
insun
2011-01-17 09:38:38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游戏没玩儿,但这广告真的燃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绊住路人的“猜单词挑战”,答案就在题目里?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爆火15分钟的数字艺术家,是怎么捕捉到那一刻的?|全时漫谈
“究竟什么书,非得在陪我散步的时候看?”
下载TOPYS APP
随时随地获取新鲜灵感
立即下载